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31 《伤寒论》 第6、7条学习记录

2013-08-31 22:06 楼主
本帖最后由 蜀水一方 于 2013-8-31 22:08 编辑

白术 2013-8-31 19:14:19
昨天 樊老师带着学了4条 5条
白术 2013-8-31 19:14:41
樊老师说 要记住一个 传字
白术 2013-8-31 19:14:48
什么叫传?
白术 2013-8-31 19:15:14
如果说太阳病是一个集合
白术 2013-8-31 19:15:42
或者说 画个圈 把太阳病划在里面
白术 2013-8-31 19:16:04
如果出了这个圈 就不是太阳病了

白术 2013-8-31 19:16:12
两种可能

白术 2013-8-31 19:16:40
一种 跳回正常人的圈子 就是病愈 后面条文有
白术 2013-8-31 19:17:04
一种 跳到另外一病的圈子里去,继续病
白术 2013-8-31 19:17:28
另外的病圈 很多 具体要跳到哪个圈子去
白术 2013-8-31 19:17:59
这个不确定
白术 2013-8-31 19:18:34
通常 六病是按照 太阳 阳明 少阳这个顺序跳的
白术 2013-8-31 19:18:51
这个叫顺经传
白术 2013-8-31 19:19:15
有的乱跳 具体跳到那里 我们说的不算
白术 2013-8-31 19:19:24
谁说的算?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20:07
与 人的体质 2013-8-31 与邪气有关吧
白术 2013-8-31 19:21:14



梦想 2013-8-31 19:22:00
还有并病合病情况
老樊 2013-8-31 19:22:36
还与治疗有关哦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22:52
对 还与治疗有关 误治
白术 2013-8-31 19:23:02
4条 5条
的意思,还是见证为主
老樊 2013-8-31 19:23:16
有顺就有逆,下一条看看咋样为逆

白术 2013-8-31 19:25:08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

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

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006]

白术 2013-8-31 19:26:54
太阳病是什么,我们依旧可以偷懒来定义下:就是一系列具有某些共性证侯的总称。太阳病既然是一系

列具有某些共性证侯,分几类?或者说有哪些特殊证侯?
白术 2013-8-31 19:27:37
太阳病既然是一系列具有某些共性证侯,

这个就是我上面说的圈圈
白术 2013-8-31 19:27:56
看病也是画圈
白术 2013-8-31 19:28:38
一个患者来了,就尽量搜集资料 之后看看归到哪个圈里 就按这个圈的治法去治
白术 2013-8-31 19:28:57
中医说简单 就可以这么简单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28:58
确实有些症状 是可以划分病的 病类 比如各经病的总纲
白术 2013-8-31 19:29:23
但这个圈 不好画
画错了 就治错 了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29:32
误诒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29:42
成坏症


老樊 2013-8-31 19:30:04
现代医学有标准,这个也是我们中医的标准,这个标准没有数据,在于医生的辨别能力
白术 2013-8-31 19:30:42
很多条文 就是提醒我们如何把圈画对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1:10
恩~ 有鉴别点 就如 前面的 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白术 2013-8-31 19:31:42
太阳病这个圈里有多少证型?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2:22
本条的 发热而渴 不恶寒 是否是辨别点?
白术 2013-8-31 19:32:29
前面 已经学到的有 太阳中风 太阳伤寒
老樊 2013-8-31 19:32:35
辨别准了,对号入座,效如桴鼓;辨别错了,就会发生治疗错误,这个就叫——逆
白术 2013-8-31 19:32:47


白术 2013-8-31 19:33:46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2:23
本条的 发热而渴 不恶寒 是否是辨别点?

是 我们还用老办法 对照 阴阳思维
跟中风 、伤寒 对比
白术 2013-8-31 19:34:48
太阳病这个圈里有多少证型?

很多种,,张老师重点说的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我们也学了纲领性条文。这里又出来温病,风温。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5:24
以太阳病 开端 那太阳病 提纲的 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也应该有吧
白散方 2013-8-31 19:35:31
发热,汗出,头痛,项强
老樊 2013-8-31 19:35:55
中风、伤寒,没有渴的症状,如果发热加渴,没有中风、伤寒的怕风或怕冷,就叫温病。
白散方 2013-8-31 19:36:24
脉有浮,缓,阴阳俱紧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36:51
对比法学习好!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7:23
本条中就有不恶寒的描述 这就可以和伤寒 中风区别开@老樊
老樊 2013-8-31 19:37:25
这个在临床中可要记牢实了,是寒与温的鉴别点。
白术 2013-8-31 19:37:27
樊老师刚说的是一个 渴 不渴
恶寒 不恶寒 又是一对

梦想 2013-8-31 19:39:05
共同点是发热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39:25
这条 没有描述是否有汗~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39:46
恶寒发热中风伤寒,发热不恶寒为温
老樊 2013-8-31 19:40:01
不是主要的,下边会说到出汗的问题。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40:35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风温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0:38
出汗又当与中风相比
老樊 2013-8-31 19:40:51
这个,是温病的总纲领。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40:56
与中风 这里又有渴
区分开了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1:30
一一找不同点
这样区别诊断好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2:31
又可加深记忆
梦想 2013-8-31 19:42:41
温病不会体痛吧?

梦想 2013-8-31 19:43:25
温病应该不恶风
老樊 2013-8-31 19:43:35
是哦,就是一个发烧,出现这么多问题,不鉴别可不中。这只是圣人给的大纲领,在临床中很多比这要

复杂,抓住主要鉴别点,就能去伪存真。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4:05
中风汗出不渴,温病汗出而渴
竹林道士 2013-8-31 19:44:54
O06条是不是也指出灸法禁忌症呀?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5:20
找出同与不同点列一起
白术 2013-8-31 19:45:29
梦想 2013-8-31 19:42:41
温病不会体痛吧?

体痛会有 但程度 性质会有不同

老樊 2013-8-31 19:46:15
灸法是外治法,与火同类。
白术 2013-8-31 19:46:51
但 文老师有用灸法退烧的案例
有常 就有变 呵呵
我们先学常规的
老樊 2013-8-31 19:47:26
有“慎不可灸”的情况,在以后会学到。
白术 2013-8-31 19:47:53
嗯 问题慢慢来解决 带着问号去学
从整部《伤寒论》来看,对于温病治法,并没有作为重点去记录,或许 2013-8-31张圣

人的时候,这类证型不是很多,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张圣人也没乱说,只

是记录了他的经验用治疗中风、伤寒的办法来治疗,不对,会出问题,严重的可以要命。
这是个人观点 胡老反对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49:24
恽铁樵用麻杏甘石汤治疗
白术 2013-8-31 19:49:31
胡老认为是阳明病,用白虎汤去治疗,不但桂枝汤不能用,银翘散、桑菊饮这样的辛凉解表药也是不能

用的
老樊 2013-8-31 19:49:34
应该是的,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虽然张仲景为医圣。
白术 2013-8-31 19:50:38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里为何要带个 太阳病的帽子?

水车小屋 2013-8-31 19:51:05
类证
以便区分伤寒和中风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51:36
也是外感表证
且属阳证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53:14
与太阳证症相似

梦想 2013-8-31 19:54:10
还是它也具备了太阳病的纲领,只是不恶寒?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54:20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54:31
那是犯火火之逆

老樊 2013-8-31 19:54:37
这个以后再讨论,温病是否是属于太阳病是个很久的话题。不过按照字面意思,应该是。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55:57
首冠太阳病,当属太阳病一种分支


王军杏林一翁 2013-8-31 19:55:57
首冠太阳病,当属太阳病一种分支

嗯 有很多大家也这么认为


老樊 2013-8-31 19:56:59
下边一段话,是我将要出版的《医门锁钥》中的一段,请参考——
白术 2013-8-31 19:57:00
有的伤寒著作,把这条提到前面作为一个证型来理解
老樊 2013-8-31 19:57:11
此条为整部《伤寒论》中明确提到温病名目的唯一条文,但是基本揭示了外感热病由浅入深,由卫气到

营血的发展规律,即从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的温病,发展到身灼热自汗出的风温,再发展到热陷厥阴

,神昏酣睡,难于言语,直视瘛瘲的恶候,虽言有误治,则也为病情发展的客观规律,言不同而理则一

,其实就是温热由表及里,不顺传阳明而逆传手厥阴心包,热邪内闭,故神昏酣睡语言难出,误下误火

熏,都为耗津伤液之举,热盛动风,则见足厥阴肝直视瘛瘲的表现,病情至此,则为恶候,所以说“一

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或许仲景当日对此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也或许书有亡佚,故有论无治。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19:57:49
麻杏▽甘石汤可治之说明是太阳病
白术 2013-8-31 19:58:39
连翘散 桑菊饮 之类是否可用?
胡老说不能用 刘老说可用
老樊 2013-8-31 19:59:29
视症候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19:59:30
虽言有误治,则也为病情发展的客观规律,言不同而理则一 这应该是整个伤寒中 谈到误治的一个规律



虽然伤寒中谈到是误治 但是 也有可能是 某经病发展 传变而来
白术 2013-8-31 20:00:04
虽然在建国前后,寒、温之争搞的很厉害,我们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没兴趣的不管他也可以,那都是

理论上的争议。要治病,哪个好使用哪个。我更赞同伤寒派与温病派不是敌人,而是一脉传承关系。

白术 2013-8-31 20:00:28
胡 刘 两位 作为大家 各有各的道理
因为病不是静止的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01:01
看伤寒渴用石膏知用麻杏甘石汤可能为溫入里所立,但石膏需大量用
老樊 2013-8-31 20:01:05
见仁见智,各有道理,殊途同归,能取效就对。

白术 2013-8-31 20:01:40
有深浅 轻重不同层次 可用 还是不可用

老樊 2013-8-31 19:59:29
视症候

后面条文里 有随证治之 不是废话 很有意义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02:25
樊师提示外邪不解成热入里之义可参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03:40
随证治之,灵活
白术 2013-8-31 20:04:04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老樊 2013-8-31 20:04:58
这个与圣人的治则没有冲突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05:03
中医本是治疗病的某阶段证群
白术 2013-8-31 20:05:32
昨天 准备回复梦想的
梦想20:39:33
太阳中风会有体痛,呕逆症状吗?还是像上面讲过的没有明显临界线

这个提问,昨天我没有细说。
能问,已经是学的开始。梦想朋友已经在向着他或她的梦想前行了
我仅按我的理解来做些解答,不是最终答案,只是个人看法,最终答案在哪里?实践中去体会。。包括

我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把我说的就当成正确的,《伤寒》条文,有很多不同认识,各位参考历代

诸家,择善而从,并通过实践去验证才是真的
回到问题中来。
人病,是一个事实存在,是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 2013-8-31,这样一来,

病在实际中,各种情况都是可能的,不单是体痛,呕逆症状,还有可能出现咳嗽、喘等等,这就是后面

我们要学习的桂枝汤的很多变证,这里说的是很多,不是全部,一定要记住,病是千变万化的,张圣人

,给出的只是一部分,没给出的我们要学习掌握住规律后,自己去解决。在中风范围内(什么是范围内

的?我们通过学习,慢慢来解答)的变化,我们按中风来治疗,如果由量变到质变,出现的症状已经超

出‘中风’这个范围,就要按其他病来治疗了
体痛,是太阳病的共性症状,只是有轻重不同。
呃逆,在后面的条文中,太阳病误用下法后,出现气上冲的现象,张老师主张还用桂枝汤治疗,这个呃

逆跟气上冲是否相同呢?要根据不同情况去鉴别。具体情况具体分享,也是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关于证侯与证侯的界线问题,提的非常好
答案我们先在《伤寒》中找,后面条文,很大部分都是在做这个‘界线’的界定工作,界线划分清楚了

,实际就是我们的诊断准确了,后面的处方、用药才不会错。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20:10:43
我问一下 伤寒中 呕逆 干呕 呕 吐 有什么区别

白术 2013-8-31 20:11:07
呕逆 干呕 呕 吐

程度不同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 2013-8-31


白术 2013-8-31 20:11:54
这条 没带帽子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20:12:31
有的医家认为 这是伤寒 全本的规律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12:58
阴阳之辨
白术 2013-8-31 20:12:59
连 伤寒 这两个字的帽子都没带
不但 伤寒 杂病也该适用
老樊 2013-8-31 20:13:18
此为阴阳总纲。
时空飘流 2013-8-31 20:14:22
阳症 阴症
白术 2013-8-31 20:14:2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对比法 阴阳思维

白术 2013-8-31 20:14:47
辨别点在 有无发热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15:27
热即阳
白术 2013-8-31 20:15:56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

不时者,阴受之。
这是内经的说法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16:28
无阳不热!
白术 2013-8-31 20:17:21
少阴 病 里 有反发热的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17:29
故伤寒论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白术 2013-8-31 20:18:20
词条里的几日愈 一直没搞懂
老樊 2013-8-31 20:18:31
阴阳讲对待,表里有层次。


白术 2013-8-31 20:19:27
嗯 有按天地生成数 去解释的 总觉牵强
再者 阳病 为何反比阴病好的还慢些呢?
老樊 2013-8-31 20:20:14
关于几日愈的问题,可能是医圣按数理来的推演,也应该设个约数。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21:43
‘也表示 阶段性层次性

老樊 2013-8-31 20:22:41
知道就行,有些问题不必要去钻牛角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22:49
中医,意也!
白术 2013-8-31 20:23:00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条记得这句 就可以了

白术 2013-8-31 20:24:06
内经:察色按脉,先辨阴阳
老樊 2013-8-31 20:24:10
没有实际意义的,或者说没在临床上验证的,都可以先记住,等验证吧。
白术 2013-8-31 20:24:39
这条就是说的如何辨 其一
杏林一翁 2013-8-31 2013-8-31 20:25:02
先辨阴阳虚实!
就不会出大问题!

老樊 2013-8-31 20:26:18
最起码方向不会错。
觀【□】想 2013-8-31 20:28:38
有一执就有一偏

蜀椒-杏林翠竹 2013-8-31 20:28:58
方向错了 就就南辕北辙
老樊 2013-8-31 20:30:55
如打靶,准头不好是小事,打滴方向反了,可要打死人的


甘草 2013-8-31 20:34:11
老师们说的辩阴阳是人整体阴阳寒热还是脏腑阴阳寒热?
白术 2013-8-31 20:34:41
先整体 再局部 逐步深入
老樊 2013-8-31 20:34:46
症候的阴阳
是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其他的依次再辨。
白术 2013-8-31 20:37:1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01 07:34 2楼
7条做过的功课发上来: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006)


是否还记得,我们定义太阳病时候,我说过的话?

太阳病是什么,我们依旧可以偷懒来定义下:就是一系列具有某些共性证侯的总称。太阳病既然是一系列具有某些共性证侯,分几类?或者说有哪些特殊证侯?

太阳病这个圈里有多少证型?很多种,,张老师重点说的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我们也学了纲领性条文。这里又出来温病,风温。
还有吗?有呀,,自己找!呵呵,《金匮》里的痉,湿,喝算吗?经文中冠以太阳病的都是。
由于温病、风温在太阳病中跟中风、伤寒是并列关系,所以有的伤寒著作,把这条提到前面作为一个证型来理解,这也是后世说《伤寒》包括温病的依据。
我们又会问,为何王叔和在整理的时候,为何要把条文放在这里?
从整部《伤寒论》来看,对于温病治法,并没有作为重点去记录,或许(个人的猜测,姑妄听之)张圣人的时候,这类证型不是很多,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张圣人也没乱说,只是记录了他的经验用治疗中风、伤寒的办法来治疗,不对,会出问题,严重的可以要命。
那么这类证型,应该如何治疗呢?
还是个人浅见,从后世温病学派中寻找答案。虽然在建国前后,寒、温之争搞的很厉害,我们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没兴趣的不管他也可以,那都是理论上的争议。要治病,哪个好使用哪个。我更赞同伤寒派与温病派不是敌人,而是一脉传承关系。
是否张圣人的时候,这类证型不是很多,没有足够的积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呢?这是个猜测,所以也有认为(包括胡老)这是个鉴别诊断。胡老认为是阳明病,用白虎汤去治疗,不但桂枝汤不能用,银翘散、桑菊饮这样的辛凉解表药也是不能用的
2013-09-01 07:35 3楼
感谢楼主整理昨天的学习记录。
2013-09-01 15:19 4楼
白术 说:
7条做过的功课发上来: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

温病列入太阳病是因为首先它是阳病,其次是它具有太阳病的主症脉浮、发热(发热方式不同),质疑的原因是因为它不恶寒,其实温病该列入阳明病外症(阳明中风),白虎汤是对的,怕热不是外热,而是里热,汗出容易和桂枝汤搞混,否定它是阳明的是因为大便不硬,和胃家实相矛盾,中医搞就搞在这里,这个其实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一个最好说明。
2013-09-01 18:33 5楼
cooleye 说:
温病列入太阳病是因为首先它是阳病,其次是它具有太阳病的主症脉浮、发热(发热方式不同),质疑的原因是

学习这条的时候 我也想了
阳明病也有 发热 渴 不恶寒的症候
2013-09-01 19:03 6楼
cooleye 说:
温病列入太阳病是因为首先它是阳病,其次是它具有太阳病的主症脉浮、发热(发热方式不同),质疑的原因是

⬅ (补发)2013-8-28伤寒论第一条就太阳病脉法的讨论 老茶馆 2013-9-1 《伤寒论》 学习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