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医医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2

2012-07-25 10:10 楼主
2 中医医案丰富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清末名医余听鸿于《外证医案汇编》[2]中曾言:“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医者在记述医案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前人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又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使中医学理论得到升华与发展。其中,不少内容经过进一步整理、提炼,成为今日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中医医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之一,是中医学术的一次文献和经验资料。将医案中的临床经验整理升华为中医学理论,可有效充实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如中医学“久病入络”理论和“胃阴学说”,就是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挖掘整理出来的。在该书《诸痛门》[3]所载的“陈某”案:“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旋复花、新绛、青葱、炒桃仁、当归尾”。又,该书《虚劳门》[3]治“王某”案:“久客劳伤,气分痹阻,则上焦清空诸窍不利。初病在气,久则入血,身痛目黄,食减形疲。由病患及乎元虚,攻补未能除病。思人身左升属肝,右降属肺,当两和气血,使升降得益。若再延挨,必瘀滞日甚,结为腑聚矣。旋复花汤加桃仁、归须、蒌皮”。以上俩案,一属实证,一属虚证,但均为久病。叶氏据此总结出“久则入血”、“久痛必入络”的理论认识,成为后世“久病入络”的理论基础。
又如,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有养胃阴诸案[3],如“王,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麦冬、火麻仁、水炙黑小甘草、生白芍,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某,脉涩,体质阴亏偏热,近日不饥,口苦。此胃阴有伤,邪热内炽,古称邪火不杀谷是也。金石斛、陈半夏曲、生谷芽、广皮白、陈香豉、块茯苓”。“某,脉数,口渴,有痰,乃胃阴未旺。炒麦冬、生白扁豆、生甘草、白粳米、北沙参、川斛”。“陈,知饥少纳,胃阴伤也。麦冬、川斛、桑叶、茯神、蔗浆”。上述医案,均提到养胃阴的治疗,辨证时提出了胃阴伤损的病机。正如华岫云在案后总结所云[3]:“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温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对东垣的脾胃学说作了补充,使中医对脾胃学说的认识渐趋完善。研究医案对中医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兆麟堂 张家玮 鲁兆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7-25 10:32 2楼
请楼主把一个论题的文章发在一个主题下,便于网友阅读。
2012-07-26 11:18 3楼
也谈中医医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3
3 中医医案为研究中药与方剂提供了重要素材
众所周知,中药的功效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淮南子•修务训》[4]中“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便是对这一实践过程的真实写照。在长达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人们不断修正与补充着对于药物知识的认识。在中药、方剂学研究领域,除流传至今的中药、方剂著作之外,大量中医医案的传世,为研究中药与方剂提供了宝贵素材。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对86种常用中药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还以诸多医案附后加以印证。如“石膏”条下,就举出近30则医案以说明石膏的效用;“山萸肉”条下,例举治疗奉天田某妻案、万某案,提出山萸肉味虽酸敛,而性乃条达。凡肝气因虚而不能调畅为病者皆可采用。认为山萸肉药性不仅补肝,且可通利气血。结合实际对于山萸肉的药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后人颇具启迪。
在方剂学研究方面,中医医案同样不能忽视。许多方剂问世之后,就是通过后世医家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并加深了对方剂原有功效的认识。如金元医家李杲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5]中创立补中益气汤时,指出其主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这里,李杲将该方用于气虚发热证的治疗,并未言及其他。而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了本方的适用范围。仅以《名医类案》为例,使用补中益气汤者就达133例(不包括妇、儿科),涉及疾病有卒中、外感伤风伤寒、内伤、咳喘、吐泻、吞酸、呃逆、肿胀、虚损、便浊、遗精、麻木、胸腹作痛、疟疾、身痒、吐血、下血、溺血、脱肛、秘结、怔忡、小便淋涩、小便频数、疔疮、痈疽、瘰疬以及耳目诸疾等,拓宽了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用范围。通过研究这些医案,有利于增强对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的认识。
2012-07-26 11:45 4楼
鲁兆麟先生曾主编一部医案,那可真是巨著啊。可惜当时差钱没买,
2012-07-27 10:23 5楼
也谈中医医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4
4 中医医案是研究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重要史料
中医医案对于研究历代医家学术思想至关重要。有些医家,一生忙于诊务,无暇著述。还有的虽有著作传世,但内容尚不足以代表其学术思想的全部。因此,要想对医家的学术思想有全面系统的认知,研究医案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许多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就是通过系统整理其医案挖掘出来的。如对于元代朱震亨的学术思想,一般都以《格致余论》中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概括,认为朱震亨是养阴派,临床治疗独重养阴。其实,这种认识失之偏颇。如果仔细研究朱震亨的医案,就会发现其在临证时同样强调保护阳气,常用人参、黄芪、白术等甘温益气之品,并非一味强调补阴。这样,对于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才能有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
再如清代中期的叶天士是当时享誉大江南北的著名医家,不仅擅治温病,也擅治杂病。其对温病辨治的理论认识,如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以及温病察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内容,主要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而其对杂病的诊治经验和理论创见,如肝阳化风说、久病入络说、养胃阴学说、奇经辨证用药等内容,只有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才能窥其端倪。
再如清代医家吴鞠通已被公认为温病学家,其对三焦辨证的总结和温病清热养阴治法的完善,使其成为温病学发展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但其对杂病的治疗经验仅凭《温病条辨》一书难以得出结论,必须通过对《吴鞠通医案》的研究,才能得其一二。可见,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鲜活载体,是研究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重要史料。
2012-07-27 10:55 6楼
研究中医医案还必须学会自己分析,最好自己先想一想自己该如何辨证用药,然后看与原案有何不同,原因在哪里
2012-07-28 10:17 7楼
也谈中医医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5
5 研读医案有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
中医的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很好地指导实践。古今名医的临床验案,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中医学理论的指导。透过医案可看出医者的智慧和经验,感悟医者对中医学理论的驾轻就熟。兹举二例以作说明。①清•陆以湉所辑《冷庐医话》[6]中记载,沈炳荣治疗癫证一案:“吾邑沈吟梅州判炳荣,熟精医理。官直隶时,曾治一妇,年二十八,因丧夫而得癫疾,时发笑声。用六味地黄汤加犀角一钱,服二剂即瘥。盖笑主心,心生火,心郁则火愈炽而上升,故以此药交心肾,使火熄而病自已也”。本案心肾不交,本于水亏火旺,故以六味地黄汤下滋肾水,水足而能制心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五志过极皆能生热,忧郁日久而致心火上燔,故以犀角直入清心,使心之热者不热。滋肾水,降心火,以水制火,这是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应用典范。②再如《吴鞠通医案》[7]中记载,治疗一例严重精神失常患者:“十一月初二日,鲍,32岁,大狂七年,先因功名不遂而病,本京老医、市医、儒医,已历不少;既而徽州医、杭州医、苏州医、湖北医,所阅之医不下数十百矣。大概补虚者多,攻实者少。间有已时,不旋踵而即发。余初诊时,见其蓬首垢面,下体俱赤,衣不遮身,随着随毁,门窗粉碎,随钉随拆,械系手足,外有铁索数根,锢锁于大石磨盘上。言语之乱,形体之羸,更不待言。细询其情,每日非见妇人不可,妇人不愿见彼,竟闹不可言,叫号声嘶哀鸣,令人不忍闻。只得令伊姬妾强侍之,然后少安。次日仍然,无一日之空”。吴氏据其脉象弦长而劲,诊为实证,采用泻心、胆二经之火的方法,“半月而后,去刑具,着衣冠,同跪拜,神识与好人无异。服专翕大生膏一料而大壮,下科竟中矣”。此案治疗,吴氏采用了《难经》中“重阳者狂”的理论,将常用的泻火之法用于治疗严重的精神失常疾患,让人耳目一新。其医理之运用、辨证之准确、立法之精当、疗效之可观,无不让人为之折服!在赏读医案的同时,加深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中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视野。
⬅ 顺民愿者昌 逆民愿者亡 老茶馆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治疗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