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仲景用药之精【吴氏医案医话】

2013-01-10 17:34 楼主
《伤寒论》所载白虎汤中粳米一物,查阅很多文献资料介绍的模糊不清,今之中药市场上也鲜有此物;思之:粳米应该也是大米的一个品种、之所以称之为“粳”可能是为了强调大米的产地问题,就像“云苓、广木香、川黄连、辽细辛等”用原产地的药要比非产地的效果要好的多;因无粳米故用优质大米代替。
每每给病人熬药时发现凡是有石膏的方子,因石膏质重、石膏粉沉在锅底这样熬出来的药液石膏的有效成分大大折扣;加用大米熬后药液粘稠和石膏粉混为一体形成混悬液,从而是石膏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晚上喝米汤后发现夜尿次数明显增多,我家10个月大的宝宝更是如此只要给他喂些米汤有时半小时内小便竟达5次之多;后来调查很多病人,大都有喝米汤后小便增多的现象。
总和起来发现医圣用粳米有三妙:一则提高石膏的溶解度提高药效,二则利小便使热自小便而出,三则养胃防石膏之寒凉伤胃并且不像其他健胃药有助热之弊。
不免感叹医圣用药之精湛!令人折服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1-10 18:28 2楼
一物三用
2013-01-10 23:31 3楼
姜宗瑞的《经方杂谈》里有说过个问题,用大米加入药中同煮可以增加石膏的溶解度。
2013-01-11 12:34 4楼
大米有利尿的作用,看长得那地就知道了。
2013-01-11 14:50 5楼
经方是医圣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晶华。
2013-01-11 14:53 6楼
好学习了。
2013-01-11 19:18 7楼
确实很让人觉得这些用药之窍巧简直就是点石成金。
2013-01-11 21:25 8楼
【读音】:jīng mǐ(“粳”不读gěng,“粳”字只有jīng一个音)
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子。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粘 粳米
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早、中、晚三收。即在六七、八九或十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碾去皮壳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
【用途】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用法】煎汤或煮粥服。
以上是百度的记载。仲景用它还是为了顾护胃气,益胃生津。
2013-01-11 21:32 9楼
另外我最近在想津液的问题,津到底怎么理解呢?诊断学说是身体里的水液,我看不对。热病都伤津,湿热也伤津,湿就是水,水还能伤水吗?所以书上说的不对。
2013-01-12 21:50 10楼
金凤蝶 说:
另外我最近在想津液的问题,津到底怎么理解呢?诊断学说是身体里的水液,我看不对。热病都伤津,湿热也伤津

在鼻感风为涕 在肾感念为精 纵横流转润一身 始终不离于神水
2013-01-12 22:02 11楼
金凤蝶 说:
另外我最近在想津液的问题,津到底怎么理解呢?诊断学说是身体里的水液,我看不对。热病都伤津,湿热也伤津

津液可以想象为体内循环的各种体液,作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同时补充水分。热伤津,无论是否是湿热。湿热伤津就像桑拿天,四周水蒸气让你喘不过气来,可身上的汗还是直冒。汗就是丢失于体外的“津液”。
⬅ 半天治愈喉部有梗 老茶馆 艾叶速治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