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病传变规律

2012-07-17 09:12 楼主
四:太阴病之病理。
胆木者此内部巡行的是人身胆经相火阳根,胆木不养胆经相火久而不得顺降,此人身阳根便是不足,即人身土下之右肾命门相火为少,就如自然冬日之时土下无温暖滋润之相火,此土下水液因没有上逆势力的相火阳根的承接故而下渗,此成太阴土寒湿渗之病,即伤寒太阴之病。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之病,胆木久而不降,命门相火少,此病脾土寒,人身津液停聚下渗。太阴阳明者,一升而一降,太阴寒而不升,故阳明胃腑不为顺降,而病“腹满而吐,食不得下”;太阴自利者,此脾寒而水液停聚,此顺阳明燥金之腑而顺下,故而病利(脾与阳明燥金者此相通也)。利后此人身三焦相火外泄,此命门相火更是无源,故脾气更寒,此恶性循环而加病故言“益甚”。太阴之病此土液伤而渐而真阴不养,此成心火不得潜藏而邪动,心火既已邪动此不成内蒸脾土之用,此阴土不升故而“腹痛”。此病之腹痛者,此三阴之心火邪动,此不是人身小肠之逆动,故此不可予下法,若医者不明其理而反下之,此脾液随大便水液更是流失,此太阴土寒更甚而导致太阴肺金金气不生,此成肺金金气虚动而成敛结之势,即成金气之敛结此水湿停聚于肺金之处,而病“结胸”病也。人身阴土及肺金此皆是太阴,故太阴土寒不解此极易累及太阴肺金之土液也。
“太阴之病,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太阴之病此病之根本是土下相火阳根之不足,故当是以附子之辛味,此沉降阳明胃腑燥金,取其性温而助养心包相火之气;以干姜之辛味,此升提阳明大肠燥金,取其性温而助养三焦相火之气,此二药升降阳明燥金而合心包及三焦相火,此壮胆经相火阳根,此补养土下命门相火之不足,以承接阴土之液,此治疗太阴病之法则也。再以甘草之甘温为君药,此补益阴土土液,进而滋润心包及三焦相火,此在壮相火阳根之同时而防其过于燔灼,土液者滋润相火而不使过于燔灼之用也。
五:少阴病之病理。
人身之脾土者,此人身津液之源,久虚而津液不生,此不独为土液伤,久之此人身真水亦伤。又太阴之病乃是源于少阳胆木伤而相火阳根久而不降,胆经相火阳根者此真阳之源,故太阴病久而不解,此必然导致真阴及真阳皆是不足的病理状态,此皆是伤寒之“少阴病”也,即是少阴病之脉微细也。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微脉者此真阳少;脉细者,此真阴不足,少阴病者此真阴真阳皆少也。言:阳入于阴则寐,此人身阳入阴之生理状态者,为胆经相火由胆木寻腠理而下藏真水之过程,此生人身阴阳之根本也。胆降则阳根生,胆降则肺金降,肺金降则生真水也,少阴病“但欲寐”者,此欲生真阴真阳,此人身太阴病其向痊愈方向的调节也。
六:厥阴病之病理。
人身肾之阴阳者,此肝木之根基,此肝肾同源便是。而心之君火之真火及火液者,此心包相火之根基也。少阴阴阳皆少者,此厥阴肝木及厥阴心包失去根基,此人身风木妄加疏泄而成风动之病也。人身之厥阴者,此手足厥阴心包、肝木也,病则此手足厥阴风动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则利不止”。
消渴者,心包风木不降而风动,此阳明胃腑津液伤也,风近水则干便是。厥阴风木之病气,其最为动而上冲,而心包相火源于心火之燃烧,故此气上冲者有上冲心脏的感觉也;厥阴心包不降而上冲,此心火之邪热不泄,故心中疼热。人身饮食最是长津液,风木病耗津液,故欲饮食,但此时阳明胃腑土液不足,此燥金金气干燥,故不受沉降的食物,故饥而不欲饮食也。厥阴病此风木之病,风木者万物为之萌动,风木病则蛔虫为之不安故吐之。下者,此下之病位当是人身小肠之位,但厥阴之病,此无关小肠之病,故此不当用下法,如下之此最是伤人身土液,进而伤及真阴,此更是加重风动之病故而下利不止,病大便的“不能止”者,此风动而妄加疏泄小肠之动也。此下法动及小肠虚动,此五行虚动于此,而下后动风之疏泄,此疏泄小肠之动而病下利不止。此必是动及小肠君火者,此皆是因为下法者,此伤及小肠之虚动也。
以上是《伤寒论》之六经传变之大致病理规律,此能大概了解伤寒病之传病脉络,此为更能清晰明了的理解《伤寒论》逐个条文的病理状态打下基础。《伤寒论》不是世人难以理解的“天书”,此是一本紧扣世间一切疾病病理的治病工具,只要能将人身脏腑的运动生理状态熟知融汇,此书之隐晦难解的条文便会豁然而解。人身的疾病不存在外邪直入人体,此只是外邪六气之引动自身之六气之动而发病,从这个角度看《伤寒论》治病的“十二经脉传变”是完全可以用到内伤病中,即《伤寒论》不只是治疗外感病,此亦是治疗内伤病的良方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7-17 09:33 2楼
此承接伤寒三阳病传变规律
⬅ 自治颈椎病的简易方法 老茶馆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的条文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