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疑问

2013-02-15 11:55 楼主
想问下为什么同一种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在不同的书中描述有差异?
举芍药为例:
我百度了下芍药:
其性味的描述为:
酸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④《本草衍义》:"味涩苦。"

--如果说芍药既是苦的,又是酸的 ,为什么没有人把酸和苦都写在一起呢?如果一味中药有2种及2种以上的性味,又如何判断哪种性味是主要的呢?

归经:
入肝、脾经。
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
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 ---是否可理解为“归肺经,脾经”?
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
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如何才能更深入化的去了解这个归经的依据?

归经和性味有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比如说如果芍药味苦的话,可入心经,小肠经。 味酸的话,可入肝经。味甘的话,可入脾经。余此类推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2-15 12:27 2楼
归经的出现是中医的倒退,早在内经时代就对五味入胃之所走有记载,后来的归经有不少与之相违。
2013-02-15 19:43 3楼
归经理论反应了一部分道理,但也局限了药物应用,都是后世搞出来的,当然好处是对药物入门时容易把握,但是丧失了灵活性!
⬅ 用八字辩证林黛玉的病情! 老茶馆 谁有《中医各家学说》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