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方之路

2013-10-05 18:57 12楼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8-经方
1,腰腿疼痛,下肢不能屈伸,不能行走,对这一特征称“芍药脚。
2.免疫系统疾患者易内分泌失调。崩漏的西医学称为功能失调性出血中的无排卵性出血,病机是卵巢功能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不能排出卵子,故不能产生足够量的孕激素,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没有孕激素的保护,内膜增厚,产生不规则脱落,子宫螺旋动脉断裂出血,而不能正常的自凝机制。真能提高卵巢机能应帮助卵巢排卵不会产生功血。
温经汤呢,不是言它是子宫发育促进剂,又是卵巢功能衰弱的振奋剂吗?温经汤可作用于下丘脑,具有调节性激素、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生理效应、促进新陈代谢谢。
3.小青龙汤时关注了后背,忘却了苔要滑;在用止嗽散时又错加了黄芪,(咳嗽章节里扶正一般不用黄芪,只用党参),舌苔水滑是小青龙汤证,然临床应用也未必皆须如此。否则恐大大扼杀青龙之效。
4.1.栝楼和瓜蒌是一味药的两种写法。属于胡芦科。包括瓜蒌皮,瓜蒌仁,合用称全瓜蒌。
2.瓜蒌皮主要是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主用于痰热咳嗽或是胸痹。
3.瓜蒌仁主要功效是散结消痈,润肠通便。主用于肺痈,肠痈,乳痈和肠燥便秘。
4.栝楼根和天花粉是一味药。是栝楼干燥的根。主要功效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要用于热病口渴,消渴,肺热咳嗽,燥咳,痈肿疮疡等。
5.大黄牡丹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使用区别还在于“虚实”的区别,强调正虚不可妄用苦寒药攻下,并无进一步深意。至于有人谓:“脓已成,不可攻下,以防脓毒溃散”暂时未发现根据。不过,“脓成与未成”还是没有在现代医学上找到依据,如果东汉的“脓”等于现代的“脓”的话,急慢性阑尾炎都有脓的表现,只是急性阑尾炎是轻度成脓,慢性阑尾炎脓的程度可增加,也许此时患者已出现正虚了吧!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薏苡仁、败酱草不足为奇,我个人认为其性质与冬瓜子无异,大黄牡丹汤也常加味这两味药,关键是附子的使用,使其与大黄牡丹汤区别开来,区别大黄牡丹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关键不在脓成与未成,我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了,而是正虚与否。我认为,古人由于条件所限,“脓”的概念不准确,更多的是推测和假想,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人为地”将前后区别开来。看来,此处脓成与未成并不是关键,正虚与否是关键!
6,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做学问的人尤其是做医生的,绝不能自视清高,以自己的学识水平去评价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只能是天井里的青蛙。所谓火神派,其实也是经典伤寒学术研究的一个分支,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故弄玄虚!
7.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是表证之一种,而且是适合应用麻黄的表证。符合该症候群的,并不要求也符合麻黄体质,如皮肤白者,只要符合麻黄表证也可应用,如葛根汤、葛根加石膏汤。
但也并非"麻黄体质"对此种应用完全没有束缚,"非麻黄体质者"符合麻黄证而用麻黄,中病即止,不能久服麻黄。如肤色白者,过服可导致心慌、汗多等副作用。此外,在麻黄的应用剂量上也较"麻黄体质者"量小,而真正的麻黄体质者能耐受大剂量、长时间的服用麻黄。而麻黄配伍桂枝、石膏等药物,能扩大"非麻黄体质者"应用麻黄的范围。
麻黄体质的女性患者一般都月经延期?
2013-10-05 18:58 13楼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9-经方
1,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脾胃虚寒的人通常怕冷,也怕风吹,所谓"脾胃好,营卫调"。?
2.制造阳气是靠先天的肾阳和后天的脾胃。布散阳气靠心肝和肺。一个人的一生所得的疾病的性质通常取决于体质的因素。即机体制造阳气的大小,功率小,易发寒病;功率大,易发热病。先说阳气制造方面吧。
3.饮邪聚喉,用射干麻黄汤;饮邪聚肺,用厚朴麻黄汤;饮邪聚胃,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射干麻黄汤证,都是轻染风寒,喉咙发炎,甚至发出水鸡声,邪在喉咙,汤药中用的是生姜;厚朴麻黄汤证,有胸部闷胀感,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来,邪在胸部,饮邪渐重,汤药中用的是味姜辛,用了干姜,另外还用了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小青龙证,有恶寒,呕吐状,明显心下有水,卧睡不安,饮邪最重,味姜辛中,干姜分量最重。所以,我在实际中,都是按照这个分析结果,来分别使用的,也很得心应手,治愈率较高。
4.一个虹膜炎的病人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我投小柴胡加黄柏白芍七付今日复诊大效,眼睛不再模糊,也无痒感,头已不晕,视力有所提高。一个乳腺增生的病人用补中益气治疗15天肿块已经消失,两个咳嗽月余的患者基本痊愈。
一个低热三个月的高中男生,处补中益气汤,一个痤疮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汤,两个便秘的分别运用的八位活血和枳术汤,一个偏头痛用散偏汤,一个神经性头痛用柴胡龙骨牡蛎汤。一个抑郁症的曾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无效,改投温胆汤。一个痤疮复发的守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5.两种病麻烦,一是发热,一是腹痛。因为诊断不易,两者皆涉及一大类疾病。尤其是急腹症,对于医生,首先要考虑的是诊断,而非考虑用什么方。
6.1、右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胆道疾病(感染、结石、肿瘤等)、肝脏疾病(急/慢性肝炎、脓肿、肿瘤、肝脏代谢谢性疾病等)、胰腺疾病(肿瘤等)、肠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小肠肿瘤、结肠肝曲肿瘤)等。
(2)邻近器官疾病:右肾及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肺炎,右下胸膜炎,膈下脓肿。
(3)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等。
2、中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碱性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肿瘤、胃扭转、急性胃扩张等),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胆道疾病(感染、结石、蛔虫症等),急性阑尾炎等。
(2)邻近器官疾病:食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贲门食管肿瘤等),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腹主动脉瘤等),肺及胸膜病变(肺炎及胸膜炎),腰源性腹痛(骨折或骨疾病引起的腹痛、脊神经病变等)
(3)全身性疾病:代谢谢性疾病(糖尿病酸中毒等),内分泌性疾病(急性肾上腺功能障碍、甲亢等),神经系统疾病(腹型癫痫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各种病毒感染等)。
3、左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胰腺疾病(胰腺炎),脾脏疾病(慢性肝炎所致脾肿大、脾肿瘤、脾脓肿、急/慢性白血病等),结肠疾病(结肠肿瘤等)。
(2)邻近器官疾病:左肾及输尿管病变(结石、结核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左侧肺炎,胸膜炎,甲亢危象等。
(3)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等。
4、右下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阑尾炎、小肠穿孔、阿米巴痢疾、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肠结核,回盲部肿瘤,肠套叠、尿路结石、盆腔炎等。
(2)腹部以外疾病:绞窄性腹外疝。
(3)全身性疾病:铅中毒、风湿热等。
5、耻骨上区腹痛
该处腹痛多来自泌尿、生殖器官,如女性的宫外孕破裂、子宫内膜炎、子宫的肿瘤、卵巢或子宫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盆腔炎(结核)等。在男性多见于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精索炎、前列腺炎等。
6、左下腹痛
该部位病变较少,常见疾病为:直、乙状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直、乙状结肠癌、疝气、女性患者的盆腔炎等。极少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出现左下腹痛。
7、脐周疼痛
小肠疾病容易出现脐周痛,如小肠结核,肠道寄生虫病,缺血性小肠炎,铅中毒。
8、全腹痛
多见于腹部炎症或肿瘤的播散(涉及腹膜),空腔脏器的穿孔,以及全身性病变引起的腹痛,如重金属中毒、酸中毒、尿毒症、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缺血性肠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伴随症状在腹痛诊断中的提示
(一)急性腹痛
1、伴腹泻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
2、伴呕吐、腹胀者常提示肠梗阻或胃流出道梗阻。
3、伴血便者常见于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缺血性肠炎、腹腔血管栓塞、炎症性肠病等。
4、伴高热者多见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脓肿、肺炎等。
5、伴休克者可见于腹腔内出血、化脓性胆管炎、坏死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穿孔、急性心肌梗死。
6、伴血尿者见于泌尿系疾病。
(二)慢性腹痛
1、伴发热可见于腹腔炎症(普通或特殊感染)、肿瘤。
2、伴呕吐者可见于幽门梗阻、胃肿瘤或溃疡、肠梗阻等。
3、伴腹泻者多见于肠道炎症、慢性肝病、肠结核、慢性胰腺炎等。
4、伴血便者多见于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
5、伴腹部包块者可见于腹腔炎症(包裹)、脓肿、肠套叠、脏器扭转等。
6、伴神经精神症状者见于腹型癫痫、风湿病、功能性胃肠疾病。
7、伴非特异性全身性表现者可见于慢性中毒、尿毒症、电解质紊乱、过敏性紫癜、结缔组织病等
8.心动过缓属于十分难治愈的疾病,200余剂能治好,已经不简单的了。我在门诊曾治疗一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西医都说治不好,但病人有信心,我给他就是益气养阴活血,
9.桂枝汤是太阳病开首第一方,但该方更像是归属太阴经。以桂枝汤解表,温里之力足够,但解表稍显不足,所以需要借助热稀粥的发汗力量,既能益中补充能量,同时也能稍稍发汗,以助桂枝汤药力,而达到解表功效。
麻黄汤后注“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因麻黄是一味强悍的发汗药,所以无需热稀粥之力。
桂枝加葛根汤“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该方当以解肌为主,如果“啜热稀粥 一升余”促汗出,相反有伤津液之嫌。不利于“项背强几几”的恢复。这也是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的人体证型差异。
栝蒌桂枝汤“取微汗。汗不出,食倾,啜热粥发之”,可见,啜热粥的目的即助汗解表。
其它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就无须“啜热粥”了。
13.从现代医学解剖来说,我们作咽喉诊时只能看到咽部。而看不到喉部。所以说咽喉诊有些笼统。
14.另外一些虚寒性的病人会表现为低血压,那么这时使用人参、黄芪就有很好的升压作用,像桂枝人参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这些方子经常治疗低血压属于气血不足者。
15.一谈到高血压,中医大夫就会联想到肝阳上亢,诚然,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围,临床上属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确实不少,但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病都不假思索地去使用平肝潜阳的药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高血压病也会有不同的病机存在,有肝阳亢、肝火盛,也有肾阳虚、脾阳虚,决不能想当然的去对号入座,一定要据人辨证论治。
16.因煎煮附子时间较长,药锅中的水容易被耗干,有些人就中途加冷水。这样做寒如果中途发现水快煎干,应该先关火,待药冷却后再加入适量冷水,然后重新开始煎煮、计时。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开水。热相激,反而增加附子的毒性,属于大忌。所以,煎附子前应充分估计好水量,一次加够。
2013-10-05 18:59 14楼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0-经方
1.身体强壮之人,打完篮球后浑身大汗的喝了好多凉水,本来就是个肝旺的人,凉凉的一壶水浇到热东西上,硬是把肝火激起来了!"故其双眼通红肿胀,故用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也类似)的运用,望体质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一副壮实的身板站在你面前的一刻,就决定了你对是方的选择!
2.呕吐的时候不单是少阳证,如葛根汤加半夏等
白头翁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及黄芩汤证,均属热利证,皆有下利及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腹痛、肛门灼热等证。但白头翁证是肝热下迫,肠络受损,气滞血瘀,故以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特点。葛根芩连汤证为阳热下迫,表里俱热,泻下以恶臭水样便为主,伴见喘而汗出。黄芩汤证是胆火下迫,下利为黏液便,兼见口苦、咽干、目眩”。
3.葛根汤与小柴胡汤在幼儿中的应用如何识别”
首先从病程上看,葛根汤证为新起初病,小柴胡汤证多为稍后;
第二从六经分,葛根汤证当为病在太阳,小柴胡汤证已兼少阳;
第三幼儿如果临床初诊是很难判定体质倾向的,但幼儿外感发热可以暂时抛开体质而先对病治疗,例如黄煌教授的退热经验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就是对病不对人而设;
第四葛根汤证的咽部症状远没有达到“咽痛”的程度,常表现为轻度的咽部不适;
受凉后诱发鼻窦炎初期常服验方温鼻饮(葛根汤合玉屏风散加蝉蜕、辛夷、苍耳子)3-5天可缓解。
4.腹诊方面,基本是每个病人都做。一般是让病人站起(也有坐着的),然后一手扶背部,一手用四指进行按压式触诊,基本是用指尖或指腹向里按压,力量较大。按的速度较快,从上腹开始,至脐周,下腹完成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0-经方
1.小柴胡治疗慢性病长期服用柴芩夏剂量要小,柴芩夏一般用6克(<<经放的魅力>>)。2小柴胡汤保肝作用确切用于慢性肝病不拘于乙肝3养生保健因人而异不要因为某项生化指标而在生活有绝对的禁忌少而不绝就好,血脂略高不要紧现在很多老年人思想上有个小误区就是忌口太过结果不少人都出现了营养不良其实血脂稍稍高点没事不要太高就行有时候血脂稍高的人反而健康长寿因为营养状况好。
2.“麻黄体质者,不宜居住潮湿,日常生活不要淋雨着凉,要适度运动,经常出点小汗,饮食上可喝点米酒养生……”
“芍药体质者,要学会放松自己,经常听一听舒缓的音乐颐养心神,遇事要沉稳,不要过度紧张,可练习瑜伽……”
3.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强壮性温阳镇痛剂,其主治并不拘泥于有汗无汗,而是针对一种体质状态,只要是麻黄体质患者伴有严重的恶寒感和极度的疲倦感时,就可使用。
4.一般说来,发热、呕吐是运用小柴胡汤之重要着眼点,所以《伤寒论》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之明文。但“呕而发热”可见于多种证候,并不具有特异性,与诸多证候鉴别之要点在于“口苦”与否。盖“口苦”乃胆热上燕之象,才需要用苦泄之品。
他治疗湿温病照用小柴胡汤。当湿热弥漫三焦,出现寒热起伏,胸胁苦满,心烦,呕逆,纳减,口苦,搜黄等见症时,他会特别注意望舌,如果舌苔白腻罩黄,他就会成竹在胸,果断地运用此方。我体会到,他注意看舌苔,是得益于《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之条文。他说,这样的舌苔说明湿浊童遏,需要“宜”。如果舌上无苔,或仅有一层薄薄的苔,即使具备其它的适应症,他也会认为小柴胡汤“用不进去”。一个“宜”字,非常质朴,却把小柴胡汤疏达腆理、开泄三焦、调畅气机、分消湿浊的机理形象地表达出来。此时他常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姜、枣,加人桔梗、积壳、
其舌,光红无苔,此证为小柴胡汤所不也。
5扁鹊三豆饮”:黑豆、红豆、绿豆,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能够有效地消除面部色素沉着。像现在这种夏天,外头日光灼人,有些女性脸上的黄褐斑越发会明显,你用“扁鹊三豆饮”做夏天的饮料,吃了又能解暑热,又能去色斑。
用法:量不可太大,要考虑肾脏的负担,肾结石及肾炎的病人勿服,尿酸高的病人慎服,上腹易饱胀的少服。磨成豆浆当然行,不过要煮熟。
黑大豆在市场上买不到,可用薏苡仁代替。薏苡仁性味甘谈、微寒,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不腻人,药性缓和,是一种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
三豆汤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6.西瓜确实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但它还有个作用就是利尿,利尿的你吃得太多了,利尿就要伤阴,伤阴他就干燥。伤阴就虚火上炎,上腭反而干了,
7.四逆散常用加减配方:柴胡、黄芩、陈皮、赤白芍、枳壳、甘草、还有生、熟山楂
其方子开头就拿这个方子开道,所有的慢性病的病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问题,都有食欲不振的问题,你吃完这个方子,心里很痛快,食欲一增加,他就对你建立了一种信任的感觉,以后他就靠着你来看病,等他对你完全有信任感的时候,你再给他发挥治他本身的病,那你吃十付、二十付、三十付、四十付他心里头也能接受。
分析;小柴胡汤两个主要药,四逆散的三个主要药,再加上陈皮,和生、熟山楂,这就像二陈汤,二陈汤用到陈皮么,那不是疏肝、调胃清胆、畅气、导滞的吗。对这种慢性病的病人,精神不爽,食欲不振,用完他之后,精神爽快,心中痛快,那是,病就好了一半,
8.以猪苓汤经常用于治疗慢性泌尿系统的感染,如果是脓球多的,我们就加清热解毒药,像蒲公英,像紫花地丁等等。
9.金匮肾气丸里是由地黄丸加上附子、肉桂所组成的,地黄丸里三补三泻,那些助肾阳的药还没发挥作用,那个泽泻,那个茯苓,先发挥了利尿作用,所以他当天就起来4次。因此我们今后治疗肾阳虚,阳不摄阴的这种夜尿频繁的时候,你不要让他晚上吃药,早晨吃,中午吃就可以了。因为补肾阳的药发挥作用很慢,而利尿的药几乎是立竿见影。
10.龙胆泻肝汤(丸)里头用的都是关木通,关木通是马兜铃科的植物,结果长期做保健品来吃的话,导致了肾功能的衰竭,这叫马兜铃酸性肾病。
11.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再结合温胆汤,再结合孙思邈的定志小丸。治疗工作后出现工作也做不下去,思维迟钝、动作迟缓--既精神抑郁证。
12.门诊经常见到一些老年妇女全身窜痛,一生气,这个疼就满身乱窜。这个方子最好的就是柴胡桂枝汤,因为已经有了疼痛了,就涉及到血脉不和的问题,不光是在气分,不光是气郁,所以你光疏气,效果并不好,你应当加一些活络脉的药,那就是柴胡桂枝汤,很好。用柴胡桂枝汤以后,这些肝气窜的老太太们都觉得吃这个方子很好,然后然后疼痛就减轻很多的。后来我看刘老师也经常用这个方子治疗肝气郁结,又伴有周身窜痛的证候。
13.很关键的就是有腹膜刺激征的人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的,这是大陷胸汤证,这是结胸证。这实际上是一个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张仲景的描述非常形象,”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实证是拒按的,这种病人特别害怕别人碰他的肚子,”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4.治腹泻的药(思密达,必奇,妈咪爱,口服补液盐等等)。
15古今诸医家治疗脱证多选用人参,而张锡钝认为“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转有气高不返之虞”,故张氏救脱,喜用山萸肉,认为“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
一”。临症中常以山萸肉单用或配伍龙骨、牡蛎或人参、代赭石等治疗各种脱证和汗出久不愈者,故山萸肉治疗夏天疲劳、出汗过多的疲惫。
16.运用小陷胸的一个重要指征:右寸(关)脉滑。这让我改变了过去将此方证重点放在舌红苔黄、心下痛等表现的思维习惯。
17.薏苡附子败酱散这张方,介绍了他运用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若见慢性盆腔炎加舌有瘀象,就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若见慢性盆腔炎加舌苔厚腻,就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据王先生言,他临床常依此二法稍做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屡用效佳
2013-10-05 19:00 15楼
桂枝汤跟麻黄汤现代解析
一、桂枝汤浅解
桂枝汤之病理。其病理,内则血运不畅兼胃肠虚寒,外则皮肤毛孔因受寒血运不畅,毛孔括约肌痉挛而处于半开合状态,故俗称此为胃肠型感冒。人之胃肠与皮肤之间之连接枢纽为三焦(即唐容川所言之人身上下贯连之油膜也),当人饮食入胃肠之后,其营养津液、水液即被吸入三焦,输注到全身各处,其近于皮肤处之三焦部份为腠理,通过腠理将水道中之代谢谢产物送至皮肤毛孔排出体外而成为汗液,当人体血运不畅、胃肠虚寒时,其送至皮肤及各处之津液营养及温度均低,皮肤及各处营养不足,故其人常感畏风、畏寒(其剧者甚或夏日而以头巾包头也),此即俗谓之表虚,是以胃肠寒者多表虚,故其人热食热饮后因血运水运加速而见大汗淋漓也,此时不可误认为胃热汗出而减生姜之量也;人体血运不畅、胃肠虚寒则三焦之津液因之而冷,冷则运行不畅而生水浊,机能奋起抵抗将其排出体外而为清涕出也,其从气管、食道溢出者则为稀痰(即水气),循经上冲于肺则咳嗽也,故其人常鼻流清涕兼见咳嗽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条文云:“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囔。”即言中寒家(脏器功能低下,整体呈虚寒者,谓之中寒家)因血运不畅而易感风寒而见中风之证也;人体血运不畅则易致胃肠虚寒而见下利也,是以腹满寒疝篇又云:“中寒家,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囔不能,此人肚中寒也。”人体胃肠血运不畅,故其人又可见胃痛、腹痛之症;人受风寒所袭,人身之司温功能奋起抵抗欲解表之寒,血运增速则发热;水运增速则汗出(发热汗出之桂枝汤证有二:一、其人血运不济、胃肠虚寒、三焦水冷且毛孔受风寒所袭而处于半开合状态,故可见发热而时有凉汗出也,其发热汗出不剧,其轻者仅见皮肤湿润而已,此发热汗出现象之一;二、肌表血运不畅,午后至早夜,胃功能增强或平卧时血运加速,故人体奋起抵抗,使血运加速欲解其表也,故可见发热汗大出也,其甚者可自觉身烘热而汗大出湿透衣衫也,此《伤寒论》中所谓“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也,此发热汗出现象之二);人体受寒之后,血运奋起抵抗则头部充血而运行不畅,运行不畅则压迫头部神经,故可见头痛也;人体胃肠虚寒则蠕动无力,故其人又可见大便不畅,大便其始并不燥硬,积久则可为燥屎,此病外见太阳证,内见阳明证也,依法本当先解表后攻里,然临证每见表解之后,其里常不药而自通也,故治病逢表速里张之证,若其便闭未越三日,可暂置通里而不问,待其表解后自通也,《伤寒论》麻黄汤证条中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及阳明病无汗而喘皆用麻黄汤治之亦此理也。
桂枝汤之药理。概而言之,桂枝汤能促血运、温胃肠也。其中,桂枝能活动脉之血运,芍药能活静脉之血运,动脉之血由心脏发射以外达于毛细血管,其地位由小而大,桂枝内含挥发油,能发散以助之,故曰桂枝发散为阳,(故桂枝为血证禁药,当其有出血倾向时,用桂枝则出血更多也,且血之发射由于心脏,桂枝能助之,故曰桂枝通心阳也)。静脉之血由毛细管收回,以内归于心脏,其范围由大而小,芍药内含安息酸,能收敛之,故曰芍药收敛为阴(是以药论常谓芍药能散恶血,能去静脉中之瘀血及血液滞留,能解除身体各处肌肉之痉挛),《伤寒论》中谓胸满去芍药者也此理也;是以桂芍之分工,实乃合作也,人身之毛细血管周布全身,与肌肉神经、汗腺等杂沓而居,故动静脉之血运加速之后,势必发热,且较前之发热尤甚,动静脉血加速,其血盈而运行速,皮肤毛孔之括约肌受温养而开合自如,热激三焦,汗出而有节,此与剧烈运动之后,心脏鼓动加速,因而汗出,其理相同,此桂芍促血运以治血运不济之理也,若欲血趋表多,则当多加桂枝,若欲血归里则当多加芍药,其甚者则当加附子、白芍(此观四逆汤及其加减可知,然其常但用附子而少用芍药,盖其欲血趋表也)。汤中之生姜,功能温胃止呕,若胃寒重、呕多则当多加生姜之量,此温胃肠以去胃肠虚寒之法也,此所以人感冒服姜汤发汗可愈之理也(其轻者可用生姜,其重者则当用干姜、半夏,其更重者则当用吴茱萸也);汤中之大枣,其功能保胃津(故曰大枣恋湿),恐汗出过多将伤胃液也,故欲其多汗出使药力归表则当少用大枣,欲其少汗出使药力归里则宜多用大枣,若其人痰湿素盛,则大枣宜少用,若其人胃津素少,可多加大枣;汤中之甘草者,以肠居胃下,胃失和则肠有受传之虞,甘草能安肠补液,保其在里之津(人体内有粘膜之处,皆需津最多之处,而甘草皆能补之,且能修复其处之溃疡,故甘草每用于津缺及溃疡之症,如后文之甘草汤、桔梗汤、甘草泻心汤、黄连粉等),此三者合用,同为温和肠胃之圣药。盖胃肠性喜微温,温则能和,胃肠受三药扶护而和,血液循环又被桂芍激励而急,表里两和,故桂枝汤外能愈太阳中风之证,内能愈血运不畅而致之胃痛、腹痛及胃肠虚寒泄泻之证桂枝汤外能愈太阳中风之证,内能愈血运不畅而致之胃痛、腹痛及胃肠虚寒泄泻之证(当欲其药力归表时,服汤后当啜热粥或加入表药如黄芪、防风、薄荷之属以加速三焦之体液运行以发汗解除表寒,若欲其药力归里,则不宜也,若表无风寒之束,又加表药量不足以发汗,则汗郁于肌腠之间而可见周身瘙痒也,又用时可加山药、牛子、黄芪、杏仁、桔梗之属助其稀痰出以治其咳嗽,其甚者可加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干姜而为小青龙汤,服药后多见呕出大量稀痰而口渴,此里温寒去之象也,是以桂枝又有味芳香、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排痰镇咳之效一说,其实乃桂枝能活其动脉血运,增强气管之蠕动能力,易于痰咳出也,又桂枝作用于肠有芳香逐秽一说,亦其能促进肠之血运,增强肠之蠕动能力,使肠滞易于排出也)。用桂枝汤后,肠胃功能正常,故曰补脾,脾补又能化谷食为精微,血乃渐滋,故桂枝汤又能治头晕、心悸、经事不调等贫血症,冬季畏寒及手足不温等症,又人之血行既畅,神经得以滋养,则可杜烦躁之渐,故曰疏肝,亦曰平肝,故有谓桂枝汤能疏肝补脾者,以桂枝汤能活血运,故又能愈因血运不畅而产生之冻疮以及脑疽等症(盖人之血液,温则流畅,寒则凝滞,肌体受寒,血液不行,郁阻则成冻疮、脑疽等症),又能治后脑因供血不足而疼痛之证,盖脑部供血不足则晕重疼痛,且多打哈欠。
明桂枝汤之病理、药理,临床即可应用自如也。
二、麻黄汤浅解
麻黄汤之病理。其病理概而言之,为寒邪外犯皮毛,内侵肺脏。肺主皮毛,主呼吸,而人之皮肤布满毛孔,当毛孔开合正常时,其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协助肺脏呼吸,由皮肤直接吸入氧气供人体所需;二是通过毛孔排汗散温以调节人体自身之温度,使之保持恒温状态。当人体受寒气侵袭后,皮肤之毛孔自然关闭以减少散温以维持体温,若受寒轻,寒气散后自然恢复正常开合状态,若受风寒稍重,毛孔处于半开合状态则为桂枝汤证,若受寒严重,毛孔括约肌痉挛而使毛孔继续处于关闭状态,则将产生如下之病理状态(即为麻黄汤证):一是毛孔关闭无法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体氧气供应量不足,肺不得不加大其呼吸力度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故表现为鼻扇而喘,其呼出之二氧化碳不足则可见气上冲而呕;二是毛孔关闭,若肺吸入之氧气量不足人体所需时,人体氧气供应量不足,人体机能自我保护,脑部自然减少自身及其它组织之活动量以减少氧气的消耗,故表现为嗜睡;三是毛孔关闭,散温不足而人体因对抗寒气而奋起反应,则生温不息。生温不止而放温不及势必发热甚或高热;四是皮肤受寒不仅使毛孔关闭,还使皮肤之血液因受寒而凝滞,血凝则全身皆痛也,特别是人体离心脏最远之四肢更为严重,故可见手足厥冷之证(嗜睡之人更为明显),此其外犯皮毛者之见证也;其内侵肺脏者,盖人静脉血归右心房之后,其血进入肺脏进行氧气交换,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此为肺循环也,是以肺因之常充满血液,当人受风寒所袭时,肺脏功能不振即肺寒时,其血郁于肺中则肺泡因之闭塞为肺寒闭,反之,当郁血过久,肺因充血而发热或本肺功能过亢进,肺充血而发热,充血过多亦使肺泡闭而为肺热闭,肺泡闭则难于进行氧气交换,人体因之起咳喘而使肺泡开启也,此肺闭而咳喘之理也。又人受寒而血郁于肺中,则血运不畅,水运亦因之不畅而失其常,是以其人或见小便不利,或见小便数,是以古人有肺主肃降,主水道及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
麻黄汤之药理。麻黄功能收缩血管并使血运加速,故内则能开肺闭,外则能开毛孔之闭,故曰其能开肺气,即恢复肺之正常功能(麻黄一药,章次公谓其功用有四:一、内含麻黄素,能驰缓支气管之痉挛、制止粘液痰之分泌,故能止喘,小儿痉咳不止如顿咳(百日咳、虾蟆咳)皆可用之,临床见咳嗽剧者,用之其效颇佳;其二、能亢进血压活肺循环之郁血,故能改善呼吸而止气急鼻扇之症;其三、有强心作用,为慢性支管炎续发症如咯痰白沫、多气泡、呼吸困难等,俗谓之痰喘,麻黄用之有效,其四、有利小便作用,能通利小便而止因周身浮肿引起之呼吸困难也,盖肿消则不压迫肺而呼吸困难自然消除也)。桂枝功能活动脉之血而促血运,麻黄助以桂枝,则血运更速,血运速则肺郁血之状态得解、肌表得温而寒解汗出(若其人内怯更甚,则可更桂枝为强心之力更强之附子而成为麻附甘草汤,若其人寒甚或内有寒饮,更增细辛则成麻附细辛汤,是以麻黄汤与此二汤皆可治嗜睡之症,然轻重有别也),杏仁止喘之功与麻黄近而更有润肺通肠之功(临床凡恐麻黄发散力大者,每用杏仁代之,前人谓其为善开上焦、宣通肺气,为开肺要药,以肺主血之小循环,血不利则为水,故临床治湿者,常加杏仁,谓之开肺之法也;章次公则谓其内含氢氰酸,有麻醉咳嗽神经中枢之作用,故能止咳止喘,减少病人苦闷,用时宜重用之,临床依其法用之,其效颇佳;又以其所含氢氰酸有止痛作用,且其含有油脂能润肠胃驰痉挛,故又能治胃痛,以氢氰有毒,可由胃肠吸收而引起吐泻、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故临床以不超过 30克为度,且宜配当归、桃仁用之,其行滞化瘀止痛之效更佳),甘草安肠以保津。四者合用则一汗而解也。又血液加速,其经肾之血亦多则小便亦多,是以服麻黄汤后多觉脉搏加速,体温增高,汗出而小便多也,又若其人胃气素弱或病久而胃功能不振,又当加生姜、大枣甚则加干姜、半夏、麦冬之属以补胃阳和胃阴也(故前人有谓麻黄汤加法夏者,其用有四: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气,痰厥及头疼,非此莫能治,临床见风寒夹湿者如头痛脸肿之属,即用此方)。因麻黄能开肺利小便,故小便不利者也多用之,古人谓之揭壶盖也,以其能发汗利小便,故又可治三焦水道不利之水肿证也;又麻黄汤能活血,是以跌扑瘀血及眼部瘀血致目见病变如歧视者皆能治之;又麻黄汤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及皮肤血液循环,故古人谓之开毛窍宣肺气,故又可治因受寒致痰滞清道而见寒闭失音者,即古人所谓之金实不鸣也;又麻黄汤能改善皮肤之血运,故又可用于皮肤因血运不畅所致之种种皮肤病变也(如前文中之口烂食断,即为其明证也)。其与其它活血之汤比较如下:当动脉血运不畅时,宜用桂枝甘草汤,宜用麻黄汤,更甚者用桂附汤、麻附汤、阳和汤或四逆汤(阳和汤:麻黄10克,肉桂3克(寒重者加附子),炮姜10克,鹿角胶10克,熟地30克,曹颖甫谓其为人体外证属寒即血络凝于寒湿者,如发背脑疽、膝盖忽然酸痛(鹤膝风初步)、骨槽风等等之神方,临证见脑疽者,当察其属阴性者方可用阳和汤,即见皮色不变而结块,脉微细者,若见皮色鲜红、化脓甚速者,则为湿热蕴蒸,非寒也,不可用之,它证皆类之);静脉血运不畅时,宜用芍药甘草汤,更甚者用芍药附子汤;当整体血运不畅时,宜用桂枝汤,更甚者用麻黄汤加芍药,更甚者用四逆汤加芍药。
关于麻黄汤之加减,张锡纯每于本方加知母以助发表而清热;若其人见阳虚则加黄芪以补阳充汗出也。
至于衄及衄乃解者,盖汗血同源也,其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当人体发热,血液加速时,本当由汗出而解,今因毛孔闭塞而汗不得出,故血则从人体血管最薄及人体最表之处溢出,故为之衄,血出之后,其体内之热也相对消散,其轻者经人体自我调节后毛孔得开则可愈,重者则热虽得暂时消散而毛孔仍闭,则不久又将发热也,故仍宜用麻黄汤解表发
2013-10-05 19:01 16楼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2-经方
1.去桂枝难道是小便不利?看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有小便不利。
所以我认为去桂枝不是跟小便不利有关。174条提示小便不利,还有大便坚,认为是桂枝伤津液,所以要去。问题是茯苓难道不伤津液,或者说伤的轻一点。
搞懂这一点的目的不是治发热等。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2.,对本条有了新的认识,即本方中含有一极为重要的方根-苓、术、芍。这亦是真武汤、附子汤的主要部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3.小孩子有热,不好用桂枝,似乎是连翘山枝竹叶的用方,比如大便干的凉隔散加减,气阴不足夹有实热者竹叶石膏汤加减,往来寒热的小柴胡汤加减,食积化热者,保和丸加清热药,湿蕴化热者,甘露消毒丹加减。。
4.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我用的是田隽老中医的小柴胡汤去姜枣加龙胆草制川乌连翘;后期用的是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9克生甘草6克白芍20克桂枝9克茯苓20克猪苓10克泽泻20克白术1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即柴苓汤加减),思路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五苓散(日本治带状疱疹的思路),效果确切,都是一剂见效的。
5.雄黄治疗带状疱疹,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配合胆矾,名“二味拔毒散”。初发:单味雄黄粉茶调外敷患处,直至疱疹完全消退。
6.顿服绿豆,头煎生甘草汁。---可以解乌头碱毒/
7.2、龙骨脉:作为客观指征的脉芤动,为脉浮大而中空,轻按即得,重按则无。一些大出血、大汗出或大惊大恐后,可见此脉象,一些体形羸瘦的患者也可见此脉象。
8.常用麻黄剂如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加减治疗面部痤疮,但并非凡痤疮者皆用,还需要进一步辨体质状态。他认为,体质状态是方证辨证的趋向性概括。他归纳出适用麻黄剂的患者体质特点:外观上一般体形略胖,肌肉不坚紧,肤色黄或灰黑色,皮肤较粗糙。身体比较壮实。一般容易出现身体沉重感,面部有浮肿貌等,这时使用麻黄剂是安全的,有效的;如果体形消瘦、肌肉坚紧、面红赤、血压高则要谨慎使用,
9黄连解毒汤加大黄,即黄连解毒汤合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后遗症等。在日本,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出血性疾病,如吐血、衄血、下血;精神神经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病、神经症、不眠症、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如干癣、荨麻疹、湿疹、酒糟鼻等(多伴有精神不安等症);高血压病;胃肠疾患,如胃溃疡、胃炎等;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后遗症等等。正如他指出的,如果单从降压角度而论,本方作用可能比不上一些西药的降压片,但从改善精神的焦虑和减轻脑充血以及预防脑卒中等方面综合来看,本方又是一些降压药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预防脑卒中,更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适用本方的患者也有一定的体质特点,如大多营养状况良好,面色潮红,脉搏实而有力,上腹部膨满或痞闷、按压有不适感,还伴有烦躁不安或失眠、精神亢奋,皮肤易出现瘙痒、湿疹等疾患,有出血史或出血倾向
10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甙的抗炎强度与强的松龙相似。小柴胡汤能显着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子的分泌,刺激垂体,或抑制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促进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可以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与现代医学是不谋而合的。
汪某,女,64岁。体形偏瘦。初诊日期2004年1月29日。主诉:左眼红肿疼痛两月余。患者曾四处就医,未能治愈。某医院诊断为“巩膜炎”,患者放弃激素治疗。近一月来自觉有胸闷感。平时不能吹空调、用暖气,不能用任何化装品,服用西洋参易上火。年轻时常患身痒,且每于开春发作,颇为担心。有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胆囊炎病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患者属过敏性体质,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0g,生甘草6g,黄芩20g,黄柏10g,连翘20g,党参10g,姜半夏6g,
11.一例抑郁症患者,证见失眠、烦燥、腹胀、纳差、手足凉、性功能减退,多处服中药不效,对中医极其失望。我处于八味解郁汤合栀子厚朴汤,鼓励他试服一次。不料五剂后,患者喜出望外,其实我比他更欣喜。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头昏,手足麻,乏力,失眠,纳差便秘,他医予益气生津,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醒脾开胃等法施治枉然,我用桂枝茯苓丸加四味健步汤、黄连阿胶汤取效。一例女性患者苦头晕,掉发多,他医以肾虚论治,未效。我用当归芍药散加桂枝茯苓丸,五剂头晕即除。
12.我坚信我自己扎扎实实做一遍是大有好处的,不断强化张仲景经方精粹医学体系对大脑的刺激,让其完完全全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身体里的“WindowsXP”。
2013-10-05 19:04 17楼
临床汗证的治疗经验
对于这个病,我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阴虚火旺以当归六黄汤加减,临床不太多见
第二的湿热型以龙胆泻甘汤加减,有一部分这类病人,
第三是阴阳失调型临床多见我常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
我常用方是桂枝10白芍10龙骨30牡蛎30杏仁15麻黄根10桑叶30黄芪30山芋肉60
这个方子关键点的杏仁,因为出汗的原因和肺有关,如果肺的通条水到正常,汗证就不会出现。
2.黄连大小剂量影响胃口我倒真的从来没遇到过,本人曾患牙周脓肿,牙医稍作切开并建议用青霉素,自己用大剂量黄连解毒汤加连翘,非但效果明显而且胃口大增。
我观察 10克黄连和30克黄连口感估计差不多,患者并未有明显不同的感觉。
3.某女,20岁。哺乳期。
09-9-20
发热1天,流涕,干咳,T38.6℃,咽充血,右扁桃体2度肿大。
柴胡40黄芩15甘草10连翘50
1剂
4.身体蜷缩后稍有缓解是为虚,手足凉;舌淡苔薄白,脉缓是为寒。癌症是阴实
5.痛则不通,也有不荣,不论其不通还是不荣都离不开气血。归芪建中汤既能助其通亦可邦其荣,所谓作用的靶点是在帮助胃汤道血液循环的通畅
6.此人口干口苦而大便烂属上热下寒?
初诊时考虑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因患者“口干”、“双侧肋缘下有支撑感”、“大便偏烂”,与“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相似,但考虑牡蛎所主之“胁下痞硬”,按诊当有所触及,且据“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证。故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葛根主下利,白芍主腹痛。
7.徐苏
只要有口干苦就可以用柴胡剂。
8.轻微活动后便会出现心跳加快,伴有胸闷,休息后可缓解,一日少则发作2-3次,多则10余次,舌淡红苔根薄腻,脉缓--桂枝20g炙甘草15g生龙骨15g包,生牡蛎15g包。
9.颈右侧皮肤有直径约10cm的一个圆圈形疹块,暗红、干燥、粗糙,时痒难忍。双侧腋下、右侧腘窝处疹块也呈暗红、干燥、粗糙,时痒难忍。但无明显疼痛感。----桂枝18g茯苓18g赤白芍各20g丹皮15g桃仁10g丹参30g根据疹块特点,用了桂枝茯苓丸。
10.颈椎病的神经症状、血管压迫症状很常见的
11.很多高血压、心血管病变的原因都由颈椎病引起,非常常见的误诊
包括许多所谓心血管专家也常常忽视这个原因的天天降压,病人可怜呀!所以说西医有时显得可恶和无知。
12.颈椎病很复杂,不是一类桂枝汤或二类柴胡剂能治好的,而且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多,随证治之。葛根汤是颈椎病变的特效方,只是对症稍加合方药味就可以了。如果本身供血不足,再用大柴,气血向里向下,是本当外解而反下之。
13.大柴胡汤、葛根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合用我只用了一次就没敢再用了,会大便很多次的。
14.经方中常用可以治疗汗证药物有:生石膏、连翘、黄芪、牡蛎、知母、桂枝、山萸肉等;常用处方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八味除烦汤、玉屏风散、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五苓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味地黄丸等。

经方
1.中药升压,除了补中益气,温肾阳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桂枝甘草茯苓变化之方,其所主之病总离不开心血管疾病。,五味子主冒晕,安神的作用
五味子有类激素的作用。
3.弦应该是纵深的紧,紧是横向的弦
4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2干姜10肉桂10白芍12葛根20麻黄10我认为是麻黄体质的太少两感证。怕冷“身上起鸡疙瘩”伴鼻塞咽痒干咳,咳嗽则恶心,纳眠可。舌苔薄白,脉浮弦,患者体矮胖,皮肤较粗,毛较多。
5.此类心脏病与心肌缺血有关,胃肠积滞影响了心脏供血。
6.五香丸方出《良朋汇集》主积聚。龙骨牡蛎主脐上动悸,是东洞先生的经验。
7.上盛下虚动则气喘,无明显水肿者用苏子降气汤
8.成药;复方鲜竹沥化痰不错的,青黛就是抗生素蛤粉化痰效果不错
9.旋覆花蛤粉化痰效果不错。猴枣散古代称之为治热痰之圣药
10.柴胡加龙牧必须是弦紧脉吗--弦紧脉用柴胡加龙牡的机率是很高的,也是高效的
11.四逆是因为胸胁疼痛在柴胡带。
12.1久患胸痛,又得之于外伤;2有前列腺增生;3面暗红,下肢皮肤干燥。--桂枝茯苓丸。
13,用寒要一定要看皮肤是否光滑是否为油性,此病人面暗红没有油性。
14.此病人乃寒热夹杂,血虚水盛之象,因其舌淡右脉沉,病程绵延,久用寒凉,阳气已经不足。病已入少阳和厥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散。
杨某某,男,18岁,河间市二中学生。2009,8,10日初诊。患痤疮一年余,以面部和背部为多,成片状,大如豆粒,小如米粒,有少量带有白色浓头。痒而痛,面暗红,舌淡苔黄,左脉弦数,右脉沉。
15.腹诊两腹直肌拘挛用建中合适。若补中益气汤腹诊应腹软,而肾气丸的腹诊为少腹不仁。
16.定时发热有太阳证、少阳证,此病人十年不愈,用柴胡剂桂枝剂不愈,可见不在此两经。定时发热还有一种是瘀血发热,经常被忽视,此例可能就是,手术后高热多见此证。
15.大便稀溏我一般不考虑用杏仁。仁含氢氰酸吧,对胃肠道有刺激。
16,。紫菀止咳效优,射干利咽良能
17.王晓军:我总是根据腹诊来判断是否能用补剂或是泻剂如从外表看是虚体,可腹诊按之有抵抗,我就先不考虑用补或用纯补。
18.如晓军言,有肿瘤患者贫血貌,然腹部有抵抗而脉数者,黄师常恒用小柴胡汤加味起效。有连翘,还有合麦门冬汤的。
19.我曾经治疗很多痤疮患者,脸色发黄,但是有油光,使用荆芥连翘汤后脸色反而转白
20.脸色黄,也有是内热的
黄师门诊很多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女性脸黄,清湿热后脸色转白了
21.脸色有油光说明体质不虚。
22.脸黄有湿重伴有热者,有脸黄暗是长期抑郁不太运动性格内向者因出汗少而致。当然,脸色黄暗而没有光泽那是虚证了。
2013-10-05 19:05 18楼
经方
1.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热宜散而不宜清。葛根汤是温阳发汗方,首诊似温病,用小柴胡较合适。
2.小柴胡加防风是秦伯未先生的经验,是针对摇头风,一为头颤,一为手颤
全身痛故加元胡,瓜蒌红花甘草汤
3.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也有加味的如柴胡、加生地、加白芍、加大黄等。。甘草泻心汤多舌红,即黄师所言黄连舌甘草泻心汤的舌还是偏红的应用效果为好,但舌质淡的则应用疗效不好。
4.庆大外涂,治疗痱子特效,耳朵流脓也有特别好的效果
5.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20肉桂10牡蛎20干姜10附子6甘草
口腔溃疡两个月,久治乏效。刻下:舌体及下唇内侧有多个溃疡,大如豆粒,小如米粒,呈烧灼样疼痛。口干,眠差,纳呆,便干。舌质淡。苔黄。左脉弦数,右沉弱。

经方
1.畏寒怕冷,思虑过度,寒则血凝,思则气结,气血不畅,故发脂肪瘤。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顾而取效。常法从痰而治,效差。
2.夜间喘急时,可以等份的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丸,一片姜,少许核桃肉一起吃下,可缓解症状。
3.针对慢性病、肿瘤患者的调理气、血、水的合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四逆散
4.陶御风教授对经方合方有了启发,介绍了失眠的经方运用。失眠的常用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温胆汤、指出这些方剂可以合方以后再精简,化复杂为简单,抓主症。
如:(1)失眠,伴焦虑,可大剂量使用半夏30g或者40g;伴烦躁,可加黄连,栀子;老年人的失眠伴虚证,可加六味地黄丸,主要大剂量用其中的熟地、茯苓。失眠类的方剂强调服用时间,最好是午餐后1小时,晚餐后1小时服用。
(2)外感退热:可用小柴胡汤合荆芥连翘散,银翘散,竹叶石膏汤,羌兰汤,精简后为:柴胡、黄芩、荆芥、防风、银花、连翘、竹叶、石膏、羌活、板蓝根。羌活一般用6g,石膏一般用30g,其余都为常规剂量。此方用于传染性外感高热,效果明显,且退热后体温不会反弹。
5.厚朴七物汤的运用经验,指出此方对心脏病,伴腹胀,气上冲胸有很好的疗效;对心脏病伴胸闷喘促不得卧,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6.人只有在清醒的时候,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事,所以,人们都希望有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人只有在睡着的时候,才感觉不到任何的忧虑和痛苦,所以,人们也想尽可能地多睡觉,甚至想得到超过生理需要的睡眠。这是一种“一睡万事休”的逃避态度。人们有了这种心理,就很容易为睡不着觉而痛苦。让患者觉悟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你如果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可以试一下本章的招数。躺下以后,不要担心如何能睡着,而担心如何能不睡着。我说得没错,如果尽量不睡着,脑子就不担心如何能睡着了。
不要睡着,但也不要起来。
7.主诉头昏健忘曾一时性失去知觉。当地医院诊为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现睡眠尚可易说梦话、易醒、易生口疮。脉细弦,肋下硬。开方为:
柴胡12克黄芩6克姜半夏12克生晒参6克茯苓12克肉桂6克桂枝6克制大黄6克龙牡12克干姜6克红枣20克桃红12克水煎隔日一剂,15剂
现服用了12剂,效果很好。头已经没那么昏了,自己觉得头脑比以前清楚多了,易瞌睡/易说梦话/总打哈欠比以前改善了很多,过后每周服用2剂即可。

经方
1.病人患肾结石2年。近3天来出现阵发性腹痛,肠鸣欲便,临厕难解,小便艰涩而短黄,形寒肢冷。患者还患有胆石症、血管神经性头痛、腰腿痛等病。温州大医院诊断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结石。当时的病情是:患者壮实,面色黯黄,右胸胁下牵连腰部阵发性疼痛,疼痛发作时恶寒、手足冰冷,坐立不安;脉象弦紧而不虚;舌暗淡红,苔白腻;腹诊:全腹胀满,按之拘紧,右胁下延及右脐旁痞硬不适,重按而痛。右腰部叩之疼痛强烈,病人在叩诊时呼痛不已。
现代医学明确诊断这个病案是肾积水、肾绞痛、输尿管结石,这个病名的诊断对最后方证的确定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这就是日本汉方医学高度重视研究‘病名-方证谱’的原因,因为他们经过几百年的临床摸索已经掌握了每一个疾病最常见的几个或十来个方证。如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期最常见的方证有:桃仁承气汤证、大建中汤证、大黄附子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芍甘黄辛附汤证等五个方证。
其中芍甘黄辛附汤证具有腹肌拘紧、胸胁下牵连腰部阵发性疼痛、恶寒、手足冰冷、脉象弦紧等特征,是桃仁承气汤、大建中汤证所没有的,也是大黄附子汤证和芍药甘草汤证各自单独使用时使不完备的。
病人的腰痛与腹痛都在右侧,你为什么都在左侧小腿的委中穴、阳陵泉处扎针呢?”
答:“这是根据《内经》的经络理论和缪刺针法,对于痛症它的疗效比同侧循经针刺好得多。”
在背部命门穴的压痛点刺血、点火、拔罐是根据华陀的‘阿是穴’原理,大家都会理解,在右肾区叩痛难忍的京门穴刺血、点火、拔罐,其根据是什么?”
答:“这也是根据‘阿是穴’原理啊,‘阿是穴’不仅仅限于压痛,也包括疾病所在部位的叩痛、肿痛肿大、感觉异常、皮肤变色,甚至皮表的溃烂、痤疮等等。”
患者壮实、面色黯黄、恶寒、脉象弦紧而不虚是一个典型的‘寒滞质’体质。这种‘寒滞质’体质常见的方证有麻黄汤证、芍甘黄辛附汤证、大黄附子汤证、五积散证等。所以选用芍甘黄辛附汤在体质方面也是十分合适。二是从疾病的组合来判断方证也很重要,这就是‘方证-疾病谱’的研究,日本汉方家认为大黄附子汤证和芍甘黄辛附汤证在下列的疾病出现最频繁-胆石症、血管神经性头痛、泌尿系统结石、坐骨神经痛、胰腺炎、肋间神经痛、椎间盘脱出等。对照这一个病人的疾病谱,和上述的大黄附子汤证和芍甘黄辛附汤证颇为符合。但是两方相比,大黄附子汤证的腹直肌拘紧痉挛程度没有芍甘黄辛附汤证明显和强烈。因此最后认定这个病案是芍甘黄辛附汤证。
2.现在的中医对葛根汤治疗高血压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主要犯了两个方面的错误,第一是对高血压的机理不明,第二是用中药的机理诠释单味方药。如葛根汤之麻黄,西医说它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所以敬而远之,一般不敢轻易使用,但是有医家言“没有麻黄则降压作用差”,其实麻黄在葛根汤中是“开腠理”的作用,就是打开肌肉组织的通道,让血液更快更有效的从动脉回流到全身组织中,达到迅速降压的目的。
西医在输液降压的时候,用654-2静脉点滴,短期效果不错,就是因为654-2可以通过解除平滑肌的痉挛,使局部血液灌注增加,血容量减少。与葛根汤降压机理如出一辙。更加印证了高血压就是全身肌肉组织里的血液流入动脉血管里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的正确性。
多病人项背强几几,肩部酸痛,颈项仰俯不利,就是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之表象,这种病人大多伴随有高血压象,就是肌肉的血液流入动脉中的缘故,西医谓之颈动脉狭窄导致,通过扩张颈动脉效果往往不佳,或许能暂时缓解,但是不是根治之计。此时运用治疗刚痉之主方-葛根汤就可解决。
不过高血压的不全是“按之紧如弦,直上直下。”有许多是沉细或沉缓或涩。
2013-10-05 19:06 19楼
经方公开版
1.女性,36岁,体中略胖,肤浅黑,素来体壮少疾,前天因脱衣淋雨后而罹薄感,刻下恶寒鼻塞流涕,清浊兼有,周身酸痛,声音沙哑不能发声,询其咽中微痛,口渴欲饮,察其舌淡胖而咽部并无红肿,大便偏干
处方:生大黄9克制附片 6克细辛6克姜半夏10克生甘草10克生麻黄6克嘱用葱白四茎入水同煎
我的思路是开其外闭通其内塞,此方堪为上选,其实也可以说是半夏散。
传统上有金破不鸣与金实不鸣之分别,前者属虚病程多长后者属实病程则暂。
桔梗甘草浙贝僵蚕,陈瑞春老常这样用。
2.当归四逆汤合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好方!就是散寒逐瘀的全面方。
3.岁女性,初诊体中偏胖,面红油光,自述气喘吁吁,动则尤甚,夜间不能平卧,心下痞闷,按之压痛明显。大便数日一行而干结不通,全不思纳,舌苔黄厚,口臭明显,另诉右膝关节疼痛,屈伸不便,且亦于晚间加重。
先消除其喘、胀,再扫外围治腿
胡老认为夜间加重就是淤血--咳喘?有喘兼满,并见肢痛而于晚间加重,老年人气血不利,气滞者血欲而不可得也--顾可以用半夏厚朴汤。
4.柴胡桂枝干姜汤,一般用此方要看右脉,偏弦或数或紧,而尺脉虚者要少加附子,否则不容易收效,若左脉虚者要加党参。
5.三九感冒灵颗粒治一般的风热感冒还行,但热象重的就不行了。热象重的可以用清热解毒胶囊、清开灵胶囊、抗病毒片。
6.该同学幼年发扁桃体炎。如果出现发热恶寒、或鼻塞打喷嚏等症状,西医认为得的是感冒,会采用一些消除鼻粘膜充血和消炎的药物。这种方法,害处很多。鼻粘膜和扁桃体充血,本来是说明细菌被挡在鼻粘膜上,白血球正在积极歼灭细菌,而消除鼻粘膜和扁桃体充血的药物却是要撤回白血球。鼻塞虽说暂时缓解,确实能够使人体的得到片刻舒服。但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过,问题在于有许多时候,即使医疗方法错误也不要紧,人体自身仍然能继续进行调整,使疾病得以痊愈。这就是许多医师不因治疗出错而能安然过关的根本原因。现在许多人去治病,医师乱开贵重药,病人只能乱吃药,出问题的不明显,也是这个原因。但是,病人不知道,却以为医生治病取得了效果。这是一种不幸。
7.记得在郝万山讲座中,他特别提到他的父亲为贫苦人治感冒,就是用竹签刺鼻出血的办法。
8.面瘫的病因分为受凉、情志和病毒(耳后疼痛)原因,其中,病毒造成的容易有后遗症。
面瘫歪的越厉害,越好治;
急性发作期,不宜用针,否则,容易有后遗症;
急性发作期(头7天)的用药:麻黄9,白砂糖100,葡萄干80,核桃仁7个,茶叶10,丹参15;
如果时间很长还有症状,使用其它的方剂无效的,可以用以下方剂:川乌、白芷、细辛、大葱,按照1:2:2:2的比例炒干,磨粉,每日2次,每次3g,黄酒送服,有特效
2013-10-05 19:08 20楼
经方
1.座疮瘀热,早期用荆芥连翘汤,中期用银翘散加减,后期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加减。体会:荆芥连翘汤对控制病情进展较好,银翘散可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能防止座疮再发,特别对脓包形成有效。
2.葛根在现代有两类,一为干葛,一为粉葛,用途相混,距张仲景时代真伪难分,但我只用干葛,粉葛堪当食用佳品。
我推测葛根汤的药效不仅仅是对症治疗,并且极可能有电解质的营养作用,以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媲美输液,或某个阶段可替代输液的。
3.在《伤寒论》,张仲景借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之名称谓的“病”,实际上已经包涵了病发时间、病发过程、病发程度、甚至多脏器病变等内容,是相类证与相类病结合的症候群综合征,故将六经病统称为六经病综合征,如太阳病综合征、阳明病综合征、少阳病综合征、太阴病综合征、少阴病综合征、厥阴病综合征,如此来理解或许更为允当。
4.一个小柴胡汤可以驰聘天下,一个葛根汤同样可以占据半壁江山。
5.葛根汤证对应的脉:
《脉经》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寸部脉为人迎,心所主;右寸部脉为寸口,肺所主。
心主血,肺主气,血宜升,气宜降,血为气主,气为血帅,二者互为因果,但有多少与偏颇。
气机变化左升右降,乃生理之常,若升降失宜,乃是病理之变。血脉不畅的病证,多见左寸脉浮。气机不利的病证,多见右寸脉浮。脉变机理我认为主要在于是否病在气,或是否病在血,而有多少与偏颇的差异。如头痛等与心、血管相关的病变必见左寸脉异常,咳嗽、鼻塞等与肺系呼吸相关的病证必见右寸脉异常之类。
王叔和认定太阳病的脉象特征即“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是以虚实分辨,实证则左寸脉的浮实与右寸的浮弱比较,有一倍之差,虚证则正相反,左寸脉浮弱,右寸浮实,也有一倍之差。
《脉经》记载:“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此处王叔和从“寸口脉浮”推理出桂枝汤、葛根汤的主证中必有“中风,发热,头痛”,为太阳病篇中桂枝汤与葛根汤及其类方的主治异同作了极明确的注脚。寸口脉浮实者即“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取葛根汤;寸口脉浮弱者即“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就是桂枝汤了,简便易施。
王叔和认定的阳明病的脉象特征即“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亦以虚实辨,即实证,左寸部脉的浮大比较右寸部的浮大有三倍之差,虚证反之亦然。此脉象的浮大,张仲景谓之“阳明脉大”,即是寸部见大脉,是阳盛实热之象。
王叔和《脉经》记载:“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即宜服茱萸汤,生姜汤。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
故阳明病取法葛根汤,必须具备“寸口脉实”这一特征,故寸口脉的虚实强弱也是鉴别阳明病虚实的重要方法。
脉象形态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所谓绝对性,指脉象的固定形态不变;所谓相对性,指固定的脉象有强弱之分,与病人的体质相关,肥胖、瘦弱之人的固定脉象的强弱仅是相对而言。如葛根汤证的主脉,只在于寸部脉的浮或弦或实,相对于关尺的沉或细或弱,而显得突出就可认定。
6.至于“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对这一条文的理解,我以为尚必须结合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分析。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均可治下利,葛根汤用于表里合病,偏重于寒湿困脾引致的腹泻下利,即寒泻;葛根黄芩黄连汤也用于表里合病,而偏重于湿热泄泻,即热利,病位于太阳病,证见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效在升清降浊,泻热除湿,条畅气机,治喘也治痢。而葛根汤主治下利,效在表里同调,和胃化湿,机理似于后世的藿香正气散,对暑湿尤为适宜。
7,葛根汤是由桂枝汤加味而来,统属阳旦。阳旦者升阳之方,此方以督脉为体,以任脉为用。自汉代之后,医家多重用而轻体,如吉益东洞言桂枝主降冲,即是从用考虑的。其体升,其用降。言用后人容易接受,言体就难免为人垢病。我们应当知道,从体入手更直接、更简单、更不可思议。所以葛根汤不仅可当作颈椎病、高血压的特效方,也可以用于脑出血、脑肿瘤、脊髓病变。全在阳旦者升阳一句可概括。相反柴胡剂即名阴旦,自当以任为体,以督为用。本以言柴胡:“主治心腹,去肠中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明明是腹部胃肠之药,正与阴旦之名相符。阴旦主降,后人偏偏说他升提,不是不对,是只知用不知体之过。虽然柴胡剂其体在任,但其用在督,其体降,其用升。所以也能治颈椎、腰椎的病变。从体还是从用,不在于药物本身,全在用药的人。
8.在脉象的鉴别中,我确实是把弦象当做是一个基本词(或称基本单位)来应用,而实践中也发现,凡气机不利相关所引致的不通则痛、水不归源之饮积痰凝等等众多的病证,皆呈弦象,只是有轻重缓急不同的程度表现而已。
而葛根的药证,就是升降气机。所以,凡葛根汤及其类方的应用例案,必见弦象,且此弦必在寸部,就可确认

经方
1.以药的部位来讲,菊花,在植株的最顶端,所以清头目,枸杞生在植株中间,所以补人体中部之肾脏,牛膝生在植株最下面,所以补腰膝。
2.,比如说有个病人一年前发热一次,治疗后“低热”一年余,通过做各种检查,(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都没异常,体温在37.2℃,西医没有办法,中医更是云里雾里,至于发病起因,考虑患者本来就心情抑郁,正好发烧引起脑内温度感觉系统的调节障碍,西药可以用黛力新
中药可以更有个体化的优势,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附子,当归。
3,简单总结就病人的体质是黄,胖,软。
而黄芪的观感及手感也是黄,胖,软。
4针灸治疗呃逆效果不错的,我们医院针灸科接到的会诊呃逆病例。大都是经西医用胃复安及氯丙嗪等西药不效的,针双侧内关及足三里,快则一次愈,慢则两三次无不愈。
5.王淸任有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记载,也尝见用八味活血汤治疗肤黑体壮的顽固性呃逆者,我近期也有用血府逐瘀汤治愈顽固性呃逆的。
6.痔疮治疗的经验:治疗需要拓宽视角,比如用麻杏甘石汤、麻杏薏甘汤、乙字汤、甲字汤治疗的。桂枝茯苓丸重用黄芪,如果夹杂有湿热,合用大柴胡。
9.桃核承气汤治愈皮肤病--中等身材,营养良好,声音多为宏亮,左天枢穴区压痛

经方
1.肿瘤无疑,就像日本侵略军已绝占领了大部分国土,形势危急,还剩下残留的游击队在奋力抵抗,此时如果施药得法,则可以调动机体的再生部队前去支持,战事或有转机的可能;如果此时再化疗或者放疗,犹如被放了原子弹,则全军覆灭,同归于尽,身体和肿瘤一起消亡,甚至是肿瘤还在,人已西去。。
2.新生儿即是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病理性黄疸需干预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u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umol/L。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即核黄素四联症:1、手足撮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也可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 舌苔,呕吐,咽疼。气上冲----【医宗金鉴】 老茶馆 伤寒瘥后病歌----【伤寒百证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