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四】

2012-07-05 10:03 楼主
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四】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要素。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如在内经中论及气的共有两千余处。学者刘长林在<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一书中说;“如果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宾,那并不为过’。而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医学者,汇通派的代表人物恽铁樵,在比较中西医学时就认定,讲气化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在内经中,气与血又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系统。内经已经把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哲学,由于气与血的紧密结合,成功地转化为医学的营卫气血津液纲领学说了。
《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中医理论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巧妙地以哲学的阴阳理论方法,推导出气血理论,用阴阳哲学方法来说明气血的关系是很形象而生动的,因为气与血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否则“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血主静,须气之推动方法能运行周身,气属阳,主动,如无血载,则若人之无宅合可居,必然外溢散失,所以血气不得相失,而血中寓气,气中藏血又印证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理。太极图中“阴阳相随,如环无端”,而气血的运行也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素问、举痛论)。太极图中既表现了阴阳是“一分为二”的,同时又具有“含三为一”之理,这与气血的情形也是一致的,因为太极“含三为一”表现了阴阳和合的状态,气与血也需要保持这种状态,在《内经》中称之为“阴平阳秘”“太和”及“圣度”等,所以气血不和则生疾病,如“血虚而生内热”,气虚血瘀等,而气血和合则人体经脉通畅,阴阳通泰,身体健康,故《灵柩、平人绝谷篇》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这是阴阳协调的中和观,他不是消极的矛盾调和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基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较高层次的认识,因为只有人体与外环境,人体内环境诸要素之间达到和谐调适,方能更好地发挥其生理功能。
上面的这一段话说明,哲学的阴阳理论是用来说明医学气血理论的方法,就如同西方各种科学理论,都要应用数学方法来说明,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研究哲学就应该以阴阳理论为纲领,气血理论只是阴阳理论的举例说明。如果你研究医学,当然应该以气血理论为纲领,阴阳理论只是一个导向方法而已。纲与目是相对的,主次关系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你研究数学,物理与化学就是数学的例证,你研究理化,数学就是方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三】 老茶馆 神农本草经朗读——白云出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