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瘀血非病因论2

2012-08-28 11:22 楼主
2、痰饮与瘀血当属病证、病理痰饮与瘀血在中医学的著作中,首先是以病证出现则。《素问•天元正纪大论》指出:“太阴所至为饮痞隔”,“土郁之发为饮发注下”。提出了积饮为患。至于瘀血,《内经》已有“血脉凝泣”、“血脉凝结”、“血凝不流”、“血凝泣”、“血结而不通”等记载。至仲景《金匮要略》书中,将痰饮和瘀血作为两类病证首先提出,专列“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两篇,并将痰饮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病症,各立主治之方;另有“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两条,明确提出了瘀血证的各种临床表现,将瘀血作为病证来认识。至于仲景《伤寒论》中的太阳蓄血证,则属热与血结而致;《金匮要略》中大黄蛰虫丸治疗的干血劳证等,均提出血瘀不行是产生以上诸症的病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专列有“痰饮候”、“诸痰候”与“解散痰癖候”诸篇,亦是将痰饮作为病机、病症对待的。金元时期,朱丹溪运用气、血、痰、郁以辨治杂病,将痰饮作为杂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至今,痰饮已成为多种病症的病机所在。对于瘀血的研究者亦广。不论内、外、妇科均有多种病症的辨证从瘀血内停来认识,并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的方剂,但诸家亦从未认为其实病因。从中医理论而言,痰饮是机体内水液代谢谢障碍的产物,或为水湿停聚而成,或为热炼津液而成,总是人体的水液代谢谢失常所致,是人体中病理变化的一个环节与过程。瘀血则是由于人身之气运行障碍。血液郁滞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气为血帅,气滞则不能运血,气虚则无力运血,血受寒则凝而为瘀。热壅血脉亦可为瘀,血不循经溢于体内成为败血而瘀,凡此种种,均是形成瘀血的机制,说明瘀血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一个过程。可见,将痰饮与瘀血作为病因看待是不当的。
作者:鲁兆麟 彭建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语出何处? 老茶馆 和大家分享一个治疗遗尿的灵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