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功用探究2

2013-01-05 19:03 楼主
作者:张家玮 指导:鲁兆麟 彭建中

1.2 发展阶段
继《难经》提出命门理论之后,晋•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到了命门的诊脉部位,“肾与命门,惧出尺部”;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命门,但在具体论述某些药物时,提出了“肾气”、“元阳”等概念名称;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另有关于督脉命门穴的记载……。其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文献中大都只提到肾的功能,对于“命门”一词则少有问津;医家们多重视肾气的研究,致使“命门 的地位及功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宋元,学术气氟活跃,学术争鸣蜂起,许多医家不泥旧说,据己意发挥经旨,驳旧论以刨新说,才使“命门”一诃又得以重见天日,有关命门功用的认识亦较以前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与发展。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三焦精腑辨正》中有“古人谓左肾为肾脏,其腑膀胱;右肾为命门,其腑三焦”的记载: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虽然没有强调命门,却第一次提出了“真火”的概念名称,其在卷六“肾气丸”条下论云:“若腰肾气盛,是为真火,上蒸脾胃,变化饮食,分流水谷,从二阴出。精气入骨髓,合荣卫,行血脉,营养一身。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以为血肉也……”主张真火是由气所化生的一种动力,它能熏蒸脾胃,变化饮食,分流水谷,化生精气,形成荣卫,营养周身,其实质是一种气化功能,既不等同于五脏之心火,又依赖于脾肾之气的长养和补充。
至金•刘完素则承袭隋代杨上善的观点,并杂取《内》、《难》诸经之文,于其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中将《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与《难经》“右
肾命门说”揉合在一起,强调“右肾命门为小心,乃手厥阴相火包络之脏也……与手少阳三焦合为表里,神脉同出,现于右尺也。二经俱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门耳。”将命门与相火联系起来,认为右肾命门属相火,为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其功用为“相行君命”,成为后世“包络命门说”的先导。
无独有偶,与其同时代的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亦云:“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主三焦元气,……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 开创了命门与三焦的体用关系之说,为明代李时珍所继承。命门是相火之原,三焦是相火之用,三焦通过“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的气化作用来体现命门相火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可以看出,刘、张二氏的不同之点在于,张元素跨越了“心包络”,而把相火与命门、三焦直接联系了起来,较刘氏之论更为浅近并易为人所接受。
受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影响,其弟子王好古在撰写《汤液本草》时,以“命门”一词来概括对于某些药物的功效认识,如在“卷中•草部•黑附子”条下论云:“气热,味大辛,纯阳,……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另于“卷中•草部•苁蓉”条下有:“气温,味甘咸酸,无毒,……命门相火不足,以此补之”的记载。师出同门,张氏的另一弟子李杲在“命门”的认识问题上则更为重视其藏精、系胞的生理功能,如在《兰室秘藏•卷下•小儿门•斑疹论》中说:“夫胞者,一名赤宫,一名丹田,一名命门,主男子藏精施化,妇人系胞有孕,惧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异名也,象坤土之生万物也。”此说成为后世胞宫命门说的滥觞。另外,李氏还于《内外伤辩惑论• 卷下•论酒客病》中提到了“真水、真阴”等概念名称,从行文内容来看,亦与命门学说不无联系。
至元•朱震亨出,一方面,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于“命门”的治疗用药给予了画龙点睛的描述及发挥。《丹溪心法•卷三•补损》“锁阳丸”条下云:“诸补命门药,须入血药则能补精,阳生阴长故也……”强调命门用药,不仅要重视用气,而且要留意阴精,补精以化气,滋明以涵用。一改以往诸家多从理论角度对于“命门”进行研讨及阐发的局面,在命门相关病证的立法处方、治疗用药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积极的探索,为后世医家研究命门用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可以看出,从晋唐至金元,历代医家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开拓了命门学说的研究领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命门学说进行了归纳、演绎与总结,为明清时期命门学说的成熟和趋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火、真阴论的提出,从泛论阴阳五行的基础上开始向先天本原方面进行探讨;命门与三焦的体用关系,使命门元气与相火问题逐渐转入病理分析阶段;命门藏精系胞的生理功能,突出了命门在生命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补精以化气,滋阴以涵阳用药法则的提为命门方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资料较为零散,且不成系统,又多散在于一些医家的著作当中,故称之为“发展阶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1-05 20:43 2楼
好深呐,得找本词典翻译一下
⬅ 太陽陽明合病治腸胃型感冒 老茶馆 痔疮下血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