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禽流感疫病须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2013-04-21 10:59 楼主
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发生以后,江苏省卫生厅和国家中医药局相继发布了中医治疗的方案。本人略懂中医,读了以后,发现均是按照温热病来治疗的,这违背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人感染禽流感所引起的肺炎,用中医学治疗,必须要辨别是热证还是寒证,不要以为肺炎都是热证,在实际中,寒证多而热证少,乱用寒凉药会加快死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抛弃辨证论治的原则,一见发热,就乱用清热解毒药,那是大错特错!
《伤寒论》所论的伤寒是否包含温病,历来是中医学界争论的焦点。伤寒和温病,一寒一热,天壤之别,共同特点是都有发热表现,治疗方法却截然相反。 伤寒,是为寒邪所伤的意思,“寒”字是邪的意思,是古人对外感热病的统称,现今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均在其研究范围之内。从《伤寒论》所讲的内容看,它是一统伤寒和温病的。
传染病的发生,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外界的气候和环境,内因是患者的体质。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候和环境在起主要作用,病原微生物只是个诱发因素,最终疾病的本质是由体质决定的。所以,中医学非常重视外界的气候环境。因为在外界恶劣气候条件下,人的抵抗力下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春季气候忽冷忽热,寒暖失调,感之即发。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拿人、鬼、神三者作对比说明的,我们凡人都是阴阳复合体,纯属阳气者则为神仙,纯属阴气者则为鬼。阳气旺盛则身体强壮,阴寒之气太盛,则易生病。病于阴虚之人,一百个人甚至一千个人中只有一个,而病于阳虚的人,人人都是也。自仲景以后,医术错乱,开了滋阴之法,草率地给阳虚之人,而用补阴的药,实在是可恨!黄元御在这里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意思是,发病是因阳气虚,所有人都是这样。
既然“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那么人感染禽流感,一发病就是阳虚外感,应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证候,即《伤寒论》的少阴病。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选择几个禽流感患者的病例来分析一下。
病例一: 於某,52岁,3月27日出现低热,29日就诊,后病情加重,于4月3日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低热不退,是阳气抗邪无力,才出现低热。“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是抗病的主力”,病人阳气不足,才出现低热不退,应是《伤寒论》的少阴病,应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若用寒凉的清热解毒药,会加快死亡。
病例二:金某,女,81岁,上海人,农民,4月4日腹泻伴发热,就诊无好转,4月9日晚确诊。
分析:这个病例有腹泻症状,没有咳嗽,病情以胃肠道腹泻为主,一般人不晓得腹泻与痢疾的区别,一见拉稀就用白头翁汤,这是错误的!《黄帝内经》说:湿盛则濡泻,我们常见的拉稀是腹泻,应当燥湿利水,这个病人这么大年龄,肯定还有肾阳虚的问题,应以真武汤为主方来治疗;若用白头翁汤,其必死无疑。
病例三:患者郑某,男,74岁,上海人,退休人员。患者3月31日出现全身乏力、嗜睡、头晕症状。4月5日前往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肺上叶炎症,给予抗感染治疗。4月9日被诊断为重症肺炎,4月10日晚,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全力抢救无效,于4月11日下午死亡。
分析:患者“嗜睡”,就是《伤寒论》少阴病的“但欲寐”,就是只想睡觉的意思,它是精神萎靡不振的形象反映,不是正常的困倦想睡觉,应按少阴病论治,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病例四:2月27日,在猪肉摊上,吴亮亮脸色泛红地说:“婷婷(妻子小名),我难受。”回家后,他测了下体温,39度,已经烧得有点迷糊了。……
分析:病初“吴亮亮脸色泛红”,这就不是个好兆头,这是中医学上的虚阳外浮,是离根之火,刘渡舟《伤寒论》讲稿331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注意条文中的“其人面色赤”,吴亮亮是“脸色泛红”,人们很容易把它误认为是热证,其他的“下利清谷”、“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这些症状吴亮亮在整个病程中没有表现。
请看刘渡舟对这个条文的解释:外热表现为“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这就是格阳,因为阴寒很盛,而阳气根于少阴,阴寒就格拒弱小的阳气,这叫无根之阳,又叫虚阳外浮。这个热正是虚阳外浮的反映……
治疗是要用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汉代的一两折合成现在的量是15克。
这个病若用寒凉药必死无疑!
病例五: 3月8日一早,洪明骑着自行车,去太仓公司附近的菜市场买回了两只宰杀好了的鸡,打算添在第二天的食堂伙食里。公司食堂伙食一般,一周也吃不上一次鸡鸭。但洪明更喜欢吃猪肉,对鸡鸭没什么兴趣。
第二天,邱景就做了红烧鸡块,很受欢迎,她的小儿子还吃了3个鸡翅。但洪明没有吃上。前一天,他就随部分员工前往萧山参加总公司的吊机操作培训。在去萧山的车上,司机发现,洪明开始拉肚子。
……
邱景清楚地记得,3月15日,洪明开始发烧,全身冷得直抖。“快去医院看看看吧,”邱景说。
……
分析: 发病之初“拉肚子”,这是俗称,医学上的名字叫腹泻,当用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生附子大热,用之急救阳气。湿盛则泻,说明患者平素就是阳虚体质,那么他一得外感病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湿盛则泻,这个病有湿温病的影子,湿温病因湿性阴寒,也按伤寒病论治,“3月15日,洪明开始发烧,全身冷得直抖”,这明显是伤寒病,若按温病治疗,乱用清热解毒药,将死得更快。
从以上几个病例分析,他们都不是温热病,何来清热解毒之理呢?若不辨清证候,一见发热,就乱用清热解毒药,是在草菅人命!是在西医的“抗病毒理论”指导下应用 中药,就不是真正的中医学!
外邪感人,是一个由表入里的过程,犹如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战争首先在边境线上打响。人体的”边境线“在哪里呢?风寒袭表,皮毛先闭,肺主皮毛,进而肺气郁闭,咳嗽随之发生,治法是发汗解表(轻症用麻黄汤),汗出则热退,头痛、身痛诸证即可缓解。
中国人应重新认识和学习《伤寒论》,它才是指导我们战胜传染病的 《孙子兵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4-21 12:44 2楼
本文很有价值。
但是面色泛红那个案例,过于胶着文字,毕竟笔下文章,需要其他症状同时印证才行。
2013-04-21 15:40 3楼
请分析一下有效案例。
2013-04-21 16:04 4楼
《伤寒论》说的伤寒是广义伤寒,非就是真的伤于寒!寒温之争何时休!
⬅ 肋间神经痛的自治方法 老茶馆 请问五岁的孩子扁桃体肿大拔罐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