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四经十二从”义考

2013-01-19 08:14 楼主
《素问》“四经十二从”义考

《素问阴阳别论》有如下一段话: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媒。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其中对于“四经”和“十二从”,王冰注:“经,谓经脉。从,谓顺从。”;杨上善太素:“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 吴崐注:“四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也。不言五经者,土贯五行,寄旺于四经也。“十二从”,十二支也。十二支不复主事,但从顺于四经,故曰十二从也。”

高士宗直解:“四经十二从者,人身有四时之大经,十二脉之相从也。经,常也;从,顺也。帝问四经十二从,以明阴阳有经常,从顺之道也。”丹波元坚绍识:太素从作顺 (太素中从字皆用顺字岂有所避乎) 。

可见,历代注家大同小异,都是把“经”训为“经脉”,“四经”即“四时经脉”,“十二从”的“从”训为“顺从”。另外,还有“从”字和“顺”字是否存在避讳的问题。

首先,暂且按照上述王冰的版本,看看“四经”、“十二从”的训解是否恰当无误。

1. 文字训解

“四经”和“十二从”两个名词,在内经中都是仅见此处。各位注家解释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把“人有四经”的“四经”解释为“对应四时之经脉”,把“十二从”解释为“十二经脉相顺从”终嫌有些牵强。下文“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就明确说明“四经”不是“四时”,也不包含“四时”,“十二从”也不是表述十二经脉相顺从的情形,“四经”和“十二从”都与大自然的时间节律相应,只是一应四时,一应十二月,时间节律的周期不同而已。既然“四时”和“十二月”是同类并举,“四经”和“十二从”也应该是同类并举,也就是说,“四经”和“十二从”应该具有类似的含义,并且都应是名词性结构。即“经”和“从”应该词性相同,词义相近。

那么“经”和“从”的具体含义如何呢?

《说文解字》:“经,织從(从)丝也”(仁亮按:为了表达方便,“從”用繁体,下同)。

段注:“古谓横直为衡從,毛诗云:衡從其亩是也。字本不作緃(纵),后人妄以代之,分别其音有慈容、足容之不同织之從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

由此可见,從(从)是(緃)纵的的古字,而经和從(从)同义,经线之谓也。

《素问》中“十二从”实际是“十二從(今字为纵)”。根据上述《说文》的解释,这里的“经”和“从(從)”果然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同,在句中字义是经线之引申义“度数、划分”之义。考《康熙字典》:“经,谓天文进退之度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经,度量、划分”,皆是此义。

因此,这里人有“四经”、“十二从”,指的是人体有四和十二两种周期的节度,分别与四时和十二月相应。再进一步,十二月的周期落脚在十二经,四时的周期原文没有明确,根据其意,应该是落脚在五脏。

2. 《素问》旁证

在素问的其他篇章还有讲到同一个问题的段落,那就是《素问 脉要精微论》:

“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脉要精微论》的这段话与上述《阴阳别论》的那段话意义相属。《阴阳别论》那段话论述了人与四时、十二月相应,进而阐述脉有阴阳,并通过脉之别于阳以知病处、别于阴以知死生之期,总结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其中阴阳指的就是脉象的阴阳。而《脉要精微论》本段,亦论人与四时之气相应,并且这种相应以脉为期,也通过脉分阴阳,而知死时。而讲到察脉之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太素》“宜”作“数”,义长),补写勿失(《太素》作“循数勿失”,义长)”,即察脉循阴阳、五行、四时之纲纪。可见这两段文字意义相属,互为呼应。而“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数)”中的“经”字,显然并非经脉之义(这段话完全没有提到具体的经脉),而是与“生之有度”的“度”字并举同义,也即“度数”之义。参考《太素》的异文,就更确证此义了。而杨上善讲“始之有经”的“经”字也解作十二经脉,与《阴阳别论》的训解同误也。

其次,“从”、“顺”字是否有避讳问题

1. 王冰版本“从”字是不是“顺”字的讳字

孙国中先生引用陈垣语,认为为避梁武帝之父(名顺之)的名讳,隋唐之后许多著作中将原来的“顺”字改为“从”字,并认为《素问》中多处出现的“从”字皆为由“顺”字所改的避讳字,还罗列了《素问》中存在讳字“从”的许多篇章。(孙国中、方向红点校《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附录《内经避讳字初探》,学苑出版社)

但是,就在孙先生所列的认为存在避讳字“从”的许多篇章中,其实还并存着不少“顺”字,有的“顺”字和“从”字甚至还离得非常近;而在孙先生没有列出的篇章,也存在着不少“顺”字。这恐怕是孙先生没有详加考证的。因此,不能一概认为《素问》中能作“顺”解的“从”字一定是“顺”的避讳字。

再者,考《说文解字》:“从,随行也”。段注:“又引申为顺。《春秋经》:从祀先公。《左传》曰:顺祀先公。是从训顺也。《左传》:使乱大从。王肃曰:从,顺也。《左传》: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谓不肎顺其长幼之次也。引申为主从,为纵横,为操纵,亦假纵为之。”

根据段注引用的《左传》语证,可知从《左传》时期就开始明确把“从”训为“顺”了,而不是因为避讳“顺”字后才以“从”代“顺”。在梁武帝之后的著作中,或许存在某些“顺”字因避讳改成了“从”字,但如果说凡作“顺”义解的“从”字皆为“顺”的避讳字就不妥当了。孙先生单单根据避讳字这一个怀疑,把《素问》中的不少“从”字径改回“顺”字,恐怕失之草率了。

2. 《太素》中的“顺”字

《太素》中的“四经十二从”这段是写作“四经十二顺”。不单如此,王冰《素问》中的许多“从”字,在《太素》中多为“顺”字,以至于丹波元坚说“太素中从字皆用顺字,岂有所避乎?”,认为《太素》似乎是为了避讳“从”字而都改为了“顺”字,与孙国中先生所论正相反。王冰和杨上善的版本皆在梁武帝之后,其中的“从”、“顺”二字,到底何者为本字、何者为讳字、或者其他什么情况,本人目前暂时还无法考证,有待高明指教。


————————————————————

仁亮按:以上考证,对于经文理解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属于非常细枝末节。后学做这些分析论述,也仅仅算作自己学习《医古文》和《中医文献学》的一个小练习,培养自己训读经典的意识和能力罢了。望各位多多赐教,以接引后学。
(from:我的博客(中医学习):
http://blog.sina.com.cn/renliangjushi)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请各位老师会诊这些脊柱斑点的意义 老茶馆 认识我们身体上的三斑——黑斑、白斑、血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