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大医

2013-10-22 11:05 楼主
苍 生 大 医 刘 渡 舟
王庆 国 ,李 宇航,陈 明
摘要 : 刘渡舟教授一生致力于《 伤寒论》 的研究, 为我 国著名的中医学家、 伤寒论研究大家, 上溯歧黄之道, 下逮诸家之说 , 力倡侍景之学,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 系。其六经实质论、 方证相对论、 辨证知机论、 古今接轨论、 气杌论、 火热论、 水气论、 肝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刘渡舟对《 伤寒论》 研究的深隧的学术思想内涵, 以及对伤寒论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刘渡舟教授治学严谨 , 学术上光明坦荡;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医德高尚, 济世救人, 不分贵贱贫富, 一律仁心相待。著书立说, 笔耕不辍, 倾囊而授 , 成绩翡然, 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200 1 年 2 月 3 日, 我们的恩师刘渡舟教授与世长辞 , 令我们悲痛万分。刘渡舟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 伤寒论研究大家, 致力于中医教学、 医疗、 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 上溯岐黄之道, 下逮诸家之说, 力倡仲景之学, 博采众长 , 学验俱丰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岁月如梭 ; 转眼恩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回想起随师的许多年间, 恩师待我们如子, 我们待恩师如父, 学业上精心指导, 生活上悉心关怀 , 令我们终生难忘, 至今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犹在眼前。为表达我们的哀思, 缅怀老师的丰功业绩, 发扬老师敬 业奋进的精神, 教育中医下一代 , 值此《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复刊之际, 特将刘渡舟教授的事迹传略、 治学方法 、 学术思想及成就等撰写成文, 希望能从 中得到一些启迪, 激励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奋勇前进 , 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1 拜师学艺
刘渡舟, 原名刘荣先, 1917 年 9 月 10 日生于辽宁营口市, 因自幼体弱多病, 父母常请中医为之治疗 , 倍感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逐渐产生了学医的念头。父亲刘万春先生虽以经商为业, 但略通医道, 经常为邻里亲朋诊治疾病。刘渡舟16岁那年, 父亲为其择业, 刘渡舟特向父亲表达了他学医的志向。当时的中国多灾多难, 民不聊生 , 老百姓多无钱治病。其父考虑到学中医可以济世救人 , 另外对他虚弱的身体也非常有益, 遂让他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学习中医。王志远先生是营口市一位颇具声望的名医, 当时在营口市开设“ 德育堂” , 招收学徒, 培养中医人才。刘渡舟矢志学医并如愿以偿, 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拜师伊始, 刘渡舟即立下誓愿, 一定刻苦学习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 待学有成就后为广大的穷苦百姓服务, 治病救人。他的学医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用一年多的时间专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这一阶段刘渡舟在德育堂跟随王志远先生系统的学习了《 黄帝内经》 、 《 注解伤寒论》 、 《 金匮要略心典》 、 《 本草三家注》 等中医经典著作以 及<频湖脉诀》 、 《 长沙方歌括》 、 《 药性赋》 等中医基础书籍。
王志远先生是位严师 , 对其门下弟子的学习要求甚严, 几近苛刻。学生除每天要完成师讲授的内容学习外, 还必须背诵大量的中医经典医籍原文 , 王先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背功, 每次上课前必定提问学生所记的内容和所背诵的经典条文 , 并经常进行背诵测验 , 然后根据成绩优劣以行赏罚。尽管背书之事枯燥乏味, 但摄于老师之严 , 弟子们一个个都不敢懈怠。 夜以继日的苦读。刘渡舟天资聪颖, 又刻苦勤奋, 博学强记 , 将老师要求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而且牢记不忘 , 以至晚年仍记忆犹新 , 临证时信手拈来, 运用 自如 , 可见他在学徒期间的工夫之深 , 基础之牢。这为他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后, 刘渡舟转入第二阶段的学习。他在大连市。 志远药房” 随师侍诊抄方 , 同时, 老师为刘渡舟讲授‘ 医宗金鉴>等临床课程, 这期间他得以系 统地学习了<医宗金鉴>中的内、 外、 妇、 儿等各科心法要诀, 以及金元四大家、 清代伤寒诸家和温病学家等的医学著作, 掌握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随师临证过程中, 细心揣摩中医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奥妙之处, 随时将学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当成自己的作业让老师批改。 就这样, 刘渡舟白日侍诊,入夜苦读 , 寒来暑往, 四年后学业大进, 特受老师的赏识。
然而, 带刘渡舟走进中医殿堂的还有另外一位启蒙老师, 谢谢涸泉先生。谢谢先生高风亮节 , 知识渊博 , 除精通 医学外, 又善于书画诗文, 是当时辽宁乃至东北的著名人士, 伪满
时期溥仪曾欲将其延为御医, 谢谢先生坚辞不就。当时他在大连市开设。 寿民药房” , 声震远近。1937 年 , 刘渡舟经介绍投入谢谢涸泉先生门下继续学习中医临床。在学习过程中, 谢谢先生发现刘渡舟基础知识扎实, 记忆力强 , 于是对他特别关爱, 并以语榴赠: 尊所闻, 行所知 , 守有度, 节有礼。 ” 刘渡舟一生谨遵行之 , 收益良多。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刘渡舟打下了良好的; 临床基础。刘渡舟深知 。 要学以致用 , 习中医就象打仗一
样 , 最忌纸上谈兵, 花拳绣腿, 学到的理论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只有过硬的临床工夫。 才是行道立身之本。谢谢洒泉先生非常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 他认为: 中医临证莫过于外感、 内伤两大类, 因此 。 习医者必须精读细研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或从<医宗金鉴>中“ 杂病心法要诀” 、 “ 伤寒心法要诀” 开始, 循序渐进。在老师的指导下, 刘渡舟废寝忘食埋头于《 伤寒杂病论>的学习, 在众多的伤寒流派医籍中, 他首先选择了清代医家柯琴的<伤寒来苏集>作为主修科目, 因柯氏主张临证时将伤寒与杂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辨证论治 , 柯氏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观点对刘渡舟一生的治学方法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在两位名师的指点下, 经过长达七年的刻苦学习, 刘渡舟很好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 , 以优异的成绩出师, 开始实现他“ 济世行医, 治病救人” 的远大志向。
2 济世敦人
1938 年, 学成出师的刘渡舟回到大连“ 志远药房” , 正式挂牌行医。为盼他树立高尚医德, 他的父亲在他就业之始特为他更名为“ 渡舟” 。刘渡舟为激励自己, 也作诗以铭志 : “ 心如秋月, 行如向壁 ; 春风满面, 蔼然可亲。 ” 由于他功底深厚 , 待人诚恳, 又是名师真传 , 开业之始就有出色表现, 疗效甚佳 , 将一个个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解救出来。刘渡舟临证善于使用张仲景的经方, 因为经方药少力专 , 配伍精当, 疗效独特, 药价低廉 , 百姓能够吃得起。他每以经方愈沉疴顽疾 , 多次将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挽救过来。还经常为行动不便的病人送医上门, 有时还亲自为病人煎药, 免费诊治。他高尚的医德 , 精湛的医术 , 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医名噪起, 每日求治者甚众。
然而刘渡舟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 仍然刻苦努力, 虚心学习。他认为, 学医永无止境 , 要想做个名医、 良医, 必须向更多医林高手学习, 到更广阔的天空去摔打、 锤炼。于是在1945 年 , 胸怀大志的刘渡舟携眷由大连迁居北平(京), 以实现其远大的抱负。而当时的北平 , 名医云集 , 要想在此得方寸之地以立足绝非易事 , 当局对个体行医者要求也比较严格, 需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政府认可的行医资格方可行医 。 因而在 1946年冬, 刘渡舟参加了由南京 国民党政府考试院
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 中医师特种考试” , 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 取得了行医资格, 成为众多应试者中佼佼者, 终于以坚实深厚的功底脱颖而出。1947 年始, 刘渡舟遂在城内钱粮胡同南花园挂牌行医。期间, 曾受华北国医学院之聘 , 为学生讲授《 中药学》 。1950 年 , 刘渡舟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 , 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 , 毕业后到天坛华北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 , 次年调入永定门联合诊所、 南苑大红门联合诊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并兼任所长。身上的担子重了, 任务多了, 但刘渡舟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变, 他始终心系人民群众, 经常深入到农村 、 工厂为群众防病、 治病 , 在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 , 为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他响应党的号召, 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 医疗工作, 历任伤寒教研室主任、 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 金匮教研室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主编、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 实践着他济世行医、 振兴中医事业的伟大愿望 。
3 治学特色
刘渡舟从医、 执教半个多世纪,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学
经验, 归纳起来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 1 熟读经典 打牢基础
刘渡舟认为, 一个良医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 方能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不光要知其然, 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医生若只有望、 闻、 问、 切的操作技能和处方用药的实践经验, 而没有理论的指导, 没有理论的解释, 即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充其量只能算是“ 匠医” 、 “ 开方医” , 因为他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真正高水平的临床医 生 , 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而要具备这方 面的素质, 研习中医的四大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他非常赞同清代 医学大师徐灵胎在《 慎疾刍言》 中的一段话 : “ 一切道术, 必有奉源, 未有目不见汉唐以前之书, 徒记时 尚之药数种 , 而可为医
者。 ” 这里所说的“ 汉唐以前之书” , 指的就是《 内经》 、 《 难经》 、 <伤寒论》 等中医经典著作。刘渡舟将其作为学医的根本 , 可见其对医学经典的重视。 在经典著作中, 《 伤寒论》 继承发展了《 内经》 、 《 难经》 、 <本草经》 的基础理论, 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 被后世称为“ 医门之圣书” 。古今医家其成大器者, 大都得力于伤寒之学。刘渡舟毕生致力于<伤寒论》 的研究。他认为, 研习《 伤寒论》 要循序渐进。第一打好基础, 尤其学好《 内经》 中的阴阳辨证思想、 方法以及脏腑、 经络的生理、 病理。同时, 把《 医宗金鉴 • 伤寒心法要诀》 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 学懂吃透 , 并背诵如流, 牢记不忘。 第二, 看不带注解的原文。《 伤寒论》 的原文是 以条文的形式写成。 有 398 条之多, 学习者首先要领会条文及其条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排列组合的意义, 力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
的东西 , 并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特别对六经提纲证和方的适应证都应熟背牢记。第三, 要参看各家之注解。《 伤寒论》 的注家有数百人, 其认识各不相同。刘渡舟认为, 以先
看成无己的“ 伤寒三种” (《 注解伤寒论》 、 《 伤寒 明理论》 、 《 伤寒方论》 )为好, 成注以经解论, 说理中肯。之后再读徐大椿<伤寒类方》 、 柯韵柏《 伤寒来苏集》 、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 以及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 钱璜《 伤寒溯源集》 等。此后, 可再看一些综合性的作品, 其中以日人丹波元简的《 伤寒论辑义》 为理想。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坚持不懈的学习, 可为以后研究<伤寒论>及走向中医临床打下坚实基础。此外 , 学习《 伤寒论)还要和<金匮要略》 结合起来 , 否则只能是半部仲景。刘渡舟苦研仲景学说, 造诣极深。至晚年对《 伤寒论》 、 《 金匮要略 )原文, 包括方后注中所言的煎服法、 禁忌 、 加减等内容的记忆仍然准确无误。
3 . 2 识明启悟 背功为先
在长期的中医教学及临床实践中, 刘渡舟认为学好中医经典, 打好中医理论基础 , 明识 医理 启发蒙昧, 首先练“ 背功” 。背书应作为中医的基本功之一, 这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主要是为了较全面地掌握书的内容, 深入地理解 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 , 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学内容熟练地运用于临床辨证治疗。他在《 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 中指出: “ 背” 是为了“ 书熟” , “ 书熟” 是为了“ 理明” , “ 理明” 是为了“ 识清” , “ 识清” 是为了临床辨证 , 最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并经常引<医宗金鉴• 凡例)中的一段话: “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 理不明则识不精 , 临证游移, 漫无定见, 药证不和, 难以奏效。 ” 以此教育学生多背一些东西。同时, 他认为背书有益启发自己
的“ 悟” 性。长期坚持不懈的背书, 不仅可以使人的大脑更加灵活 , 而且可以使心中日积月累的理论知识不断得到感悟和启发, 从而使自己对中医的“ 悟性” 不断得以提高, 临证时更加心灵手巧 , 所谓“ 熟能生巧” 是也。然而, 中医著作浩如烟海 , 不可能都一一诵记 , 当有主攻重点和方向。刘渡舟认为, <医宗金鉴>是最好的也是最先要背诵的书籍。是书由清政府组织编纂, 突现中医经典书籍之宗旨, 博采众论 , 取舍得当, 并以容易诵记的歌诀形式写成 , 是学习中医不可多得的一部典籍 , 尤其是书中“ 伤寒心法要诀” 、 “ 杂病心法要诀” 、 “ 妇科心法要诀” 等内容辨证精审, 方药精练 , 疗效可靠, 最具要义 , 可作为背诵的重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背诵《 内经》 重点条文和《 伤寒论》 、 《 金匮要略》 原文, 尤其是提纲性 、 方论性原文, 要求达到滚瓜烂熟、 脱口而出的境地。
3 . 3 主动自学 穷其理致
刘渡舟认为, 自学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 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达到科学颠峰的必由之路, 自学可以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 ,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跟老师一辈子, 都终究要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培养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成材的关键。但自学要讲求方法, 需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注意三忌: 一忌浮。读书时心要专一, 深入书中, 切忌浮光掠影 , 囫囹吞枣。二忌乱。自学时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 东瞧西看 , 蜻蜒点水, 杂乱无章, 这种学习必然学无所成。三忌畏难。学习过程中, 难免有些内容难度较大, 使学习出现困难。殊不知, 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也正是知识贫乏之所在, 当迎难而上 , 契而不舍。如若畏难 自弃, 必然枉费心机, 半途而废。本着这种学习精神, 刘渡舟刻苦自励, 寒暑不辍, 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经典名著, 如金元四大家著作, 清代的伤寒注家、 温病学家以及明、 清其他有代表性医家的作品, 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细细玩味其理法方药 , 穷其理致。并将诸家学说融会贯通, 含英咀华, 吸其精髓, 由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4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
刘渡舟特别强调, 学中医基础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上防病治病 , 要将学到的理论切实运用到临床上去, 达到“ 学用结合 , 学以致用” 。他经常对学生们说,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医在临床上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学好了基础理论 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上去。如果一个人只会高谈阔论 , 而不务实际, 在临床上不会看病, “ 华其外而悴其内” , 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刘渡舟非常赞同陈修园所提倡的白日临证、 夜晚读书的方法, 临证可以检验所学的知识, 而读书能够解决临证时所遇到的问题, 两相促进 , 共同提高。他认 为, 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临床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是非. 反过来会更加激起对中医理论研究的兴趣 , 再从实践中去发展理论。比如《 伤寒论》 是 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但有时叙证过于简略。如半夏泻心汤等方所治的“ 心下痞” 一证, 原文描述的是无痛为主, 并按之柔软。但从临床所见 , “ 心下痞” 痛与不痛两种情况都有, 《 伤寒论>虽没有记载疼痛, 但可 以通过临床实践去发现和验证 , 从而扩大对 “ 心下痞” 一证的认识。因此, 在学习时如果离开临床实践 , 就有可能造成盲目地崇拜或者粗暴的否定, 这对一个人学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未完待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22 12:56 2楼
谢谢分享。
2013-11-30 15:45 3楼
期待全文!!!!!!
2013-12-01 17:17 4楼
刘老乃一代恩师。
本人学过刘老著作,看过其医案,看过其讲课视频,听过其讲课录音。刘老讲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他那带大连味儿的口音至今仍在耳边萦绕。感谢刘老!
⬅ 四个月小孩舌头出现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老茶馆 【家传医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