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的新研究

2012-11-04 20:01 楼主
第九章、《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轨道法则、轨道思想
一、原文提要
注意原文中的轨道思想、轨道法则。“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这是地球自传公转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人类的生命不可能逆性生长,死而不能复生,就是宇宙的万有引力决定的。
二、原文计算法则的讲解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原文:“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文中的“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说的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没有止境的运动
这里的“易”,从上文看,是指阴阳易位,改变了部位。与“阴阳反作”“阴阳反他”应该是意义相同,是对“易”的进一步的阐释。“重阳死”“重阴死”说是是“阴阳反作”之后的恶果,物极必反,走向死亡。注意这里的顺逆的概念,事实上就是要我们注意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当然人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
医生在治疗上述情况的疾病时,就应该衡量其轻重缓急,去除其太盛,使阴阳平衡。
“奇恒事”“揆度事”实际上也是说的“权衡相夺”之事,指医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恒定规律与特殊情况正确地纠正“阴阳反作”或“阴阳易位”,纠正治疗“重阳,重阴”等情况,这是医生的平常事情。
《素问》中关于“奇恒”、“揆度”的地方共有如下几处辩论:
1)、《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载曰:
“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
2)、《王机真脏论篇第十九》载曰:
“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3)、《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载曰: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4)、《病态论篇第四十六》载曰:
“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言切脉求其脉理;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变之也”。(分承、省文)
从上面可以看出《内经》原文中本身就有“揆、“度”、“奇”、“恒”、及“揆度”、“奇恒”的解释,以《病态论篇第四十六》最为清楚明白。可是许多人并没有将《内经》前后文贯通,也没有弄清其真实含义,于是,在自己的断句、翻译中有前面没加《》,后面又不加《》;也有对其前后都加上《》,说之失传了,等等,实在让人不可理喻,今特正之。仅供参考,纯属个人之观点。
原文:“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华矣。”
这里可以理解为:医生运用恒定规律(“得以四时死”)和根据特殊情况(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太阴肺经开始推算:五行中我所不胜(克我者)就是违背相生规律的逆象,克我的逆象出现,我就有死亡的危险;五行中我所胜(我克者)就是一种顺吉之象,我克的现象出现就会我生存良好。这不仅仅指太阴肺经寸口之脉象出现克我之脉和我克之脉,还包括了八风、四时的种种克我与我克之理与五行相克的理论是一致的。这种“所胜”、“所不胜”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一旦违犯,引起的奇、恒变化就不可胜(尽,全)数。若能懂得这些道理,揆、度、奇、恒的精髓及其理论精华就完全掌握了。
八风就是45度X8=360度;四时就是90度X4=360 度,这是公转的轨迹的运动,要与自转的进行换算。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中“行奇恒之法”的“行”与“行所不胜”、“行所胜”的“行”含义是不同的。
“行奇恒之法”的“行”,是一个动词,指医生运用、使用。“以太阴始”规定了轨道的初始状态,这里可以是太阴肺、也可以是太阴脾。
“行所不胜”、“行所胜”的“行”,是一个名词,指五行之中的某一“行”。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这里,一定要注意顺序,注意方位,所以反复告诉大家:木、火、土、金、水,顺次相生这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的次序和轨道次序时间顺序决定的。相生之中,又分我生,生我之不同。这是永恒的,不变的规律。(恒法)借代
木→土→水→火→金→木,依次相克,这是轨道力学原理决定的。相克之中,又分正克,反克。正克,反克是五行永恒不变的规律(恒法)。借代
正克与反克,在正常情况下,又是动态平衡的;只有在失去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病变,甚至出现病人死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1-04 20:49 2楼
老师,我所学的只针对重要,你的东西搞的太复杂,我水平一有限,一时难以了解。
2012-11-04 20:56 3楼
有深度,得慢慢看才行。
2012-11-04 23:34 4楼
有些死板!不合乎古医经本义。具体我以后论述。(不用急,我会慢慢写的。并且结合医案以详加说明。)
2012-11-05 08:49 5楼
薛东庆 说:
有深度,得慢慢看才行。

阴阳五行的本质和源头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所以,遭到批判,就是正常的了
⬅ 针灸治疗雷诺病 老茶馆 马培之五色敷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