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入谓之难

2012-10-23 12:57 楼主
这篇拙作是一年之前所写的,只是自己学习中医的一点点体会,在这里发出来,是想请老师们的指点和赐教。现在开来,有很多很多狂妄之处,只是未改,还请老师多多批评!

系统地学习中医,仅仅有一个年头多一点的时间,但就在这一个年头的时间里,对于各种医学概念、理论有了一个初现雏形的认识。从最早只是为了获取一个能够不受限帮助他人的工具(中医很少借助现代医学仪器),到现在深深爱恋并愿意为之奉献终身,中间已经经历了多少以及以后要经受多少蹉跌,也只有自己才知道个中滋味。然而到现在见诸多新进的中医学习者尚无明确的方向,且不知如何前行,因此作此文简述体会和经历以供参考,并求达观者指点一二,助予更近。

中医习业,所求两点,即厚重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及深刻的思维境界。有了丰厚的知识,才能见一知二,推导探求,随心所欲。而所谓“境界”则是决定了你的思维是否正确,诊断治疗是否得法的重要方面。

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任何一门专业思想的确立,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铺垫,否则在面对这门学科有关资料时,便会无法读懂其中的专业术语,在中医学中尤为如此。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首推的就是两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基)和中药学。这两门课程的每一点、每一个细节,日后都会在各个后续课程中反复用到,从而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大有帮助。比如现在学习《伤寒论》之时,需要将每一个汤证的证概括出来,但若中基知识不足,见到症状无法推出证,亦或是即使知道证却不知道会有什么症状,那么繁复的条文进行学习时就要复杂很多。

这两门课程想要学好,只需要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就可以,那就是——背。当然,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比较困难,感到中医的内容又抽象又不好背,那我也有一个很好的、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多背。中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不会有其他的捷径,尤其是刚刚开始确立中医专业思想时,若不肯下苦功夫,想学好中医就只是笑谈。

我个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非常清晰地体会过其痛苦的过程。由于中药学的内容繁复杂乱,而且很容易记混,学习中药用了很大的精力。我不是一个擅长突击的人,学习从来都是订好计划,整个一个学期按部就班地来,因此每天为了完成任务,从早晨6点开始的早读,到每天晚上上至10点半的晚自习,包括课间、吃饭、洗漱都在背诵,乃至在睡觉之时都经常因为梦中没法顺畅背下中药内容而惊醒。就这样,最终将大部分中药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学习方剂、伤寒课程的时候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而学习中医学这两门基础课,仅仅学习课本又是远远不够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是必读书目,因为现代的理论有时并不能很好地阐释古代精妙的理论,需要以文献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当然如果深入到这些层次,也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医药大学生所做的事,这里提出仅仅是我个人对中医药进一步学习方向的一点看法。

而在基础知识足够充实下,一个好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关于“思想境界”,其实也就是处理中医学问题的思路,举个例子来说,在大一新生学习中医时,经常会对照书本上的内容看看自己身体的不适属于什么病,结果最终往往看下来发现自己全身都是病。当然,事实上一般的同学们并不是这样的身体状况,但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诊断”结果?其实就是初入门径的学生们采用了一种低级的“诊断”方法,以症状为依据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仅仅进行简单的对照就得出结论。中医学对于症状这种表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析,概括出“证”,探求疾病的本质,才能得到确诊。而这种“以症诊病”的手段,可不仅仅是初学者,就连很多职业中医师也有这样的问题。遇到相应的症状不做认证的辩证,甚至不看舌脉,就妄下诊断,看到心悸用复脉汤,看到溃疡就清热解毒,腹胀用点厚朴大腹皮,鼻塞用点细辛苍耳,结果把中医学的辩证特色丢掉了,当然很容易导致中医的疗效并不好。很多攻击中医的人提出六十岁以下真正坚持中医思想的中医不多了,也一定程度上是这个原因。

要培养好的中医思维,从我自身的体会来看,有两条途径,其一为临证,另一为看书。临床上的体会及其重要,而读一些特定内容的书对培养好的思维的作用不可小视。

临床上的学习对于中医思维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因素,然而想要真正学到东西,培养好中医思维,可不仅仅是在临床上东看西看就能学到的。在这里提出一点自己的体会。

我自大一第一学期开学不久,就找到了附属医院的一位老师开始临床实践,因为有着一点点可怜的中医知识,在临床上老师说的话还能勉强听懂,开方也能明白老师用的是什么药。在这段时间里总结出来的临床学习流程,就是在老师问诊时记录各种生理、病理资料,在老师开方时望舌诊脉,然后自己在心中辩证开方,最终与老师的结果进行比对。如果有所差池,就可以同老师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诊病水平。

然而以上只是临证常法,想要培养起自己的意识,学到更多的东西,那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所体会,甚至老师与病人的闲聊中,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悟性”,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临床上的同学所需要的“灵”。因此我认为只有传统的师带徒的形式才能真正教出中医思维好的学生。想要做到“灵”,我认为首先要“诚心”,我对我以及其他带上临床的同学们的要求,起码先要做到比老师提前10分钟左右到诊室,把东西放置好,扫地擦桌子端茶倒水无所不干。别小看这些貌似与医学学习无关的行为,样样都关系到你是不是“眼里有活”,同样就显示出你算不算“灵”。若你一点都没有把临床放在心上,那么想要学好才真是神奇。

另外一方面就是读书,不经是各种医学经典,更有一些哲学、科学性质的书需要去读。这些书籍对建立一个合理、科学化的中医思维很有帮助。这样的书目包括古代哲学、现代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逻辑学、科学史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个人提升”类别的书籍。在此举一些我已经读过的: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逻辑学是什么》,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等等。剩余的书目则需要大家自己去图书馆探索了。

通过这些作为,相信会对初学中医的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实践去完成,况且中医学习本身就是长期而反复的过程,临床经验之类,更是需要慢慢“磨”出来的功夫。想要学好中医,就要在决定自己的方法后竭尽全力去实践,才能有所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谈谈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老茶馆 老人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