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鸿滨:顽固冬季鼻衄27年案

2012-07-02 13:07 楼主
患者孙某,男,45岁,工人。

每年冬季鼻衄达27年,偏头痛及鼻咽干燥9年,于1981年3月11日由平坝某厂蒋必芬医生带来就诊。患者27年来每年国庆节后开始鼻衄,流血时间常在凌晨4~5点,少则数十滴,多至200~300ml,中西医诸药未效,必待来年春季不治而自止。9年来常感偏头痛、鼻咽干燥、鼻塞、尿频而夜尿多,大便干结,冬季衣着单薄,否则诸症加重。1个多月前曾请蒋必芬医师调治月余无效,遂带来会诊。

观其形消瘦,面色青晦,舌红苔黄,脉弦数。他医治疗曾予清肺胃热、养阴凉血和引火归原等法未效。辨证:每年10月后发病,接近冬至,与“阳升”有关。“冬至一阳升”,人与自然相应,该患者相火偏旺,“阳升”太过,故发为顽固性鼻衄,直至次年接近“夏至一阴长”时自愈。凌晨为一日中阳气渐旺之时,是以鼻衄每于此时发作。火邪伏于肝肺,故偏头痛、鼻衄。肺失清肃,
津液输布失常,故见鼻咽干燥鼻塞、尿频等症。拟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清泻肝肺之伏火。处方:龙胆草、木通各6克,栀子、牛膝各8克,黄芩、郁金、桑白皮、地骨皮、杏仁、莱菔子、生地、白芍、丹皮各10克。另用蜂蜜涂鼻孔,每日3次。服药6剂,鼻衄止,鼻塞通。嘱当年冬至前提前服药预防复发,但患者未按时就诊。

1981年10月13日二诊。鼻衄复发一周,脉证同前,原方治疗。服上方9剂后出血量大减,诸症减轻,由于出血未止,大便干,于方中加生石膏、大黄、水牛角泻胃火并凉血,但出血仍未止。

1981年12月4日三诊。分析为相火太旺,从肝、肺、胃泻火尤不足,必须用知柏直伐肾中相火。处方:知母、黄柏、栀子各10克,黄芩12克,生石膏60克,龙胆草、桑叶、大黄各10克,水牛角、麦冬各30克,北沙参、火麻仁各20克,甘草3克。服10剂鼻衄止,迄今未复发(此案蒋必芬医生曾在《新中医》1989,3:21报道)。



[评析]此案为长达27年之久的鼻衄顽疾,陆氏运用“冬至一阳升”这一自然规律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是其将中医理论精粹灵活运用并加以发挥的具体体现。其辨证要点:①该患者每年国庆节后开始发病,直至次年春季不治而自止,呈顽固的年度周期性发作,长达27年之久。此时接近冬至,与“冬至一阳升”有关,陆氏认为命门火是人体阳气的
根基,“一阳升”应与命门火相关,相火源于命门,寄于肝胆,游行于包络、三焦,布达于全身。冬至一阳升时,阳升太过,相火偏旺,上扰娇脏,迫血妄行,故于冬至阳升时鼻衄发作,直至次年接近“夏至一阴长”时自愈;②每日凌晨4~5点时出血量最多,血流如注,也是“阳升”之时;③偏头痛、鼻咽干燥等,为相火偏旺,伏于肝肺;④曾经许多中医药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无效,说明非一般肺胃之热,药与病机不合。故采用清泻命门相火治疗,不加任何止血药,第一年从肝肺泻相火,用了龙胆草、黄芩、栀子等,服6剂出血即止。第二年患者未遵医嘱,鼻衄按时发作,用原方治疗,出血量大减后,加知母、黄柏,直阀肾中命火,服药10剂而根治。药证相符,应手而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陆鸿滨:产后伤寒大汗不止案 老茶馆 王灿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