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帖子,给能看懂的人看

2012-12-13 11:35 楼主
非读书不足以成大医

振兴中医的关键是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培养出合格中医的关键就是读书,特别是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1世纪初出版了一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基本包括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名医。我用了3年多的时间将这套丛书大致读了一遍,每位名医都有独到的经验,都在不同领域有建树,有不同的经历,如果从成才的过程来看,则是一致的,那就是读书与临证。在读书与临证二者之中,读书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医术、医德和敬业精神都与读书的质和量成正比。

在当代名医中,蒲辅周和岳美中是最为杰出的代表,而蒲老和岳老也是所有的名医中读书最多、最为刻苦的榜样。同时,二老也是医德最高尚,最为敬业,将中医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典范。

下面是蒲辅周读过的书目:

《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证治准绳》、《张氏医通》、《本草纲目》各一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伤寒温疫条辨》、《伤寒指掌》、《金匮翼》、《医学心悟》各二遍。

以上只是1955年调到北京后系统读过的书目,在其一生中只是读书、临证,戒除一切嗜好,所读书目几乎包括了从《内经》、《难经》以下至清代各家的重要著作。

蒲辅周最推崇的著作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伤寒温疫条辨》。

蒲辅周认为,学习中医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为主。他说:“《内经》、《难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基础理论,就谈不上学好临床。如果仅读点汤头、药性去治病,那是无根之木。”又说:“学《伤寒》、《金匮》宜先看原文,勿过早看注释,以免流散无穷。”

蒲辅周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推崇备至。他曾回忆说,在刚开始应诊时,由于家传的缘故,求诊的人较多,有有效的,亦有不效者。为此决心停诊,闭门读书三年,把《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熟读、精思,反复揣摩,深有领悟。以后在临床上就比较得心应手。他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上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所在。”

在蒲辅周的家中,全是医书。对此蒲辅周说:“学业贵专,人的精力有限,我的智力也在中人而已。如果忽而学这,忽而看那,分散精力,终竟一事无成。”是以蒲老数十年来,对琴棋书画这些雅好,从不一顾。平生嗜于医,专于医而精于医。

蒲老临终前对其儿子蒲志孝说:“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医首先要认真读书,读书后要认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光读书不实践仅知理论,不懂临床;盲目临床,不好好读书是草菅人命。你要牢牢紧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

从蒲辅周的用方中,可以看出,蒲辅周是真正的苍生大医。组方时尽量用便宜药,贵重药尽量用功用相同的便宜药代替。和现在的医生尽捡着贵药开,处方尽往大处开、贵处开,形成鲜明的对照。

岳美中是中医学史上的特例,他既无家传,亦无师承,完全靠自学而成的中医大师。博学、精研、宗三家,这是岳美中的治学之道。

博学者,岳美中一生涉猎医籍4000余种,上至《内经》、《难经》,下至各家。精研者,对经典反复研读,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每年都要温习一遍,临床亦以善用经方而著称。宗三家,在古今医家之中,崇尚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三家。岳老晚年订的自律条款是:

一要有恒。每日除有特别事情外,要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假。“勤能补拙恒斯效”,是我自撰的格言。倘若不严已律已,时作时辍,在日暮途远的年岁,是不能完成计划的。

二要专一。除临时有特殊需要外,不得见异思迁,须有始有终地完成一种后,再改做另一种。“主一无适”之谓专,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透。当然,精也是需要的,但精也是为了专,要出成果,还要归结到专一。

三要入细。在临床上遇到复杂大证,也时有碰壁。追思其故,是学习不够入细。读书如果只学皮毛,不深入骨髓;只略解大意,不掌握规律,只粗涉藩篱,不步入堂奥,必然是临大证不能解,临细证不能入。

四戒玩嬉。记得章次公先生曾说过:他学医时,章太炎先生曾指导说:“学技要专,即诗词亦当所戒。”以次公素好诗词也。花繁者实少,旁骛者无成。要想对一种学术深造有得,达到左右逢源的地步,非下定决心,付出最大努力,是不会成功的。

五戒嗜好。要完成温课计划,必须摒除一切无益的嗜好。于衣于食,不求肥甘,不务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至躁扰不定,不能探深致远。古今学者,蔽衣粝食,非故意标新立异,自鸣清高,是志在学问,无暇顾及其他。典范尽多,宁容自弃。我规定自己,不独烟酒不事讲求,衣著亦很简朴,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

岳老的格言是: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

岳老强调,作为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重要: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治病,要真诚地对病从负责,此外,决无所求。

这就是岳老的境界。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能振兴的原因是临床出了问题,既临床不够,所以提倡要早临床、多临床。其实中医临床疗效的好坏,除了与临床的时间长短、经验是否丰富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医的临床医生并不少,少的是疗效好的医生,少的是像蒲老、岳老这样的大医。临床疗效差的原因是不读书,没有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不能用中医的理论正确指导临床。现在许多中医医生,特别是大医院的中医医生,满脑子都是西医的东西,提到炎症,就是想什么中药具有消炎作用;提到病毒性疾病,就是考虑什么中药可以抗病毒;提到糖尿病,就是想什么中药可以降糖,等等。中医这样治病,疗效怎么提高?

199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的一位教授得了糖尿病,老是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出汗,他跟我说,是糖尿病损害了他的神经系统,十分紧张,自己没有办法治疗了,想试试中医。我给他开的方就是《伤寒论》中的白虎加人参汤,几服药就好了。中医对此的认识是,证属阳明热盛,伤津耗气。里热炽盛,扰乱心神,所以烦躁不安;热盛迫津外泄,故汗出;热盛伤气,故疲乏无力。白虎加人参汤就是清热益气生津的方,里热去除了,没有热邪扰乱心神了,也就不烦躁了;没有热邪迫津外泄了,也就不出汗了;没有热邪损伤正气了,加上人参可以益气生津,所以就不疲乏了。如果不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辨证,而是老考虑糖尿病的问题,显然这个病没法治疗。

指导上述案例治疗的理论来源于《伤寒论》,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不好《伤寒论》,这个病人是不可能治好的。中医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中医理论的基石和精髓,因为现在没有办法用现代汉语将经典中的理论进行完整、准确的表达,所以现在学中医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读经典,必须读原著。我们绕不过这道坎,对个体而言,你要学中医,你要想成为合格的中医,要想成为像蒲辅周、岳美中那样的大师,你就必须像他们那样去读书、读经典;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要想振兴中医,就必须要求、鼓励中医读书、读经典,并为他们读书、读经典创造条件。舍此无他途。

振兴中医的关键是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培养出合格中医的关键就是读书,特别是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3 11:37 2楼
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很重要,读懂弄通更重要。
2012-12-13 11:44 3楼
所以我要加上一句: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需要有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主要是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西医知识。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有可能误解或者迷信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犯大错误。很多老中医、很多中医大师对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一知半解、不解强解就说明,说明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需要有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并非虚语,说明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需要学习与临床经历、临床经验、临床疗效没有直接关系和必然联系,说明很多老中医、很多中医大师在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方面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满的资本,说明很多老中医、很多中医大师学习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需要虚心、诚心、耐心。然而,很多老中医、很多中医大师他们不是这样,他们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他们不知道因而也不允许别人在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方面指指点点,因而很多老中医、很多中医大师对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一知半解、不解强解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还很难改变,因为他们这些人呼风唤雨影响着中医教育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还是要寄希望于新中国培养起来的那些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医学知识的中西医结合的这一代新中医。
2012-12-13 11:48 4楼
这个帖子本来不想发的,因为我要说的话很有可能又要惹出一段是非来,所以想了那么一个标题。
2012-12-13 11:52 5楼
这是一个转帖,这个帖子只给能看懂的人看,苍蝇蚊子离远点。
2012-12-13 11:55 6楼
苍蝇蚊子盯得紧,封帖。
2012-12-14 11:49 7楼
学以致用

脱离实际的理论都是假理,无论多圆满的顶多是一屠龙术~~
2012-12-14 13:36 8楼
孙洪彪 说:
学以致用

脱离实际的理论都是假理,无论多圆满的顶多是一屠龙术~~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在现在应该是个常识。

这个帖子强调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的重要性和怎么样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的问题。中医界有很多歪嘴和尚,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2-12-14 13:41 9楼
非读书不足以成大医,这是确定无疑的;歪嘴和尚不可能传承真经,这也是确定无疑的。这个帖子只给能看懂的人看。
2012-12-14 15:00 10楼
是啊,学以致用,在做中思考、学习,可以让我们不断的累积和更深层次的进步。
同在华夏,智满香溢自口碑,‘歪嘴和尚’做袈纱,哈,,那是供奉,知者自知、、、
2012-12-14 18:21 11楼
好文章!谢谢分享!
⬅ 蜂灸提高小儿免疫力效果好 老茶馆 同窗偶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