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三中医课堂,随我学中医

2013-07-18 09:42 楼主
或许论起资格,还不到我开班授徒。只是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已的健康了,也开始重视中医养生,只是社会上也太多养生的教导,到底该听谁的?想正式学习点正统中医知识吧,苦于没有时间和门路。当然也有很多人另辟门路,用各种方法来接近中医。我还是坚持一句话,要学就学最基础的,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基础一切白谈。还多一句,要学就学最正宗的。如果你 国学基础好,那就肯定是《内经》。如果你是现代人,又不是非主流人,还是老老实实随我学习目前国内所有中医学院都要学习的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我的学习更多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所以特别适合自学来做为保健用的。平时生活中也太多人向我了解中医,也借此机会回应他们的疑问,让其真正认识中医。我的水平正好适合学入门的朋友。
需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孙广仁主编。
地点:就在此贴
费用:无
说明:由于本人时间有一定限制,所以要速成的请另行择师。所有疑问请跟贴提出,邮件,私Q开小灶一律不回应。对于诚心提意见的可跟贴提出,攻击的就请另开一班招生,以显高明,否则就请收声
学习前请看本人另一贴:中医学习之我得
/threads/232570。以便做出正确选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7-18 10:00 2楼
支持龙老师的善行。有时间一定去学习!
2013-07-18 10:03 3楼
龙老师,先收我做个学生吧
2013-07-18 10:06 4楼
老师我先报名!可以吗?
2013-07-18 10:07 5楼
开学了,大家根据我的简编,我的标注,对照书本,并自行体会,提出疑问,我解答后就再继续往下学
第一讲 绪论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的总结。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好好体会划线部分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而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二)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
(三)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已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四)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除古代哲学思想,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六淫病因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技术等都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 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 医药知识的积累
《左传》记载,秦国名医缓曾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说明攻-灸疗,达-针刺,药-药物已是医生常用的方法。《左传》记载秦国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时提出“六气病源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肪,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已基本形成。还产生了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吕氏春秋》就记载了文赞用激怒的方法治愈了齐闵王的忧思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有一卷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已记载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斯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人采用了两种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就是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的一种方法。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于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经》。而观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则可推知体内的脏腑的变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内经》
(4)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 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秦汉时期的医学巨著,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2) 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针灸技术的发展《内经》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 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推动寸口诊法的普遍应用
晋.皇甫?《针灸甲?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专著
唐-孙思?《千金要方》《千金冀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 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据张仲景“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论点,进一步结合自已的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者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
刘完素,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百病皆因火热,在治疗中以寒凉清热为主,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张从正,师从刘完素,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不可滥用补药的新见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李杲(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强调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法”代表作为《脾胃论》《内外伤辩感论》等
朱震?(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炎的常变规律,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刘,张,李,朱被后人尊为“金元四大家”
3、 明清时期
明代命门学说产生,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养生防病以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张介宾(景岳),赵献可《医贯》,反对以寒凉药物攻伐人体阳气,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在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创“戾气”说,温疫病多因为戾气从口鼻而入,而非一般的六淫邪病邪。
叶桂(字天士)《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
薛雪(字生白)《温热条例》
吴瑭(字?通)《温热条辩》,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辩论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王清任《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
4、 近代与现代
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曹炳章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 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1、 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 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在70年代已经提出了。
*简编暂到此,下期再续
由于这里没有什么太深和难理解的,又不是要应试,大家自已看书了解一下就是了,就不开展深入探讨。今天讲课到此结束,下回再续
2013-07-18 10:13 6楼
天际飞虹 说:
龙老师,先收我做个学生吧

老师,我是在班门弄斧,你多多提点
2013-07-18 10:20 7楼
楼主为宣传中医,发扬国学而沤心沥血,精神可嘉,其志可敬!!!!!!!!!!!
2013-07-18 10:22 8楼
龙三公主开课咯!鼓掌
2013-07-18 11:16 9楼
学习了,专门做了笔记。基础性的东西真好,对中医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谢谢老师!
2013-07-18 11:44 10楼
一直希望看到接地气的,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仙论,今天看到了,致敬。
2013-07-18 13:21 11楼
龙三老师,我没有基础,先报个名。
⬅ 希望有老师总结一下中药制剂或片剂的说明 老茶馆 脚气的非药物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