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2012-11-08 20:22 楼主
解剖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解剖针刺法是解剖学与针灸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内容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等的解剖学特点,确定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本文将分别从解剖针刺法的概念、疾病的解剖学特征、针刺法与解剖学、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解剖针刺法等方面加以阐述。

1 解剖针刺法的概念与特点

解剖针刺法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的解剖特点而采用的针刺方法。它结合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解剖学认识以及不同针灸疗法的治疗特点。较之传统的针刺方法或者某一种具体针刺方法,它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1)、强调掌握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的解剖特点是实施针刺治疗的前提;(2)、将疾病的解剖学特点贯穿于针灸临床治疗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2 疾病与解剖(从解剖角度认识疾病的特点)

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临床表现等的特点与其组织的解剖特征密切相关。只有全面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刻理解其解剖特点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才能更好地把握疾病的特征,实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针刺治疗。
2.1病因与解剖特征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可能源于各种因素。但某些疾病与机体本身的解剖学特征以及个体的解剖学差异密切相关。例如,临床常见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横突最长,其上附着有腹横肌、腰背的浅深筋膜、骶棘肌、腰方肌和横突间韧带等。是腰椎活动的中心,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活动的枢纽,承受拉力及杠杆作用于最大。当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导致软组织纤维变性、粘连或瘢痕形成,血供不良,即可压迫或刺激相应软组织及神经而产生腰痛。尽管第三腰椎横突本身的解剖特点使其成为腰痛易发原因之一,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它取决于后天的多种因素以及其个体的解剖学差异,如是否同时具有先天性的左右横突过长或不对称等相关因素。再如, 临床常见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其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局部的解剖特征。肱二头肌长腱起自肩胛骨的盂上结节,穿过肱横韧带和肱二头肌腱鞘的伸展部,藏于结节间沟的纤维管内,与短头肌同向下移行为肌腹,止于桡骨粗隆。人到中年以后,肱骨结节间沟和肌腱均发生退性行病变。由于骨质增生,结节间沟变得浅而不光整。当结节间沟底部增生或粗糙,平常用力作外展旋转活动时,加剧了肌腱与腱鞘以及结节间沟之间的摩擦,因而引起疼痛。严重者局部机化、粘连,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所以,在发病学上,充分考虑病变局部及个体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加深理解发病原因,进行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2.2病理与解剖
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也与其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其解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发病与相应的病理变化。如50岁左右患者极易罹患的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这里指盂肱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其关节窝平浅,关节头比关节窝大,关节窝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3-1/4,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肩关节囊松弛,因而其活动范围很大,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肌腱来维持。肩周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期:急性期或称冻结前期:纤维关节囊本身粘连,其下部皱襞因互相粘连而消失,使肩外展受限,肱二头肌腱亦有粘连而滑动困难,肩痛渐重;冻结期或粘连期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如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痛,喙肱韧带挛缩,滑膜充血、肿胀,失去弹性,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疼痛持续;缓解期或称恢复期,炎症逐渐好转,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亦渐恢复,但往往活动范围不如以前。所以,在其疾病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对解剖特点与疾病病理演变过程相关性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在不同阶段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2.3病位与解剖特征
准确判定病位是正确诊断与治疗的前提。而要明确病位,就必须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学与病位的关系。如软组织损伤常以疼痛为其主要症状,往往临床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感觉,即“痛处即病处”。在一部分浅表疼痛,如皮肤、筋膜、浅层腱鞘、骨膜引起的疼痛反映于体表确实可提供比较明确的病位,但深层躯体结构如深层骨膜、韧带、关节囊、肌腱、筋膜和肌肉,其疼痛的特征则是钝痛、弥散和不易定位,并可远离原发部位[1]。所以在治疗时,我们首先需判定“真性压痛点”与“假性压痛点”。真性压痛点会呈现1、持久性的痛过敏;2、能引起有强烈的痛觉与强力的痛反应;3、能被封闭解除。而假性压痛点则是压痛点的牵涉痛。在病人诉说的疼痛位置与痛的实际发源地可以完全在不同的地方,它不像病灶之压痛那么强烈而固定不变,而且不再另外产生牵涉痛现象。对这二者的分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临床治疗效果,疗法的成功与失败。
2.4临床表现(特点)与解剖
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的解剖特点决定了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明确这一点,对其正确诊断、治疗与预后都十分重要。如针灸科最常见的病变-特发性面神经炎,即可因炎症侵犯面神经部位不同,临床症状而有差异。病变在茎乳孔部,未侵犯鼓索神经时,则仅有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变在茎乳孔以上而影响鼓索神经时,则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病变在镫骨神经以上时,伴有患侧味觉减退和听觉过敏;病变影响到膝状神经节时,还伴有患侧乳突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如病变影响到岩大神经时,则在上述基础上,出现泪液分泌减少,患侧面部出汗障碍等。炎症损伤面神经的平面越高,其治疗越困难,预后也越差。再如,冈上肌腱炎的临床表现为弧痛综合征,这一特征是由其解剖特点决定的。肩关节的外展需要冈上肌与三角肌协同动作。当冈上肌腱损伤时,肩关节外展到80-120度,增厚的冈上肌腱和滑囊会受到明显挤压而产生疼痛。若外展小于是60度或大于120度时,则挤压不明显,疼痛也不明显。掌握了这一临床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与治疗。
2.5疾病的预后、转归与解剖
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等的解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愈后、转归。如某些慢性劳损,即便是一时临床治愈,但它的解剖学特征,决定了该器官或部位处于活动频繁而易受劳损的位置,其病变的转归就可能受到影响。
综上,病因、病理、病位、临床表现特点,大都由其解剖特点决定,其解剖特点又决定了包括针刺治疗在内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幽默强悍的雷人情侣 老茶馆 解剖与针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