承庭训耳濡目染 周仲瑛志愿学医

2010-03-29 06:56 楼主
这是《中国中医昆仑——周仲瑛卷》的第三部分。

1928年10月3日,当周仲瑛出生之时,年仅29岁的周筱斋就已经是闻名乡里的中医大夫。其时,马塘一带先后流行疫痢、疫疟、麻疹、伤寒、天花、猩红热、登革热等传染病。周筱斋临床功底深厚,对这些流行时病的治疗独具特色,效果显著,许多患者经治痊愈。口碑相传,求治的人越来越多。

看到众多的患者经父亲治疗摆脱了病痛,恢复了健康,周仲瑛被神奇的中医药深深地吸引了!乡邻们的感激,同道们的尊敬,无形中成为一种动力,使周仲瑛自幼就对中医产生了感情。“过去的医疗条件较差,在一般群众中,有了急性病才去找医生。这类病见效快,自己无形之中就受到了熏陶。为我学习中医在思想上奠定了基础。”“祖国医药学治病救人,造福乡里,每睹急症之转安,沉疴之复起,便油然产生当为良医的愿望!”

童年时代,周仲瑛读的是现代式的小学,但也读过《三字经》、《论语》等不少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13岁时,周仲瑛小学毕业,日本人侵略占领了马塘。学校没有了,周仲瑛由此失学。

13岁的周仲瑛开始正式随父亲研习中医。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他对中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也能认识一些中药。他希望研读医书,迅速入门。但父亲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业医必先精文”,首先要先熟背四书五经,然后再系统学习内经、伤寒、本草等医学典籍。所以,他一开始学习的内容,既包括《四书》、《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也包括历代中医典籍的医论、序言,以及名医小传等。这之后,他才正式涉猎中医专著。“我学文最主要的就是《古文观止》,单这一本书我能背得滚瓜烂熟的就有一百多篇,包括《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师说》等。这些文章的背诵确实有好处。中医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范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就不宜搞懂中医理论的内在含义。而知晓传统文化,懂得古汉语的词义,对中医古代医籍的理解和感悟,就比那些没有学过古汉语的要容易入门。”

周仲瑛虽深受传统文学的熏陶,但在学医之初,也依然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医理奥义,不能联系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回忆往事,周仲瑛把自己的学医门径归纳为“死读”:“我通宵达旦刻苦攻读,劲头十足,却读得糊里糊涂。尤其在背医经、脉经等典籍时,就像老和尚坐禅,真是苦啊!”学习的效果如何,老师也是要进行考察的。“一两百篇古文篇目拧成一个一个纸卷,老师让你摸一个你就要背出来……需要背诵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是这样办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基本功训练,虽很原始,但也很成功。”几十年后,周仲瑛对《伤寒论》和《千金方》的序言仍然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1945年,17岁的周仲瑛开始跟随父亲出诊。他白天随父亲诊脉看病,晚上听父亲传授医道。当时采取的是“从源到流”的学习方法。第一年,从学习汪忍庵编著的《素灵类篡》开始,再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然后是《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第二年,重点研读了《医学心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杂病广要》、《类证治裁》、《医门法律》等典籍。第三年,学习金元四大学派的著作,包括《丹溪心法》、《东垣十书》、《兰台轨范》、《河间六书》、《张氏医通》等,学习温病学派的代表著作如《临证指南医案》、《名医类案》、《温病条辨》、《瘟疫论》、《温热论》、《温热经纬》等。这些著作都是周筱斋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在汗牛充栋的中医书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他的讲解更是由浅及深,由医理到临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实用性强。他要求周仲瑛不但要听懂、理解,还要背诵这些内容,并在临床上反复揣摩。这样的学习和实践,为周仲瑛奠定了坚实的中医基础。

“学医无取巧之门。”周仲瑛总结经验说,“主要篇章条目烂熟于心,到临床后就能触类旁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3-29 10:27 2楼
受教了,现在中医学院培养的模式有些问题。问一个中医5年毕业生连号脉都不会就给人针灸。
2010-03-29 13:31 3楼
要真正成为名医、大师不容易啊。
2010-04-01 09:37 4楼
中医不是几年会的,你在考大学的时候就想好了再报考呀。针灸没10年学部好还得说你有刻苦的心呀。
⬅ 颈椎病误诊误治及脉诊对颈椎病的诊断 老茶馆 跟师国医大师路志正 春天肝旺莫动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