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开阖之探讨

2013-05-30 16:24 楼主
今日阅读《名老中医之路》看到龚志贤前辈的部分时,留意到其中一段,细细思惟发现其中颇有奥妙,先录原文于下。

在东温泉古佛洞学医的地方,有一大片夜合树。早上旭日东升的时候,夜合树向东面的枝叶全部张开,其余树叶则闭合;在太阳正午的时候,夜合树的枝叶全部张开;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夜合树的枝叶则又完全闭合。根据这一启示,我们师徒三人对少阳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阖,进行了讨论。
开、阖、枢三者是随天之阴阳而变化的。
少阳旺于寅卯辰,太阳旺于巳午未,阳明旺于申酉戌。少阳为一阳,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之时,阳渐旺,阳气由少到多,由少阳到太阳则三阳开泰。少阳主半表半里,太阳主表,由里达表,故少阳为枢,太阳为开也。阳明为二阳,阳气衰,阴气盛,阳明主里,由阳转阴,故为阖也。
天地之阴阳,人亦应之,万物亦应之,从夜合树枝叶之开阖,随阴阳之升降而变化,体会到人体三阴三阳开、阖、枢的道理。
当时这一番探讨,至今思之,还未堕入玄学,故录此就正高明。

读《内经》最初看到三阳之开、阖、枢的时候,第一感觉便是少阳既然是“少”,“少”即年少,为最初起始,应一日之晨;太阳之“太”为广阔貌,即日到中天,应正午时分;阳明则没有什么自发的印象,就把它留到傍晚了,并且自己找出个貌似合理的解释,太阳照了一天下午热量积聚最为明显旺盛,因此为阳明。
在看了注释后,这种自然而然诞生的映像便渐渐淡化了。
最初对于“枢”的注释比较切合。大体说少阳为表里出入之机,故为枢。
而至后世,尤其是如今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什么是枢,枢就是门枢,门要开阖,就靠中间的门枢,所以这门枢就在开阖之间。这个解释形象,容易理解,但是有个弊病。要说开为表,阖为里,枢在表里之间倒也说得过去。可是把开、阖、枢与时间联系起来就出现了问题,早晨为开是太阳,中午为枢是少阳,下午为阖是阳明,少阳便到了太阳之后,这与经旨不相合。

问题就出在表里与开阖的关系上,而少阳这个半表半里是关键。
龚志贤前辈对于少阳的解释很中肯实在。何为枢?”少阳主半表半里,太阳主表,由里达表,故少阳为枢,太阳为开也。“少阳为一日之晨,是阳气生发之时,阳气由内蒸腾,向上向外。体内无邪气,则顺利透达,体内若有邪气,则正邪相争而呈寒热往来。少阳所主的半表半里是其阳气运行过程中行程的半表半里,体现在阳气(卫气)的卫外功能上。
这里的里,不是说病位的表里,而是阳气升发由体内至体表的这个表里过程,时间要素大于空间要素。这与“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表里”是不同的。如果把“少阳为半表半里”和“阳明为里”这两处的“里”字草率地当做一个意思,自然而然就会犯下“少阳之枢即其位于阳明与太阳之间”这个错误了。所以说早期注家的注疏是正确的,即少阳为气表里出入之机,可惜言之未明。
非要拿门来作比喻的话,倒也想到了好点子。如今不是有卷帘门嘛,同样是门枢,却不是老式立门那种,而是独居高处,门之开由门枢启动完成,而门之阖则是由人力拉下,更契合少阳主阳气升发这个道理。

天人相应,天先有变化,其后人方能应之。我们容易犯下妄自尊大的错误,比如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比其他动物要高级,因此在天人相应的理解上就很局限,更多是站在人的角度,由人类为主宰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实际上变成了人天相应。我觉得在《内经》以及众多中医古籍的阅读和理解问题上,必须先由大自然出发,从大自然到风雨云雾,从风雨云雾到花草树木,从花草树木到禽兽鱼虫,最后才是人。因为在进化的大军中,越是先驱丧失的灵与智越多,即佛所说的“无明”,实在是自作聪明的结果。
许多名家都建议先独立阅读经典的白文,即不看注释,不论懂与不懂,先把原文整体梳理一遍。这是初次接触,一切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联想、映像、灵光都要立即记录下来,因为随着阅读的深入和阅读量的扩大,我们就离条条框框越近,离天然的领悟越远。对于注疏,各个注家单独看都是一己之见,集中起来却也未必就不会犯下偏信的毛病,因为古往今来,许多注家的学术思想是一脉相承(死板地继承)的。
总而言之,一切都靠自己下功夫。功夫到了,必然会发现自己最适用的方法,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

无妙笔生花之能,只是作为记录以备他日思维局限之时给自己棒喝之用,条理紊乱,读者见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6-05 08:27 2楼
谢谢楼主,受益良多。
2013-06-05 11:25 3楼
感谢楼主的精妙分析,小弟学习了
2013-06-11 15:40 4楼
看看《阴阳离合论》中关于三阴三阳的经文再来解释。
2014-03-24 15:53 5楼
钦佩周老师研究精细。 握手致谢谢
2014-03-24 19:50 6楼
内经有说五脏之名,说什么关枢,运枢,等等,这五脏如此之命名,比楼主开合之意更直白。
⬅ 求教老师 老茶馆 心与胆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