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瘀血非病因论1

2012-08-27 10:44 楼主
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疫疠、饮食劳倦所伤、金刃、虫兽外伤等。但近年来,在一些著作及教材中,又将痰饮与瘀血归于病因,与既往的各种病因相提并论。至今,这一说法已习以成俗,似已得到中医学术界的认可。经认真研究,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将痰饮与瘀血列为病因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且对实践无指导意义。应当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将其归于病机、病证中阐发,使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恢复其本来面貌。1、从病因学发展史论痰饮与瘀血对于病因的认识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素问·调经论》曾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阴者,得之风雨寒热;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概括为阴阳两大类,指出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精神变化、饮食起居的失调等均是产生疾病的起始因素。汉·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又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祥之,病由都尽。”这里,仲景所言“病由”包括治病原因和发病病机两个方面。其中,经络受邪入脏腑与血脉壅塞不通,为产生病症的病机;而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才属病因范畴。因此,仲景之病因学说并不被后世医家所接受。晋·陶弘景在其所辑《肘后百一方·三因论》中,亦提出了疾病的起因:“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他犯”。其观点与仲景颇为一致,亦是将病因与病机混言者。至宋代,陈无择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总结前人的认识,加以发挥,提出了三因论。他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呼叫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坼,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这种认识,六淫归于外因,七情归于内因,饮食劳倦及外伤归于不内外因,确实将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概括无遗,且分类简洁合理,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成为中医病因学说的基本内容。至明代瘟疫学说的兴起,吴有性又于外感病因中提出疫疠之气为患,充实了中医病因学的内容。现代医学病因学认为,病因可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精神性因素、营养性因素、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等。中医学的三因学说内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于现代医学的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等,认识尚不深入,故未包含在其中。而生物因素、部分理化性因素如寒冷、高热等,及精神性因素,则与中医的三因学相吻合。可见,中医病因学的三因说从其内容而言,与现代医学病因学是相一致的,只是还有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必要。不论西医还是中医,其病因概念均指导致疾病发生的起始因素,而不包括那些在各种病理过程中产生并能引起的新的各种病症的因素。从中医病因学发展史来看,从来未将病理过程中各种继发因素作为病因来认识,并未包括痰饮、瘀血等内容。
作者:鲁兆麟 彭建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8-27 11:39 2楼
痰飲就已經是寒熱風濕裡的一例!怎地是病因?他只是證裡頭的表現!血瘀也是外傷因素的一種表現!不懂中醫?還有更甚於此嗎?中西醫的合併製造出==愚民==鳥不起的論說!!!哀!以訛傳訛==>中醫就被消滅啦
就像市場上流傳=====山藥吃死人=====的謠言!不知不吃山藥==死了千萬人==!哈哈哈怎地賣山藥還是非常暢銷!!!哈哈哈造謠者?口水也會==噎死你喔==
2012-08-28 02:52 3楼
有道理!痰和瘀可算症状,不能算病因。
⬅ 气•营气、卫气•阳气•自由基 老茶馆 张锡纯荡胸汤治“伤寒结胸重症”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