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举偶

2013-06-05 19:34 楼主
发热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举偶

摘要:各种发热性疾病,临证视病因、性质、症候真假、病家体质、年龄之不同,或针或药,或补或泻,或化痰,或活血,辨证施治,多可获效。
关键词:中医疗法 发热性疾病 体会
发热性疾病,临床颇为常见,对于有明显原因,如细菌感染之类,诊治不难;而对于无明显原因的发热,特别是无明显细菌感染,化验血常规等均无异常者,西医往往无所适从,虽予解热镇痛药能解一时之急,但往往药散后发热如故,而且用解热镇痛药往往出汗较多,耗伤正气,每致以后发热更频、热势更甚。
中医治疗此类发热,因能进行辨证施治,从病因进行治疗,故而可取良效。现将笔者所治数例不同原因之发热病案体会,书之于下,以期抛砖引玉,倘能为同道带来些许启发,吾愿足亦。
1 益气解表治疗感冒发热、病毒性心肌炎案
刘某某,男,4岁,因“间断胸闷7月,加重4天”,于2009年10月6日入院。患者从小体弱,反复感冒,每次都用西药口服或输液,汗出后发热退。查心肌酶各项均升高明显,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期间又见鼻塞、流清涕、干咳、怕冷、发热,体温多在37.8℃,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虚。给予臣功再欣口服后体温可降,但随后不久就又回升。
中医四诊合参,诊为“气虚感冒”,于10月10日加服益气解表之剂,药用党参6g、黄芪8g、紫苏叶、陈皮、半夏、枳壳、防风、茯苓、白术各5g、葛根7g、桔梗、前胡各3g,水煎2次,分4次服完,每2日服1剂。服1次后,鼻塞、流清涕、干咳、怕冷症状消失,体温渐降至正常。之后中药持续口服,体温再没有超过37℃。后来气温骤降,病情也没有反复。十余日后复查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正常,痊愈出院。
体会:本例患儿素体虚弱,从小就反复感冒,西医多用治标之法,每次都用解热镇痛药后,发汗而愈。熟不知体虚发汗,越发越虚,表虚卫外不固,易致反复感冒。每次气候变化,当正常人尚无感觉时,患者就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发作。证属气虚感冒,治疗上选用益气解表之剂,正所谓“甘温除大热”。方用参苏饮合玉屏风散加减,其中,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协助参芪扶正固本;防风祛风散寒,驱邪外出;葛根解表兼清里热;紫苏、枳壳、桔梗、前胡宣肺止咳利咽。诸药合用,达到祛风散寒、解表清热、益气固表之功,使正气内存,风寒不侵。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临床上见到的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都是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正气虚弱,反复感冒发热,病毒无数次侵袭而造成的。所以一旦见到反复感冒发热的患儿,首先要考虑是否为气虚感冒,尽早中医辨证治疗。
2 针刺为主治疗流感、支气管肺炎高热案
刘某,男,15岁,学生,于2009年9月18日16时40分以“发热、咳嗽、咯痰3天,加重伴呕吐1天”为主诉入院。因3天前受凉感冒,发热咳嗽,咯黄痰,测体温40℃,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及诊所用药(具体药名及用量不详)治疗后,体温暂时得以控制。但1天前发热又反复。刻下症见:头痛头晕、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体温40.8℃,心率100次/分,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时值H1N1甲型流感高发时,询其同班同学也有数例发热患者。初步诊断为:1.感冒(甲流?);2.支气管肺炎。立即给予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内注射,并予头孢地嗪注射液1.0g溶于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病毒唑注射液0.3g、维生素C注射液2.0g、维生素B6注射液0.1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半小时后,体温降至40.3℃。至17时55分,测体温为40.5℃,急予温水酒精擦浴半小时后,体温降至39.5℃,再次给予头孢地嗪针剂1.0g静注,并持续温水酒精擦浴,但体温仍有上升趋势。至21时30分,体温再次上升至40℃,情急之下,试用针刺百会、大椎、双侧太阳、风池、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其中曲池、外关、合谷用提插、捻转泻法;大椎用0.5寸毫针,垂直于皮肤表面缓慢进针,有针感后即停止进针,仅慢速捻转而不提插,以免伤及脊髓;余穴平补平泻。30分钟后测体温,降至37.5℃。启针后体温逐渐下降,未再回升。次日早晨测体温为36.8℃,配合中药:金银花、连翘、栝蒌皮、板蓝根、玄参、葛根、天花粉、浙贝母各15g,生石膏24g,芦根18g,黄芩、知母各12g,藿香、佩兰各10g,薄荷、桔梗、牛蒡子、桑叶、菊花、杏仁、马勃(布包煎)各9g,竹叶6g,生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天后诸症消失,痊愈出院。
体会:本例为一外感风热,郁闭于内,不能外达透热之案,多法疗效不佳,最终以针刺取效。所选之穴,百会,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又因其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刺之可调动身之正气战胜邪气。刺风池可使风热之邪外出有路,太阳穴为“经外奇穴”,针刺此两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解除大脑疲劳、止痛醒脑,调理气血,疏风解表。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以治表证为主,对热病、头痛有较好疗效。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配合谷、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等有良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为强身壮体穴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等作用。诸穴协同作用,使正气充实,驱邪外出,故取佳效。
3 活血化瘀治疗妇科手术后瘀血发热案
李某某,女,38岁,于2009年11月28日因卵巢囊肿,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卫生院妇产科手术后,每天下午都会发热到38℃以上,最高达39℃以上,已连续输注头孢噻肟、阿奇霉素等注射剂7日,化验血常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复查腹部B超,诊为“盆腔血肿”( 大小约5×6cm)。12月6日上午邀余往诊。询其口干,每当发热之前,都有畏寒,查见患者面色晄白,唇色稍淡,舌淡稍暗,脉象稍弱。辨为血虚血瘀兼有气虚之证,给予补血活血、益气清虚热之剂:黄芪18g,党参、生、熟地各15g,防风、银柴胡、秦艽、赤芍、鳖甲、丹皮各9g,白术、当归各12g,川芎、知母、炙甘草6g,取3剂,水煎服,每日1剂。12月8日上午接到对方电话,称服药1剂后当天下午发热最高达37.3℃,第2天下午发热为37℃,均未再用退热西药。患者及院方甚感满意,并询进一步服药情况。嘱其在原方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各9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续服3剂,痊愈出院。
体会:本例为一术后瘀血发热病例。由于术后失血过多,气随血损,故见面色晄白,唇色淡,舌淡脉弱;气虚卫外不固,极易为外寒侵袭,故每于发热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畏寒症状;腹腔血肿形成,加之气虚不能行血,血瘀不行,故见舌暗;阴血亏虚,虚阳外浮,故发热每见于午后。方中党参、黄芪、白术、防风健脾益气、祛风固表,以防复感外邪;当归、生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以治阴血亏虚、瘀血稽留;银柴胡、秦艽、鳖甲、生地、知母、丹皮益阴清虚热。诸药共奏养血活血、益气固表、滋阴清热之效,使气血旺盛,外寒不侵,瘀血得散,虚热得清。
4 补气血、清痰火治疗癫病发热案
卞某某,女,20岁,于2009年7月21日因“失眠多梦、乏力3年余,反应迟钝、发热1月”来诊。其母代诉,近一年来,每夜入眠不到4小时,即使入眠,往往多梦烦扰,醒后若未眠;发热1月来,体温一直在37.5~38℃之间,曾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诊为重度抑郁症而告病危,家属不信;转而到市中心医院,诊为“脑炎”输液治疗1周,体温丝毫未降;又到市精神病院观察,排除精神病而拒绝收治。迫于无奈,决定中医治疗。刻下症见:反应迟钝,神情木然,面色晄白,每向患者提问一问题,需穷思极虑后方能作答,查舌淡,苔薄黄,脉滑数。诊为“癫病(痰气郁结型)”。遂予中药涤痰理气解郁之剂:半夏、竹茹、枳实各9g,橘皮、黄连、郁金、生姜各6g,甘草、明矾(研末,分二次温水冲服)各3g,水煎服,日1剂。服药2剂后呕吐痰涎约500mL,夜眠稍安。7月23日二诊,患者梦多,面色晄白,仍乏力,查舌淡,苔仍薄黄,脉虚稍数。证属心脾气血亏虚,拟归脾汤加减:黄芪、人参、茯神12g,白术、半夏、陈皮、厚朴、香薷9g,茯苓、炒枣仁、当归、远志、龙眼肉、合欢花、藿香10g,木香、炙甘草5g,生姜6g,大枣3枚,夜交藤18g,龙骨20g,牡蛎24g,荷叶1张,水煎服,日1剂。3剂后再诊,患者体温降至37℃,乏力减轻,饮食增加,夜间能安睡8小时,但仍梦多。查舌质红,苔薄消黄,脉稍数。前方加黄连6g、黄柏12g,3剂。三诊时患者意识转清,面带笑容,体温已降至正常,对答如流,面色较前稍红润,唯梦多如故,舌苔薄,稍黄,脉和缓有力。证属阴虚火旺,遂予硃砂安神丸,每次6g,每日3次;另用柏子仁30g、枣仁30g,水煎服,每日2剂。后来遇见其母,谓发热已除,夜眠如常,神清气爽,谈笑风生,病已痊愈。同时其母经询问,方知此女因暗恋香港某歌星所致。
体会:本例因暗恋他人,思虑伤脾,中气不足,脾虚失运,水湿稽留成痰,阻于心脉,致成癫病。久思暗耗心血,血虚心火旺盛,火盛再度伤阴,致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气血两虚,痰火扰心,心阴亏耗,心火独亢,血、络均受其灼,遂致发热。虚实夹杂,治宜先清后补。先以涤痰理气为治,待痰清气顺,继之以归脾汤加减,补气养血,宁心安神,兼化痰湿,使气血充沛,湿热得清,心受其养,又无烦扰,故而发热止,心神安,其病自愈。前方中黄连、半夏、竹茹、枳实、橘皮、明矾清热导痰,郁金理气解郁,生姜和胃,以防痰吐太过而伤胃气;甘草调和诸药。后方中参、芪益气补中;当归、大枣、龙眼肉、炒枣仁、伏神、夜交藤、合欢花、远志养血安神;白术、半夏、陈皮、厚朴、茯苓、木香健脾化湿,宽中理气;藿香、香薷、荷叶分化水湿;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又加黄连、黄柏清心火,除湿热;生姜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补气养血、祛湿化痰、清心安神之功,辨证准确,遣方用药合理,故取良效。
5 气血双补治疗气血两虚低热案
张某某,女,16岁,学生,2010年6月2日因“低热半年”来诊。发病以来,每天晨起开始低热,午后热甚,最高可达37.4℃,手足心热,入夜身凉,乏力不明显,多方治疗无效。观其以前方药,多以阴虚发热为治,给予清骨散合青蒿鳖甲汤之类加减,体温虽稍有降,但始终未降至37℃以下。余查其体温降至最理想时所用方药,与以往并无太大出入,询其当时生活情况,得知曾每日食用炖鸡仔数只以补体虚。遂详查其舌,色淡苔薄;诊其脉,虚而稍数。结合患病以来,面色一直晄白,知其非但阴血亏虚,气亦虚矣。遂拟补气养血兼清虚热之剂:黄芪15g、党参12g、龙眼肉、远志、茯神、枣仁、炙龟板、钩藤各15g、牡蛎20g、白术6g、陈皮5g、升麻、柴胡各4g、女贞子、地骨皮、白蒺藜、丹皮、山药、旱莲草各10g、当归3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发热稍减,体温由原来的37.3℃降至37℃,身觉有力,睡眠好转,舌淡,苔薄白,脉仍较弱。效不更方,原方续服4剂,加服中成药“补气口服液”。再诊时查其每日体温记录,果然药后体温降至36.9℃。遂上方去女贞子、炙龟板、地骨皮、白蒺藜、丹皮、山药、旱莲草,4剂,以补气血为主,同时加服“参归养血片”和“补气口服液”。再诊时体温始终未超过36.9℃,遂以八诊汤加减五剂收功。
体会:本例与前几例不同,属于长期低热,体温始终未超过37.5℃,由于乏力不明显,而且始终无其它不适,故而为辨证带来困难。而详审之,虽为午后热甚,但从其发热特点上也应考虑兼有气虚,因气虚发热,往往在白天,动则尤甚,入夜发热即消失,加之患者始终面色晄白,舌质色淡,更支持气血虚弱之证。及至服食炖鸡仔而体温下降较满意,方知其属气血两虚无疑。因嫩鸡仔乃血肉有情之物,食之可补气养血。于是以归脾汤、八诊汤收功,因方证相符,故而取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刊登于《四川中医》2010年第12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单方治乳房胀痛 老茶馆 旅沪医话-中医体质与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