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阴阳的物质本质

2013-04-16 13:13 楼主
道、阴阳的物质本质
乌鲁木齐 许晓明
中医要成为医学的主流,不是用现代科学改造中医,而是中医当自强。建立起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对中医理论体系的研究难点,在于没有办法确定阴阳的实质是什么。所以很多人把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归为哲学。其实中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宇宙物质研究基础上的。
《黄帝内经》开篇就已经说明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来源。“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有知晓“道”为何物的人,取法于阴阳,以数据变化而反映阴阳变化,所形成的一门技术。所以只要研究明白“道”和“阴阳”,是指什么物质(或特性),就可以全面解读《黄帝内经》了。要知晓道和阴阳的本质,就不能只研究《黄帝内经》,必须参考易、《道德经》及相关古典著作,还有物理学。
易是我国古典著作中,历史最悠久的著作。易起源于八千至一万年前的伏羲时期。中医理论也大概产生于此时,因为神农不但是中国的农神,也是中国的药神。如果中医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成,依附于中医理论的药学体系也就不可能形成。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才创立了文字。在这之前,易的传承应主要是以大脑记忆(口口相传)为传承手段的。在这种传承方式中,遗失了多少易学理论,我们不得而知。从黄帝时期到周文王时期,有多少人学过文字,又有几人传承过易,我们也不得而知。中医的传承与易的传承情形相仿。从《周易》来看,主要是对卦象的研究,对卦象起源和易学原理,却阐述较少。所以《周易》只能被看做是易学理论中的一篇专项论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无不以阴阳学说为本,阐述自己的灼见。其中以老子最为突出,老子从大处着眼,研究的是易学原理和物质的本质。这与他的工作环境有关,他所接触到历史文献,要比其它人多的多。所以研究中医理论,要以研究易学为主,《道德经》为辅。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道及阴阳是物质。《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地间形上形下,道器攸分,非道自道,器自器也。器即道之显诸有,道即器之泯于无。虽欲二之,不可得也。《道德经》曰:“道,冲而用之又弗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眼里,道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纯哲学概念。道是物质,我们为什么不知它为何物呢?古人为我们认知道,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道为形上物质,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到它的,只有从物质规律中去认知道。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是说,德就是我们认识道的一条通道(一个孔洞)。老子说的德,我们可以理解为规律。因“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可以把道和阴阳放在一起,加以综合研究。
从中国古人的各种论述中,道即可产生万物,又可产生物质规律,又是无形之物质。已为我们勾勒出了道的形象。我们深入研究一下宇宙物质,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一种物质(现代物理学没有把它划入物质概念)符合古人对道的描述,那就是作用力。道即力的别称。再综合古人对阴阳的描述,阴的特性为收敛,阳的特性为发散。我们用现代物理学名词,就可以给阴定义为引力,给阳定义为斥力。现代科学只把粒子物质定义为物质。而中国古典哲学却把物质分为道(形上)和器(形下),即物质不仅仅是粒子物质,粒子物质只是有形物质,而无形物质也是物质。那就是作用力。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人比西方古人对宇宙物质的认识,要全面的多,站的平台也比西方古人高的多。

我们都知道,任何物质内,都存在引力和斥力。细推之,任何物体中分子、原子甚至夸克间的距离,都是由物体中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即任何有形物质结构,都是由作用力决定的。即任何物体密度,都是由作用力决定的。所谓结构是粒子物质存在的基础,结构是由作用力搭建的。老子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生生不息)”。所以天地万物不是自生的,而是由道(作用力)创生的。现代物理学认为粒子物质是自生的。这就是中西方的认识差别。任何粒子物质中既然都存在引力和斥力,那么您能说作用力不是物质吗?您能把作用力和粒子物质分开吗?而现代物理学认知物质,就是把作用力和粒子物质,分开认知的。所以现代物理学不能用作用力,解释宇宙万象。不得不再创立能量系统,来弥补其基础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物理学找不到第一推动从何而来,其实第一推动不在物体之外,而在物体之内。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就已说出粒子物质的形成。任何有形物质的存在,都是因为其结构内部引力和斥力保持平衡状态,其物体才能保持其存在形的不变。所以任何物体的结构形成,都是由作用力决定的。而现代西方物理学,由于万有引力定理只认识到物体的引力现象,没有认识到物体的斥力现象,所以认识不到宇宙,是以平衡态的方式存在的。导致其认识宇宙物质及其规律,常犯极端化的错误。
由于组成物体内部作用力的数值不同,所以物体的结构是不同的。也就造成物体组成密度不同。其作用力数值越大,物体密度越小;其作用力数值越小,物体密度越大。所以有形物质的形成,是由无形物质的数值大小决定的。这才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本质性解说。《黄帝内经》理论之所以称为《素问》,其实质是对人体“质”的论述。物体内部的作用力就是物体的“质”,这与现代物理学所说的物质质量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中西方哲学对物质的认识的差别造成的。只有中国古人认知的物体的质,才真正符合量变而质变的哲理。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物质规律,是由道(阴阳)生成的。物质规律一般来说,就是物质变化规律和物体运动规律。物质如何变化,与道的作用关系,我们已分析过。而物体运动与道的关系。现代物理学认为,物体运动与作用力无关,作用力只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有关,运动或静止是物体自身所固有的。这种认识较符合以“以太”为基础的物质研究。但是牛顿第一定理是建立在理想实验基础上的,而理想实验在实际中,是无法做成功的。这就说明理想实验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认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由作用力造成的。在实践中,我们也知道,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是与作用力的大小密不可分的。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作用力是一切运动的根源。但是对作用力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国古人对作用力的研究,远远超过古希腊哲学和现代物理学。宏观物质运动和微观物质运动,无不以太极模式运动。太极中的阴阳(引力、斥力)就是物质运动的根源。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对作用力的描述,“无为”既“无”的做为。无是形而上物质,有是形而下物质。所以老子才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与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相同)”“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所以作用力是物体产生变化和运动的根本性所在。
综上所述,作用力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道,既形上物质。引力和斥力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阴阳。明白了这些,再学习中医,就知道中医理论,不属于现代科学。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中国古典物理学,已远远超越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现代物理学。我们只要以数解读中国古典物理学,就可使中医学成为精确医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22 07:27 2楼
作为一家之说,或可或不可吧
2013-04-22 11:05 3楼
孙洪彪 说:
作为一家之说,或可或不可吧

先生,您这样说,是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古典易,对我们正确认识宇宙物质及其规律的重要性。中国古人所揭示的宇宙物质及其规律,比现代西方科学所认识的宇宙物质及其规律,在思维境界上要高出很多。中国古人为我们开拓了视野,揭示了宇宙物质的“万物一理”。让我们都好好想想吧。
2013-11-27 05:24 4楼
阳为神经网络阴为血管网络。
⬅ 失眠宜吃的食物 老茶馆 中医理论的本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