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凭脉是如何诊断疾病的?

2013-01-01 21:26 楼主
评脉也是科学,既不能过于迷信,又不能不相信。例如:有人通过评脉,能说出病人的大体情况,如怕凉、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等,这都属于正常的诊断范围;如说能评出肝内有几块石头、具体又多大,输卵管肿得如何粗,某个部位长了多大的肿瘤,凡此种种,都是大言欺人。其实她是根据不同的脉象来推测阴阳是否平衡、协调,从而了解身体是否倾向于健康,摸清疾病的部位、性质和进退等等情况。大体说来,又分正常脉象和不正常脉象,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正常脉象,也就无所谓反常脉象。正常脉象即是指:在平静状态下,脉搏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快不慢、往来和缓而有力。另外,又有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地有南北,南方地处炎热,外周血管扩张,故脉管大而浮,北方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故脉搏沉而细。人有胖瘦,体胖者,体内容积密度大,血管受压迫,故脉管细;体瘦者,体内容积密度相对减小,血管相对松弛,故脉浮大。
那么,什么样的是病脉呢?除了上述的正常脉象之外,均是反常脉象,或者就是病脉。之所以称正常脉象,是因为她是在阴阳平衡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脉象;之所以称反常脉象,是因为她是阴阳不平衡状态下而表现出来的脉象。可以认为,反常脉象,轻者可称不正常脉象,重者就是病脉,因为这也符合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规律。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出结论:中医疾病的概念,就是阴阳不平衡。也可以认为,一般地说,当人体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身体就不会发生病变;反之,当人体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疾病也就随之发生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道理。其中说的是,阴阳平衡就会身体健康;阴阳分离,生命就会终结;介乎平衡与分离两者之间,就是病态。
那么,具体地病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就从这正常脉象“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往来和缓而有力”为参照。任何事物的适度,就应该是“无太过不及”,通俗地说,就是既不要超出、也不要达不到这个适宜的范围。
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脉的搏动以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浮沉。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出现浮脉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外感时,病人“调动有生力量到边防前线抵御外侮”,故脉浮;身体因病虚弱,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故脉浮;沉脉,则是气血虚少、或肥胖压迫脉管、或水湿停留、精神萎糜等导致脉管变细。
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正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等,无力刺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这时往往伴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腹泻等症。反之,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六次,就叫数脉。或因为体内热量过剩、或外有病邪、或阴虚已极阳气相对偏盛时,均可引起心率和脉搏的加快。并伴有阳盛的口渴、头痛、牙痛、便秘、溲黄、脉数而有力等证,或伴有阴虚的口干而不欲饮、目涩、耳鸣、五心烦热、便秘、脉数而无力等证。
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脉搏过大,分两种情况:大而有力为实证,或身体强壮、营养过剩,致使体内壅塞不能;或体质强壮而与病邪剧烈抗争,因而出现脉搏亢进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胸腹胀满、便秘等证。大而无力为虚证,为外强中干之象,大多为身体虚衰,阴虚无以敛阳,而出现的阳气浮越的情况,可伴有面红如醉、头晕目眩、口干不渴、心慌气短等证。脉搏过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血不足以充盈脉管所致,一种由于病因造成脉管受压迫而成,前者多为虚证,后者则多为实证。
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往来”是指脉搏一起一落的前后时间,“和缓有力”是指脉搏柔和、不急不躁而又不虚弱。也就是脉搏节律一致、柔和而不软弱、有力而无倔犟之意。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1-02 09:53 2楼
这个是中医的绝招!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2013-01-02 11:12 3楼
分析得相当条理、清晰!
2013-01-02 13:40 4楼
梓恒 说:
这个是中医的绝招!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这啥绝招?故弄玄虚~!

这是中医的基本功!!
2013-01-09 18:16 5楼
牙老说的在理=============
2013-01-09 18:50 6楼
请教一下楼主,“往来”什么意思?有方向性的吗?
2013-01-09 18:52 7楼
“至止”文章也没有解释,随便能解释一下吗?
⬅ 求指教。 老茶馆 女儿流感,治疗没有成功,最后还是吃【达菲】,错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