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兆麟教授谈中医治学之道4

2012-07-23 12:26 楼主
4.师承名师,加快成长过程
师承授受是中医学延袭了几千年的传统学习模式。师承名师,可以更加快捷地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技巧,使学医者少走弯路,从而加快中医人才的培养进程。自古名医,大都得益于名师的指点和传授。如战国时期的扁鹊学医于长桑君,西汉时期的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和公孙光,东汉的张仲景学医于张伯祖,金代的李杲学医于张元素,元代的朱丹溪学医于罗知悌……对于师承名师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鲁教授感触颇深,因为他本人的学术成长过程就非常得益于名师指点。鲁教授除秉承家学之外,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他还特别受到任应秋、董建华、印会河、刘渡舟、赵绍琴等中医前辈的指导和点播,使他常常有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之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鲁教授经常这样形容他当年的心情和感受。尤其是1973~1984年的10年间,鲁兆麟跟随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学习,使他受益匪浅,并且从此与中医各家学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一干就是30年。
鲁教授谈到,除业务知识的传授之外,师承名师还可以使学医者受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熏陶,如老师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勤勉的作风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而这几个方面的品德修养也恰恰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德高技精”“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等都说明了品德修养对于技能学习的重要作用。鲁教授举例说,当年,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对他产生了至今都难以忘却的影响。任老当年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到教研室上班,5:00钟左右就开始读书写作,同时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要完成1500字的书稿。而且,任老撰文从来都不打草稿,讲究一篇文章从前到后一气呵成。这些,都对鲁教授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促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殚精竭力、呕心沥血、奋斗不已。鲁教授说,之所以将中医治学之道总结为发奋读书、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师承名师,一则是他个人的亲身体会,再则是他从古今名医的成长道路中总结出来的共性特点,而且,也是他对现在年轻一代中医学子的寄语和期望。

作者:兆麟堂张家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7-23 13:21 2楼
又有几人能到名师亲授?!
⬅ 《三维立体的中医》之“五行形质的说明”续 老茶馆 再谈利用发展中医黑心歛銭----当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