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学习的几点体会

2013-10-19 11:37 楼主
不知不觉研究生时光过去一年了。这期间跟随老师实习的时间很少。还好老师对我们非常认真负责,除了出差的时间,每周都会有节小讲课,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脾胃为后天之本,可是其在我们生活当中应有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我们每日伤其本而不自知,待到虚损已成,病证已现,然后药之,治疗难度之大,治疗时间之长,效果不明显,诸多问题就随之而生。所以作为学习脾胃病的大夫,本就应该更加重视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做好宣传,让老百姓掌握住基本的养生原则,尤为重要。

梁师喜用黄芪建中汤、枳实消痞丸二方,刚开始的时候,不知其中奥妙。后来逐渐在跟师过程中,此二方深合脾胃之性,升降气化之理。脾胃之病的表现不 外乎出入二字,从嘴唇至肛门,从入口到出口,皆为脾胃所主。升降失司则在上表现为恶心、打嗝、反酸;在下可表现为泄泻、便秘,在中则可表现为中焦的或胀、或痛。不管多少症状,然其要一也:中焦脾胃的升降失司。然其根本在于长期的脾胃的虚损。或许在当时的病机下表现的是以实证为主,可是却不能掩饰脾胃虚损的根本。

根据此理,前不久治疗一个典型的病人,共大家分享,请积极指正其中的不足。

一患者,女,27岁,工作经常熬夜,胃胀、胃痛6+月,加重10+天,便前腹痛,便后痛减,大便日5-6次,不成形,平时爱出汗,动则汗出,手脚心时有发热,晨起时有呕吐,口不干、不苦,不怕冷,怕热,否认打嗝、反酸,小便可,纳可。平时情志不遂,易怒,苔白厚腻。

诊断:脾虚气滞,食积,肝郁

治法:健脾疏肝化积

方: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

药:

生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30g 干姜10g

大枣15g枳壳20g 苏叶20g 炒白术15g

槟榔15g法半夏15g 厚朴15g 柴胡15g

葛根30g 炒麦芽30g 藿香20g 砂仁10g

黄连10g炙甘草10g





三剂水煎服 口服 两日一剂





二诊:服药后,诉上腹部已不痛,腹胀较前有所好转,仍有胀感,仍有汗出,舌苔较前有所好转,晨起仍时有恶心、呕吐,大便较前有所好转,日3-4次。

病机未变,主方同前

药:

生黄芪50g 桂枝15g 白芍25g 干姜10g

枳壳20g 苏叶20g 炒白术15g 槟榔15g

法半夏15g 厚朴25g 柴胡15g 葛根30g

黄连10g地骨皮20g 防风15g 焦山楂15g

炒麦芽30g 竹茹20g



三剂水煎服 口服 两日一剂

三剂服后,患者诉诸症消失,大便日两次,成形,唯诉苔稍白,嘱其规律饮食、加强锻炼。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19 13:26 2楼
多谢楼主分享!
2013-10-19 18:54 3楼
老年病房的梁超老师?
2013-10-19 19:42 4楼
本帖最后由 溜肩膀123 于 2013-10-19 19:56 编辑

楼主,怎么没有脉象?我来提供下自己的思路,供参考。胃胀、胃痛,晨起时有呕吐,此为胃虚阳明不降。便前腹痛,便后痛减,此为食积。大便日5-6次,不成形,此为脾胃虚寒。怕热,平时爱出汗,动则汗出,手脚心时有发热,平时情志不遂,易怒,此为肝胆郁热。苔白厚腻,为痰湿。余处方,半夏,茯苓,陈皮,枳壳,炒麦芽,鸡内金,黄连,干姜,柴胡,党参,白芍,甘草。如有不足请指教。
2013-10-19 19:57 5楼
感觉楼主用药剂量过重,脾胃虚弱之病,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重则欲速不达,反致虚弱更甚。
2013-10-19 22:33 6楼
溜肩膀123 说:
感觉楼主用药剂量过重,脾胃虚弱之病,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重则欲速不达,反致虚弱更甚。

对的,特别是理气之药取3至5克足矣!
2013-10-20 14:46 7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非常赞同楼主的意见
2013-10-23 10:10 8楼
”不治已病治未病“还有一种说法。肝病则传其所胜,当先实脾。
2013-10-27 21:15 9楼
很感谢大家的建言。
2015-08-14 21:00 10楼
谢谢老师,学习了!
⬅ (三)寒热错杂痞——C、脾胃虚痞利俱甚 老茶馆 第一次给论坛发个秘方大家一起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