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李可

2012-07-25 13:10 楼主
著名主持人 梁冬

山西李可老中医,是我尊敬的导师。他的医术高明自然不在话下,而更高的、让我此生都需仰望和学习的,还是他的医德。他对待病人,是抱疽为痛、生命高于一切普渡众生的慈悲心;对待学生倾囊相授,穷一生本领,毫无保留;对待同行,不吝赞叹,更多次亲笔写信为病人荐医。

刘力红老师曾说,我们很多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每一个个体医师都能有这样的胸襟,中医兴矣。

三月,东莞塘厦,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我从北京赶到塘厦,错过了李老上午关于中医思路和方法的第一场发言。长清师哥说,来了300多人,有医生、医学院学生、像我这样的中医爱好者,还有不少李老的病人和追随者。我问,他们是怎么获取会议信息的呢?答曰:我们就在伤寒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每个人都是自费参与的。那一刻,我顿生感恩之心。

走道上看到李老和师母。两位老人依然精神奕奕风采飞扬。由于李老年岁渐高,师母每次出行都要陪伴在旁,以便照顾。我跟师母说,现在师傅最重要的是保重身体以及把病案整理成书啊,晚上不能让他太晚睡。师母无奈回答:白天根本没时间,病人一来或者家属一来请,他站起来就走,根本不知他什么时候回,只有晚上12点以后才清净能坐下来写点,哪能早睡啊。

抱怨归抱怨,师母也跟李老一样菩萨心,李老住到病人家给人熬药,带着师母去给病人做饭的事迹都被我们记在心里。李老行医50多年,家里的生活秩序基本是围绕着他的事业来转,也就是围绕着病人转,现在连同李老的4名子女,都要陪着父亲和病人满世界的跑。

李老和中医的完美相遇

“让世间万物完美相遇”,这是我在百度的时候曾经提出的口号。搜索引擎实现的不仅仅是帮你找到信息,而在于让匹配的信息与人、信息与信息完美相遇。而在现实社会里,事业,尤其是急待复兴的事业,与人之间的相遇匹配,我认为冥冥中,是神的旨意。

中医与李老的相遇源于一场冤案。十几岁就当战地记者的李老,被错判成右派关起来,狱友给他一本中医书,于是老先生开始与中医结缘。后来发现他被冤枉但又无法马上释放,于是折中的办法就是对他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就是中医书。

出狱后,他开始尝试给人看病。在农村,通常病情不到最危机最无法逆转的时候,是不会请医生的。于是,这就又给老先生提出高要求:不仅要有效,还要快,否则生命稍纵即逝。

李老苦读经典《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新的医案。有时一天,他需要治疗的病人多达上百人,这已经是一个医生的极限。李老说,治疗的时候他一心只想到怎么救人,怎么用药,从来不考虑他自己。

李老的伤寒派,采用的中药重要一味是附子,附子扶阳效果极好,但是也被认为毒性很大,据说15克就能毒死一头牛。李老动辄100、200克附子,这都是需要极大承担的勇气和相当的行医信心的。

李老对自己及第二、第三代弟子的要求都是:凡用附子者,必先亲尝。我听过很多人质疑李老的附子用量过大,李老说,这是一次病人弄错药方增大了剂量的误打误撞之后,使他开始领悟“医圣不传之秘在剂量”。他通过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发现,从李时珍开始,剂量只到《伤寒论》的十分之一。方子对,量不对,吃下去也白吃。因此从那时起,李老的方子严格遵循了经典,但是用量是根据自己亲自尝药和临床的经验。而在20年后的1981年,通过出土的东汉度量衡,也证实了李老的假设。遵循经典但不盲从,这是一个科学家治学的严谨精神,师傅用这个精神一辈子救人无数,并以身作则,使其在弟子辈身上得以延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所有考验都是为了让这个人有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

上医治国,德行在先

李老曾经跟我讲,立功先立德。德行是讲道义讲仁义,如果没有好的德行,不要说行医救人,做人都会有问题。

听刘力红老师讲过李老的一件事,据说当年李老小住广西给人看病,闲暇时也帮刘老师处理读者来信。某天看完信突然嚎啕大哭,刘老师深感诧异以为老先生有什么事了,一问之下,李老说是因为一封信,信中的中医学生太有才华了,

李老是被他的才华和对中医的热爱所感动。我只记得,听完之后,眼泪从我的指缝中不由自主流了出来。还有次,李老来北京,当我忙完工作赶到酒店的时候,他已经被人接走了,按照他指示给我的路线,我居然来到一个沐足房里,闹哄哄的一屋子人,师傅在给人看病。我有点急了,怎么能这么不严肃,不仅是对中医,还是对一个老人的不尊重。结果李老看见我来,高高兴兴的打了招呼,然后继续看病,完全没有任何不快。只有真正拥有仁者慈悲心的人,才会有如此广阔的胸襟。

佛说众生平等。所有的分别心都是自造的。病人对于李老而言,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而没有贫富之分。经常能听到李老赞叹他人不吝言辞。本次研讨会,同样德高望重的朱良春大师,以90多岁的高龄,专门赶来支持并发言。他们是站在华山之巅把酒论道的大师。对于弟子,李老也是随时随地的鼓励赞美,在各种场合,人前人后,都能听到他说,了不起,谁谁比我厉害了,谁谁又超越我了。

这些真诚而朴实的话是甘露。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大宇宙,小世界

我最近重新看了《全像宇宙投影》,这是一本关于认知宇宙中物质与意识存在及探求宇宙运行规律的书,非常有意思。

“我们的出现的目的很简单但却无尽意,这是澳洲原著民说的,我们只不过是在学习如何在无限中生存。”

在《黄帝内经素问》里,皇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里讲的“真人”,就是认识天地阴阳变化规律,能够保全精神真气的人。大至天地、小至自身,都是一阴一阳的统一,没有阴阳就没有物质的存在。天地日升日落,四季交替,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千万年来,人自身的小宇宙遵循大宇宙的运行规则而存在,越是能接近这个规则――我们称之为真理,人越是能自在。

如果,你只是站在门口看屋里,你永远看到的只是一扇门的世界,甚至你走进屋里,你依然只是看到你想看到的世界。不管你看清与否,世界就是这样存在的。中医注重的是整体的世界观而非局部,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一切疾病都是人自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失衡的表现。

我们怎么才能够海纳百川,也许最重要的不在于创新,而在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易经》是母典,是论道之书,是后世人诸子百家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经过多次与大型瘟疫的斗争实践,产生了《伤寒杂病论》。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一部经典《伤寒论》,李老读了50年,用了50年,并在经典四逆汤的基础上,创立了破格救心汤。李老一直以来四处查找圆运动古中医学的资料,并在去年编辑出版了彭子益的《圆运动古中医学》。李老在70多岁以后,方子还在不停的变化,是他在沿袭经典的基础上不断修整自己的结果。

宇宙的全貌是什么?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穷一生的本领去领悟也只能悟到冰山一角。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根本是我们这片土地,是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伟大的文化。李可老中医用他的医术、医德和医道印证着我们伟大的文化和文明。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7-25 13:32 2楼
大家就是与众不同。
2012-07-25 13:48 3楼
李可之名如雷贯耳
2012-07-25 15:47 4楼
现在网上流行,学生叫老师都是以老师的姓,加个师字,我觉得很好笑,都是以一代宗师的面貌出现,我不是李可老先生的学生,但是,我知道他对待病人,无微不至,不求回报,只希望病人能病愈,亲自煮药,这样的医师,当今中国,有几人能做到,李老,才是现今中国的李师,我爱李老,多么希望中国出多一些李老出来!
2012-07-25 17:49 5楼
黄土高坡 说:
现在网上流行,学生叫老师都是以老师的姓,加个师字,我觉得很好笑,都是以一代宗师的面貌出现,我不是李可

“他对待病人,无微不至,不求回报,只希望病人能病愈,亲自煮药”,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网上还是不断有人在批驳攻击他,很多根本就不是在心平气和地发表不同的观点。可悲!
2012-08-08 10:55 6楼
我看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田原记者对李可老中医的采访并编撰成熟的,看了这本书我也深有感悟,产生对中医的浓厚兴趣,但我是学石油化工的,没有基础,也无人指导。
2012-09-07 09:55 7楼
请问版主,李可老中医都有什么好的著作啊
2012-09-07 10:39 8楼
好啊。
2012-09-08 15:16 9楼
李老主校的《圆运动的古中医》非常好,希望大家有机会阅读以下。李老还有很多著作,大家在网上找找都可以买得到。
2012-09-09 03:32 10楼
网上对该先生褒贬不一,到底是苍生大医,还是含灵巨贼。拭目以待。
2012-10-31 15:58 11楼
wanglong7099 说:
网上对该先生褒贬不一,到底是苍生大医,还是含灵巨贼。拭目以待。

说的正确!
起码,全国那么多名叫“李可”的具有行医资质的人中,此老似乎不在其中。
连个行医资格证都没有
⬅ 说韵律 老茶馆 治疗癌症,越补营养,人越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