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应用四十七——《古今录验》续命汤

2013-06-05 10:29 12楼
证侯有吞咽困难,胸胁部每日上午10时前后疼痛舌质淡,苔白,脉弱,贫血貌
2013-06-05 10:34 13楼
qihuangxinling 说:
比如具体到临床,一个食管ca患者,如果用五行决的规律来选药,该怎么选。

这个食管癌要看伤在哪一脏,之后才用五行规律选药的
2013-06-05 11:29 14楼
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例患者,酒醉后昏睡,凌晨醒来发现衣裳尽湿,2周后出现左侧肢体麻木胀痛难以忍受,以前正中线为界,左侧下颌、左上肢、左下肢麻木胀痛,左侧躯干没事。精神可,口唇紫绀,舌质紫暗,苔白厚,脉弦紧。初拟当归四逆汤加附子,未见明显好转。后又转方小续命汤,仍不见明显改善。我苦无良策,苦恼极了。想请教一下老师,这个病应该朝哪方面思考呢?谢谢!
2013-06-05 13:13 15楼
qihuangxinling 说:
证侯有吞咽困难,胸胁部每日上午10时前后疼痛舌质淡,苔白,脉弱,贫血貌

“吞咽困难,胸胁部每日上午10时前后疼痛”可基本定位为上焦,也就是心肺,“舌质淡,苔白,脉弱,贫血貌.”其证为虚,当以补心为主,补心之法咸咸苦酸,阳进甘甘辛。参以补肺酸咸。代赭石30 旋复花30 竹茹30 山萸肉10 人参10 炙甘草10 干姜10 麦冬30 半夏20
是否允当,高明者自裁之。
2013-06-05 17:23 16楼
飞梦知心 说:
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例患者,酒醉后昏睡,凌晨醒来发现衣裳尽湿,2周后出现左侧肢体麻木胀痛难以忍受,以前正中

从现证分析,病为汗后当风所致,病位在肝。肝主风,为左。当以《辅行诀》五泻方为法,泻肝补心是也。
泻肝之法酸酸辛甘,药选麻黄,杏仁,生姜,薏米。补心之法咸苦酸,药选半夏,竹叶,赤小豆
麻黄12 杏仁12 生姜12 薏米24 半夏12 竹叶12 赤小豆12
此方以今之组方理论观之,必大笑,若深于辅行诀者,方知余言不谬。此药煎好多次少量服,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可大汗淋漓,病必不除。
是否可行,君自裁之。
2013-06-07 10:28 17楼
又一慢性肝炎患者,肝区不适,不耐劳作,面色泛暗,白睛有红络,便粘,进食冷物则腹痛便溏,用补阳之品则头昏头胀,用补阴剂则腹胀不运,用性稍凉之剂则腹痛便溏口淡,饮水稍多则口淡乏味,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尚可,但长服又增咽痛等,舌质暗,边有齿痕,中心有裂纹,薄白苔不燥。望老师指教
2013-06-07 10:43 18楼
226291 说:
“吞咽困难,胸胁部每日上午10时前后疼痛”可基本定位为上焦,也就是心肺,“舌质淡,苔白,脉弱,贫血貌

又一慢性肝炎患者,肝区不适,不耐劳作,面色泛暗,白睛有红络,便粘,进食冷物则腹痛便溏,用补阳之品则头昏头胀,用补阴剂则腹胀不运,用性稍凉之剂则腹痛便溏口淡,饮水稍多则口淡乏味,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尚可,但长服又增咽痛等,舌质暗,边有齿痕,中心有裂纹,薄白苔不燥。脉弦,寸脉不足望老师指教
2013-06-07 13:15 19楼
柴胡桂枝干姜汤,法宗《辅行诀》心热肝寒立法,以内径观之,实为“实则泻其子”《辅行诀》大泻心汤云:口中苦,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必见之证,今无口苦而用之,误也,“用性稍凉之剂则腹痛便溏口淡,饮水稍多则口淡乏味”便是明证。此以柴胡 黄芩 瓜蒌 牡蛎 苦苦咸咸泻心法论之,苦苦咸咸泻心乎,补心乎?以柴胡量独重故泻心也。桂枝 干姜 甘草补肝之阳非补脾之阳也
今观此证:已由肝脾俱病转为肝脾肺三病矣!当宗肝病实脾之法,参以补肺。此本脾虚湿盛,肺虚而燥。
补脾之法甘甘辛苦,药选人参 茯苓 干姜 苍术。补肺之法酸酸咸辛,药选麦冬 五味子 元参 细辛
人参20 茯苓20 干姜10 苍术10 麦冬10五味子10 元参10 细辛5
干姜苍术本应用20,可在服药过程中渐加之。
谬误之处,君自正之。
2013-06-08 11:20 20楼
花蜜 说:
方中用干姜辛温,守而能散,温升而宣通;石膏辛寒而沉降,二味合用,以调理脾胃阴阳,复其升降之职,则四肢

早些没见你提的问题,今天才发现,回答晚了,对不起!要想解答你的问题,要用江尔逊的原话来回答:“《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其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并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至少有两种情形:一是脾胃久虚,四肢渐渐不得禀水谷气;二是脾胃并非虚弱,却是突然升降失调,风痱就是如此”。江老指出:治疗风痱,应当依顺脾胃各自的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使升;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使降。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石膏辛寒柔润,质重而具沉降之性。本方以此二味为核心,调理脾胃阴阳,使脾升胃降,还其气化之常,四肢可禀水谷之气矣,此治痱之本也。由此看来,若能透析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干姜、石膏寒热并用的机制,则本方的应用就可明了。
⬅ 名师讲堂之小儿高热【吴氏医案医话】 老茶馆 关于虚症中满和痞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