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开展一场“中医的本质”的大讨论

2012-08-15 14:11 楼主
应开展一场“中医的本质”的大讨论
王昆文
作为一个中医师,你如何看待鲁迅先生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这句话?——仅仅是因为某位中医没有治好他父亲的病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我由此而想到:我们大家,包括鲁迅先生在内,对于中医的本质是否都认识得清楚明白了?
关于中医学的本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科学”,有人说是“天地人合一观”,有人说是“察同”,有人说是“象思维”,有人说是"状态医学”或“生物医学”,还有人说是“原始医学理念和宗教的混合物”,如此等等。总之,各说各的理,莫衷一是。这说明中医界一些人对此问题还是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正因为对中医本质认识的模糊,使许多人,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医从业人员,被当今盛行的科学主义所迷惑,唯“科学”之马首是瞻,忘掉了或失去了中医的元神及本原。比如若干中医大学里的学生,就闹不清楚中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因为在他们的中医学教材里就没有讲到。因而他们对中医信仰不足,或将信将疑,甚至有的学生最终弃中就西,在毕业后纷纷报考了西医专业的研究生。因此,对他们应当补上这一课——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当然,这对于那些非专业学习过中医的普通百姓来说,能正确认识中医本质的人就更少了。
唐云先生在“走出中医信任危机"(载8月3日中国中医药报)一文中说得好:“中医理论如果钻透了,那你就会看到其中的智慧和远见,你就会在治疗时毫不犹豫地信任和使用它。”因此我们应当将中医的本质明白无误地宣示给世人,从而争取更多的信奉者,也争取到更多的病人,并使每一个中医人都能做一个“明医”,即对中医本质明白于心的医生。只有对中医本质了然于心,你才能更深地体会到中医的伟大,体会到中医无与伦比的实用价值。
笔者两年前曾经在《国医论坛》(2010年第4期)上发表过“中医学的本质决不是科学”一文(中国中医药报也曾摘要刊登了其中一部分,题目有修改)。我在该文中指出:“科学”根本不是什么中医学的本质,因为“科学”并不是中医学所固有的以及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科学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深层次规律面前,显得是那样的相形见拙,有时甚至是无能为力。因之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实际上是对中医学的丰富内涵及充满智慧的深刻认识的误读和低估。”笔者所表达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引起中医界比较大的反响或共鸣。有的中医专家和学者总喜欢拿“科学”与中医联在一起说事,至今依然自我从属地硬要把中医归属到“科学”的范畴中去。似乎说“中医学的本质决不是科学”就会降低中医的地位和价值,就会被排除在医疗市场之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或多余的担忧。

那些坚持“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的人,其实是希望中医走一条像西医那样实体化、技术化(机器化)和科层化(高度细化)的“科学范式”的道路。这样作的结果,只能离中医的本质越来越远。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就是企图把两种不同本质的医学糅合在一起,从而冲淡和改变中医学的本质。这对中医学本身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和危险的。

中医的本质是中医的内核和精髓,它一定与中医的定义相联系。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医大学教科书上都没有给中医下一个准确的、有深刻内涵的、完整的定义。我们要从这个定义中看出它与西医学的明显区别,看出它之所以存在的价值,看出它的生命力之所在。所以,探讨中医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探讨中医学的定义。

《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开宗明义,岐伯答黄帝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讲养生之道,讲“其知道者”是如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这里所谓“道”,即天地之道,也就是阴阳,为中医学建立之基础。张介宾注:“故知道者,必法则于天地。”故笔者曾试图对中医学下了如下一个定义,但不知正确或恰当与否,望同道教正之:

中医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医学上的反映;就是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以阴阳自和为基础,重视并强调人的整体性、非实体性、自我感觉及七情;它是以直觉思维、司外揣内的四诊方法作出判断,以调理、治本与自和为治病原则,以防患于未然,并且是执简驭繁的医学知识体系。

我认为,中医学的本质就包含在这个定义之中。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医是效法自然的道。你看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哪一点是离开了效法自然?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了中医学的本质,就不会轻易地说出“中医是骗子”或“中医应当废除”的话。

所以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在中医界内部开展一场探讨中医学本质的大讨论。如果中医药的学术特色或本质得不到澄清、保护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是没有前途的。让我们为中医本质的坚持而守候和贡献出力量吧!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8-15 16:00 2楼
论来论去,难有定论

学中医的先把经典读好

行中医的先把病看好..
2012-08-15 18:59 3楼
实在太有必要了!否则只能越来越南辕北辙。应该说岳美中,焦树德这些现代的中坚都有遗害的——他们的过于“求实”或者说受日本那种经方派影响使中医越来越浅显化和直露。表面是规范了,好操作了,但实际却精髓流失怠尽,成为半男不女了。
2012-08-15 19:40 4楼
中医的本质是医学,这个还用大讨论吗?
2012-08-15 19:42 5楼
要讨论,就讨论医学的本质是什么吧,那样会更有意义。
2012-08-20 18:03 6楼
我认为,中医学的本质,还是要从哲学和文化上来探讨,这正是它区别于西医的根本所在。邹诗鹏教授说:“中医与西医的区分不只是理论与技术层面上的,本质上是哲学及文化上的。”
如果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那么它与同属于“科学”的西医不是可以合二为一了吗?它为什么还会与西医“无法展开实质性的交流与对话”呢?这里,我要借用祝世讷教授说过的两段话来请问尹常健先生:“中医所反映的人身上的许多复杂现象和深层规律,是现代科学也还没有涉及的。”——这能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吗?“中医学踏进了医学处女地的纵深地带,遇到了问题没能解答,但别的医学(笔者按:当然也包括以“科学”全副武装起来的西医学)连一只脚都还没有踏进来”。——请问:能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吗?“中医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却是‘未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怎们能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呢?科学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深层次规律面前,显得是那样的相形见拙,有时甚至是无能为力。因之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实际上是对中医学的丰富内涵及充满智慧的深刻认识的误读和低估。
王世保先生说:“中医本是一种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及其衍生的西医学具有本质不同的医疗知识体系,正是其与西医和现代科技具有本质的不同,才为人类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自身健康的有效途径。”
质言之,中医学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就是在宇宙和人的自然整体状态中去寻找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就是以时间为本位的认识路线。这是中国古代先贤认识事物的总的原则,它无疑是正确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它决定了中医学的性质、面貌即特色和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这就是中医学的本质、精髓和灵魂。一个“化”字,一个“时”字,一个“养”字,一个“和”字,其中道理耐人寻味。
2012-08-20 19:34 7楼
科学一词,有人刻意解释成“分科目的学问”,还说的好像这是真的,从前都不知道,一直被蒙蔽一样。
所谓科学,人们把它当成无限接近于真理的代名词,人类一直在探索,科学的内容在不断扩大,无论对错,不影响科学的本义。
说中医是求道,道怎么就不科学了?因为科学是西方的名词?完全强词夺理。其实毫无矛盾可言。心里其实到明白,指的是一个东西。
2012-08-20 19:37 8楼
王昆文 说:
我认为,中医学的本质,还是要从哲学和文化上来探讨,这正是它区别于西医的根本所在。邹诗鹏教授说:“中医

您这是偷换概念,明明讨论中医与科学的关系,又把西医引进来,偷梁换柱变成了老问题,中西医的纠纷。做医生的把医德修好,把疗效提高,中医西医何必争个高低?谣言自息。
2012-08-21 13:29 9楼
王昆文 说:
我认为,中医学的本质,还是要从哲学和文化上来探讨,这正是它区别于西医的根本所在。邹诗鹏教授说:“中医

我同意您的见解!确实是中医的代言人,这不是偏激和复古——可谓儒家所说“时中”——也就是非这样强调,否则中医亡矣!
2012-08-21 13:32 10楼
中医的精髓是“以平为期”完全和传统的和谐哲学观一致。西医是人力可以为所欲为,所以甚至会出现克隆人的危机。
2012-08-21 13:35 11楼
整个西方的科学就是双韧剑,这个已不必多言。比如化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和沙化;除草剂会造成物种失衡——更可怕的是现在的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使人发生基因突变……因此绝对别是处在刚工业革命那时,就崇拜冒黑烟的工厂烟囱!以为那就是代表美好的明天。必须从上面这个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分析中医西医的优劣。
⬅ 颈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专家详解) 电子书下载 老茶馆 一只黄鹂鸣梧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