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转载自百度名片)

2012-12-12 13:53 楼主
积极心理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目录

概念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的始祖
发展背景与现状
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关注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社会环境
价值与应用积极心理治疗
如何获得幸福
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
相关解析
评价传统主流心理学
存在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研究方向
展开概念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的始祖
发展背景与现状
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关注对象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社会环境
价值与应用 积极心理治疗
如何获得幸福
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
相关解析
评价 传统主流心理学
存在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研究方向
展开编辑本段概念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中国大陆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在二战之前均得到研究者同等程度的关注[1]。而二战之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曾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对于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在这方面所需的工作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 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对于各种疗法整体效果的非实验研究所得结果远大于对某一特定疗法效果的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结果。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者报告从心理治疗中得到相当大的益处,但只有65%的被试报告某一疗法有效。第二、将两种疗法相比较时,各自的特点倾向于淡化。即是几乎没有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在与另一种心理治疗技术相比较时能显示出显著的特定的效果,或显示的特定效果很小。这种特性的缺失在大量的药物文献中也可见到。第三、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在有关抑郁的文献中,约有50%的病人对安慰剂性质的药物和疗法有好的回应;抗抑郁药物所产生效果的75%可以看成是安慰剂的作用。对于以上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看法是:在有效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非属某特定疗法所专有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意即所有地疗法都具有共性,因而产生以上三种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如“让我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而不是“让我们在这里停住”)、信任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积极心理学的始祖
——马丁·塞里格曼博士 马丁·塞里格曼博士是积极心理学的始祖。他40余年来一直致力与乐观心态,习得性无助,以及压力的科学研究。他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担任首席教授,同时他也是美国积极心理学中心的主管。他过去则是在美国心理协会担任临床心理学部门的主席,在1997时,他曾以史上最高票的记录,被选为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 塞里格曼博士有21本著作以及超过200文章,主要的就是针对个人启发和个性改良。其中比较出名的是真正的幸福(自由媒体出版社,2002),可以学的乐观(纳普夫出版社,1991),你可以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纳普夫出版社,1993),以及乐观的小孩(哈富腾。米夫伦出版社,1995).他最新的著作乃是个人优点和美德:一本手册和解释,由Christopher Peterson (2004年牛津大学毕业生)协助撰写。他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无论是美国或是国外都在热卖。他的研究,曾经在许多媒体被报导过,其中包括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每周新闻,美国新闻以及世界报告等,读者文摘,红本子,双亲杂志,财富杂志,家庭圈子,美国今日报,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媒体杂志。他也多次在电视以及电台上,担任积极心理学领域里研究和报告的发言人。他的文章内容所提到的领域有教育,暴力,幸福,以及治疗。他也曾经旅游世界,为许多的教育家,商家,父母亲们,和心理健康专家等演讲。 塞里格曼博士得到过许多的奖,其中有美国心理学应用及防止中心的罗拉奖,精神疗程研究协会的终生成就奖,还有其他两个终生成就奖来自于美国心理联会,一个是为了他的科学研究,另一个则是针对他科学理论的应用。 他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64年得了苏玛。康姆,劳顿的荣誉奖,1967时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班。另外还有3个荣誉博士的名衔。 自从2000年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将积极心理学发扬光大。在过程中,他注重的有积极情绪的关注,积极个人特点,以及积极心理的机构。由于越来越多的实例不断诞生,塞里格曼博士当前的目光,已经转到了培训积极心理学专家,所期望的,是这些先锋能把世界变得更好,更快乐,就好像以往的心理学界一样,不同的是,以往所关注的,是如何在世上减少不快乐。编辑本段发展背景与现状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 幸福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过程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 年和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 年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继承 Kennon· M·Sheldon 和Laura King 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 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Seligman 把这一现象称为人类20 世纪最大的困惑。消极心理学的已有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1]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研究分支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因此许多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和健康心理学等,都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范式中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 比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W·C·Follette 等人提出了怎样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的行为,怎样教给个体控制环境和行为的技巧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18] 。又比如B·L·Fredrickson 提出管理心理学家应当努力培养组织成员的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不仅能使个人改观,也能通过影响组织中的他人和顾客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的兴旺和发展[19] 。所有这些不同领域中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20] 。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2 13:56 2楼
积极心理学在美国本士所受的重视 积极心理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美国心理学界的广泛的兴趣。1999 年,Templetion 基金会决定设立“Templetion 积极心理学奖”,以鼓励那些“最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从1999 年,美国心理学家开始举办全美积极心理学年会。2000 年1 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2 gist) 出了一期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2001 年3 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 又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栏。2004 年初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世界著名心理学史家、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由此足见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视与关注。[1] 目前全美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作为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首先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从今年9月开始,英国最具名气的私立贵族学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这个传统上在古希腊文化、橄榄球以及冷水浴中寻求生活意义的精英教育机构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由Tal Ben-Shahar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从去年在哈佛大学开课以来,已经成为该学校今年上座率最高的课程。选修“积极心理学”的哈佛大学学生,已经从最初的380人上升到现在的855人。 研究近况 主观层面上积极主观体验代表研究状况:目前此方面研究在包括了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Diener[2]在一篇综述中,先对气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以及与高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相关作了回顾。接着对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作了回顾,并提出宏观条件与幸福感存在着联系。他指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他的研究使心理学家更易于理解Democritus和Epictetus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他们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 在对个体如何看待现状对其更为有益的看法上,普遍的观点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然而,Taylor和她的同事[4]却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能使个体免于疾病。这个观点是在其对患有AIDS之类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患者进行多次研究后得出的。在研究中,她们发现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实的病人的症状出现更晚,活得也更久。她们分析,乐观主义积极的效果主要是在认知的水平上进行调节。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实行增进健康行为和获得社会支持。这个方向的研究对于通过预防和治疗来增进健康将有巨大的意义。 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代表研究状况:积极人格特质的存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 Ryand和Deei[6]对自决这一特质进行了研究。自决是自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Ryand和Deei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由于需要的满足于否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Ryand和Deei还考虑了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反的社会环境。 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代表研究状况: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 Buss[10]在一篇文章中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首先,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其次,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例如,嫉妒是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其配偶的忠实。最后,选择是富有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Buss认为产生快乐的来源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Buss认为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 在Buss将其论据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坚实基础上之后,Massimini和Delle[11]进一步对心理进化和文化进化进行了论述。他们假设生命系统是自我组织的,并朝向复杂性发展,因此,个体是其自身进化的原因。个体不断地被包括进将限定他们自身个性的心理、文化的选择之中,并且形成了文化的未来。他们认为心理选择不仅由适应和生存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受体验乐观的经验的需要所驱动。只要有可能,人们选择的行为是能使他们感到充实、有能力和有创造性的行为。 Myers[12]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的综述中,显示出了这样一个信念:如果传统价值观要跨代得以传递,那么它必须含有真理的成分。因此他认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 Schwartz[13]认为文化环境的限制对人们减少心理负担是必要的。这个观点来自于他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对自主进行的分析。他相信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强调自主会导致一种心理上的暴虐,过度的自由会导致不满和抑郁。他发现个体自主选择所必须承担责任的负担会变得很沉重,并导致不安全感和懊悔。他认为,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个人的选择既不是自身所希望的也不是自身所渴望的。文化的限制对于将人引向一个有意义的满意的生活是必需的。 此外,Myers认为另外两个要素分别是经济、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Winner[14]对天赋进行了研究。她对天赋的定义是:天赋体现在儿童身上,这些儿童是早慧的、自我激励的,并在他们富有天赋的领域中以一种自发的方式解决方式解决问题。她的研究发现这些儿童是适应良好的,并有支持性的家庭。其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其天赋的体现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2-12-12 14:00 3楼
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自2010年8月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进一步深化和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欧洲的债务危机正在进一步扩大和蔓延,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发动机。但是,中国国内的体制性矛盾也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发展速度正在减缓和下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多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博弈趋于激烈,社会管理成本逐年加大,国民幸福感关注程度更高。摆在每一位中国人面前的课题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能否感到主观幸福感在提升? 一百多年来,在几代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心理学在国家科学发展中力量日益壮大,影响日益深远,能量积聚充足。今天的中国心理学正以一种更加积极的视野去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心态建设,以适应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是幸福科学的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吸收中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直面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当代中国心理学家的历史责任。编辑本段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 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 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 CSV标准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2]编辑本段积极心理学所关注对象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为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自1997年Seligma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 提出了拓延———构建( broaden-and-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 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快乐( happiness) 、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 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 personality) 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 son 和Marie (1999 )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 正性的利己特征( PI ositive individualism);(2)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PR: positive relationswith others) 。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 等人对18 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编辑本段价值与应用积极心理治疗
在对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l 、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类最好的正向力量;2、对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个案的缺陷修补;3、发挥人类正向或积极的潜能: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快乐、生命意义等。 积极心理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媒介,强调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最终成为环境的积极治疗者[3] 。
如何获得幸福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心理。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人头地的,成功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没有看到社会给他提供的机遇,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将失败和成功都归咎于个人因素,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实用主义哲学来衡量人生,导致成功者的冷漠和自大,失败者的愤怒和抱怨。这种不能超越简单竞争的幸福观对于社会的各阶层人的心灵都具有损害作用。竞争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竞争令人精神上不幸福,甚至痛苦,竞争成为生活终极目标,人类一定会被这一自身创造出来的增加财富的手段所毁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我们说,人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这一源泉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正因为有这种能力,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保持着一种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
2012-12-12 14:12 4楼
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
(这一段,省略。提示不良信息。











刘毅平- 解放你我的积极心理学 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正是由故事的主人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 ,对个人成长 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1.快乐人生的证明 有人调查了一些中过巨额彩票的人,如果这个人是具有抑郁情绪的不快乐的人,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快乐,那么中奖后会快乐半年左右,但半年后他们又陷入了不快乐之中,重新变得抑郁。也就是说金钱只能使一个原本不快乐的人获得暂时快乐与幸福。但从一生的角度看,金钱导致的快乐是很短的。 一个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积极情绪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痛苦。一个将手伸进冰冷的凉水的实验是这样的。在冰水中普通人伸手,只能忍受60到90秒,但在积极情绪测量中最出色的人,得分最高的人,或者一个具有积极的情绪的人,往往能忍受的时间要长一些。 快乐的人更喜欢与别人交朋友,而不是独处。他们愿意主动接触生人,愿意为他人捐钱,更具有利他主义精神,更关心周围的人,而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富有与幸福低相关,研究表明,富有人只比普通人稍有一点幸福。而亲人离去,配偶的死亡,对人幸福影响长达7至8年。 2.你知道乐观的奇妙吗?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悲观的,但他们倾向于认为别人比自己乐观。乐观的人寿命更长,赛利格曼测试了70个心脏病人,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乐观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具有乐观性格的人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中,往往是销售业绩冠军。乐观的小学生将来很少得抑郁症,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成绩和社会地位方面均超过悲观的人。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一个悲观的人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转化成为乐观的人。 3.五岁女儿播下的“积极”种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的女儿叫尼奇。塞里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其实种地也只想快一点干完了。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塞里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当然”,他回答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塞里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灵的启示。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职业。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 这一天也改变了塞里格曼的生活。他过去的五十年都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灵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
2012-12-12 14:25 5楼
总是提示不良信息!我搞不懂,一篇充满人性和关爱的文章,严肃的学术哪来的不良???(不知道系统设置了什么???)有兴趣的朋友请直接去:百度名片,积极心理学去看全文,百度一下即可。
2012-12-12 15:05 6楼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二战以后的传统主流心理学最大的成果,是使 DSM(心理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包含了340种左右的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心理学家们已至少能对其中14种50年前我们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成就,使心理学远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因为它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全部的人而只是部分有问题的人。其次,传统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问题的医治,用一种“快餐式”的工作方式来应对人的问题。这种没有经过心灵反思的、即时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人的需要,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再次,尽管人类比过去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教育,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反而比40年前大大增加了,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是心理学的“20世纪困惑”。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它研究三个主题: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赛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上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一方面固然有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和繁荣的时期时,这个社会就会特别关注良好品德、幸福、创造性和高质量的生活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而对积极品质的关注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当前我国正在由贫穷、落后的阶段而逐渐走向繁荣、文明的小康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需要也正在由必需性需要向享受性需要转化。因此,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都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远离消极而趋向积极,都应转向范围更大的有关人类的健康、公正和福祉等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于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现状来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学最迫切的任务。
存在问题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但正如任何新兴事物在其产生初期存在着不完善和乃至错误一样,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精神病理学研究倾向的传统,那么,如何将对人用精神病理学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和治疗的传统转变为对其积极功能的研究?如何改变心理学家将注意力置于负面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病理学基础上的治疗实践?如何使专业的精神健康科研机构将珍贵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实际与迫切的任务。 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幸福感、快乐或幸福生活是与价值观念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在生物基础上,但真正具有意义的是生物反应的心理、社会属性。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的目的。这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有明显的表现。对于享受生活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文化就比东方社会文化更加地加以强调;而东方的社会文化就比西方更强调社会承认等价值观念。可以说,人们怎样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是受到其社会文化限制的。那么,哪些经历、哪些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将是积极心理学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Frankl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他认为,不能将幸福、快乐看成是终点,它们只是在对有意义的活动的追求过程中的副产物。“当自我实现被当作是一个终点,一个目标时,那么自我实现是不可能达到的。”[15]这个问题已涉及到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有待积极心理学家给予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回答。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仅十几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试图对它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但它肯定值得我们给以仔细而又审慎的注意。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给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从长远看,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编辑本段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全新的东西,在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中就已经存在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只是在20 和21 世纪的交替之际才被整合在一起。在1998 年《APA Monitor online 》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天才[21] 。他认为,过去的消极心理学只担负了前一种使命,积极心理学要把心理学应该担负的三项使命全部担负起来。从这个标准来看,年轻的积极心理学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1]
参考资料
1.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 .
2. 全面解读积极心理学 .蓝心网 [引用日期2012-12-6] .
3.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
扩展阅读:
2012-12-12 17:03 7楼
有个啥积极心理学?

第一次听说~!
⬅ 朝鲜女主播激昂播报 连说“思密达” 老茶馆 冬天为什么出手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