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继‘桢涵茶’五行‘金’现代解释

2013-05-09 13:25 楼主
何为道?继‘桢涵茶’五行‘金’现代解释
一、“石头玄机”是中医理论与前卫科学儒释道沟通桥梁:
明白此“启动自组织自愈能力”一条主线,倘若“牵强”套用传统中医“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则‘一气周流’为君、‘体质’为臣、‘病症’为佐,那么石头治病(微量元素-电子转移-高抗氧化能力)既是提升“一气周流”的引经报使“给力”,又是临病察机(通几、解释量子微粒)治病必求于本(‘本’者类似现代真空自震荡、零点能量场、宇宙波函数……电磁波)是‘上工治未病【上守神】’治疗关口前移【先机】的根‘本’目标作用体系。
由此导入:“石头治病玄机”作为中医原理、传统儒释道与当代前卫科学(量子生物学、系统自组织理论…)沟通的桥梁自然顺理成章。倘若能由此“明理”“知本”摆脱“中医只是经验技术”之百年魔咒,那么又何须担忧中医不科学?中医文化之自信、中医文化之自觉、中华民族文化之复兴也必将自然而然!
由此导入:古人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者道也;‘道’从客观性“理体法本”者言宇宙本源是根本存在【上帝的粒子】,从主观性“事用智慧”者言此宇宙观、世界观使然【般若智慧】!它决定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中医者,文化之产物,文化者,人类思维之产物,焉能离开宇宙观、世界观…之主宰?因此道在中华文化中,既是宇宙万物本源(源头本体-微观客体)【权且可对应现代量子生物学】又是认识论的途径道路(整体事用-宏观主体)【权且可对应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是世界观-总道理、总规律(哲学本体论),是古人宇宙观/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宏观-中观-微观的有机统一。

二、道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有机统一
㈠宇宙观、世界观:道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总原理、总规律。
古人追求生命真谛、宇宙万物根源!一切科学的、文化的、哲学的、宗教的的学问,研究地极深,归根到底都将面临一个归宿性的答案:“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所有科学、文化、哲学、宗教……归根结底必须要作出解答的根本性大问题,也是整个人类为此孜孜不倦努力探索的大问题。中国古人对此早已回答:那就是‘道’!就是‘阴阳’!即所谓“阴阳、元气、太极合而为道”。
现代科学从物质层面进入,已知万物皆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中子与质子构成,质子中子再由夸克构成。理论上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人类感官工具的延伸,物质应该可以被无穷分割,此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以多生多,没有无限小。”因为任何一个事物一旦成立,它本身就是由矛盾着的双方乃至多方构成的,那么任何基本粒子,小到中子、质子、光子、电子、夸克乃至至今没有找到的龙子、渺子,只要它一旦成立,作为一种“子”,一种物质,它必然是由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构成的,又必然可被继续分割,由于引力和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是构成宇宙间最基本粒子的最基本矛盾。因此可以断言,任何基本物质(粒子)【一物一太极】,就必然至少可被分割为引力【阴】和斥力【阳】两部份。此[古代王夫子《正蒙·参两篇》言:“阴性凝聚(引力),阳性发散(斥力),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
从拙文《宇宙本源与“道”—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已知:中华文化的“道”既为宇宙之本源、就是构成充斥于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元(基本粒子),老子曰:“有物混成……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管子曰:“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到不能再小的基原(基本粒子),构成世间万物,构成大到不能再大的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至微至著、至隐至显。同时它又规定和参与着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衰退、消亡的一切过程。故而人们常常又把‘道’当作规律和一切过程解读,如‘道者规律也’‘法天地运化为道’‘大道无痕、平凡即道’等等,进而还把一些遵循客观规律的理论、方法、技术也称之为‘道’,如‘天道’‘人道’‘医道’‘诊道’等,‘道’已成为一种正确合理(普遍真理)的泛指,一种古代科学的代名词。现代翻译类似于当代无处不在的跨学科科学-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思想。
然而宇宙基元≥0的物质序态、趋向于0不等于0的不可感知性质【无】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直接接触研究‘道’而了解‘道’,此《道德经》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其首,随之不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唯有通过已知事物或可感知的事物【有】为研究对象,曲线了解和体悟‘道’(因必然要经过思维【心证】,故有“心生万物”之说),进而从源头把控万物变化发展之规律。故《道德经》开首变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道这个东西是宇宙的根本源头是可以(而且必须)弄明白的,但并非能用我们通常感知的【有】所能讲明白的;倘若用我们通常感知的事物去命名(描绘、定义),那么‘一说即不中’。]同理,释迦则将此宇宙基元名之为“真如”“自性”“如来”“般若”“实相”……故《金刚经》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是非般若波罗蜜多,是名般若波罗蜜多……。”
古人把可感知事物偏重于边界结构称之为‘形’,把构成形的精微物质从偏重于质量能量层面理解称之为‘精’,从偏重于客观物质信息流层面理解称之为‘气’(能量),从偏重于主观精神状态-社会属性(信息)层面理解称之为‘神’。现代翻译:物质能量的发源和积蓄为‘精’,客观物质流信息反映为‘气’(类似现代物理学场和系统论系统质概念),主观信息控制流为‘神’(含理之气为之神,类似于现代物理学通过场调控系统的动态能观、能控、能达和系统论具有主观控制信息的系统质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一旦成立,就必然是此三者‘精气神’相统一的结合体‘混而为一’,且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一者受损累及其余。《道德经》言:“道生一(元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精气神)、三生万物(三位一体),万物负阴(引力)而抱阳(斥力),冲气以为和(引斥力相对稳态)。”道家有“精气神合而为道。”之说。(类似于现代贝时璋院士:“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即物质、能量、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王夫子《正蒙、太和篇》注说:“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规律),即所谓太极也。《通老子论》言:道者自然,《易》谓之太极(极深研几),《春秋》谓之元(本源),《老子》谓之道,释迦谓之空。”【自性、真如、纯一、实相、谛理、妙有、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真假中’三谛是其客观性的写照),净觉、楞严、般若、菩提、涅槃、佛性……“‘空假中’三观、‘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彻悟圆融无罣无碍”是其主观性的写照)故“佛说种种名,诸义皆圆,尽此般若一法。”】。
《周易正义》注:“以理言之为‘道’,以数言之谓一(小一),以体言之谓无,以物得开通(规律)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信息),应机变化谓之易(生生),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无极】”即看不见、摸不着(唯言语道断、心行灭处、缘起性空、止观体察)的客观存在--真空妙有(说一皆不中)。【道的恍惚杳冥创生状态中包含着现代基本粒子、微观质量、能量、信息(三生万物)和这一切所构成的所有物质形态之万物本源。类似现代量子波粒两象性、测不准定律,零点能量场、真空自振态-暗物质……无穷小趋向等于无穷大】,它虽是万事万物的共有本质、本来面目,但它本身无相又无不相(微观基本粒子趋向于0又不等于0,一切存在都是其变化过程反映),即无不表现为相,无不表现于一切事物之中,故释迦又言之曰“菩提种子”。由此则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间的“执著点”转换而已【不二法门】。
中医的“临症察机”来自《易经》“智慧察几”几者微也,通机、通道、解释微粒谓之‘小一’,战国后期的惠施(前370——前310)说:“其小无内,谓之小一。”所谓无内,并非是今人理解的坚实固体,而是指物质被无限分割后,接近临界(趋向于0、不等于0),不再含有基本矛盾。意思是指构成宇宙万物却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感知的基元(根源)。类似于现代宇宙本源、最基本粒子(量子层面)、真空不空、超光子、超光态、负质量、磁单极、以太……。这一归宿性的答案解决了、把握到了,则《系辞》“大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深也,以定天下之业”“唯深也,以断天下之疑”“唯深也,以成天下之务”。此孔子说,《易经》这门学问,是我们老祖宗追求生命真谛、宇宙万物最根源、最深的那个根而产生的。也可以说,它是我们老祖宗对人类社会、宇宙万物、生命真谛从根上挖出来的学问。深到极点,宇宙万物和一切人类的思想等等(天下之志)都明白了,就都能想通了。即探讨宇宙间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根本大学问,解决所有问题(见长沙黄文悦《挑战天下易学》)。故后来明代心学领袖陆象山言:把握根本“除了先立乎大者(道),全无伎俩”“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是理。”由此循道、明理则“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由此对应现代科学,故权且可认为是当代前卫科学:量子力学、量子生物学、生命量子波与相对论、混沌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客观与主观、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统一。】(不作展开)

㈡认识论:“道”是认识万物运动变化的思维过程。
从古到今认识论途径原有“形上”与“形下”两条路线:《易经》言:“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思维心路(机)-重过程周期-联系原形,解决为什么-所以然,重整体性,系统观(执著点:信息-无形-属阳)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原形综合道路】;“形而下者为之器”【物--器皿物学(要)-重质地还原-深入原质,解决是什么-知其然 ,重区别性,还原观(执著点:质量-有形-属阴)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原质分析道路】此先哲认识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心证),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其器(器证)”;“心证为上达之机【形而上-大知】,器证为下学之要【形而下-小知】”。此《庄子》有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意思说,大系统总体性质规律的知识是广博、深远、综合、系统的,子系统局部性质规律的知识是细微、精致、分析、具体的;大系统总体性质规律的描述表达是概括抽象的,子系统局部性质规律的描述表达是复杂繁琐的,两者不可偏废。)天下事物最终的道理(总规律)常殊途而同归“放之四海皆准,质诸古今而不疑”(宋·程颐语),具体方法技术每每“隔行如隔山”各有不同。此《道德经》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进入本源--真如实相]。”用此比对衡量还原论思维、定性定量研究分析的现代科学(狭义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无疑应归属器证之学【形而下的小知】,离【形而上的大知】心证之道尚有距离;而‘器证科学’古人称之为“格物致知”,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属小学阶段【类似释家-小乘漏尽智】,而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心证科学’(量子力学、系统论自组织理论…跨学科“放诸四海皆准”的第二维度科学)才是真正的大学阶段【类似释家-大乘无漏尽智】。
对比现代科学以形为界的认识证明途径:①既有: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传统【形下】科学逻辑路线:其形式逻辑-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概念定义-推理三段论,前提是时空确定,理论是:上世纪初的科学框架(十九世纪的结构定位思想和二十世纪中叶的线性反馈);其适用:第一维度科学【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看得见-有)。②也有:格物-思辨-演绎-彻悟的前科学【形上】逻辑路线:其量子逻辑-波粒两象性、测不准定律、薛定谔猫、梵我同一,前提是时空不确定,理论:当代前卫科学框架,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理论、系统自组织、电磁场理论;适用:第二维度科学【光态、质能信息同一】(看不见-无)。即①器证加逻辑推理:偏在物质和能量,核心还原论。②心证加行为直觉:重在信息和能量,核心系统自组织。
从认识论而言,科学又可以分为综合或系统、分析或还原两大类:①综合-系统方法研究“形”或“事”发生-发展-变化轨迹,从而认识“道”或“形上学”方法;②分析-还原方法破解“器”和“质”的结构与功能时所必须的“形下学”方法。
中西医“形上/形下”比较:①定义比较:中医学定义:以系统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过程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科学体系。西医学定义:以还原论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科学体系。②内容比较:山西贾得道(中医史学家)将中西医理论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中医是两头大中间小,西医是中间大两头小,正好相反;中医理论起首于大量哲学内容,西医没有,中医的生理病理相当简单,甚至是纯逻辑推理,可它的临床方法却比西医多得多‘浩如烟海’。”③作用方向比较:陆广莘:中医是向上(形而上-哲学本体),向前聚(整体涌现),向内(强调内在--正气所主,邪不可干。)西医是向下(形而下-技术方法),向后散(局部病灶),向外(强调外来--细菌病毒入侵)。④特色比较:中医重形上的特色:重心--神--时间--过程--强调整体环境;西医重形下的特色:重物--形--空间--结构--强调局部解剖。故依据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关于不同范式的学科之间,两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原理(认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中医理论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德”“究天人之际,类万物之情“,按照天人相应原则和“下学而上达”认识路线,最后追寻到表述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总原理、总规律(类《易》理道/亚里士多德“后物理学、第一哲学”牛顿/“第一原因”)上来,类似当代系统、综合性研究道路。再用这些总原理、总规律(易理/道)由上而统下来认识指导具体学科的科学-技术-经验三个层次:理论原理、规律是科学的内容;实践中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经验则是最初级的感性认识层次。因此中医理论既不是朴素原始经验,也不是还原论的简单形下器证科学,而是孔子言“下学上达”“向上攀爬”再“由上统下”的三级贯通,整体系统贯穿形上、形下的前科学、超科学(类似当代第二维度前卫科学)。
故李致重言:“就狭义科学而言,中华之道是重形而上的哲学、第二维度的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是科学之本体、母体--前科学、超科学,是现今科学‘神灵’的圣母玛利亚。故今天人们认为的中医非科学性不是中医的无用性,而恰恰是人类对于现今科学完整性再认识的高瞻远瞩性思考。”用此来对照百年来反对中医者,大多以“西医能说清楚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科学的,中医不能说清楚(不知所以然),虽然治好了也是不科学的……”以“所以然”理由为杀手锏(直至今天,包括一大批在职中医自身在内,还在顽固坚持:中医只是经验技术,不知所以然),然就认识路线而言,“中医之所以能让你糊里糊涂地活着”并非全靠经验技术的概率偶然,而是因为其从根本上就注重用‘形而上’的‘大道无形’解决疾病“所以然”(治病治本);“西医之所以能让你明明白白死去”也并非因为已经找到“所以然”,而是其貌似科学的‘形而下’虽能说清楚,但本质上只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小学”“小乘”方便法门阶段,离“明理得道”“智慧般若”的“大学”“大乘”相距尚远?倘若以此为标准“偶像”,想不让你被“骗”死“迷”死也难!试看,现代医学已经“发明创造”了7000多种疾病,每种疾病皆有几种至几十种不等之原因,但又有几个是找到了真正的发病原因?结果,囿于寻找用‘形而下’有形结果代替‘形而上’(众因缘具足和合而生)的无形原因,唯有忙于打压有形指标、消灭细菌病毒、摘除肿瘤果实……如此等等,概以‘形而下’疾病模式之浅陋而度‘形而上’整体系统之胸襟,陷于还原论泥潭,结果常常慢性病治成了终身病,疑难病治成短命病,虽然要想糊里糊涂活着也难?但因利益或教条形下的惯性驱使,好像常常临死还不忘咬人一口“不科学”!
对此老中医郭博信有精辟概括:因为宇宙事物的本源是无形的,即“原因是无形的,结果是有形的、无中才能生有!”故“中医能治好病,自有中医的道理(是形而上解决所以然),反对者言不知其‘所以然’,是自己不知‘所以然’,非中医不知其‘所以然’。”“疾病的第一原因是无形的!中医是(形而上)无形科学,是解决疾病第一原因(治病求本)的科学。一部《内经》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疾病发生(背后无形)第一原因以及怎样识别疾病发生的第一原因!一部《伤寒论》就是告诉我们怎样识别疾病(背后无形)第一原因以及怎样解决疾病发生的第一原因!”而“西医是(形而下)有形科学,实验室定性定量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某种意义已经背离牛顿第一原因,用牛顿自己话一言蔽之,只不过是‘用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而言。”
中科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言:“中医学与近现代西方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区别,是思维方式(哲学本体论-世界观)导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区别。如果不理解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不研究中医理论与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必然难以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医学之道,更谈不上运用中医理论去解决临床问题。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过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如何创造未来。中医学内在的中华之道(哲学本体论),不是已经消逝的遥远记忆,而是贯通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千古命脉所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5-09 13:27 2楼
㈢方法论:道是把握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方法论。
认识论的不同必然导致方法论的不同,不同于现代医学定性定量研究、实验室寻找致病原因和治疗手段的方法【形下器证】,中医流派方法【形下之术】虽浩如烟海,然从系统-综合性研究【形上心证】言,不外乎纵向和横向两途:
①纵向者常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周期为经线建立证态辨证模型,如传统中医的《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此因为“形而上”特色是“生生”过程之道,《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运动变化)之谓易”“生生之谓道”,《黄帝内经》“候之所使,道之所生(时间、过程、频率)”“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吴维《中医科学性的准思维》:中医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是从天地框架演绎星宿历法(时间过程),从星宿历法推原五行八卦,从五行八卦透视医理医术。中科院哲学大师刘长林:“质量能量信息三位一体,西医重质量重在解剖空间,中医重信息重在时间过程,故生生之道是时间之道、过程之道、自然整体有机运化之道。”中医研究院傅景华:“道为过程,气是关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治病求本》吴俊玲:“生命的本质是生命运动,生命运动一旦停止,解剖形态上的完整性便失去了价值。从深层次而言,生命首先是一种过程流,解剖结构的内容和状态只是过程流的表现形式。结构必须是“活”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生命,生命过程流一旦结束,人的细胞、组织、器官就自然瓦解。疾病的发生本质也首先是生命运动功能的异常,是生命过程流的异常,因此,疾病本质首先是功能性的、过程流异常,功能性过程流异常可产生解剖形态的改变,也可不伴有解剖形态改变。”
医易相通-通在事物运动变化过程周期:恽铁憔《群经见智录》言:“自来医家皆言医通于易,而无明白晓亮之理论。……然《内经》常言少壮老病死(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此拾字即《易经》之精义,含生之伦,无论动植,莫不有少壮老病死、生长化收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周期-总规律),而尤妙者,在生则必长,少则必壮,壮者必老,老者必已。已者自已,生者自生,万物纷纭,绝无一刻停息,毕竟孰为之,孰令致此,则时序(周期)为之。”“人为四时之产物,人资四时以生,乃确实之真理,放诸四海而准者也。惟其如此,则人与四时,自然息息相关,人身气血之运行,自然以四时为法则,而莫于违背。此为《易经》与《内经》之基础,无丝毫含糊假借者,然后本此推论,则委曲悉尽。”概而言之,阴阳多少划分本质上皆类似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期过程的描述和把握而已,而过程周期的振荡反复即是频率,故频率者节律也,节律者规律也,规律者非科学又何以为?
建立过程周期控制模型也是现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现代物理学已经明白:一个系统的某一物理量的值,不断地经过极大值和极小值而变化的现象(过程周期变化)被称之为振荡。它是一种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观粒子无不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的运动形式。现代诸多科学学科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围绕着被研究对象(系统)的振荡现象(过程周期变化)而建立模型、展开研究,建立系统振荡(过程周期变化)控制模型乃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自然振荡过程周期都可以用一条圆周轨迹(没有展开的的正弦曲线)来表达。中国古代似乎早已抢先走上了这一步,以古人描述一切事物变化规律的太极模型为例,如果说一个事物、一个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圆,那么描述其振荡周期变化的正弦曲线,无疑就是太极图中分割阴阳的S形曲线……。(参见拙文《中医辨证施治的本质是疾病变化过程周期的控制管理》)
②横向者常以精(形)气神(物质能量信息)三个层面为纬度建立三级管理控制体系:所谓“粗(下等医生)守形、中(中等医生)复气、上(上等医生)守神”,形是万物边界效应(客观物质性体现)中医临床如经络辨证、藏象辨证…(略);气是万物的能量流(能量流动性体现)中医临床如气血津液(痰湿)辨证、八纲辨证…(略);神是自组织的自适应(信息调控性体现)中医临床常言“临症察机”…《黄帝阴符经》:“天性,人心;人心,机也。”心通于道,神会心解,唯以用神察几、察机,才能实现《易经》求中,识‘时’之义,知‘时’之行,观‘时’之变,用‘时’之机,求位正当;如果说释迦牟尼讲经49年皆围绕着“如来实相【神】的智慧观照、般若菩提”(宇宙真空量子波);那么整个《黄帝内经》一神仙道、二养生道、三治病道,[注解:神是生物量子波【信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变化莫测为之神”,仙是山上具“石头玄机”智慧能把握“神用“无”方【宇宙波函数】的人],其重中之重是“治病求本,本于神”。(道家:圣人观其妙-守妙观察智;释家:菩萨缘起性空-守湛寂止观;儒家:心主神明,修心就是修神-守心性存养;医家:《易经》谓之“象思维”-守临症察几)有人分析:一本《黄帝内经》通篇反复论述“神光不聚”、“神志失位”、“神明失守”、“神位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而纵横贯通。用神(自组织量子波)调控多层次耦合错综网络《黄帝内经》言:“拨度奇恒,道归于一(量子)”(调正系统网络的宗旨,在于整体系统自组织和谐)“道在于一,神转不回。”“治之极于一。”“循生生之具,谋天人合德。”(用各种各样方法,达到多层次的系统量子生态自组织的自适应)是中医养生治病的至高宗旨。(参见拙文《“精、气、神”超科学三级信息控制管理》)
医学知识是具纵向横向结合的立体过程网络特征规定性科学:医学哲学家Blois指出,医学作为第三类科学,不同于物理、化学、以及某些生物学分支领域的知识具有平面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假设-演绎、点线因果性方式组织起来。医学推理却是网格化推理,它需要垂直式思维推理,垂直式立体思维类比,比因果关系的平面推理更重要。认知科学家Thagard指出,医学解释不是演绎推理、不是统计推理,也不是单因素的因果推理,而是一种复杂因果网例示。常常初级水平学习者(下工):基础知识稀疏,只有很少链接,需在连接明确情况下,推理能力随连接增加而提高;中级水平学习者(中工):已经获得大量知识,但知识尚未形成良好组合,常不相关连接充斥其中……,不能快速编码和提取信息;高级水平学习者(上工):不但知识丰富,而且对知识体系有良好整理,消除了各种无用连接,形成了良好层次结构的组织图示来迅速过滤掉无用信息,极大提高推理效率。
传统中医是典型纵向横向结合的立体过程网络医学:当代网络医学认为:“尽管主流医学界常常把疾病孤立起来进行处理,但是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彼此相关的。大多数疾病都是与人体功能模块的失效有关,这些功能模块最好用复杂网络的子网络来进行刻画。认为理解细胞、疾病和社会网络中的相互关系都是网络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医学是名符其实的网络医学。中医学将人体系统刻画为格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立体复杂网络,包括身体、身心、个体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在这以人体为核心的立体复杂网络中,中医学描述了各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在辩证施治的过程中体现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性化医学特点。此古人言:“生生谓之易”。中医阴阳五行、藏腑辩证、六经辩证、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都是对这种立体复杂网络动力学中的普遍特征进行高度化抽象和概括的立体过程模块系统。

㈣实践论:道是钱学森、佘振苏等大成智慧(中观)系统实践论。
中医之所以名中医者,本“中庸”中道之医也,此《易·三统历》曰:“德莫大于和,而道莫美乎中,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老子更加精辟:“多言数穷,不若守中。”若能“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则可“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量子态】”。《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正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君子尊德行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道之于中庸而止矣(止观)。”这也是后来宋儒周敦熙、二陈、朱熹等主张的“道(天)物(地)承接协同而不失人情”(见周现强老师论《道物承接协同》)今人言“《内经》不失人情,佛法不离世间”的不二法门,中医实践历千年不衰之重中之重。
中-中庸(基本粒子、引斥力原自稳态)“一阴一阳为之道,太过不及俱失中”,“太极元气为一,不偏不倚为中”,“和而不流,中立不倚”,“中一之道,通天彻地”,任何偏于一方失整体系统平衡和谐之“离一失中,则不和不通,天地不通,则贻害无穷。”元·李道纯词云:“中是儒宗(“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为道本(“中一之道,通天彻地”),中是禅机(释家空假中三观,空为小乘、假为大乘、中为佛乘)。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这种浸润于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系统和谐思想,贯串于全部中医理论和实践。
和-系统和谐。整体系统的和谐有序是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与生命共处于全息、开放、非线性、非平衡的和谐有序状态。所谓“得其和为正,失其和为邪。”人体失其和则病,得其和则无病。 国家是一个大系统,人体是小宇宙,系统控制的最基本原则在于‘和谐有序’,现代系统控制科学的诸多基本原理方法在中医理论中讨论,几乎无一不与贯彻系统和谐有序有关。如:原整体原理、非加和原理、有机性原理、功能性原理、有序性原理、自主性原理、自组织原理……(不作展开),神是最高系统质、气是内在系统质、阴阳是对立统一的系统质、藏象是生命活动内在过程与外在表现统一的系统质、中医辩证施治实质就是为了系统和谐有序而对系统质病变从整体功能上和系统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进行考察、调理,从状态上把握系统和谐的调理效应。中华医道追求的目标就是自稳定、自调节、自控制、自组织的自和谐,‘和’是自然及其生命过程的运变机枢,东方优秀文化的传统精神。
就中医的具体临床实践而言,《太平圣惠方》强调医生“须洞明物理--自然科学(地物),晓达人情--社会科学(人情),悟造化之变通--宇世观(天道),定吉凶之机要--取天地人三才公约之理(中庸-中观),视表知里,诊候处方--决定方法、技术。”
然就当今的科学认知而言,依赖(形而下)人类有限的“五阴六根”感官意识(一切高科技手段和仪器本质上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去全方位搞清“如来实相”“宇宙整体量子波”(洞明物理)恐怕遥遥无期!依赖(形而上)由人类的第七识-末那识(下意识)进入第八识-阿那耶识(大圆镜智)去彻悟(天道)造化之变通,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成佛成仙?妄图简单依赖主观心理层面(晓达人情),那么不与“科学”接轨,便与“迷信”挂钩,更是最不通达物质文明社会人情之歧途,不符国情、不近人情,恐怕也不会有好果子受用?
既然“科学”有形器证【地道】此路不通,“宗教”无形心证【天道】高不可攀,“世俗”追熏名利【人道】阿鼻地狱,那么《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俗利益遵循科学器证,科学器证遵循宇宙本源,本源心证贵在顺理契机),由此开权显实(用器证证明心证),传统“以道为本,兼容百家,执形上之道(理论),用形下之术(技术)”“集一切智,不执两边,而取中道。”的传统中医实践“辨证施治”原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溯本求源,此本《道德经》“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效益)”[通过辨别(形下)有形的相、症、证(结果),了解掌控疾病背后的(形上)无形的几、机、主线(原因),实现治病救人之目的(用)。]如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实践就是通过“司外揣内”,从粗守形【诊】到上守神【断】,从针药治其外【形】到神气应其中【神】;常由结果反推原因,由症状而导出病因、病机;如只要见‘风’之症状,无论是否真的受风,俱可按风论治,相反即使真的受了风却不一定能用祛风之剂。此古人有言:“由因察果十中五六,由果察因十中八九。”
进而倘若用老中医郭博信的“中医是无形科学”观点深层次理解中医的病因学说,那么外六因-风寒暑湿燥火,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皆是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概念过渡(方便权宜),此多致病因子(原因)无疑都是从有形推导无形,进而执简驭繁,由结果推究原因,由特殊原因上升到普遍原因才会成为可能,故常常中医不管什么病总是依赖“辨证施治”法宝,从有形之特殊推导无形之一般,其实这才是今人提倡的“循证医学”须掌控的背后一条无形“气化”“神机”(自组织、自愈)本质主线,此《黄帝内经》明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故又有相当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当今面上大部分中医主张的“辨证施治”循证医学并非中医临证实践的最高境界,惟“临证察机”“中医象思维”才是中医临证实践的至高境界。
笔者窃以为,①“辨证施治”倘若简单囿于面上有形的证态【妄相】结果,不明或忽视背后的无形病机【实相】原因,那么即使时有“效如桴鼓”,而不明“所以然”,终究难免有朝陷于有形证态(用科学器证替代中医哲学本体)之“万劫不复”瓶颈,与真正的中观中道实践论岂可同日而语!②又因为一切证态【显相】结果都是“众因缘具足和合而生”的混沌,倘若过分较真无形【实相】原因的推究,恐怕杳无止境;而中医所谓十九病机其实也只不过是“中道”之权宜,故《黄帝内经》十九病机后明示:“有责求之,无者求之,……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闻之,自有绕樑余音;拘于证,囿于方者闻之,当有振聋发聩之效。③“上工治未病”将治疗关口前移,把握证态背后一条人体自组织自愈【气化神机】主线,对于常见慢性病、系统病、疑难病,与其通过辨证繁复的证态推究原因,不如直接“修环境”更简单、更经济、更中道!(注:通过修复人体内外环境,启动人体自和、自愈能力这是当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明示,也是从古到今、无论中西所有医学大家的基本认同。在此不作展开,可参见拙文《上工治未病、目标治大病》)
由此,钱学森:“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与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又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智慧。即‘哲学(宏观)--科学(中观)--技术(微观)三级贯通’。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专家系统的知识表达,从最传统的产生式、框架式表达,到中期的语义网络,再到最新的概念图解都是还原论思想的产物。知识经过这些方法表达之后,虽具有较清晰的微观结构,但难以造就有机的宏观结构,因为宏观知识结构绝不是大数微观命题结构的简单堆砌。相反常常在实现了知识的精确性的同时,却丢掉了体现人类知识调用的灵活性。”基于医学知识和医学思维的复杂性以及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复杂网络特点,建议:多层次概念网络、多通道并行择优--立体式的复杂知识网络推理。核心:由上统下、三级贯通,此钱学森又言:“本体论的核心是哲学观,它将影响认识论,而认识论就像人所佩戴的眼镜,影响着人们看到什么,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人们提出怎样的科学问题。而从哲学认识论(道)-科学基础理论(理)-技术科学(法)-到工程实践(术)的一以贯之思想,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同理,中医实践既不是朴素经验技术【形下之技】,也不是简单哲学推理【形上之理】(两边),而是形上之道【哲学真理】与形下之理【物变规律】形下之术【方法技术】与形上之德【实践目标】的一脉贯通(不执两边之中道-不二法门)。其简要表格图示:
《大学》:格物致知(下学之要),正心诚意(上达之机)修身、养性(极高明道中庸)
【格物致知=穷理,正心诚意=尽性,利用规律=以致于命】本立而道生;
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正义》:道也者,志之所趋舍。【实践目的决定论】
《黄帝内经》: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具,谋天人合德。
【哲学真理】【物变规律】【方法技术】【实践目标】的有机统一。
陆广莘:“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世界观】决定【认识论】决定【方法论】决定【实践论】
思维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实践科学
第二维度广义科学-第一维度狭义科学-方法技术-实践检验
哲学(宏观)--科学(中观)--技术(微观)三级贯通
古人“道理法术--循道、明理、定法、合于术数。
“执形上之道,用形下之术”故为中医,“集一切智,不执两边,而取中道。”

明白于此圣世大同宇世观,则明白:科学泰斗钱学森为何言:“象数学和中医理论蕴含着许多现代系统论思想,……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超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明白于此则明白,当今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为何向整个中西医理论界预告:“中华医道的原理远远超过西医及现代中医学甚至整个近代科学体系。中国古文化正在挑战现代科学,现代科学革命的新挑战与之日益趋近。中医是那神圣的未来科学殿堂,中医文化的源头正是现代前沿科学努力追寻的目标体系。”;
明白于此则明白,现代量子生物学代表人物林陆山为何断言:“中华文明的支柱《易经》、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量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灿烂的量子生物世界必将引领人类前卫科学发展,使人类认识‘自我’,回答‘我是谁’、‘谁是我’成为可能。
明白于此则明白,武汉 ksjyjs叶苗先生为何断言:“《黄帝内经》生物电磁学必将领导、统帅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
明白于此则明白,中科院哲学大师刘长林为何断言:“中医理论、中华医道的瓶颈在哲学而不在科学。”香港浸会大学李致重为何言:“当前中医现实是:基础理论(哲学本体论)的科学失去了作用,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不善于使用,充斥教材和临床的尽是经验。所以中医唯有经验化,唯有取下而衰弱。然而,经验是不能称作为科学的,所以这种衰弱,其实意味着中医学的倒退和消亡。”由此“求医问药甚少上工思路!弃理求术当今养生通病!成熟中医倒退经验层面!”
明白于此则明白,中科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言:“百年中医之盛衰就是哲学本体盛衰,关系着今天中医学术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关系着中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民族兴衰的重大问题。”
最后仿用张雷先生《中医拯救健康》小诗结言:
仰读上古真经--内易道德经典,
探究生命真相--量子生物科学,
力行大德正道--儒释道整体心,
打通中西理法--哲学科学宗教,
重构人类医学--中医拯救健康,
回归圣世大同--内经生态世观。

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
茶疗康复研究中心宣021-66318339
⬅ 中国中医药报:全方位回归临床才能实现中医梦想 老茶馆 芍药花开赛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