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针治疗胆原性急腹痛

2013-06-05 19:17 楼主
辨证施针治疗胆原性急腹痛

陈国献




胆原性急腹痛多由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引起。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施针,并采用“重泻”手法与长时间留针,取得满意效果。
1辨证分型
1.1气滞型右上腹闷痛不适,反复发作,嗳气纳呆,或见口苦恶心,进食肥腻时加重,多无寒热与黄疸,苔薄,脉弦。
1.2湿热型右上腹剧痛拒按,时呈绞痛样,壮热恶寒,口干口苦,呕吐厌食,尿赤黄疸,苔黄腻,脉弦滑数。
1.3火毒型壮热神昏,谵语躁动,持续剧痛,腹硬拒按,尿赤黄疸,舌红绛,苔黄糙,脉滑数或细数。
2治疗方法
2.1取穴主取阳陵泉或胆囊穴,或加胆俞、太冲。随症加减:气滞型加内关,湿热型加侠溪、外关,火毒型加足窍阴、足三里。
以上穴位可单取右侧,也可取双侧。
2.2刺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6~28号1.5~3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缓慢进针至适当深度,得气后除内关穴用平补平泻法、足窍阴用泻法或刺出血外,余穴均用“重泻”手法:医者右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快速单向捻针,直至针下组织纤维缠绕、捻针不动时,继续用同样手法强行捻针,使针感特别强烈。另外,刺右侧阳陵泉时,针尖略向上斜,逆经而刺,使针感直达右胁下。每10分钟运针一次,每次运针20下。运针3次后留针30分钟,每次共计60分钟。
3 病案举例
杨某某,女,50岁,1990年5月20日入院。住院号:902793。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B”超提示:胆石症。入院后经用氨苄青霉素、利胆素、山莨菪碱输液及支持疗法、中草药等综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5月23日因饮食不慎,致使上腹疼痛加重,每于用手压舌刺激,吐出数口酸水后痛减,但1分钟后复痛如故。自此疼痛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5月24日晚21时30分,剧痛难忍,肌肉注射平痛新注射液20mg无效,继之又注射哌替啶注射液100mg,疼痛稍有减轻,但2小时后剧痛如故,一夜未安。次日下午19时50分剧痛骤增,邀余会诊。刻下症:患者呈膝胸卧位,表情极度痛苦,冷汗淋漓,腹硬拒按,神志尚清,询无恶热,苔薄黄,脉弦细。证属气滞之甚者。立即常规皮肤消毒后,取毫针刺右侧阳陵泉(针尖稍向上斜,运针时使针感直达右胁下)、内关、足三里,气感强烈,即刻痛减。采用“重泻”手法运针1分钟后,留针20分钟,患者已自动换为半卧位,谈笑风生。继用平补平泻手法运针后,留针30分钟启针,疼痛若逝。此后5日内未再用任何中、西止痛药物,疼痛未再复发,且饮食渐趋正常。5日后转外科,手术摘除胆囊。
4体会
胆为足少阳之腑,为中精之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故胆原性急腹痛多属实证。经曰:“实则泻之”,“闭则决之”,故临床施针多用泻法。笔者临床针刺时给予单方向快速捻针,每致气感强烈,收到“重泻”之功,往往针到病除。
《针炙大成》曰:“用针之法,候气为先。”笔者认为,留针候气确能延长针刺止痛作用的时间和强度,盖因其能调节和疏通经气之故。临床上于“重泻”之后,留针30分钟甚或1小时,既可增强止痛效果,又不致使疼痛近期复发。
经曰:“邪在腑,取之合。”“治腑者治其合。”临床实践证明,取足少阳胆经之合穴阳陵泉为主穴,对治疗胆原性急腹痛确有良效。实验证明,针刺阳陵泉,对胆囊蠕动、胆汁排出量及胆汁的分泌具有明显的调整或增强作用[1]。有人治胆石症,凡遇右上腹疼痛或胀,配合针刺阳陵泉、足三里,均可消除胀痛[2]。笔者遵熊氏针法[3],刺右侧阳陵泉入皮下后,针尖略向上斜,逆经行针,可使针感抵右胁下,收效良好。
胆囊穴为奇穴,亦即其治疗胆囊疾病有奇效。笔者观察所有有关病例,发现患者在该穴的气感均较强烈。经现代科学手段(经络测试仪)测试证明:急性胆道疾病时,胆囊穴电位较高。可见该穴与胆道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有人单取该穴针刺,治疗胆原性急腹痛获得成功[4]。
总之,在辨证取穴的甚基础上,采用“重泻”手法,并延长留针时间,可收到事半功倍之功。
本例仅选阳陵泉、足三里、内关三穴,足以收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之功,处方严谨,配伍精当。手法上先“重泻”以获速效,继之留针,而后平补平泻,使气机调畅,疗效持久。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学院主编.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 赵炳灿.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15
3 熊光天.阳陵泉初探.中医杂志.1988,29(4):13
4 范保根.针刺胆囊穴治疗胆原性急腹痛.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2):55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久泻滑脱 老茶馆 再谈少泽穴治呃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