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疗效,还是疗效

2013-01-30 10:05 楼主
疗效,疗效,还是疗效

对中医的讨论,最根本的着眼点是什么?还是要用上那个“白猫黑猫论”,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中医的关键就是疗效,疗效上去了,说话就中气足了,你说经典也好,说师传也好,说火神派也好,说滋阴也好,都是对的;疗效胜过西医了,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古代的神医,电视剧中的喜来乐,还有网络小说中的那些神针、神脉,他们真的是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吗?非也。如果真的有那么神,就不会有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就不会有从古代到近代婴幼儿的成活率始终很低,就不会有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始终上不去,就不会有“名医门前冤魂多”这句话。老百姓是善良的,只要有真心为民的,只要确实治好了几个疑难病症,就口口相传了。那个被称为“药王”的,他御女有术,御的都是二八少女,而且不少,可人们还是念叨他的好。
因此,可以推断出,中医是在不断前进的,现代的中医是胜过古代的中医的。但还不够,还不能根本改变目前的局面,伤痨鼓膈、急症重症、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中医的领地在一个一个的丢失。
季羡林的文章中说到他的脓疱疮是先找的中医的,后来控制不了了,才转到301医院的。那么,中医真的治不好脓疱疮吗?肯定有人说,我治好过,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治好了几个?能够规范化治好吗?能够得出统计数据吗?也就是说,能够拿出百分率吗?
我说火神派是剑走偏锋,意思是,李可卢崇汉等可能治疗的显效率要高一些。哪怕他们是20%的显效率,可能还是要比其他人高一些。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不断的在争论,有没有人想到对他们的疗效统计一下,凭数据说话?再对其他学派的疗效,也统计一下,两下一比,还要争论吗?
这么多在中医一线的,你们完全可以拿出数据来说话的。我们要看的,不是个案个例,要看的,是整体的疗效。完全不要争科学不科学的,统计数据高的,能够规范化标准化治愈的就是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核心是疗效。在这大起大落之际,与中医的普世价值无关的,一切与此无关的,都暂时搁置。影响和决定中医疗效的,到底是哪些因素?是理论吗?是中医教育吗?是诊断方法吗?是体制吗?是中药药效吗?
如果说上面这几点都有关,那么,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找出瓶颈,选准突破口,高屋建瓴,一剑霜寒,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几十个中医网站,能够在这方面起点作用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1-30 14:05 2楼
如果没有统计数据,疗效也不能说明问题了.顶多是个案,或者是病本该自愈了,或者是蒙对了,如果是癌症什么的,更大的可能是原来误诊了

总之,就算病好了,也不关中医的事..
2013-01-30 16:45 3楼
影响和决定中医疗效的,我感觉是中医大夫的医疗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是最起关键作用的,中医不像西医,对医生的水平没有任何要求,中医医生的水平,决定医疗效果的高低,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在西医医院里,绝不会看到有这么大的差距,西医都是差不多的结论,
2013-01-30 22:07 4楼
这个疗效中医是无法统计的

只能靠传说来传播疗效~!
2013-01-30 22:28 5楼
好贴啊!一定要顶一个!
疗效!疗效!都是在传说中见到!我指的是那些名热一时的“神医”,能够拿出实在的数据吗?
但我相信那些只在当地有些名气的医师是在疗效上有优势的。但很多自开诊所的是中西混用,以疗效为核心,而不是以选择中西为重。有疗效,才有饭吃,才生存得下去。
而对那些动辄“造福全人类”的大神,就省了吧
2013-01-30 22:49 6楼
辨证论治。0000
2013-02-01 12:33 7楼
不要以为患者很弱智

他们心里有数虽然不是统计数字
2013-02-01 15:56 8楼
不知为何,楼主竟如此大声疾呼?以为中医没有疗效,还是觉得喊几句“疗效”口号,就“解气”了?
其实所谓“疗效”,是有不同标准的。
以西医看中医,统统没有“疗效”;以中医看西医,也同样疗效不彰。标准不一样啊……
西医以“物质”看世界,认为疾病是物质,治疗也是物质,一物对一物。如果“物”错了,治疗就错了。
中医以“行为”看世界,认为疾病是行为,治疗也是行为,一种行为针对另一种行为。而既然是行为,当然可以利用多种物质,只要制止了疾病行为便可。如果“辨证立法”错了,才是大错特错!
谁对?谁错?其实关系到两种世界观。一切世界观的问题,都不是可以简单说服的,必将长期对峙,甚至直到人类终结。
然而在我看来,“一物降一物”的观点有着明显的漏洞。
比如说“蛇”与“老鼠”这两种东西吧,在一般气温下,“蛇吃老鼠”,它是老鼠的天敌;然而在严冬季节,蛇要冬眠,老鼠无需冬眠,就反过来变成“老鼠吃蛇”了。任何物质的行为,无不与其环境密切相关。
药物与疾病的关系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依靠糖、旦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来维持生活,而不同的人对于三种物质的摄取量区别极大,这就构成人体内环境的不同,难道不会影响药与病的行为吗?
而西医一概不予考虑,只知“标准处方”,之后就算死了人也毫无医疗责任!可见“以物质看世界”与“以行为看世界”相比,其实是有着先天缺陷的……
“以行为看世界”,并非没有国外先例,各国的法律界做得就比较好: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取决于他的行为,而不是物质。一个人如果今天用刀杀人,明天用棍杀人,后天用手掐人,不会因为“统计学意义”而逃脱“连续杀人”的罪责。
然而,在中医行为中,却会因为今天用甲方,明天用乙方,后天用丙方而“逃脱疗效”,岂非咄咄怪事?
自古以来,历代名医从来都是“只管辨证施治,疗效任人评说”,而正是这样却使他们成了名医……
“百姓心里有杆称”。一个中医,治好了多少人,“专家”可以不承人,但百姓自有公论,自会趋之若骛。
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现在的中医界问题是,所谓“洋专家”其实不具备“起码的知识”,我们为什么要信他?为什么要按他的方法评判“疗效”?
“不信专家信百姓”,这不是反对科学,而是坚持科学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民主”基础——少数服从多数!
如果只允许“精英”评判,不允许百姓评判,那才叫“独裁”。
目前应该大声疾呼的,不是“疗效”,而是“以行为看世界”的“中医法律”。
不必区分什么病,集合一个人所有的诊疗记录,症状减轻就是有效。我相信,只要你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只要你认真地“辩证施治”,有效率必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如果硬要搞什么“一药对一病”,我敢断定,哪怕任何强人,充其量不过百分之四十!
2013-02-01 16:58 9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475c220100oecm.html

近读名老中医何炎燊先生的一段话,颇多感慨,引用如下:

《阿房宫赋》有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我说“灭中医者非西医也,中医也”,我很担心,把中医消灭的就是年青一代,希望他们一定不要忘掉中医,但是也不能故步自封,应该吸收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何炎燊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中医不仅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更是中国文化举足轻重的一页。过去几千年里它为我们治病解难,今天,它仍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下,面临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挑战,中医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固守古代中医传统,还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当中医遇上西医,它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又将如何继续发展下去?

谷万里点评:二十年前,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老中医面对中医乏人、乏术的境况,在衡阳会议上提出“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二十年过去了,这种境况不但未有好转,中医西化之病日益恶化,“能免疫而健者十不得一”。干祖望教授认为中医的衰退完全在于中医本身,不重视祖传遗产,不重视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无勇气、无能力深入研究中医学术,用西医标测中医、分解中医,不能采用“以夏变夷”的方法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学医不精,治病不灵,从而否定中医、不思进取,导致中医水平愈发下降。只有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中医才能避免灭亡一途。正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中医者,中医也,非西医也。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没有疗效中医不可能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只有不断提高疗效,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2013-02-01 23:13 10楼
现在中医照清朝时候的名医水平相差太远了~!

看看【血症论】就知道了~
2013-02-02 09:04 11楼
牙混混 说:
现在中医照清朝时候的名医水平相差太远了~!

看看【血症论】就知道了~

民国时期的张锡纯等大概可以和清朝时期的傅青主、叶天士差不多。
现代为什么出不了傅、叶、张等的一代名医,应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 寻求针灸高手(是河南的更好) 老茶馆 生命在于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