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伤寒杂病论》

2012-11-02 12:31 12楼
背诵就背伤寒论、金匮、内经、药性赋
2012-11-02 14:52 13楼
我说读仲景书,不要在虚玄的理中求解。想必仲景当时也一“秀才”级别的郎中,且书中多有乡俗俚语,如“中”与“不中”,中与不中现在还是河南的俗话,“项背强几几”,这个“几几”,古来医家多解释为“短羽之鸟,而有引颈欲飞不能貌”,其实还是说的脖子僵硬的意思。注此“几”字音为“shu”,实属牵强附会,其实这个“几几”就是古邓州、襄阳一带的俗语,此“几”字通假“唧”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如现在还有“傻不唧唧的”,“憨不唧唧”的俚语,脖子不舒服就说“僵不唧唧的”,身上不舒服就说“酸不唧唧的”其实“几几”就是个尾音,会意而说不舒服的状态。书中说感邪多说为“寒”,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这个核起而赤,按现在的事实理解不就是针后感染了而有炎症反应嘛,何必要理解为“若不谨慎,外被寒侵,火郁脉中,血不流行,必结肿核赤起矣”。至于“加烧针必惊也”,而至“必发奔豚”,我没见过,不做强解。说这些是要说明,读《伤寒》勿在“中风”,“伤寒”名词上凿分,而在方证上求解可也。那就是有是证用是药。
2012-11-02 15:34 14楼
樊正阳 说: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有医家

这条的方药还有一味药物剂量的变化,在赵本中有全方,就是甘草用了三两,如此就同芍药形成1:1的芍药甘草汤比例了,在这里意义是很大的,也是历代医家忽略的。
2012-11-02 16:43 15楼
最后几段道出玄机啊!
2012-11-02 19:58 16楼
在《金匮》“痉湿暍”篇中有桂枝附子汤,“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附子汤的组成是桂枝四两,附子(炮)三枚,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与桂枝加附子汤相比,增大了桂枝附子的用量,服法不依桂枝汤法,说明不在于取汗。在这个现在我们眼中看来是痹症的问题,这样的配伍是常用到的,奇怪的是仲景为什么没用芍药,方名不再称为桂枝加附子汤,且桂枝,附子的剂量又增大了。解读这个问题还要在字眼上求解。说“不呕不渴”是无热,区别于“中风历节”篇所提到的“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的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一为新病,一为痼疾,一为今之所说的风湿疼痛,一为近似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诸家解释多一为风湿在表,一为寒湿在里,有些差强人意。以药测证,桂枝附子汤所治在于风与湿,而桂枝芍药知母汤所治在于风湿寒热错杂,不用芍药在于妨碍去湿,用知母在于清热。其实在临床中多取的是仲景意,并不完全用仲景方,因病千变万化,不可能按照书本去患。治痹症后世有很多方,多是来源于经方的变化,见证加减化裁即可,不必死于经方下,有拘挛疼痛还可用芍药,有湿就可加味祛湿药,如薏苡仁之类。
2012-11-02 22:49 17楼
长见识了,忘待续!
2012-11-03 11:07 18楼
芍药出《本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仲景时未分赤白,赤芍以野生,小,不蒸与白芍区别。我们现在还有同属的川赤芍。多认为白芍补而赤芍泻,现在的《中药学》把白芍归为补血药,赤芍归为清热凉血药,兼有祛瘀功效,那么用桂枝汤用哪种芍药合适,就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了。如平素有血虚体质当然用白芍,平素有血热或瘀血体质就用赤芍,这个可以从舌象上看出。在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枣十二枚的配伍中,芍药曾多次被加减。“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胸满因胸中气壅,芍药有收敛作用故去之。柯琴说此为:“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症”,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则阳气流行,而邪不能自结,即成扶胸阳之剂。“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阴气凝聚更重,怕桂姜之力量不逮,故加附子之辛热。此条联系“胸痹心痛短气”篇,知桂枝通胸中阳气而使流行,非芍药可以治。桂枝新加汤到底是去芍药还是加芍药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量,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按说身疼痛,脉沉迟是个阴重,营卫虚寒的病象,加参而补,加姜而散,是很通情理的,虽脉沉迟,加芍药也为身痛而用,“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样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养之力。按柯琴的见解,说“发汗后身疼痛是表虚,不得更兼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藏,自当远阴寒,故去芍药”,其实这个应该有分析的看待,人之体质有别,证有兼夹,发汗虽是发热的最常治法,有变证就要“随证治之”。我们现在的发汗法有滋阴发汗,养血发汗等复法就是开阔了经方,复法的应用虽然没有经方效宏,但是也可避免汗后的一些变证,就是预防这些变证的出现。
2012-11-03 11:15 19楼
第二节,芍药的去与加


芍药出《本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仲景时未分赤白,赤芍以野生,小,不蒸与白芍区别。我们现在还有同属的川赤芍。多认为白芍补而赤芍泻,现在的《中药学》把白芍归为补血药,赤芍归为清热凉血药,兼有祛瘀功效,那么用桂枝汤用哪种芍药合适,就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了。如平素有血虚体质当然用白芍,平素有血热或瘀血体质就用赤芍,这个可以从舌象上看出。在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枣十二枚的配伍中,芍药曾多次被加减。“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胸满因胸中气壅,芍药有收敛作用故去之。柯琴说此为:“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症”,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则阳气流行,而邪不能自结,即成扶胸阳之剂。“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阴气凝聚更重,怕桂姜之力量不逮,故加附子之辛热。此条联系“胸痹心痛短气”篇,知桂枝通胸中阳气而使流行,非芍药可以治。桂枝新加汤到底是去芍药还是加芍药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量,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按说身疼痛,脉沉迟是个阴重,营卫虚寒的病象,加参而补,加姜而散,是很通情理的,虽脉沉迟,加芍药也为身痛而用,“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样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养之力。按柯琴的见解,说“发汗后身疼痛是表虚,不得更兼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藏,自当远阴寒,故去芍药”,其实这个应该有分析的看待,人之体质有别,证有兼夹,发汗虽是发热的最常治法,有变证就要“随证治之”。我们现在的发汗法有滋阴发汗,养血发汗等复法就是开阔了经方,复法的应用虽然没有经方效宏,但是也可避免汗后的一些变证,就是预防这些变证的出现。
2012-11-03 18:58 20楼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看论中多有“反下之”,”反发汗”等字眼,说明仲景所遇到的病多有误治,这些都是坏病。今天我们读经也不能在条文之首的文辞中走不出来,“随证治之”即可。加芍药二倍的量,就是要止腹痛。大腹脾所主,芍药缓急在于舒畅脾络,按现在的理解就是缓解小血管及肠道的痉挛吧,桂枝同样也有疏通血络的功效,这个配伍有“柔肝缓急,土中拔木”之意。若“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就不是“腹满时痛”了,痛无休止,再加饴糖,方就变为辛甘温补中之剂,是为小建中汤。常见下利的患者多有腹部阵痛发作,就是痉挛所致。有医家解说此方为表里两解法,好像不妥。《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这个在腹诊有重要意义,故有腹痛之疾必按之而看虚实,若”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在加芍药方中再加大黄,逐瘀并“可下之”,此二证验之于舌必有征象。太阴,阳明腹痛之辨由此。
⬅ 糖尿病生疮 老茶馆 中医的秘密之五行(二)偏方奇治骨质增生,息肉,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