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肝经缺失的体表循行线和穴位

2013-05-21 02:38 楼主
《灵枢·脉度》说:“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实际上,足六阴经感传的循行线也是上头的,只不过主要走的是内行线罢了。此言之意无非是说:“足六阴经在体表的循行线是从足至胸,长度都在六尺五寸。”可是从目前的经络穴位图上看,足六经的长度明显的不同。具体如下:

1、肾经从足小趾到前胸第一肋间,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2、脾经从足大趾到前胸第二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

3、肝经从足大趾到前胸第六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很明显,肝经的体表循行线比肾经和脾经的体表循行线少了一大截。这似乎不符合古书的记载和常理。为此我做了肝经的经络感传。

一、肝经的经络感传

肝经的经络感传如下:足厥阴肝经有两个起点:第一条起于足第四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稍下方,沿第四趾外侧小动脉下方向后行走,再沿第四跖骨外侧向后行走,经第四跖骨基底部向内后方行走到达内踝前下方的中封穴;第二条起于足大趾外侧远端趾甲角,经过足大趾外侧小动脉下方的大敦穴,向后经足背内侧至内踝前的中封穴,过内踝前缘,沿胫骨内缘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与脾经交叉,再斜上至腘内横纹皱襞端的曲泉穴,经大腿内侧中线上行到腹股沟部分成两支:一支到阴器(男性到尿道海绵体和附睾,女性到阴道、子宫和附件);一支从小腹向外斜上至章门穴分出两支:其一入腹,右侧横行至剑突下方,再到胃前壁;左侧到胃后壁;其二向内斜上,行至乳中线第六肋间的期门穴分成三支:第一支绕至背后到肝俞穴,入腹后分成两支:一通肝胆后半部分;二沿脊柱两旁过膈肌上到肺,第二支入腹通肝胆的前半部分;第三支沿肋软骨内缘向内上行走,在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处上行,经胸骨上端向内上方行走,从天突穴进入颈内分成三支:一支下行到心脏;一支沿食道下行到喷门。左侧到胃后壁偏左,右侧到胃前壁偏右。右侧还发出一个分支与右侧章门穴至剑突下的分支会合。上行支经甲状腺上行,转到咽喉后面,再上行至眼后面分成两支:前行支到眼分成两支:内行支经从内眼角出颅,向上经攒竹穴斜至百会,从百会穴向外下方到耳上区域;外行支从外眼角出颅,下行至嘴角,分成两支到人中和承浆穴 ;上行支从眼后上行入脑,经脑干到脑垂体。



从以上肝经的经络感传循行线上看,肝经的确有一条从期门穴到天突穴的感传线被古人忽略了。加上被忽略的这一部分经络线,足厥阴肝经的长度大约就与肾经和脾经相同了。那么被古人忽略的这一部分经络线上有没有比较重要的穴位呢?

二、肝经在胸部的穴位

已知肝经在胸部的穴位只有期门穴。按照穴位大都在肋骨之间凹陷处的规律。我们试着在前正中线旁开一寸线的各肋间处进行了检测,并按穴位国际标准序号依次排序命名。具体内容如下:

LR15

位置:在前胸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食道和心脏。

参考命名:五食心



LR16

位置:在前胸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肺上叶。

参考命名:四肺尖。



LR17

位置:在前胸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甲状腺和咽喉。

参考命名:三甲咽。



LR18

位置:在前胸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下智齿。

参考命名:二下智。



LR19

位置:在前胸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上智齿和鼻。

参考命名:一上智。



LR20

位置:在前胸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一寸凹陷处。

经络感传:肝经。

感传重点:脑垂体和耳。

参考命名:锁垂耳。

三、小结

补充了一段肝经的体表感传线,还增加了六个肝经的穴位。这六个新增的肝经穴位很有特点。这就是随着肝经穴位位置的提高,感传的重点部位也随之提高了。感传有重点提示治疗的重点和穴位的特异性所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1-04 14:02 2楼
这种探究精神,值得赞叹!
2013-11-06 10:55 3楼
《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2013-11-07 12:09 4楼
文子医生 说:
《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这段经文是来自于古琴乐音诱发的肝经经络感传。古琴乐音诱发的经络感传是众多诱发经络感传方法中最好的方法。因为乐音对人体的不良刺激小、促进感传的作用强度大。但是古琴乐音所诱发出来的经络感传依然不是完整的。类似的情况还有缺失肾经的胸腹部感传。我所做的经络感传已经比《灵枢经脉》多了很多,但是依然不敢说是完全的。关于这一点做多了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 关于脉的问题,请发表高见 老茶馆 四时如何计算太阳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