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感冒

2013-01-05 21:35 楼主
中西医结合诊治感冒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中极为常见。多先为病毒感染,而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症。其临床特点为上呼吸道局部卡他症状和轻重不一的全身中毒症状。自然病程为3~7天。
诊断要点:(1)急性发病,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咽喉部干痒或痛,吞咽痛,声音嘶哑,干咳。(2)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可无),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3)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增高。以上(1)(2)均具备者可以确诊。仅有(1)如能排除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等其它疾患也可以确诊。
临床分型:1、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2、轻型: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轻微或无。3、中度型:介于轻型与重型之间。4、重型: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均较重。
临证经验:上感一般以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发热,流涕,喷嚏,畏寒,鼻塞为主症。幼婴可有高热,惊厥,腹痛,呕吐,泄泻,检查可发现咽部红肿,若扁桃体肿大,可能为细菌感染。特别应警惕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因为这些病的初期均有上感症状,同时须与流感鉴别。上感如发生感染,则易发生中耳炎,肺炎,支气管炎,副鼻窦炎等。
一、诊断要点歌:上感流涕头身痛,发热咳嗽咽红肿;幼婴高热呕泄惊,警惕急性传染病;流感症较上感重,大片流行为特征。
二、鉴别诊断歌:麻疹宜与上感别,颊粘膜斑有特征;猩红热疹密鲜红,百日咳有鸡鸣声;脑炎脑膜刺激征,水痘有痘易辨明;风疹发热即起疹,小儿麻痹腿肌痛;肝炎肝大多黄疸,白喉白膜症状重。
1、麻疹:早期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极难与上感区别,但麻疹一般无扁桃体肿大(同时有细菌感染者可有),用退热药无效,发热2~4天可在颊粘膜对第一臼齿处发现针尖大小白色斑点,周围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发热3~5天后出疹(俗称三日烧四日见),发现麻疹粘膜斑即可确诊。
2、猩红热:初起有发热,咽部红肿或扁桃体肿大等上感特征,但往往起病一天,即从颈、胸部起红疹,细密鲜红,迅速扩展到腋窝等处,有口周苍白圈,草莓舌等。
3、百日咳:开始似上感症状,但咳嗽不随热度下降而减退,反而加重,夜重日轻,至痉咳期,则出现阵发痉挛性咳嗽,因喉头痉挛而发生吸气性鸡鸣样声音。
4、流脑:开始有发热,咽部红肿等症状,但体检常发现颈抵抗等脑膜刺激征。
5、水痘:开始有上感症状,但往往痘随热出,脸、胸有透明浆液样皮疹。
6、风疹:初有发热等上感症状,但发烧即出疹,与上感鉴别不难。
7、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有发烧,咽痛,头痛等症状。但往往感觉过敏,腿、颈等肌痛或强直,瘫痪后检查四肢肌,背肌,腹肌等常有阳性发现。必要时可作腰穿,以资鉴别。
8、传染性肝炎:患者有时表现为头痛,发烧,咳嗽,四肢酸痛等上感症状,但消化道症状如厌油腻,食欲不振等较明显,有右上腹疼或闷胀感,或可扪及肿大的肝脏。多数逐渐出现黄疸,查肝功能可鉴别。
9、白喉:病初常有头痛咽疼,乏力等,易误为上感,但仔细检查咽喉部则可发现白膜,强行刮剥则易出血,白膜发展很快,常危及患儿性命,虽热度不很高,但脉速,神情萎靡,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喉白喉常有喉梗阻症状,狗叫样咳嗽等。
西医治疗:一、对症治疗:多饮水,头痛发热用解热止痛剂,如APC1片/次,或安乃近1片/次,tid,可加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1片/次,tid;有鼻塞等可加笨海拉明1/2~1片/次。tid,咳嗽用复方甘草合剂1~3片/次,干咳无痰用咳必清片2片/次,tid。咳嗽剧烈不止用可待因1片/次,tid,喉痛可给西瓜霜或喉宝口含;惊厥者可给笨巴比妥;鼻塞严重者可用0.5%麻黄素液或鼻通等滴鼻。口服病毒灵时可与扑尔敏、vit C合用。
二、抗菌素:一般不用抗菌素,但目前多作为预防性用药或合并细菌感染的常规用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
临床常用处方:(一)、顿挫型和轻型感冒处方:安乃近1片+四环素2片+川心莲6片/次,tid。(简称老三篇)。(二)、中型感冒处方:安乃近1片+扑尔敏1片+强的松1~2片+Vit C2片+先锋霉素3粒+咳必清(或复方甘草片)2片/次,tid。(三)、重型感冒处方:中型处方加肌肉注射处方。庆大霉素针8万u 1支+柴胡针2ml 1支+地塞米松2~5mg 1支/次,im,bid。
注:对有胃病史患者,禁用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及APC类酸性解热药,并在口服药中适当加入甲青咪呱或胃舒平等中和胃酸药。
中医辨治:适用于中型及重型感冒。1、风寒型: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舌苔箔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 防风10g 甘草5g 茯苓10g 川芎6g 羌活6g 独活6g 柴胡10g 前胡10g 枳壳5g 桔梗10g 。加减:头痛甚者加藁本10g 细辛3g ;肢节疼痛无汗者加麻黄5g 桂枝10g ;鼻塞流涕者加辛夷10g (布包),苍耳子10g ;咳嗽痰白者加前胡10g ,紫宛10g ;体虚气短者加党参10g ,黄芪10g ;内有郁热,烦躁咯黄痰者加生石膏15g ,黄芩10g 。方歌: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疼头项重,散寒去湿并疏风。 对于体虚复感风寒,咳嗽痰多患者,宜选用解表去寒理气的参苏饮加减:党参10g 苏叶10g 陈皮5g 枳壳5g 前胡10g 法夏10g 葛根10g 木香3g 甘草5g 桔梗10g 茯苓10g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2、风热型:症见发热恶寒,咽喉疼痛,舌苔箔黄,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5g 连翘12g 淡竹6g 荆芥6g 牛旁子15g 箔荷6g 淡豉6g 甘草6g 桔梗10g 芦根10g 。加减:轻咳无痰,头目不清者,加桑叶10g ,菊花10g ;咽喉疼痛者减荆芥,豆豉,加元参15g ,山豆根6g ;咳嗽咯黄痰者,加黄芩10g ,石膏15g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箔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3、暑湿型:发生于夏天的外感,症见发热,汗出不畅,心烦胸闷,舌苔箔黄或黄腻,脉濡数。治以祛暑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香薷6g 扁豆10g 厚朴10g 银花15g 连翘12g 藿香10g 佩兰10g 箔荷10g 。加减:心烦溲赤者加黄莲6g ,淡竹10g ;恶心吐泻者加紫苏10g ,茯苓10g ;身热不退者加青蒿10g ;头痛者加白芷10g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若逢热盛加黄莲,新加香薷银翘入,暑湿外感此方煎。
特殊类型感冒:1、胃肠型感冒:症见寒热头痛,头晕呕恶,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肠鸣泄泻,口淡乏味,舌苔白腻,脉濡缓。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g 白芷5g 陈皮6g 紫苏10g 枳壳10g 桔梗6g 茯苓10g 白术10g 厚朴6g 法夏10g 神曲10g 大腹皮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 。方歌:藿香正气枳陈苏,枳桔苓术厚朴俱;夏曲腹皮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驱。2、中邪外感:该型多见于体虚或少体力劳动之人,每发生于登山涉水或办丧事之后,感受不正之气,病来突然,有时以疼痛为主,主要表现为全身酸痛,痛无定处,无定时,不知何时,何处即突然疼痛一次,病人因对拘急疼痛无准备而突然跳动呻吟一声,同时病人伴有鼻塞,流涕,发热,恶寒,各种实验室检查正常,用抗菌素,镇痛药均无效。使用小续命汤1~3剂即可治愈。处方:麻黄5g 杏仁10g 桂枝8g 白芍12g 党参10g 甘草6g 当归10g 川芎6g 。加减:风邪加防风6g ;湿邪加防已6g; 热邪加黄芩10g ;寒邪加附子6g 。春夏季节偏热者加石膏15g 知母6g ;秋冬季节偏寒者加桂枝为10g 附子6g ,方歌:小续命汤虚经络,八风五痛总能全;麻杏桂芍调营卫,参草归芎气血宣。风淫防风湿淫己,黄芩热淫附子寒;春夏石膏知母入,秋冬附桂倍加添。
附:流行性感冒:除感冒症状外,恶寒高热,头身疼剧,全身症状严重,同时有多人患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流感煎剂。大青叶(或板兰根)30g 生石膏30g 柴胡10g 前胡10g 桂枝10g 黄芩12g 杏仁12g 。水煎服。方歌:板兰石膏治流感,桂枝柴前芩杏煎。
中医临证经验:
一、风寒和风热型是感冒的二大主证,鉴别的重点在于有无咽疼,若见咽喉疼痛,即使自感恶寒重发热轻,也要按照风热或寒遏热伏辨治。另外,由于风寒之邪很容易郁而化热,故临床上以热证为多见。
二、风热外感极易伤津化燥,若见咽疼重,或音哑难出者,应加玄参、生地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品。
三、对于体虚感冒患者,由于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往往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当以扶正祛邪为主,即甘温建中,调和营卫,不宜单纯疏散表邪,否则,不仅表邪不退,反而易生他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2-26 22:12 2楼
道声谢谢,说声辛苦了。
⬅ 学习拟方,调理肝脾肾,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 老茶馆 赤石脂治病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