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脉诀

2012-12-25 22:13 楼主
王叔和脉诀

《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以上来自《百度》)

《脉经》以后,脉学长期处于继承、补充的状态,有时略有发展,但始终没有重大的前进和突破。《脉经》以后出现了不少脉学专书,虽无超越《脉经》之作,但在普及和完善脉学知识方面,亦有许多可观者。这些著作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歌诀型的通俗本,一为提掣性的提要本。

歌诀型的读本,首推六朝高阳生伪撰的《王叔和脉诀》。全书用七言歌诀写成,计有脉赋、诊入式、五脏六腑脉法、七表八里九道脉类、诸病脉法及妇人、小儿脉法等长短歌诀二百余首。该书以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脉象,内容要而不繁,文字通俗易懂,易记易诵,极其通行,对普及推广脉学知识有过较大影响。但由于书系伪撰,文词鄙俚,向为学者所垢,导致历史上对《脉诀》的批判竟长达数百年之久。其实公正地说,《脉诀》原无大错,除了在脉类中遗漏了数脉以外,其余无论是脉名、独诊寸口,还是三部分主脏腑及诸病脉法,皆系祖述叔和原意,并有所发挥。而七表八里九道脉的分类,为高阳生首创,后代宗之者也不是没有,如宋代施发《察病指南》、朱肱的《类证活人书》、杨士瀛《医脉真经》、原题朱丹溪著的《丹溪脉诀指掌》、崔嘉彦的《崔氏脉诀》、张璧的《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并治法》即是。(以上引自高文铸《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

金栋按:盛行于宋元时代的《王叔和脉诀》,托名晋•王叔和所撰,或谓出自南北朝时(南朝)刘宋•高阳生。其影响之深、影响之大,尤如明•李中梓《诊家正眼•董序(凡例)所云:“《脉经》撰自叔和,歌诀伪于五代。俗工取其便利,不究原委,家传户诵,熟在口头,宁敢于悖《内经》,不敢于悖口诀。”

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自序》:“宋(注:指南朝刘宋)有俗子,杜撰《脉诀》(注:指高阳生《王叔和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注:指元•戴同父《脉诀刊误》)。”

日本•丹波元坚《书<王叔和脉诀>后》:“晋•王叔和著《脉经》及《脉诀》,余尝疑《脉诀》实非叔和作,后人伪书也。何以知之?《脉诀》皆歌也,西晋时焉有歌诀乎?可疑一也。《脉诀》比诸《脉经》,则文辞卑陋。其论脉亦有黑白表里之差,可疑二也。考《脉诀》,宋妄男(南)高阳生所伪作也,呜呼!悲哉!世之愚医,漫知贵叔和之名,不察后人妄作,往往本于《脉诀》,其误人岂鲜哉!何乏世文学君子也。余幼而好学,于兹十年,稍稍知今文古文之别,于是乎有所见。故聊书卷后,解众人之惑云。”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25 22:14 2楼
下面是其内容:

该书共10卷,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4卷,为诊脉入式(相当于总论)、五脏及左右手三部脉歌。
第二部分是卷5-7,为七表八里九道脉。
第三部分为卷8-10,卷8依次为诊杂病生死候、论暴病、五行相克脉、四时虚实脉、伤寒、阳毒、阴毒;卷9为望诊的内容,以及五脏外现的一些症状;卷10为妇人及小儿脉诊的相关内容。

目录

卷之一
诊脉入式歌

卷之二
心藏歌计三首
肝藏歌计三首

卷之三
肾藏歌计三首
肺藏歌计三首

卷之四
脾藏歌计三首
左右手诊脉歌
左手寸口心部脉歌
左手中指肝部脉歌
左手尺中肾部脉歌
右手寸口肺部脉歌
右手中指脾部脉歌
右手尺中命门脉歌

卷之五
论七表脉法

卷之六
论八里脉法

卷之七
论九道脉法

卷之八
诊杂病生死候歌
论暴病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脉歌
诊四时虚实脉歌
论伤寒歌
阳毒候歌
阴毒候歌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卷之九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
论五藏察色候歌
肝藏歌
心藏歌
脾藏歌
肺藏歌
肾藏歌

卷之十
诊妇人有妊歌
妊娠杂病生死歌
产难生死歌
怀妊伤寒歌
小儿生死候歌
小儿外证一十五候歌
2012-12-25 22:15 3楼
王叔和脉诀卷之一

诊脉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之,用意调和审安靖。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子细须寻趁。

若诊他脉覆手取,要自看时仰手认。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大肠共肺为传送,心与小肠为受盛。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肾合为津庆。
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隔相应。肝胆同为津液府,能通眼目为清净。

智者能调五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以次推排名尺泽,三部还须仔细看。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

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
阳实应知面赤风,阴微盗汗劳兼有。阳实大滑应舌强,阴数脾热并口臭。
阳微浮弱定心寒,脉滑食注脾家咎。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太无菏。三迟四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热则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丁宁记。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还应是本宗。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2012-12-25 22:16 4楼
王叔和脉诀卷之二

心藏歌三首

心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顺视鸡冠色,凶看淤血凝。诊时须审委,细察要丁宁。
实梦忧惊怖,虚翻烟火明。秤之十二两,小大与常平。

又歌
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又歌
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大实由来面热风,燥痛面色与心同。微寒虚惕心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
实大相兼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
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

肝藏歌三首

肝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含血荣于目,牵筋运爪将。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味酸宜所纳。麻谷应随粮。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傍。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四斤馀四两,七叶两分行。

又歌
三部俱弦肝有余。目中疼痛苦痃虚。怒气满胸常欲叫,翳朦童子泪如珠。

又歌
肝软并弦本没邪,紧因筋急有些些。细看浮大更兼实,赤痛昏昏似物遮。
溢关过寸口相应,目眩头重与筋疼。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缓不能行。
涩则缘虚血散之,肋胀胁满自应知。滑因肝热连头目,紧实弦沉痃癖基。
微弱浮散气作难,目暗生花不耐看。盛浮筋弱身无力,遇此还须四体瘫。
2012-12-25 22:17 5楼
王叔和脉诀卷之三

肾藏歌三首

肾藏对分之,膀胱共合宜。王冬身属水,位北定无欺。
两耳通为窍。三焦附在斯。味咸归藿豆,精志自相随。
沉滑当时本,浮摊厄在脾。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冷积多成唾,焦烦水易亏。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
实梦腰难解,虚行溺水湄。一斤馀一两,胁下对相垂。

又歌
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忽梦鬼神将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

又歌
肾散腰间气,尿多涩滑并,其中有聚散。聚散且无凭。
实滑小便涩,淋痛涩骍骍。脉涩精频漏,恍惚梦魂多。
小肠疝气逐,梦里涉江河。实大膀胱热,小便难不通。
滑弦腰脚痛,沉紧痛还同。单匀无病惫,浮紧耳应聋。

肺藏歌三首

肺藏最居先,大肠通道宣。兑为八卦地。金属五行牵。
皮与毛通应,魂将魄共连。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
语过多成嗽,疮浮酒灌穿。猪膏凝者吉。枯骨命难全。
本积息贲患,乘春右肋边。顺时浮涩短,反则大洪弦。
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水田。三斤三两重,六叶散分悬。

又歌
三部俱浮肺藏风,鼻中多水唾稠浓。壮热恶寒皮肉痛,颡干双泪目酸疼。

又歌
肺脉浮兼实,咽门燥又伤。大便难且涩。鼻内乏馨香。
实大相兼滑,毛焦涕唾粘,更知咽有燥,火盛夏宜砭。
沉紧相兼滑,仍闻咳嗽声。微浮兼有散,肺脉本家形。
溢出胸中满,气泄大肠鸣。弦冷肠中结,芤暴痛无成。
沉细仍兼滑,因知是骨蒸。皮毛皆总涩,寒热两相并。
2012-12-25 22:19 6楼
王叔和脉诀卷之四

脾藏歌三首

脾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王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
磨谷能消食,荣身性本温;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
形扁才三五,膏凝散半斤;顺时脉缓慢,失则气连吞。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
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二斤十四两,三斗五升存。

又歌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长呕逆,齿肿齗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

又歌
脾脉实并浮,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
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涩则非多食,食不作肌肤。
微浮伤客热,来去乍微疏。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
欲吐即不吐,冲冲未得苏。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
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溢关涎出口,风中见羁孤。

左右手诊脉歌
左右顺候四时脉,四十五动为一息。指下弦急洪紧时,便是有风兼热极。
忽然匿匿慢沉细,冷疾缠身兼患气。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左手寸口心部脉歌
左手头指火之子,四十五动无他事。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
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冬若候之春必死。

左手中指肝部脉歌
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藏有风兼热极。
三十九动涩匿匿,本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左手尺中肾部脉歌
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
二十五动沉即来,肾绝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右手寸口肺部脉歌
右手头指肺相连,四+五动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
忽然指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
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脓兼难补。发直如麻只片时,扁鹊也应难救护。

右手中指脾部脉歌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
欲知疾患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右手尺中命门脉歌
右手命脉三指下,四十五动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百死无生命绝也。
指下急急动如弦,肾藏有风犹莫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2012-12-25 22:22 7楼
王叔和脉诀卷之五

论七表脉法:一浮、二芤、三滑、四实、五弦、六紧、七洪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状如太过,曰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强,夜卧不安。
歌曰: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
又歌曰: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日芤。主淋沥,气入小肠。
歌曰: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圆必自除。
又歌曰: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脚手酸痛,小便赤涩。
歌曰: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又歌曰:滑脉居寸多呕逆,关滑胃寒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

四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歌曰: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又歌曰:实脉关前胸热甚,当关切痛中焦恁。尺部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应不禁。

五弦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曰弦。主劳风乏力,盗汗多生,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歌曰:弦脉为阳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又歌曰: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指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歌曰: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狂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又歌曰: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隐指寥寥入尺来,缴结绕脐长手捧。

七洪者阳也,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曰洪。主头痛,四肢浮热,大肠不通,燥粪结涩,口干,遍身疼痛。
歌曰:洪脉根源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又歌曰: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几千重。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2012-12-26 11:51 8楼
先收藏了以后看。
2012-12-26 11:51 9楼
先收藏了以后看。谢谢!
2013-01-02 19:02 10楼
脉法过于复杂往往难应用于实际。内经中人迎寸口之盛衰简单且实用,可参考一下。
2014-11-28 06:48 11楼
学习了
⬅ 治疗阴囊湿疹验方 老茶馆 五志化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