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辩难

2012-07-02 08:12 12楼
《伤寒》之学,千百年里各有所见,是正常的..

不是非此即彼,也就无所谓谁对谁错,有人不是说:一人一《伤寒》嘛.只要其理解有利于临床诊治,都可取
2012-07-02 08:13 13楼
金凤蝶 说:
三。 今天又读了一段,是太阳伤风是否伤及手经问题。
作者认为,1,手经短,症状轻;2,手经伤风不传

这个也是一种认识,有可取处,值得学习,,,感谢分享
2012-07-02 21:15 14楼
四, 邪由汗解,伤风有汗,为什么不自解?
风邪伤卫,卫阳也,风阳也。以阳感阳,蒸而为汗,故伤风有汗也。邪由汗解,乃伤寒之实邪也,非伤风之虚邪也。人必卫气不固,毛窍自开,风乘其开,入而为病。此治法必借固卫和营驱邪之药,尚仍用汗解,是必过汗,而卫气愈虚矣。
这里“伤风之虚邪也”不对,风也是实邪,虚是卫气虚,不是风邪虚。
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让病人微微汗出而愈,是不是汗解呢?
2012-07-03 08:13 15楼
金凤蝶 说:
四, 邪由汗解,伤风有汗,为什么不自解?
风邪伤卫,卫阳也,风阳也。以阳感阳,蒸而为汗,故伤风有汗

有人也把汗出,分为正汗,邪汗

邪汗,就是邪气影响导致的汗出

正汗,就是营卫调和的一种标志..

个人以为不能单一的把桂枝汤理解为发汗解表剂,他的作用主要是调和营卫

如何判断营卫协调?除诸症消退,脉象恢复正常外,张仲景给出了一个更客观的指标-微微汗出


原文说:‘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2012-07-03 09:07 16楼
说风邪伤卫寒邪伤营本就是不恰当的说法,说一以此解释为什么出汗是说不通的
2012-07-03 09:48 17楼
五。 伤风脉浮缓,缓脉是胃气和,胃气和为什么反而伤风?
脉之和缓,虽为胃象之平脉,而此缓在浮,胃之缓在中。卫属表浮也,风性柔软也,浮缓病风,又何疑也?
这里作者认为浮取脉缓是伤风脉,中取脉缓是胃脉。是按脉势判断的。
我认为浮缓可能并不是按至数判断的,也许是按脉的力度判断的,是与脉浮紧相对的,紧通常与松软相对,与缓慢相对,也能说得通吧,我无法确定。
2012-07-03 11:28 18楼
金凤蝶 说:
三。 今天又读了一段,是太阳伤风是否伤及手经问题。
作者认为,1,手经短,症状轻;2,手经伤风不传

“3,足经长,可以涵盖手经;4,治疗足经,则手经受邪自解。”这种话也相信,纯粹是瞎扯。太阳经主人一身之表,表证全归入足太阳经。与是手是足,是长是短有 什么关系,比如经常拿来与足太阳经混淆的肺来说,如果只有肺部之症按里症治如金匮内科杂症篇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汤等如果兼有表郁喘咳则以表法太阳经之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法加减。伤寒论首辨表里,如有表证则太阳经法;如里症则上中下三焦来寻法如,青龙,栀顾,泻心,陷胸,柴胡,白虎,理中,四逆,乌梅等等。可以概括为“表之一经‘加’里之三焦‘的一经加三焦之法。而后世认为自创的’三焦辨证温病学说'只是向我们多展示了连翘等一些药物的用法,在病理辨证上并无创新早已包含在了伤寒论的辨证体系中。所以《伤寒论》才是医学的大道舍此无他途。
2012-07-11 08:23 19楼
金凤蝶 说:
五。 伤风脉浮缓,缓脉是胃气和,胃气和为什么反而伤风?
脉之和缓,虽为胃象之平脉,而此缓在浮,胃

我觉得单纯用中医观点来理解比较抽象,不如用生理学来解释简单易懂。临床中以阳浮阴弱做为辨太阳中风的脉象依据,比脉浮缓更为合理。
2012-07-11 09:06 20楼
也许是按脉的力度判断的,是与脉浮紧相对的

支持这个观点,外感发热脉多为数,此缓不按至数来看应该是有道理的
⬅ “中医进校园”是件大好事 老茶馆 八廓主六腑命门包络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