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西医证态融合的切入点【五】

2012-09-09 18:16 楼主
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西医证态融合的切入点【五】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网贴“人体气血双循环理论”一贴中认为,《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
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
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
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
《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
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
《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
《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
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内经已经大体上、认识了心、脉、血三者,在人体的气血流通循环关系,在这一方面虽然没有现代西医学那样认识的明确透彻,特别是关于血液循环中枢的心脏动力的认识,比较模糊,笼统地归结为气血,但是在末梢血液循环方面,却较西方医学认识要早许多。西医学在19世纪,法国学者贝尔纳才认识到的内环境稳态,而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内经作者就已认识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的细胞外液循环稳态。到了漢代张仲景,更进一步认识到脉证相参与方证对应之间证的关系,使中医理论以营卫气血津液学说为纲领,建立的辨证论治的证概念体系与西医学的内环境稳态理论,成为中西医学证态融合的最佳切入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营卫气血津液学说是中西医证态融合的切入点【四】 老茶馆 请问这个药方可以治疗冠心病的血管阻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