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临床急处

2012-10-14 10:50 楼主
前天、一75岁老妇来诊【子女相随】诉曰、因冠心病复发在县级医院治疗20余天未见效果特来求治,诊见、痛苦表情、面色虚浮、口唇稍紫、腿脚无肿胀、神疲、四肢温热、舌苔白厚、脉象三五不调有头无根、问其痛处曰、气短胸闷、大便溏泄、困乏无力;余曰、此乃胸阳不振有欲脱之势;急处一方、炮附子50克【先煎】、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两剂;昨天来诊曰、有所好转。观其脉象变化不大、又出一方、人参10克、炒白术20克、干姜10克、桂枝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三七10克、丹参15克、苏子10克、白果仁10克、炙甘草5克。两剂;今早其子诰知已大为好转;余心甚慰、、、、、、。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0-24 12:14 2楼
支持楼主 附子50G胆大
2012-11-19 04:38 3楼
请问先生:“脉象三五不调有头无根”,这是中医的什么脉象呢?
2012-11-20 04:35 4楼
先生所言“涩脉洛兼散象而已、败脉之属”,有无根据?谢谢!
2012-11-20 04:37 5楼
经过先生的治疗,最终这个患者是什么脉象?是否已恢复正常脉象?谢谢!
2012-11-20 11:32 6楼
河间金栋 说:
经过先生的治疗,最终这个患者是什么脉象?是否已恢复正常脉象?谢谢!

哈哈,金兄严谨、细致,赞一个
2012-11-20 16:51 7楼
河间金栋 说:
经过先生的治疗,最终这个患者是什么脉象?是否已恢复正常脉象?谢谢!

只是脉象无涣散、涩则依旧、症状解除而已、、、、、、。
2012-11-21 01:26 8楼
脉象三五不调有头无根--房颤之脉:涩(散)脉。
2012-11-21 01:33 9楼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参伍不调

【参伍不调】脉象节律不齐,三五不匀,参差不一,错杂不调。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
王冰注云:“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素问吴注》云:“参伍不调,言于三部九侯,或有一二不调者参伍其中,亦为愆和有病。”
《类经六卷•脉色类二十五》注:“三以相参,伍以相类,谓之不调。凡或大或小,或迟或疾,往来出入而无常度者,皆病脉也。”

李时珍《濒湖脉学•涩》云:“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参伍不调] 王云:‘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说文》伍字云:‘相参伍也。’段注:‘参,三也;伍,五也。凡言参伍者,皆谓错综以求之。’《国语•齐语》:‘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韦昭注:‘参,三也;伍,五也。谓三分国都以为三军,五分其鄙以为五属。’据此则参伍不调即三五不调,言节律之凌乱也。”

金栋认为:“参伍不调,即三五不调,或三而止,或五而停,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言节律之凌乱。脉象长短错杂参差不齐,节律凌乱,或大或小或快或慢。与目前28病脉的散、涩脉相同,与西医的房颤脉相合。”(①“参伍不调”话房颤-《中医杂志》2000年第1期P60;②房颤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P185-186;③散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S2P56-57;④涩脉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2期P1101-1102)。

高校教参《内经•诊法》云:“参伍不调,即以三部九候互相比较而呈参差不齐等,不相协调。”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云:“参伍:三五,此指脉或三或伍,错杂不调。”
2012-11-21 01:40 10楼
宋•施发《察病指南》,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轻手乃得,重手不得,按之浮数,如轻刀刮竹皮。或云三五不调,如雨沾沙,故名曰涩也。”
2012-11-21 07:53 11楼
拜读学习了
⬅ 医院院长:取消中医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老茶馆 忘记了自有根属的人种,不是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