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2群内讨论精选

2013-08-23 08:15 楼主
请大家把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和伤寒临证指要于26号之前买好,我们26号下午开始正式学习伤寒。,



治伤寒诸子中有错简一派,攻讦叔和;亦有维护旧论者。刘老此书,不曾臧否错简派,而于诸条文间关系精神领会尤深,深入浅出为后学道来,可谓知仲景者,错简一派未辩已败矣。杏林后来者习仲景学,此书不可不读。且此书立论无纤毫标新立异有失偏颇彰显己能之语,刘老医德醇厚于此可见一斑。


大家一定要建立起中医的思维(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的),大家可以先去看中基,有问题大家探讨探讨,边学伤寒边把中医的思维建立起来。这个很重要,不然跟西医有什么区别


我讲个小例子,我母亲因为脑梗塞,也常住院,医院里也有很多的中成药,那些医生虽然也给开了,但是,不好用,很多人反应效果不好,这就是西医开的中成药.我也用过中成药,但必须是中医思维开的,疗效还是挺好的。效果挺快







昨天我和老师讨论,老师还有网上很多人说,我们很难领悟或者得到胡老的真传


胡老的学术
现在有书籍流传
很多人也看多读过,仔细研究过
但是有几个能有胡老当年的临证水平?
差远了
为什么,想想吧.
胡老的疗效其实是很好的,看病的效率也很高
我想说的是核心的东西,胡老没有在书里讲出来,或者说,他自己也讲不出来



有形的,阴
无形的,阳
你握拳
使劲握
你能看到的手,是阴,而握拳的这个力量,是阳
阴本身就是最源头的分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虽多,也就男,女,不男不女
空间虽大,也就天,地,天地之间
疾病虽多,也就表,里,半表半里
药性虽多,也就或阴,或阳,或阴阳并重
阴阳的领悟,一定要多思考,多感悟
对学中医很有帮助
阴阳能代表很多,可以代表血,气,代表药物的四气五味,而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都是阴阳,阴阳谁也离不开谁,且相互制衡,互根互生,如果说药材的话,比如说麻黄,麻黄根,一个发汗,一个止汗,内经有云,阴阳决离精气乃绝
处处都是阴阳
你要跳的高,先要蹲得深,欲升阳而先降,拿着斧头劈东西,想要劈的力度大,要先举得高,欲降而先升。你在家进屋想要开门,首先,这个门得是关着的,你在为人处事中,想要得到,你得先付出,将先取之,必先予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应到治病上头,升阳气的时候,反佐些潜降的药,升阳效果更好,降浊阴的时候,反佐些升药,则降的更顺畅


而五行这东西
不要想的那么玄乎
其实换个角度看
它是一种模型
研究东西的模型
只是古人把中医套进去用了
五行学说可不是起始于中医的啊
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

古人很巧妙的把中医融入进这个模型里面
来体现脏腑的关系,指导临床
使得中医变的更加的整体了,整体论






再说说中医诊断
首先,说说切脉,要搞清楚一个东西,就是切脉是干什么的?都知道是诊断用的,那么,你学习脉诊的时候就要同时去观察或者听被诊者说他自身的症状,也就是和其他三诊结合着来看,四诊合参不是句口号,而是在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学习脉诊,说的直白点,从脉的位置上,你先能摸出是容易摸到还是不容易摸到(浮沉),再从脉的快慢上,分清是快还是慢(迟数),同时再体会这个脉跳动的是比较实还是比较虚(细微还是洪)在这个基础上再体会别的脉象,别的脉象也都是和这几种脉象组合出现的,因为这样就能大概判断出病情的表里寒热虚实,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疾病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从病的位置上分,不外乎表,里,剩下的就是半表半里,从寒热的角度讲,或寒或热,或寒热交错
从虚实的角度讲,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中医治病就入侦探破案,外在的症状都是一些线索,一名合格的中医,要懂得去抓这些线索,去寻找线索背后的真相
以上说了脉诊的大纲,之后一定要四诊参合,四诊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病人提供的线索,这些线索虽然从四诊的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但是他们指向的地方是一样的,因此,四诊得到的结论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举个例子,临床上,可能会通过观察,就能推断出患者的脉象和舌像,通过患者的对症状描述(前提要准确),即便没有看舌头,有时候也能推断出患者舌像,通过诊脉,看舌,即便患者不说症状,也能反过来推断其症状,只要切脉准确,大多时候推断出来的症状都是很准确的,这也就是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的一些患者来就诊,什么不说就让切脉考验医生水平的一种现象,呵呵,其实很简单,只要这个医生真的会切脉,再通过观察,面相,体型,舌像等特征,完全可以说出患者的症状,这不是神奇,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理论有实践支撑的诊断体系
而内经中的一些条文,不是随便说说的,你学的时候也不要一带而过,中医是个整体的,中医的望诊,就是通过医者去观察而得出患者有什么病情的,这里很多根据的源头都在内经中


学中医要把中医的知识串成一条线,线在结成一个面的去学,比如说肾,你要马上反应出,肾,属水,藏精,在五色为黑,开窍于耳及二阴,主骨,其华在发,在液为唾,肾主志,在声为呻,腰为肾之府,久立伤骨,伤肾等等马上就要在你脑袋中出现,而这一串中的每个字,在临床实践中都有其实际的意义,且都能指导临床治病,用药.
具体的不展开讲了

顺便再谈谈用药治病中阴阳的平衡
中药有各种药性
人体有体质差异
这些都可以称为偏性
药有偏性,人体也有偏性
中医治病就是以偏治偏
用对了,正好药物的偏性和人体的偏性抵消,人体内部平衡,则健康
用错了加重人体的某种偏性,有害
就是两边
一边是1,一边是2
不平衡
怎么样平衡
多的那边加一个药性是-1的药
好了。左边还是1
右边变成2+(-1)=1
左右一致,病好了
如果多的那边用了1,正1
那么就变成一边是1.一边是3了
加重病情了
如果多的一边用了100
完了
平成彻底打乱,也就是所谓的独阴不生,孤阳不长
非常危险了
一边是1
另一边是102了
呵呵
说的不严谨啊,不过主要是讲这个意思

但是具体到临床
不是这么简单的
这只是让脑袋里有个直观的认识,理解

关键是得理解
领悟到经典里条文的魂



提个醒儿
学经典是为了临证用
学的时候要多往临证方面想
悟的时候,要多结合生活,自然悟


中医药食不分家,其实对于药物而言,作用越猛,毒性越大,或者说偏性越大,其实中医治病就是在用药物的偏性来矫正人体的偏性,如果“南辕北辙”了,用的还是偏性很大的药物,那么势必会造成中毒~
药物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有记载的常见的有毒的药物就不说了,一些没有毒的药物,如果用的不合适的话也完全是有毒性的,这里要说所谓的毒性是什么,通俗点来讲就是吃过后有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的不同,毒性的大小也不同,其实西医的所谓的过敏反应,那是说的好听的,其实说白了那就是中毒。
言归正传,比如说一些脾胃虚寒的患者,用了一些常用的“无毒”的清热药(或者常吃苦瓜,西瓜等所谓的“食物”食物其实从中医角度讲也是药物,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独特的性味归经),药物本身记载的是没有毒性的,但是如果这个患者用了呢?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量过大,也会有生命危险的,所以才说
一,药物的毒性就是偏性,偏性越大(比如说附子,大黄)毒性越大
二,所谓的毒性是相对的,用错了,N多“良民”药也能杀人,用对了,N多“刁民”药也能救人
所以才有了是“药三分毒”“三分治,七分养”之说
所以啦,说药物的毒性还得结合具体的病人,结合辩证,正所谓有病病挡着,无病人受之
因此不能见到有毒的药物就惧怕它,不敢用,殊不知,一些情况非他们不可治也
也不能滥用,其实总结来说就四个字,对症就好.
还有药物的炮制确实能矫正药物的一些性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一些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
我觉得药物的炮制也是和中医的阴阳五行密切相连的,药有四气五味,整体来讲也就是阴阳两大类
一些炮制的手段,比如说炒,煅,炮,飞,焙,煮,洗,漂等等方法也不离水火,或水,或火,或水火结合,(可以看字的偏旁就能看出来)
而水火是什么,阴阳之兆征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8-23 08:23 2楼
1、我这里看到的聊天记录并不全面,群内的朋友可以补充

2、没征求发言者的意见,所以发言人的名字隐去

3、这只是群内讨论的开始,如何记录,如何把可以继续讨论的问题更好的提交到论坛里来,可以商议
2013-08-23 08:45 3楼
群里的讨论,也是刚刚开始,都是从基础开始,希望更多的人士来加入我们学习的行列,为自己,为民族,留下纯正的中医种子
2013-08-23 09:42 4楼
不错哎,刘老和胡老都是很好的。
爱好者可以入群旁听吗?
2013-08-23 10:55 5楼
时空飘流 说:
不错哎,刘老和胡老都是很好的。
爱好者可以入群旁听吗?

可以
2013-08-23 12:39 6楼
向老师门学习,探讨,交流
2013-08-23 15:41 7楼
时空飘流 说:
不错哎,刘老和胡老都是很好的。
爱好者可以入群旁听吗?

欢迎加入
2013-08-23 15:41 8楼
周哲文 说:
向老师门学习,探讨,交流

欢迎加入
相互学习
2013-08-23 19:07 9楼
建议把群里的内容都放在这一个贴子里并标注日期,方便大家查找。
2013-08-23 19:15 10楼
ycl9112001 说:
建议把群里的内容都放在这一个贴子里并标注日期,方便大家查找。

尽量发在同一版块吧,都放一个帖子里,随着积累会很乱的

谢谢建议
2013-08-25 06:51 11楼
本帖最后由 张金霸 于 2013-8-25 06:52 编辑

“胡老的学术
现在有书籍流传
很多人也看多读过,仔细研究过
但是有几个能有胡老当年的临证水平?
差远了
为什么,想想吧.
胡老的疗效其实是很好的,看病的效率也很高
我想说的是核心的东西,胡老没有在书里讲出来,或者说,他自己也讲不出来”这一段就是娄绍昆讲的默会知识
⬅ 杂病验案 老茶馆 简单有效的外用止痒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