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老师解伤寒小结篇【一】

2013-09-08 20:29 楼主
本帖最后由 难忘 于 2013-9-8 19:10 编辑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一)

我个人觉得,这条分几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从经络角度讲,它起于目内眦,上交巅顶,循脑后下项背,咱们拿个经络图,对照着看看,这些地方都在哪儿,临证的时候,这是个判断点
第二,从提纲的角度去理解,它代表着一类病,或者说一个层面的病,有共性的东西存在,这里你就要举一反三到临床,判断表证的几个点,一是脉的深浅,二是恶寒,三是头项强痛,这代表是外感的表证,那不是表证呢?会怎么样?至于他为什么会恶寒,现阶段知道不知道其实问题不大,往后会慢慢说,略提几个点
第一,你要首先有个观念,不要把生病都当成坏事,这其实是一种警示,是身体的一种自我抗争,防御
第二,有抗争,就会产生热量,体表会热(这里就不是说这个条文了),而身体热,外部环境的温度没有变化,这里就有个差值,这么说吧,一边是2,一边也是2,相减为0,如果一边的2不变,而另一边变成了4,则相减为2了,这就是自己感觉恶寒了,就是冷,是因为自身温度高了,周围的温度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相对的,就低了,就会感觉冷。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症状要牢记,各位谁得风寒了自己体会下,
第三,这里要联系下内经,素问有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后面不说了,大家可以翻书看”,督脉阳气不足,易感受外邪,头项强痛。并且,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总管一身阳气,之后你需要再联系下外感风寒表证的用药,首先,大基调是辛温,想解表发汗就需要振奋阳气
而阳气的根原在督脉啊,而内经中又有相关的条文,刚已经说了,之后你可以再回过头来想想针灸点穴应该怎么处理
无非也是振奋阳气,让发汗呗,如果真的理解了,那治疗所谓的外感风寒表证的时候,方法就很多了,如果不想吃药,从经络疗法的角度讲,有好几种导引术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这里提一下,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前者是觉得这本书就只能治疗伤寒,不能治杂病,其实,伤寒论是广义的伤寒,用好了,很多病都可以治疗的,伤寒论有一种说法是和内经无关
我特别不赞同,就说这第一条吧,如果针灸点穴治疗的话,完全也能胜任,大椎,风池,风门,大杼,申脉,临证时根据情况搭配,效果很好,
再说后续的方剂,伤寒论的方子也是用药物组成的,那就有性味归经,而四气五味,归经等都是内经里的东西,而且临床中刚说的那几个点,目内眦,巅顶,循脑后下项背,在太阳表证中也会有体现,这是膀胱经的走向,虽然不能全部用内经印证伤寒论,但是如果完全抛开,那也是不行的。
第四,从第一条还能悟出中医治病和西医的根本不同,不需要考虑西医的病名,最多只是参考,而且往往一参考,就容易被迷惑
看什么,看症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遇到一个病人,你不要去管他西医诊断什么病,你要透过一些迷雾去需找核心的症状,前天一患者,是个麻黄汤证,发烧三天,按理说一般得传经了,但是一看,还是无汗,恶寒,脉浮紧,其他的都挺好,大便也下,口也不苦的,口鼻也不热,虽然三天了,但是还是个表实证啊,那就麻黄汤原方呗,加风门配大杼,一剂汗出完事儿.西医往往会怎么治,先查血象,一高,好嘞,打抗生素吧,而抗生素这东西,其实是寒凉的,或者自己不懂吃退烧药,,结果会更烧,时间长了还会出汗,抽筋,西医和中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如果用西医来指导中医用药的话,疗效,是肯定上不去的,没有疗效,就得不到病人认可,自己也没有信心去学了,最终中不中,西不西的,可叹
第四,学伤寒论,要学的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代表,药有代表,症状也有代表,可以看做是一种符号,桂枝代表什么,芍药代表什么,石膏代表什么等,症状也有代表,口苦目眩代表什么,大便不下代表什么,小便利与不利代表什么,项强口渴代表什么,项强不口渴又代表什么,时而发热,时不发热代表什么,等等这些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待具体病人诊断用药,难在识证
第五,在这里,顺便普及下阴阳五行的相关理解,有形的,属于阴;无形的,属于阳;你握拳,使劲握,你能看到的手,是阴,而握拳的这个力量,是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空间虽大,也就天,地,天地之间,疾病虽多,也就表,里,半表半里,药性虽多,也就或阴,或阳,或阴阳并重,阴阳的领悟,一定要多思考,多感悟,对学中医很有帮助,阴阳能代表很多,可以代表血,气,代表药物的四气五味,而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都是阴阳,阴阳谁也离不开谁,且相互制衡,互根互生,如果说药材的话,比如说麻黄,麻黄根,一个发汗,一个止汗,内经有云,阴阳决离精气乃绝,生活中也处处都是阴阳
你要跳的高,先要蹲得深,欲升阳而先降,拿着斧头劈东西,想要劈的力度大,要先举得高,欲降而先升。你在家进屋想要开门,首先,这个门得是关着的,你在为人处事中,想要得到,你得先付出,将先取之,必先予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应到治病上头,升阳气的时候,反佐些潜降的药,升阳效果更好,降浊阴的时候,反佐些升药,则降的更顺畅。而五行这东西,不要想的那么玄乎,其实换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模型,研究东西的模型,只是古人把中医套进去用了五行学说可不是起始于中医的啊,在此之前就有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古人很巧妙的把中医融入进这个模型里面,来体现脏腑的关系,指导临床,使得中医变的更加的整体,系统了,而中医和西方现代医学的一些前沿,也联系紧密,混沌论,系统论,整理论,模糊轮等,在几千年前的中医,早就有了,且已经用于临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下.以上开篇第一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二)

这条告诉你了什么样的情况是中风,这里首先要说,中风不是西医所说的那种中风啊,这里的中风,可以理解为伤风,这一条,先看开头的三个字,太阳病,这里要说一点,伤寒论的学习,条文之间是有关联的,不能孤立的单独去看,要联系着看,比如说这条,就是在第一条的基础上继续讲的,第一条告诉你了,什么什么是太阳病,这条首先说了,也是太阳病,这是大前提,只不过在此基础上,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叫做中风(伤风)也叫太阳中风,这里条文中没有说脉浮不浮,那各位想想,脉浮吗?肯定浮啦,因为首先,这是太阳病,好了,接着说下这几条的一些体会
一,太阳中风的关键点在于脉浮缓,还有汗,这个汗既不是大汗淋漓,也不是丁点无汗,在临床中,如果遇到大汗淋漓或者丁点无汗的情况,基本上就排出了太阳中风的可能了,辨别汗,是判断太阳中风的关键点
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太阳中风之人,多是本身体虚,本虚和外邪里应外合而致病的,因此,往后讲会说到的治疗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应是个轻解表,重温补的方剂,具体往后会详细说
三,太阳中风有时候会在人身上存在好久好久(因为它是个虚证),不像太阳伤寒,从阴阳角度讲,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也算是一阴一阳,同样的外部致病情况下,体虚人容易中风,实者容易伤寒,从另一个角度讲,中风看起来虽然没有伤寒看起来“严重”,但是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往往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从病患体质而言,外感伤寒的人反而比中风的人体质好,所以,坊间有种说法,发发烧也蛮好,从这个角度讲,确实发烧比不发烧的好,再如和直入阴的情况比起来(后面会说到),显然好多了,对待疾病,其实不要过于惧怕,疾病很多时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和对自身的一种警示,提醒,治病也要顺势利导,方为王道。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三)

接着聊第三条,主要和第二条相对应,首先,还是看头三个字,太阳病,之后才罗列症状,引出了太阳伤寒,说几点:
一,无汗,恶寒,是辨证的要点,至于发热,有时候有,有时候还没有,条文也说了“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也就是说发热与否不是必须要有的,接着往后看,必恶寒,这个是肯定要有的,恶寒就是自我感觉冷,外界温度没变,自己也觉得冷,加衣服,还是觉得冷,具体对恶寒的解释,参看第一条的讲解。之后注意了,“必恶寒”后面,是个逗号,接着说体痛以及呕逆,这里要点出来,虽然说在太阳伤寒中,这两个症状有时确实会出现,但是啊,这两个症状并不是必备的核心症状,临床中能见到不少太阳伤寒的病人,没有体痛或者没有呕逆或者两者都没有,从条文看,这里的体统和呕逆也不是承接着“必恶寒”必字,专对应恶寒,这点要注意的。
二,从脉象上说,首先太阳病是浮脉,同时,这里说了,脉阴阳俱紧,这里的阴阳说的是尺寸,也就是说这脉象是既浮同时又紧束,有了恶寒,无汗,脉浮紧,可能就会有体痛呕逆的症状出现了,而体痛的这种症状,是因为寒,这个玩意儿,在表呢,而且就好像和表捆在了一起,寒邪束表。气血不通畅,同时,寒邪太重,会导致正气内迫,腠理闭塞,损伤脾胃,从而产生呕逆。针灸的话可以用京骨,风门,大杼,另外,复溜以及合谷通过补泻的不同,也能发汗,或者止汗,对应的方剂是麻黄汤,但是现在这年头,单纯的麻黄汤证不是太多见了,这个和医疗环境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体质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即便最开始是太阳伤寒,也会通过误治或者本身体质的原因,很快的成为变证,坏证,这个时候用麻黄汤就不对症了,得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具体后面还会说到,这种情况现在挺常见的,和社会环境,医疗环境,生活环境,饮食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不是随便说说的。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四)

这条,首先大体的说,传与不传,传可以理解为疾病在变化,这里要说几点
一,不管是疾病本身,还是去治病,这可以说成是攻守两方吧,其实都不是死板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疾病会变化,这就要求医生首先能及时发现这个变化,同时能随机应变,见招拆招,用药也跟着针锋相对,最终把疾病干掉,取得胜利,这条说的,首先看“脉若静者”和“脉数急者”,这两者是对立的情况,看的时候也要对比着看,从脉象来看,条文中用了个静字来代表没变化,为什么,大家体会下动静这对词,应该就明白了,而后面的“脉数急”的数和急,这两个字其实就在表达一个字——动,动和静正好相对应,对比着来学。
二,条文还说到了,颇欲吐,若躁烦,这是对应着脉象动而有的症状的变化,从症状来看,里面欲吐了,躁烦,就是要传到阳明,少阳去了。而这里的想吐,呕,以及烦躁,结合我第一条文所说到的代表,符号去理解,一般而言,呕逆代表少阳,烦躁对应阳明(不是绝对的,有特殊情况,往后会说到)这个要留意记住。结合实际情况说,现在啊,很多的是先去医院治了一通,一直没有好,来的时候呢就不是单纯的太阳伤寒了,而最开始,很可能是的,医院出来到中医手上,基本都是坏病了。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五)
此条是承接第四条,也说明了第四条中的欲吐,烦躁,对应了阳明及少阳证,如果这样,再加上脉象的变化,疾病可能就要变化了
以上两条是要告诉医生,疾病有进退,不是死板的,也是动态的,治疗的过程中,要知进退,既不能用药不够,也不能用药过度。治病也是动态的,也要求医生要有预判的能力,从而胸有成竹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六)

这条很有讲头~在临床上,其实就是在说医生在面对各种情况的时候,不能慌乱,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说说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首先,我觉得,后世的温病学也有一定的长处,其实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完善补充,我还是觉得能“伤、温”统一比较好,同时这里又牵涉到真假寒热的问题了,个人觉得要舌、脉、望,问、触,相结合判断,不能只看舌,或者只看脉这样子
结合条文说几点:
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首先,还是提到了太阳病,但是后面的症状不符——发热而渴,不恶寒。因此这种病的症状应是脉浮,头痛,渴,不恶寒这种叫做温病,字面意思是如此,但是为什么?这个啊,古往今来,各种注解五花八门,说说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供参考吧,先回过头来看看前五条,不知道能否看出来太阳伤寒,是怎么发展转变的?大体说,是由表入里,一点点变的,最开始是外界的原因而致病,而再看本条,其实,温病恰恰相反,是从内往外走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由于本身内有伏热,外又感风寒,导致了这个症状,它既有太阳表证的症状,又有阳明经证的症状,而其根源还在于津液匮乏,里热,此应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散或者麻杏石甘汤加生津之品治之。如果这个时候这样治疗了,条文中后面的那些情况就不会出现了,之所以出现后面的情况,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误治导致的,甚则会危及生命
二,往后看,“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是第一误,误汗了,刚才说了,这种温病的根源在于津液匮乏,里热,要表里双解,现在单纯误用辛温,就会导致体内更加的炽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出现了少阴的象,已经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就要清热生津,通泻火郁了,经络疗法也是一样,取穴的话主要在大肠经,三焦经,心经以及心包经,可取大肠经合谷,三焦经外关,语言难处点刺中冲,一般而言都能治好,这是第一逆,接下来,更厉害,又继续误治了,用了下法,本来津液就不足了,先前误汗,现在又误下,就会导致“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这都是由于津液大伤而导致的,下面因无液而不利,上面因无液,无以滋养而导致直视,治疗的话就要大补其阴,补肾阴壮水,肾经的太溪,复溜基本上是必用的,同时可以配上三阴交以及后背膀胱经的肾腧及膀胱腧,接着条文又说“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种情况已经相当凶险,火邪已经烧到心那儿去了,之所以有剧则如惊痫,时瘈疭,是因为心主神明啊,现在这种情况,急救的话马上十二井点刺导泻之,同时取心经神门,心包经内关,也可参照后世温病学的治法,尚有一线生机。此条后面的三变全是误治,这就要求医生在最开始就有正确判断,心细谨慎,才不至于误治而致多般变化,谨记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七)

这条只看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后面的看不看无所谓,往后我会谈谈我对类似条文的看法,简单讲,后面那句说的是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你在实际中应该也能体会到,有些感冒,你即便不去治疗可能过一个星期就好了,这也蛮常见的
为什么?几千年前就有相关论述了,现在感冒发烧去医院治疗,往往治来治去,一个星期,好了,其实,这多半还是自己自愈了,这条前半句
一,是说出来了病的位置,如果从表、里,半表半里分,在表的时候得两大种情况,也就是太阳表证和少阴表证,前者是发热恶寒,后者是只是感觉冷,但是不发热,我刚刚就遇到个这种病人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
二,是要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候要先判断好是发热同时恶寒,还是只是身体感觉冷,而无任何发热迹象,从而先从大体上判断病在阳还是在阴,在阴也就是所谓的直中于阴
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阴阳这东西,处处都是,教材上所谓的八纲辨证其实就是阴阳辩证法,表里虚实寒热,哪个不是阴阳,阴阳是一种概念,具体的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种或者说无穷多种的。


[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09-08 20:29 2楼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八)

这一条,日期那个先别管,以后专门说,还是说几点
第一,伤寒论,这本书,确实是张仲景在吸取前辈基础上的一个整理融合,突出了实用性,而有些人,觉得伤寒论自成体系,和内经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个人觉得很肤浅,就如这一条中的后半句,啥意思,首当其冲的,就是治未病的影子,治未病出自哪里,内经呗
而治未病的未字,有几个层意思,一,阶段性的,二,相对的,三,阻断扭转,也就是说,如果现在生病了,相对没生病的时候防病,是治未病,而已经生病了,现在病的更重,相对以前病的不重的时候,不让病情继续发展,也是治未病。
第二
有人说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和内经没关系,和经络没关系,你看看后半句,为什么针足阳明?这里有人说足阳明其实代表足三里,通过临床验证,是对的。因此,对伤寒论的六经的理解,不能单单的只从一个方面,要有一个整体性
第三
再看后半句,为啥遇到这种情况针足阳明就能好了,既能阻止病情发展,还能加快痊愈,接下来你就带着疑问去了解足三里是干啥的?知道它是干啥的,再去想,为什么它能有这种作用,就会懂得胃气与卫气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再往后学方剂的时候,就能明白很多方子配伍的意义和运用的加减的真谛,懂这个了,你临床中才真正的会运用啊,否则,都是空谈,没什么意义,
四,再说第八条,的几个问题,考虑了吗?
为什么针足阳明会好——截住病情 ,先说足三里是干啥的,有啥作用,之后想想为什么这里说针这里后,原文说的是什么?“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则愈,太阳表证如果要愈需要怎么样?——解表发汗,因此,先从理论上推断,足三里可以在有表证的时候助发汗,这个时候就要想,为什么?
表有什么,营卫,营是血,卫是气,卫这个字,为什么叫卫,不叫别的,是因为他有护卫的意思
卫气,就是体表的护卫,力量够了,就能通过汗液的形式,把病邪排出体外,而足三里是什么经络的穴位,——胃经
一般而言,足三里是治疗胃部不适的,强胃气,简单讲,胃部气不顺它可以顺,有实积它可以消,等等,根源是强健了脾胃功能,这里你就会发现有个联系了,胃气和卫气是有关联的 ,好了
理论推断也好,怎么样也好,到此,之后的用于临床验证,这个我可以告诉你,临证中遇到这种表证,如果加点按足三里或者针的话,确实能明显的加快发汗的速度,试过很多例了,这个回来你可以自己验证,原文是没说足三里,这里也是个有争议的地方,历代注家也有分歧,但是通过临床验证,我个人倾向于这里的足阳明就是足三里
跟着思路,继续往下走,我前天还说了几个问题,往方剂上联系,先看桂枝汤吧,里面有姜枣,这俩是干啥的,鼓动胃气的,这是其一,之后再看桂枝汤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有一条,需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也是强胃气的意思,二是让汗有汗源,就这个服药的方法,就有治未病的思路,因为阳明肠胃水分一定的前提下,发汗会耗损他们的水分,如果没有外来的水分来补充的话,可能就会因为发汗而伤及内部的津液,津液少了,可能会导致转化阳明里证,学伤寒论,不仅仅是学条文,他的方子,以及方剂煎的方法,服用的方法,都很有价值,不是随随便便写的
这里再啰嗦一点,通过上面说的,你是否能悟到,如果平时常按或者灸足三里,能预防所谓的感冒呢?(外感表证)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九)
这条是接着上头的第八条继续说的,这里要说一点,就是读伤寒论,要前后联系着看,这很重要,要现在就要树立这个意识
首先你要回过头来想一想,现在说的是什么病,太阳病吧,而太阳病我最早在第一条的时候说过,其中有经络的含义,临床实际也能反映出来,而在这个条文,又反映出来了,这里说的从巳至未上,一是反映出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借助天时而愈病,巳至未上,是上午九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阳气最胜的一个阶段,而这里要注意看“巳至未上”的上,简单讲就是通过一天中阳气最盛的一阶段到了太阳小肠经当令的时候,自愈了.
一,张仲景为什么不说别的时辰?
二,临床中也确实如这条所说。
这也就说明,伤寒论和经络学说是有联系的,而且还蛮紧密的,当然,伤寒论可不仅仅和经络有关联,但是不能说和经络完全没有关联
三,
十二时辰,对应十二条正经,天时地利人和,此乃借助天时,来祛病,人体有小环境,天地有大环境,人在环境中,会受环境的各种影响,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的气血正常状态下也应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如果不能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些病症,什么嗜睡啊,不寐啊等等,理论还是在内经
嗜睡是阳不出于阴,不寐是阳不归于阴,反映到自然就是嗜睡就是天天都是阴天,没有太阳,不寐就是天天都是白天,没有夜晚,一个是太阳不升,一个是太阳不落,因此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此不变而应万变,现在社会上以及电视上的一些养生家,一会儿说个这,一会儿说个那的,其实都没抓住根本,就说睡觉作息,分了5种情况,春、夏、长夏、秋、冬,列举了各种方法,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走,不会错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十)

首先,风家,这是个简称,谁的简称,太阳中风(伤风),表解而不了了者,简单讲就是太阳中风没有好干净利落,这条,字面意思就是这个,但是临床上有用,很有指导意义
其一 说明太阳中风,这个证,可能在人身上存在好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如果从临床实际去看的话,短的有十几天的,长的甚至有一两年的(这个确实有,没见过不代表没有,因为桂枝汤实际用途早已超出书上白纸黑字告诉你的那些了)
其二 联系最初的几条条文,我原来说过,太阳中风,从一个角度看,是受邪,另一个角度看,是体虚,这条,是理论上的一个支持,实际中也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很多怪病啊,我遇到过好几例,看到底儿,原来是个营卫不和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其三 从临床出发,桂枝汤这个方剂,可以发汗,可以止汗,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做双向调节,有这种功能的方剂,在伤寒杂病论中不在少数,说道底,他就不是止汗或者发汗的方剂,而是补虚的,或者说调和营卫的,这个有很多临床例子说明了这些
其四,临床上,有时候会遇到一种患者,萎靡不振的,一般会认为是气虚,其实可不一定啊,要小心是太阳中风还没有去的情况,如果不加辨证,看到气虚乏力啊什么的盲目用固表之药,很容易闭门流寇,非常不好,很值得注意!
其五,针对这条条文而言,这个时候如果食疗的话,需要调理脾胃,喝粥是稳妥的方法,这里结合下临床,其实很多胃病什么的,是吃出来的,有些不用特意去治疗,就从饮食习惯入手,改善,慢慢自己就能好了。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十一)
我说说我得看法
其一,纵观这条文字,你注意看几个字,“皮肤,骨髓”,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皮肤深啊还是骨髓深啊?,明白了吧,这个代表的是深浅,再看条文,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的时候,是真热还是真寒,寒在皮肤,热在骨髓,是真寒还是真热,条文告诉你了,前者是真寒,后者是真热 ,也就是骨髓真热则真热,骨髓真寒则真寒,这里的骨髓刚说了,代表“里”,是“里”的代名词,也就是说里面是根本,外面是假象,这里你能否领悟到,中医的辨证,识证,在质不看像,质是不变的,像是会变的,或者说不是唯一的,就如你刚才说的,有没有热在皮肤也热在骨髓呀?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有没有外面热,里面也热的情况呀,当然有,这个就是真热,没有假象迷惑,因为里面是热的,外面不管是热是寒,本质说,这都是热,接着说说怎么判断,这算是其二
首先还是看条文,看几个字:——反欲,反不欲,这里说出了病人的喜恶,也就是说,临床上,判断真假寒热的时候,中医四诊中的望问,要派上用场,望是啥——看呗,哎呦喂,看到这个病人,身大热,但是一观察,不仅不想脱衣服,反而想穿衣服,或者说明明看着热的不行,但是身上穿的厚他也不肯脱,这是真寒,假热,假寒真热同理,同时,医生嘴巴也别闲着,要主动问,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
遇到真假寒热要判断的时候,要重视观察病人的喜恶,这就能直接反应出本质,另外,还有一种判断方法,就是中医的触诊,刚才上头说了,这里的皮肤和骨髓,就是浅深的代名词,这里可以用手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摸,也就是接触,如果感觉越来越烫手,是真热,感觉慢慢的,凉了,冰手,则是真寒,这个方法结合着刚才说的望诊,问诊,配合着来。几乎不会失误,注意触诊的时候啊,摸上去后停留一会儿,在感觉是凉是热
越来越热是真热
越来越凉是真寒
就是观察,询问,动手
三者结合
之后再说说临床中的一些见闻吧,或者说这条在临床中是说什么的
先说真寒假热,这在临床中,一般多见于少阴病,举个简单的例子
病在少阴的时候,有些时候会出现烦躁,表面乍一看是热的,但是实际是寒,正治一般是用四逆之辈加减,这里顺带提一下后面的大青龙汤,简单说,这个方剂的点在哪里,简单讲,发热,恶寒,无汗,最后是烦躁,而少阴有什么也能出现烦躁,如果少阴烦躁误用大青龙,你想想吧,不说了,后果很严重,少阴详细的东西往后再说
这里说的少阴指的是少阴汗出,脉像细弱,伤寒论中很多方子对应的症状乍一看很相似,而你想运用自如,多在细微处下功夫,难点不在辨证,而在识证,再有就是真热假寒,这个有时候会在阳明病中见到,到后面讲到了再说,总结下,这条理论依据在哪里?
在内经,寒极似热,热极似寒
反应到生活中,洗澡吧,很热的水,从头上冲下来,打到身上的一刹那,你是感觉热啊,还是感觉一哆嗦,似冷的感觉,反之同理,生活中的例子,自己想下。
2013-09-08 20:29 3楼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十二)

这条啊,首先有争议,是否是仲景原文,有人说是后人加的,这个说法吧,我个人觉得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从条文的文字看,注意这几个字,啬啬、淅淅、翕翕,这其实是形容词,而反观伤寒其他条文,没有类似的文笔,不过这是或者不是,咱们管不管都行,学伤寒,紧扣临床,无关的,不管,该抠的字眼儿要抠,没必要抠的,别浪费精力于临床也无什么实际意义,咱们不干那个,这条文是不是出自仲景,或者说是不是后人在这条本身的基础上加了些什么,先放一边,单看条文,还是很有意义的,这就够了,管他是谁写的,或者说是谁加的呢,只是有这个争议,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得给你点出来让你知道
其一
太阳中风。你说说这四个字说出了什么,结合前面的1到11条
说道太阳中风,就要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个有汗的太阳病,至于发热,伤寒中风都会有,至于脉浮,也都会有,唯独汗出与不出,是判断伤寒和中风的关键点,之后看阳浮而阴弱,这个一般有两种解释,不外乎寸阳,尺阴,或者说是浮阳,沉阴,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就是说脉象整体是浮脉,但是如果沉取的话,会感觉到力量不够,弱嘛。后面接着说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里,你要知道,这是表证,邪在哪里?在表吧,症状上发热啊,为啥,前面说过了,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抗争,再设法祛除表邪啊,因此脉象上来,则是浮脉,发热,脉浮,都是人体在抗争,对应的是——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
首先,脉象来讲,浮对应表,也代表阳,沉代表里,也代表阴
前面说了,阴弱指的是沉取脉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力感,阴弱,就是水不足了,而为什么水不足了,接着它后面说了,汗自出,
连着看就是——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简单讲吧,就是太阳中风啊,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分别对应了发热,汗出两证 其实反过来理解也行
发热,导致了脉象轻轻按,就能感觉到
汗出,导致了重按会感觉到跳动的无力,软软的弱弱的
往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形容词都去掉,就是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都是字面理解就行,主要说一点
就是干呕,这里的干呕,为什么,前面我说过,前几条的时候,你回来自己看下,主要说一点,这里的干呕不是呕吐,症状从临床看,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轻度的干呕
至于鼻塞,这是表证,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现在表不解,肺气不宣就会出现鼻塞(外感鼻塞)这里提一点,我自己平时,也会受外感
只要病还在太阳表证,我几乎没吃过药,都是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简单讲就是用干净的卫生纸,弄成细条,捅鼻子,让鼻子痒,打喷嚏随着喷嚏一个接一个的打,脑门,后脑勺,脖子,后背都会出汗,此法能宣肺气,解表发汗,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来祛,还能治疗肺气不宣的便秘,以及肺气不宣导致的水肿,可以用之辅助治疗,为什么?理论还在内经,肺呢有个职能,叫做通调水道,原来曾用麻黄汤治疗过一例水肿,取的也是此法,至于治疗便秘,这里涉及到一个方法,叫做提壶揭盖,简单讲,就是茶壶盖子上有个小洞,你用指头按住(就是肺气不宣了),水能倒出来吗?(这里类比排泄物)
肯定不能了
这个时候啊,你用任何别的方法,水都下不来,怎么办呢,指头松开,让上头的气通了(宣肺了)下面自然水就出来了,中医和自然,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常用的方法,就是中医治病的好办法呢,只是平时日用而不知啊,接下来先看方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先从药说起吧,谈药,就会谈及药材的药性
从中医的角度讲,一个是气,一个叫做味气有四,味有五,在一起,叫做四气五味,
四气是什么?寒、热、温、凉
其实啊,应该是五气,因为上头说的这四气,都是有个性的,都是相对的,既然是相对的,就得有个参照气,也就是所谓的平气,
这个平字,你要注意,中医治疗,说到底,就是在追求个“平”字,
药有平气,还有你听说过的,平脉辨证,什么以平为期,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等等其实都是在追求一个“平”字,还有我第一次举得那个数字的例子,也是在说“平”字
但是现在一般说四气,这里延伸了下,主要想说,平,对于中医的重要性,也是中医的思维的一部分,
而四气,如果从阴阳角度看,也就两种,
寒凉是一种,属于阴,
温热是一种,属于阳,
而刚才说的平气,就是介于此之间的第三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于任何方面都是如此, 药物虽然,可能每一种药性都不一样,但是归纳说也就三种,刚才说了,
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也是中医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医啊,我们的国医,最最擅长的就是归纳,化繁为简,是用此法来识病治病的,
这个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你看吧,到处都是,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中所列的方、证。都是很概括的,有共性的,归纳的,从而形成的,比如说太阳中风,有核心症状,
这么说吧,如果你临床中遇到了病人,他可能是这个病,也可能是另一种病,但是可能都有太阳中风的核心症状,你就可以用一个方子加减,统治,效果还会很好,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异病同治,
为什么你能用一个方子统治呢?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先辈,归纳,总结,化繁为简,而精炼的这些个核心的证,同时对应这些证,列出的一个个传世的好方子,
如果你学到一定程度,疾病虽然多,但是让你归类后,可能也没几类了,方子虽然多,可能常用的,也就那么些了,你看吧,伤寒论其实没多少个方子,113而已,但是,就这些有限的方子,不说囊括无限的病吧,也差不多了,这很了不起
学中药的之前,一定要先弄懂四气五味,之后学中药才容易上手,才好学,
而药材,就是你手中的兵将,好医生和庸医的区别不在于好医生可以用非同寻常的药,不是的,
药就在那里,关键是用药的人会不会用,懂不懂药,药材的药性就好像是他的性格,就好像是一个人,一位朋友,你去读懂它,了解他,他才会和你做交心的朋友,才会助你
药材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用对地方,

酸苦甘辛咸
学这个之前,心中要感恩,要知道在,在古代,硬件很落后,而这些一味味的药材的药性,那可真是先辈们实打实的一个个亲验出来的啊,而药性各异,其中不乏猛药,为此,肯定也难免死伤,才有了今天我们能看到读到现成儿的东西
内经有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里又是一句高度归纳概括的话
这句话要牢记,必须牢记
这里啊,也会有个参照物,姑且叫做参照味吧,也就是所谓的——淡,这里提一下,一些渗湿的药材,有些味就是淡的,
一般还是说五味,而五味,其实是对应五行的
辛金(肺),酸木(肝),甘土(脾),咸水(肾),苦火(心)
有了以上这些,再加上五色对应的五行五脏,
白肺,黄土,黑水,绿木,红火,
以及气味的厚薄,就能推断药性,
比如说,黑豆,黄豆,绿豆,小红豆(赤小豆),白扁豆
你如果不知道他的药性,就可以用你掌握的东西去推断,
先说桂枝,这个药,药性,你看神农本草经,
我记得是说,味,首先是辛的,
而先头说了, 辛怎么样啊?

啥是散?说白了就是升腾发散,解表发汗
本经还说了,其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上气咳逆,马上后面的条文就会涉及,补中益气,这反证了一点,就是前面说过了,
桂枝汤,是个补的方剂,患者本身体虚是本,外而伤风是标,可以理解成里应外合而致病
这里再说桂枝的归经,也就是药物啊,它有归属的经络,也就是说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作用于哪儿,从经络的角度说,
这里桂枝是入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肺经的
前面再说第一条的时候就说了,太阳病的理解,经络一说,要占一部分的,
归经也是通过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同时和五味有关系的,我个人觉得,
而这里也如肺经,因为其药性辛温,辛对应肺,
再往下,先看生姜,也是辛温,能解表,止呕,与桂枝和在一起,主要作用就是解表发汗
之后看甘草,
药性是甘温,回头买一本神农本草经,一定得学,
甘入脾,这个是作用于中焦脾胃的
而这里你要注意,用的是炙甘草
原来说过中药的炮制,具体看前面,
要看神农本草经
中药的炮制不离水火,怎么通过看字知道是水还是火呢?
看偏旁,字里面有火的,肯定炮制用火了,有水的,肯定用水了,
这里用炙,是在加强其温性,
之后的大枣,甘平
本经有这么一句,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
而这里,桂枝汤对应的是什么症状,恶风,自汗出,
脉象是什么,轻取浮,沉取弱,
对应什么,发热,汗出,
又对应什么,前者需要解表,后者需要补津液,
而前头还说过,发汗要有汗源,还说过,卫气源于胃气,
生姜兄弟,既能帮助桂枝辛散,又能联合大枣,鼓动胃气,而之后的白芍,它是酸的,酸对应什么?收!
而桂枝和生姜呢?散!
而我记得前头还说过,太阳病如果发汗过了,会导致内部津液流失,造成阳明里热,这里的芍药,起的作用之一就是一种反佐,制约桂姜的辛散,另一方面,酸甘能化阴,也就是酸甜生津液,这个方子的配伍相当严谨,暗合阴阳之道一方面解表驱邪,一方面养护胃内津液,发汗,你注意了,看后面的煎法服用法的时候你会看到,是小汗,也不是让汗大发的,简单几个字概括的话,辛散,酸收,甘缓,也就是前头让你必须记住的几个字
注意看,
桂枝后面的(),去皮, 首先,这是错的,桂枝的辛味,全在于皮,怎么能去掉, 这里的去皮,我得理解是啊,不知道你见过没有做成药材饮片之前的桂枝? 张志聪对此有过看法“桂枝取稍光之枝,如有皮者去之,非桂枝上之皮也”,这是一种解释,
我个人认为,这里原文可以改为-桂枝(取嫩尖)为妥,从临床说,桂枝药效最好的就是桂尖了,
甘草为什么炙,刚才说过了,
桂枝去皮再啰嗦一点吧,从考证的角度讲啊,在伤寒杂病论之前的,有本书,叫做五十二病方,这本书里的桂枝,后面全部没写去皮俩字,好了,这个不说了,考证的东西,不深究,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接着说煎药服用方法,煎药说几点
首先,文火煎,
其次,不要煎太久,一般十五分钟为益,煎一次,
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喝热粥以助药力,这个为什么喝,原来条文的时候其实已经说过了,我想你应该明白了
之后,覆被取汗,同时避风寒,这里说温覆令一时许
这个时,是时辰的意思,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俩小时,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这个前面也已经说过
不能大汗,为什么,你应该也知道了,仲景这里也明确说了,不能大汗,要微微出汗
条文中的病瘥,其实是病好了的意思,喝一次好了,就不用喝了,如果没好,继续喝,
大汗会容易使得内部津液减少,有可能会变为阳明里证,
桂枝汤中啊,芍药也好,大枣也好,服用的方法,一次喝三分之一,覆被取汗,要漐漐微似有汗,喝药后要喝粥,等等,
说白了,都是在为了防止过汗,为了给发汗提供汗源,提供保障,
记住三个字——“养汗源”
往后条文说的,病情严重的,能服用到3剂,这里面有个问题,在服用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脉象以及症状反应,如果没有传经的迹象,继续服用便是,如果有,则也不能盲目,
周时,是24小时之意,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个一定记住,不能乱吃,否则可能会出大问题,五辛一般是指大蒜啊,韭菜啊这些,
酪指的是甜的东西,
之后再说说方子的剂量的问题,这个有争议
主要是那时候的两,现在用是多少的问题
我个人一般是那时候的一两对应到现在的3g,足矣,
临床中也是这样用的,效果也很好,
桂枝汤啊,
这个是群方之首,为什么,从刚才说的你看看,它是阴阳俱用,通过方剂的配伍,既有化阴,又有化阳。药材虽少,但是配伍巧妙精当,服药方法与方剂作用相互呼应,配合,值得细细品味啊,
至于桂枝汤的用途,我前面条文说过一些,你看看,桂枝汤用处很大,可不单单治疗个现代观念里的伤风感冒啊,那也太太太小看它了,
其实,通过上头方剂的讲解,你注意到没有,这个方子,发汗是小汗,更重要的其实是在补虚啊,
包括服药的方法,
而由于其巧妙的配伍,临床上,阴阳俱虚,可以用其调理阴阳,营卫不和,可以用其调理营卫,而阴阳俱虚,营卫不和是可以衍生出来很多疾病的,因此,桂枝汤用处极广
你要知道,治疗别的病,也会有一些共性的症状存在的,
曾有一前辈,用桂枝汤原方三剂治好了一例肢体麻木多年不愈的患者,多方治疗无效,他之所以用桂枝汤,是看到了这个患者平素常自汗出,恶风,再结合脉象,舌像而用了桂枝汤,
桂枝汤,你记好,汗出,恶风,
这是核心证
至于深刻的体会,还得经过实践,
往后慢慢会有机会的。
2013-09-08 20:29 4楼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十三)
这是承接上一条说的,说上条的时候,说了,桂枝汤的主证或者说核心证,是汗出,恶风,头痛发热非桂枝汤证所独有,有时候会有,有时候没有,也就是说,病机单一的情况下,只要有这个核心症,汗出,恶风,桂枝汤就可以用,汗出,恶风,这2个一般是同时有
这条的理解,其实前面12条早有涉及了,不再多说了,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右六味,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法。(十四)
项背强几几,就是脖子背后脑勺不舒服,僵硬,
这对应的是葛根,且会口渴,简单讲,项强加口渴,对应葛根,
如果单有一个,不对应葛根, 接下来,看这个“反”字,这里你要读出来转折的味道,也就是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按道理应该是什么?之后,反而怎么怎么样,这里的潜台词是,本来应该是无汗的,而无汗本来应该对应的是麻黄汤,这里可以理解为,此方剂,桂枝加葛根汤,是介于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的中间状态,
也就是介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之间的一种状态,更偏向于太阳伤寒,接下来看方剂的配伍,其他和桂枝汤一样,除了葛根,多了一个葛根这味药,再有就是葛根的量,大,要超过桂枝,
再看服药方法,不需要啜粥,这里也说明了,这个方证是偏向于太阳伤寒的, 因为麻黄汤也不用啜粥,再看,
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法,这句要注意,
简单讲,就是12条的时候详细说过煎服方法了,以后遇到类似的,就直接说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法,要知道
因此,12条才会说的详细些,这个临床一般怎么用呢?外感表证,不管有汗没汗,主要有项强,口渴,葛根就要先加上,之后再看是有汗恶风还是无汗恶寒,选择是用桂枝加葛根汤还是葛根汤,
葛根汤这个方剂,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麻黄,葛根,
和桂枝加葛根汤的区别在于加不加麻黄,
辨证点在于有汗无汗,有汗,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葛根汤
在说的明白点,外感表证,有汗恶风且项强口渴的用桂枝加葛根汤,外感表征,无汗恶寒且项强口渴的用葛根汤,你也可以记为麻黄加葛根汤,项强且口渴对应的是葛根,
把葛根拿掉,这两个方剂就变为了桂枝汤和麻黄汤,就是分别治疗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至于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的方证,其实就是在太阳中风或者太阳伤寒的基础上,加了一个项强口渴
以前说过,学伤寒,有一些符号,这里就是一个,用药的符号,
项强口渴——葛根,
其余的还有,往后讲到再说,经方的加减很有法度,慢慢就体会到了。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十五)

这里首先,就说出来了,一个药的符号,就是桂枝,
桂枝,的符号之一,就是治疗气上冲,
为啥让你看神农本草经,上头直接就把这些符号点出来了,这里为什么,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知道桂枝的药性,就能一下子明白不少,
往后伤寒论里,只要涉及气上冲的,基本都有桂枝,你再看看前天本经桂枝的药性怎么说的,辛——主散,治疗: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先自己想想,这条除了能看出桂枝的一个主治符号之外,还有的就是抓病机,掌病势,
前半句是可与之,后半句是不可与之,为什么?前半句和后半句又说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再看看这条前六个字看,放在一起,想想说明了什么,结合着抓病机,掌病势,体会下
太阳病,下之后,就是说本来应该是解表的,结果,误治了,攻里了,用下药了。这些条文,现在只是最粗浅的过一下,等有基础后,会再深入说他们的各种用途,就能更加深入掌握这些条文了,就说葛根汤吧,刚说了太阳无汗恶风寒,强项口渴用,这只是最基本的,
反映到临床,用途也非常广泛的,慢慢来,先过一遍,
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一个可与之,一个不可与之,为什么?
就是病机变了,病势变了,
本身太阳病,要解表,但是他不但没有解表,反而下了,这是逆着治的,这是大前提,之后条文说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给予桂枝汤,
气上冲,是人体的一种反应,可以理解成不甘心啊,就是一种抗争,不甘心就此成为坏证,还有一定抵抗的力量,这个时候就还可以用桂枝汤,解表,其实太阳表证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头痛啊,鼻鸣啊,项强啊等等,从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来人体的正气啊,有一种向上走的趋势,而同时,发热啊,脉浮啊,等也是在说明正气要向外走,为啥,就好像敌人来侵犯,本国的士兵在驱赶外敌一样,是往外驱赶的一个态势,这个时候,用的药就好像援军,助守卫军一臂之力啊,如果用下法,就好像不去助守军,反而帮助敌人打自己人了,这首先是误治,就是这条说的太阳病,下之后,接着就导致了两种情况,如果守卫军誓死捍卫,虽然敌人有援军了(下法),但是还是守住了城池,大的态势还是驱除外敌的,这个时候,我方就可以在城外调集援军,助守军守护城门,打败敌人(也就是条文中说的“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果敌人加上其援军攻破了城门,好了,这个战斗虽然还在继续,但是战场已经变为城内了,城门失守,就如体表的表证由于误下,变成里证了,这个时候就要在城内把敌人解决,就不能再用桂枝汤。
再举个例子,就好像,你拿一张网,上头放个东西,你本身是要网上举,举过头顶的,结果不小心,天上又掉下来一块石头,砸到放东西的网上头了,之后呢,就看你能拿住拿不住了,如果没有脱手,虽然从举的位置上看,从胸降到了腰部,但是网及网上的东西还在你手里,就可以继续往上举,如果砸的干脆直接掉了,脱手了,不再手里了,那你还举什么,就没办法往上举,举过头顶了,前者,后者,有什么变化,情况变了,程度变了,也就是病机变了,病的势态变了,
前者还能网上举,就是气还有冲劲儿,可以继续举,这个举就是桂枝汤,如果东西都掉了,那情况势态都变了,你还举什么呢,就只能想别的方法了,你仔细体会下 ,刚举的例子 ,有什么变化,那个变化,就是病机和病势的变化。也就是这条要告诉你的东西,看表里,知进退。

太阳病三日,巳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十六)

首先,条文先说了太阳病三日,巳发汗,之后从大角度讲有两种情况一是病愈,二是仍不解,前一种好了就不说了,后一种呢?结合第12条桂枝汤服用的方法看,不解者,结合脉象,密切观察,可以继续服用的,但是这里16条,却没有继续服用,而是采取了其他方法,也就是后面说的——若吐、若下、若温针,这样治疗不是正治,因此肯定会有出现多种误治而导致的坏病,这个时候,桂枝汤肯定是不能再服用了(条文中的桂枝,代表桂枝汤),因为已经不对症了,而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最后的12个字啊,必须牢记,这12个字是伤寒杂病论的精华或者说灵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仔细体会,对于灵活运用伤寒杂病论,很有帮助,其实太阳篇,很多条文都是在说误治导致的各种情况以及应该怎么处理的。这里的误治,可能还会出现三阴的症状(少阴,太阴,厥阴)具体往后再说。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十七)


这条注意看几点,还要结合前面的条文看就会明白,桂枝汤主证是汗出恶风,脉浮缓,这里呢?脉浮紧,汗呢?不出汗,其实这里应该对应的是太阳伤寒了,也就是麻黄汤了,因此,当然是不可与之也,意思就是说,临床中,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症状的区别点在于脉的紧还是缓,汗出还是不出。如果用错了,也会衍生出来其他的症状,也就是坏证,一定要注意。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十八)
这条是进一步说桂枝汤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酒客,可以理解成平日常喝酒的人,这种人啊,胃多不是很好,且体内多湿热,也就是常说的湿热体质,而桂枝汤中的桂枝,这味药材,他能加快胃蠕动,如果本身胃不好,有溃疡等旧疾,则很可能会出现本条所说的这种情况,且个人觉得,这也是唯一的一种情况,实际中,酒客喜不喜欢甘,没有一定规律,酒客患太阳中风,也有喝桂枝汤,病就好了的,也不在少数,其实个人觉得这条酒客这里理解为平时湿热内阻脾胃(胃不好可能有溃疡),且上焦有积热之人,在代入条文去理解
2013-09-08 21:48 5楼
其实不是小节,只是对前面说的条文的一个整理,置于小节,太阳篇完了,会详细说。
2013-09-09 09:30 6楼

一些粗浅的体会
欢迎指正
一起学习
2013-09-09 09:47 7楼
谢谢老师指导。可以又把伤寒学习一遍
2013-09-09 10:08 8楼
zxzzm 说:
谢谢老师指导。可以又把伤寒学习一遍

欢迎参与讨论
一起学习伤寒论
2013-10-07 11:54 9楼
本帖最后由 ybyqt 于 2013-10-7 12:00 编辑

请问:感冒初期,只有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还没有出现发热、出汗等其他症状时,用伤寒论应该怎么认识?怎么治疗?
2013-10-09 00:13 10楼
讲的很到位,很到位!
2013-10-11 10:33 11楼
wzj911 说:
讲的很到位,很到位!

欢迎讨论
基本上都是即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有些地方说的不到位,多包涵指正
⬅ 痛风石病,求各位老师指点 老茶馆 奇法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