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角度看待中医的“玄”

2012-11-25 18:54 楼主
从另一角度看待中医的“玄”
王昆文
一说到中医的“玄”,有的人就直摇头,把中医看得似雾中月,朦胧、模糊,难以捉摸,难以被世人所认识。有的人甚至认为:“‘玄’往往是‘不科学’的代名词,正是这顶‘玄’的帽子,令中医越来越走进死胡同”。对此,笔者却另有一些看法。
中医的“玄”,并不体现在什么“悬丝诊脉”,而是体现在它神奇的疗效,体现在它理论上的玄远幽深,难以掌握得精透。“玄”的本意是深奥难解,玄妙,黑色,也含“不真实”之意(但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并没有这层意义,而另有“天、天空”之义)。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本来就不是都一目了然,也不是都能阐释得很清楚的——尤其是当涉及人类包括人体和人的精神自身的问题时。作为中医经典和理论基础的《内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故在经文中做了明确的表述,即:“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这段文字在《素问》中至少凡三见:一见于“阴阳应象大论”,一见于“天元纪大论”,一见于“五运行大论”。这说明《内经》是再三强调了“玄生神”的问题。这句话中有几个关键词是:天、地、人、道、化、智、神,它们都与“玄”字连在一起。由此可见,“玄”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应代表贬义,并不是什么“不科学”的代名词。王冰注:“玄,远也。天道玄远,变化无穷。”《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实践,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所以前辈医家说:“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正是因为“玄”,中医才充满了神奇奥秘,才值得人们推崇、学习。然而,现在一些人却片面地把“玄”仅仅看做是中医的缺憾、短处或致命伤,都想把它去掉,甚至有人欲把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重建,而不是辩证地在更深层次上看待中医的玄秘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了“玄”,也就没有了中医。试想,如果中医“走下‘玄坛’”了,那它就与所谓的现代科学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说与之“大同”了,于是就合二为一,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特质和独立地位,因此也就自然地消亡了。哲学家黎鸣说:“在不把‘科学的’理解为‘完全正确的’,尤其是不把西方‘科学的’理解为‘完全正确的’前提下,我要指出,中医中药的确不属于西方意义下那种‘科学’的范畴。”(《哲眼看中医》,第97页)正是“科学的”三个字害了中医,苦了中医,边缘化了中医,也使得不少中医人千方百计地要向这三个字靠拢,似乎中医不靠拢它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
然而我却要说,真正使“中医失去了公众赖以信任的基础”的,不是“因为‘玄’”,而是由于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使人们总喜欢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评判中医,检验中医,认为中医没有“可以让人信赖的依据”,甚至认为它是“唯心”的。难道中医的诊断治病真的不是“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么?难道它的理论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么?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我们出于好心地向人们解释了一通“中医的整体平衡观”和“中医如何辨证施治”,但那就能“让中医走下‘玄坛’”么?我看未必。因为中医的“玄”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去掉这层神秘的外衣并不那么容易,也可以说是去不掉的。须知“人是大自然演化的产物,是宇宙全息的缩影,生命的奥秘原本就是宇宙的奥秘”。所以裘沛然老先生慨然有诗云:“如此人天藏秘奥,晚年何敢侈谈医!”这真是一个经历了数十年临床感悟的老中医的肺腑之言。当然,我们也应当向人们宣传中医,尽可能地用通俗一些的语言普及中医药常识,这是必要的。有人说,中医要六十岁才能成才。这个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也有它一定的道理,也基本上符合事实,也许就与中医的“玄”不无关系吧。
总之,我的理解,中医的所谓“玄”,就是“阴阳不测”的意思。经曰“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千姿百态的,难以意料,有时就像划破长空的电闪雷鸣,让人惊叹它的奇异。这就是效法自然之道的中医。我们不必回避它的玄秘性,因为大千世界本来就如此。说中医“玄”而欲去之的人,也许是还真不懂得中医。让我们永远记住《内经》的那句话:“玄生神”。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1-25 19:00 2楼
中医的唯物性,不是由谁来口头确定的。而是在中医的发展中过程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确立的真理。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这恰恰就是唯物论的两个最基本的论题,即矛盾对立统一原则与运动原则。

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根本动力。阴代表物质的、晦暗的,静态的,寒凉的等属性。而阳代表功能的,明亮的,动态的,温热的等属性。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概念都是相对的。没有孤阳与孤阴之说。原因很简单,一切明亮与晦暗、动与静、热与凉的概念都是在相比较的前提下才出现的。人体的生理活动必然要有物质与功能之分野。这一点即使是西医也是不敢否定的,比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一对矛盾就是明证。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四点:

一、 阴阳对立。二、阴阳互根。三、阴阳消长。四、阴阳转化

所谓阴阳对立,指的是阴阳之间存在对立、斗争的关系。这与矛盾的斗争性不谋而合。中医理论中,阴阳的对立、斗争,是人体生理活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如同辩证论中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样。

而阴阳互根,指的是阴阳之间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依据,阴阳的任何一方,不可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这与矛盾的同一性相一致。矛盾的双方,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依据。否则当矛盾的一个方面消失了,则整个矛盾就不存在了。引入中医医理中来说,当阴或者阳的任何一方面在人体中不存在了,那么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阴阳消长则是以阴阳的对立为前提的。阴阳两个属性,在对立的大前提下相互斗争,此消彼长,在斗争的前提下,阴阳双方轮流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会看到阴阳学说的第四个内容,阴阳转化。比如高热病人,其证属阳,但是经过阳热大量煎熬阴液之后,阴亏则阳无以化,在高热之后会突然出现手足厥冷,面无血色的情况。这就是阳热以转化成阴寒的一个现象。这与矛盾的相互转化原理又不谋而合,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双方的地位发生变化,整个矛盾则变成了新的矛盾,即由热证变成了寒证。

在如此的事实面前,如果还要强辩说阴阳学说是唯心论,不是不学无术,恐怕就是故意失明了。

为什么中医会在这些方面上与唯物辩证法一致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同一个领域内,真理只有一个,而中医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是同一个真理。唯物辩证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西方历史上各时期的哲学史基础上实践发展而来的。中医也是一样,从先秦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到宋代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代表的机械唯物主义,再到明清时期以温病学派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要知道,真正的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只要背诵记忆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历史上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有多少人?真正的良医又有多少人呢?

有些人无端地认为,西医的理论基础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事实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西医的研究领域日趋在向细胞、基因层级拓展,而治疗的手段也日趋以细胞、基因为标靶。但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当我们穷极地问下去时,医学的解释必然会转向生物学的解释。而在生物学领域穷极问下去,则又会转向化学,而在化学领域穷极问下去,又必然进入物理学,到物理学,一切就终结了。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是一群可怜虫,他们毕生在研究各种规则,却从来不知道这些规则是怎么来的。

打个比方吧,比如,说尿崩症,西医认为与垂体脓肿有关,但是垂体脓肿又是什么引起的呢?西医认为“:①血行播散:当患者患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时,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垂体,发生垂体脓肿。②直接蔓延:当患者患有脑膜炎、蝶窦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性脑脊液漏时,局部病灶可扩散生长,侵及垂体可引起垂体脓肿”

那么为什么在血行扩散的时候病原菌会引起垂体脓肿,而不是其他部位的病变呢?而为什么当患者患有脑膜炎、蝶窦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性脑脊液漏时可引起垂体脓肿呢?局部病灶为什么会扩散生长,侵及垂体呢?

多问几个为什么,西医就没话了。最后全部归因于,这是观察结果,这是统计数据。事实上,比这数量更大的观察结果是统计数据是每天鸡叫在太阳升起之前,但是这个统计数据并不能证明太阳升起是鸡叫的结果。

人体某处发生病变,西医把目光着眼于此,手术也好,理疗也好,如同我们经常批判的庸医之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恰恰是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当果树发生黄叶病的时候,你纵然把每一个叶子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换成新的也无济于事。除非把果树所缺少的微量元素补充上来。同样道理,西医把病人的病变区域切除了,就能够使人恢复了吗?显然也是无济于事的。
当西医的目光越来越从整体向局部集中时,必然会逐渐地抛弃辩证唯物主义的全局观,全力从局部解决问题,忘记了整体不等于局部之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

而对于西医的对抗疗法,某公认为,这正是矛盾对抗,斗争的表现。所以证明了西医是辩证唯物主义。不幸的是,这恰恰是此类人物的知识贫乏的一个表现。众所周知,“矛盾”一词,其外延包括了逻辑上的矛盾与辩证上的矛盾。对抗疗法的斗争,根本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从矛盾自身的原理就可以看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固有因素。而西医的对抗疗法,是在外部介入的情况下,强加的对抗双方。不属于事物内部的固有因素。因此根本不能算作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与之相反的是中医的治疗目标,不是“病”,而是一个有病的人。在中医理论中,“病”恰恰是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外界因素共同造成的一种合理的反应。

举个例子,某人冬天落水了,救起来之后,发生了恶寒、发热等症状。这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与外界因素共同造就的合理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玄府(毛孔)疏开,散发阳热。但是落水之后,寒邪侵入,主收引,因此玄府密闭,卫阳不散,被遏不得温煦肌表,所以肌表怕冷,四肢不温。但由于卫阳不得散出,被郁于内,故而发热。这都是在正确逻辑下发生的合理现象。要治疗这个病人,则要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要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则需要将被寒邪收引的玄府疏开,以散发阳气,而如果有寒邪存在,则玄府不开,因此要想疏开玄府,则必须将寒邪逐出体外,从而使人体从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恢复过来。

现在要请大家注意,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务都是有其对应的功能的。寒邪必然会收引。如果寒邪在体内,则必然收引。不可能通过对抗,将寒邪的作用消除。因此,要想治好此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寒邪离体。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棵树叶子枯了,西医恨不得去给每一片叶子去做胃镜肠镜气管镜,或者切片化验,判断出,这是水分不足,然后给叶子喷水或者做手术。中医则不同,而是会结合天气,农事活动,与树皮等本身的一些表征,来判断出,这是缺水了,从而直接往树的根部浇水。

人体是一个整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西医每每从局部来进行治疗,直接违反了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原则,怎么可以说是唯物主义呢?
2012-11-25 20:56 3楼
l两贤说的好!
2012-11-26 22:06 4楼
詹医生; 说: 詹医生 发表于 2012-11-25 19:00 中医的唯物性,不是由谁来口头确定的。而是在中医的发展中过程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确立的真理。

说的太好了 !
⬅ 猪苓汤治疗血精案 老茶馆 全身关节痛验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