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尸案{李中梓医案}

2012-09-27 08:49 楼主
白下姚越甫,乙卯秋二子俱以痨瘵毙,悲痛不已。蒸热咳嗽,两目不明,腰肢无力,口吐清涎,唇有白点。或与滋阴,或与开郁,或与补中,或与清火,药无遗用,病日益深。

夜梦亡父语之曰,汝病已深,时医束手,非士材先生不能疗也。醒时漏下四鼓,张灯扣门乞治。

余诊视之,左脉数大无伦,右脉沉缓无力。此为传尸,有恶虫蚀藏,若不取去,决无生理。为治加味芎归血余散加甘遂、天灵盖,共为末,以东引桃枝煎汤。于八月初二天未明时,空心调服。至辰巳时,下虫如小鼠者三枚,两头尖者数枚。以病者困顿,亟与人参一两煎服。薄暮又服参一两。明日四鼓,更以末药减半服,又下两头尖虫数枚。所下之虫,烈火煅过,雄黄末研匀,入瓶封固,埋于僻地绝人行处。另用峻补半载渐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9-27 08:57 2楼
传尸者,古劳瘵一病之又名也。盖劳瘵之病古名传尸者,本谓其尸气病人,而复致人死也。《外台秘要·卷十三·传尸方》引苏游云:“传尸之疾,本起于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病相克而生,先内传毒气,周遍五藏,渐就羸瘦,以至于死,死讫复易家亲一人,故曰传尸”,即其明证。又同篇引文仲云:“传尸病……有能食不作肌肤,或二日五日,若微劳即发,大都头额颈骨间寻常微热翕翕然。死复家中更染一人,如此乃至灭门”,亦其义也。因其尸气转注,故又名“尸注”;或以其病挟鬼邪,故又名“鬼注”。如《肘后备急方·卷一·治尸注鬼注方》云:“尸注、鬼注病者,葛(洪)云即是五尸中之尸注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怳怳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积年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是其例也。

传尸、尸注,谓由尸气之相传,故古以本病之发,每以面临其病死之尸而使然,如《外台秘要·卷十三·传尸方》引文仲云:“此病多因临尸哭泣,尸气入腹,连绵或五年三年,有能食不作肌肤,或二日五日,若微劳即发。”同卷《尸注方》引《删繁方》云:“或闻哭声,或见尸常发”,即其义也。又《华氏中藏经·传尸论》云:“或闻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形,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亦其义也。然此必为病死之尸气相传始得为患而因名传尸者,乃滥觞于魏晋,而盛行于唐前之古说。而时至于五代,则人们已确认本病不独死后尸传,而其生前即已可相注以致人于病也。如南唐人徐铉《稽神录》云:“瓜村有渔人妻,得劳疾,转相染著,死者数人。或云:取病者生钉棺中弃之,其病可绝。顷之,其女病,即生钉棺中,流之于江”,即其例也。

附 注
[1]“传尸”之名滥觞于魏晋者,由《中藏经·传尸论》首载其名曰“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其候或咳嗽不已,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可知之矣。
[2]“劳疾”、“劳瘵”、“瘵疾”之名滥觞于五代者,由南唐人徐铉《稽神录》“瓜村有渔人妻,得劳疾,转相染著”、南宋·陈言《三因方》“劳瘵诸证,病者憎寒、发热、自汗”、“世医例以传尸骨蒸为五劳者,非也,彼乃瘵疾,各一门类”,可知之也。
中医称肺结核症,即传尸→劳瘵→瘵疾→肺痨(瘵虫感染--肺结核)!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传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1版P120-122
2012-09-27 08:59 3楼
传尸
/threads/151074


传尸神授丸
/threads/155118
2012-09-27 09:04 4楼
芎归血余散别名:芎归血余散

组成: 室女顶门生发1小团(井水洗取油腻,法醋浸一宿,日中晒干,纸撚火烧存性),川芎半两,当归3钱,木香2钱,桃仁(水浸,去皮,焙)2钱,安息香1钱,雄黄1钱,全蝎2枚,江上大鲤鱼头(生截断)1枚(醋炙酥)。

出处: 《直指》卷九。

主治: 瘵疾;传尸劳瘵,面赤,五心烦热。
2012-09-27 09:45 5楼
请先生明示,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何有两头尖虫?
2012-09-27 15:39 6楼
爱凌霄花 说:
请先生明示,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何有两头尖虫?

不知道应该对应现在的哪种疾病

此为李中梓医案,只是学习借鉴
2012-09-27 21:20 7楼
相当于现在所谓的白血病。
2012-09-28 05:16 8楼
这是否可以说是古代寄生虫病的问题?而且这类寄生虫只是在宿主死后才开始传播,其传播形式很可能是通过皮肤接触等方式实现的。一般寄生虫卵都非常小,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去哭祭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染上了寄生虫。
从最顶上的医案可以看出,医者处置患者排出的寄生虫是非常小心的,“所下之虫,烈火煅过,雄黄末研匀,入瓶封固,埋于僻地绝人行处。”这也说明为防止寄生虫传播,医者是非常小心的。
2012-09-28 08:31 9楼
天际飞虹 说:
这是否可以说是古代寄生虫病的问题?而且这类寄生虫只是在宿主死后才开始传播,其传播形式很可能是通过皮肤



传,就是指其传染性
2013-11-27 09:57 10楼
分享历代名医医案,传播中医正能量
⬅ 你有机会得奖到一本《杏林微蕴》 老茶馆 高血压有哪些项目需要做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