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医概】 诊断

2013-10-23 20:32 楼主
【家传医概】 中医诊断

神圣工巧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第一节、望诊;
1、望精神;得神则生、失神则亡。
目光有神、言语清晰、神志清楚为有神。
目光暗淡、言语无力、反应迟钝为无神。
2、望气色;
面色红赤主实证热证;
面色苍白主虚证;晄白者气虚、枯白者血虚。
面色萎黄主脾胃虚弱,鲜黄者主黄疸。
3、望舌质;
舌鲜红者主热证、深红者热盛,紫暗者主血淤。
舌质胖 边缘有齿痕者主脾气阳虚。
4、望舌苔;
白苔寒、黄苔热,滑腻者湿;兼白者湿寒、兼黄者湿热。
黑苔;黑而腻主阳虚寒盛、黑而燥主热盛伤阴。
第二节 闻诊;
闻听声音可知病情;声音洪亮主实证、语声低弱主虚证,
语声重浊鼻音主感冒。
第三节 问诊;
当为传统常用诊法。尤其是现代大多数疑难病人求中医看病都已经通过检查确诊后而来,或已经经过西医治疗效果不满意而来;我们通过询问就可知所患何病;谨可以用中医的辩证给于对症立方选药即可。
传统的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眠,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必须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第四节 切诊;
世俗通常把中医师称谓‘脉理先生’,并且有些人找你看病不回答你的询问,让你切脉后给他讲病症;讲的对吃你的药、讲的不对弃你而去,让你很没面子。病症有千百种,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单品切脉会让每个病人满意和认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精确辩证施治方可较少失误。
但作为一个中医师你必须要切脉,但是初学中医不可把切脉设为学习重点,谨可概落地理解方可;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辨证施治立方选药方面,关于切脉在实战临床中自己去摸索、自有体会。
脉象简介;
1、浮脉;轻按即得、主病在表。
2、沉脉;重按则得、主病在里。
3、迟脉;一息不足四至【医生一呼一吸为一息】、主寒病。
4、数脉;一息超过五至、主热病。
5、虚脉;按之空虚无力、主虚症。
6、实脉;按之有力、主实证。
7、滑脉;来往流利、应指圆滑,主孕主痰。
8、结脉;时有停跳、无规律,主血淤。
9、代脉;时有停跳、有规律,主心脏病。
10、弦脉;如按琴弦、主肝胆病。
此十种脉象便于分辨、望细品熟记,已基本足以临床应用。没有必要过分苛求最高层次的切脉技艺。在平常门诊看病、通常通过一番简单的言谈、看看形色,其病症大概情况已基本了然于胸。对于个别以切脉考医的病人、请放弃。中医专为有缘的病人服务。
笔者曾遇到几位‘脉理先生’,切脉特别精细,与病人细说细讲舌巧如簧使病人非常佩服,可是治病的效果平平。笔者认为在民间可能隐藏有‘江湖脉理秘术’,中医要以诚待人、疗效第一。
学习中医不要钻牛角尖,开始要从略从简、这样才能减少精力和时间的投资、提高效益、迅速入门。只有在实践中有目的的去博览群书,才能逐渐提高理论水平,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提高中医医疗水平。

中药品种两千有余,本草之书多部、谨【本草纲目】就会让人学的发晕。但是中药之药性为必懂必熟记之,在此精选300味常用之品可也。用药如用兵,手下有300名精兵也相当于上尉啦;不要贪心慢慢的一步一步地来。初学者可以不熟背硬记,在实践应用中自会加深印象,逐渐熟练掌握。为了便于记忆,笔者从实际应用出发、编著常用药歌诀如下;
1、辛温解表药
适应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咳嗽、发热怕冷。
辛温解表首麻黄,发汗平喘消水胀。
羌活善治周身通,桂枝解肌又通阳。
稿本专治头顶通,辛夷鼻炎最擅长。
白芷止痛兼透脓,细辛止痛效最良。
风寒感冒加葱姜,除风治痒用荆防。
2、辛凉解表药
应用于风热感冒、口渴、咽干痛者;
口渴无汗选葛根,解肌发表又透疹。
簿荷发表散风热,桑菊清热治头昏。
虫退清热又定惊,荆子清热治头疼。
牛子疗咽解疹毒。浮萍发汗消水肿。
寒热往来用柴胡,升阳疏肝又解忧。
3、解暑去湿药
应用于暑夏季、体重沉困、痞满欲吐之证
霍香发表又解暑,止呕止泻去湿阻。
佩兰化湿可醒脾,消肿利水配香薷。
水湿过重用苍术。
4、止咳平喘药
杏仁蘇子与紫菀,专治咳嗽和痰喘。
桑皮泄肺利水肿,桔梗利咽清粘痰。
芭叶化痰又和胃,冬花百部治暴咳久嗽。
5、清化热痰药
贝母化痰疗肺痈,天竺化痰除惊风。
葶苈泄肺消胀满,结胸便秘瓜蒌中。
竹茹和胃治呕吐,昆布消痰散肿瘤。
海石化老痰、痰稠用前胡。
6、温化寒痰药
半下止呕消胀满,南星除风解痉挛。
白芥子化痰止喘,阴疽肿痛用亦安。
白附子散风治面瘫,旋复花降压消痰喘。
7、清热解毒药
适用;细菌、病毒感染疾患
清热解毒金银花,兼用连翘力更大。
地丁消疔解疮毒,蒲公英消痈消发。
青叶板兰抗病毒,凉血化斑功效佳。
青代清肝治疹疮,阑尾发炎用败将。
豆根独疗咽喉病,射干治咽泻肺腔。
白头翁治乳腺增生,白鲜皮除湿止痒。
土茯苓解毒利湿,半支连肝炎专长。
8;清热泻火药
适用;脏腑诸热、口渴、尿赤、烦躁
石膏泻火止渴, 知母滋阴除烦。
栀子凉心肾,竹叶去心烦。
养胃生津用芦根,生津止渴天花粉。
夏枯草清肝降血压,草诀明明目又润肠。
9;清热凉血药
适用;热入血分、衄血发斑之热症
犀角羚羊性大寒,神昏谵语用即安。
惊风抽搐加牛黄,化痰开窍定安然。
生地凉血又养阴,玄参解毒又生津。
丹皮清热行淤血,赤芍活血泻肝火。
紫草解毒治疹斑,银胡清热又消疳。
地骨皮清肺退骨蒸,阴虚发热白薇添。
10、清热燥湿药
适用;上、中、下三焦之热
清肺治痢用黄芩,降压安胎湿热淋。
黄连泻心热解毒,黄柏清热又滋阴。
胆草泻肝治阳亢,胡连消疳治小人。
除湿解毒用苦参,选用首把三焦分。
11、利水渗湿药
适用;水湿内阻诸症
云苓健脾利水痰,泄泻水肿悸不眠。
猪苓利水利小便,泻泽清热消水满。
车前明目又利尿,茵陈利湿治黄疸。
化石解暑除烦热,通草木通通乳便
石韦瞿麦与萹蓄,去热通淋利小便。
泌尿系里有结石,加用金沙与金钱。
12;消导药
适用;消化不良
神曲山楂大麦芽,健脾和胃助消化。
再加内金罗卜子,食积乳积用无差。
13;驱虫药
大白杀虫化积疳,榧子鹤虱和雷丸
驱蛔消积使君子,儿童用之定安然。
14;攻下、润下药
适用;肠胃燥结及水肿诸症
大黄攻下效最灵,清热化积又消肿。
加上芒硝同时用,实热燥结立时通。
甘遂泻水力最大,二丑消积又驱虫。
泻叶通便消水肿,火麻郁仁润便通。
15;补血药
当归活血调月经,熟地补肾又益精。
桂元补心脾,杞果滋肝肾。
何首乌乌发生血,真阿胶补血养阴。
白芍补血养阴功,平肝止泻又止痛
16;活血化淤药
川芎活血治痹症,赤芍活血把热清。
丹参调经调神经,元胡行气又止痛。
红花桃仁破瘀血,乳香没药跌打用。
郁金化滞行肝胆,姜黄通经治臂痛。
三棱文术化积聚,五灵脂行瘀又止痛。
鸡血藤补血舒筋,接骨续筋自然铜。
穿山甲通乳又展筋,王不畄通乳治经闭。
皂刺消肿可透脓,瓦棱子化痞治胃病。
产后经痛用苏木,泽兰调经治浮肿。
瘀久病重加虫类,土元水至与虻虫。
牛夕滋补肝肾又调经。
17;理气药
柴胡行气又舒肝,香附止痛在腹脘。
青皮消滞治肝乳,川栋解郁又治疝。
陈皮健脾能化痰,甘松醒脾消胀满。
木香行气在肠胃,乌药温经又去寒。
枳实散否结, 枳壳性较缓。
沉香温中降逆气,川朴化积去湿痰。
大腹皮下气行水,荔枝核理气散寒。
18;补气药
人参大补治虚损,功达心肝脾肺肾。
效低价廉路党参,养阴生津用西参。
黄芪补气提精神,止汗固表阳得伸。
山药健脾胃, 白术燥湿饮 。
白豆去湿能止带, 大枣益气和卫营,
脏腑俱补唯黄精,益气生津病无生。
19;壮阳药
适用;肾虚、阳虚诸症
鹿茸海马巴戟天, 大云锁阳壮雄关。
再加仙茅淫阳霍, 精满气壮身强健。
兔蕬子益精涩小便,阳起石壮阳暖宫寒。
益智仁温脾止双遗,故之子壮阳治腰酸。
鹿角胶生精补血, 蛤蚧河车疗虚喘。
毛姜健肾治牙痛, 杜仲壮腰胎气安。
强筋壮骨去风湿, 再加狗脊和川断。
20;温里药
附子热达十二经,亡阳脉绝可复生,
风寒湿痹腹疼泄,肾阳虚寒并水肿。
肉桂良姜吴茱萸、温中肾寒泻五更。
21;化湿健胃药
豆蔻止呕治胀满、川朴消胀又平喘、
砂仁理气能开胃、草果燥湿又散寒。
丁香毕卜大小茴、胡椒花椒暖脾胃。
22;抗风湿药
川乌草乌威灵仙、独活木瓜与马钱。
秦艽桐皮伸筋草、乌蛇白蛇千年健。
除风去湿通经络、壮骨强筋去痹寒。
蜂房透骨寻骨风、五加皮与石楠藤。
23;补阴药
适用;津液亏损诸阴虚症
沙参麦冬天门冬、润肺止咳虚热清。
百合润肺安心神、石斛养胃津液生。
玉竹养阴止烦渴、女贞子乌发补骨精。
别甲清热治虚劳、龟甲壮骨疗漏崩。
桑寄生滋补肝肾、强筋安胎治痹症
24;安神药
适用;惊悸、失眠、多梦心烦
硃砂琥珀治失眠、龙骨牡蛎止遗汗。
磁石治晕又平喘、珍珠母安神又平肝。
枣仁柏仁去心烦、菖蒲远志常相间。
云神夜交与合欢、入睡迅速睡的甜。
25;平肝熄风药
适用;惊风抽搐、头晕目眩、麻木痉挛
全虫蜈蚣治中风、解惊解毒又镇惊。
风热痰阻用江蚕、清热通络有地龙
天麻勾丁息内风、白蒺藜治眩力上行。
止呕止喘代赭石、平肝潜阳石决明。
26;收涩止汗药
山芋肉补肾涩精又止汗、五味固精止咳泻汗。
五倍子止咳止泻止虚汗、麻黄根专治自盗汗。
27;收涩止痢止咳药
肉蔻暖肠止泻痢、涩肠止泻石榴皮。
米壳诃子与乌梅、久咳久泻与久痢。
28;固精止遗药
桑螵蛸复盆金英子、遗精遗尿立能止。
欠实连子固精补脾、连须固精治滑利。
29;收涩止带药
适用;白带、虚漏
白果止带止咳喘、海硝止带溃疡敛
余粮止带止泻痢、漏泻不止加白矾。
30;止血药
1、止血又活血类、
三七止血行血又化瘀、蒲黄治产后瘀血瘕聚。
降香疗胸胁受伤内出血,血余炭专治吐鼻血。
2、止血又凉血类;
止血凉血大小蓟、槐米茜草和地芋。
便血吐血崩漏带、茅根凉血治尿急。
31;止血收敛类
止血收敛白芨好、藕节棕板仙鹤草,
一切出血皆可用、温经止血把艾叶找。
32;外用药
适用;湿毒诸痒、疥癣疮肿诸疾
雄黄消肿毒杀疥癣止痒、 硫黄杀疥虫治斑癣疗湿疮。
水银治恶疮疥癣、 轻粉疗癞疥梅疮。
大风子治梅毒湿痒、 密陀僧治疥癣湿疮。
木槿皮治皮肤疥癣、 樟脑止痛又止痒。
硼砂治咽喉肿痛和口疮、 脑砂消癥块瘀血治肿毒。
炉甘石生肌敛疮明目去羽、儿茶生肌敛疮止血止痛。
蟾酥治疗毒肿毒、 木别消乳块瘰疬。
笔者体会;
在熟练掌握药性的基础上;以病的症状选药,对症处理、即寒病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虚病用补药、实病用泻药、、、、、、。举一反三、诸类旁通。这就是中医入门的捷径;
例如;风寒感冒的立方如下;
首选主药;表实无汗选麻黄,表虚自汗选桂枝。
再根据其他症状加药;
头疼、身疼加;羌活、白芷。
鼻塞加;辛夷、苍耳子。
咳嗽加;杏仁。
和胃温胃加;甘草、生姜、枣。
一个完整的处方就形成了。中医治病就这么简单明了。
笔者曾见过单纯的‘药性先生’,也曾行医几十年。
中医入门以后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带着问题学,学有所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造就名医、必立志深研、广博群书、深探医理、临床方可得心应手。或能治别人不治之症。

第五章方剂 与治疗法则
中医方剂自东汉张仲景先师创立经方百首【世称经方】。随之每朝每代的名医大家又创出诸多效方【世称时方】,还有大量的民间验方。两千年以来的积累可谓浩如烟海般的丰富。且有汤头歌诀600首,如果背詠熟记也会让初学中医的人望而生畏。
其治疗法则与方剂紧密相联,常用治法如下;
1、发汗法、2、和解法、2、清热法、3、泻下法、4、温里法、5、理气法、6、理血法、7、补益法、9、消导法--。
在治疗中根据病情可单法、可复法、可集多法联合应用。
一般通常采取正治法;即热病用寒药治、寒病用热药治、虚病用补药、实病用泻药。对特殊复杂的病症、表面的症状处于假象时,采取反治法也称从治法。故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治法。纠其病因、其治法仍合正治之理法。这个问题在临床治疗中自然会理解。
笔者经验;走捷径抓重点,精选代表方剂熟记即可。
一、发汗法;
1、辛温解表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表实无汗法森严,
杏仁甘草与桂枝,脉紧身疼呼吸难。
取于【新编汤头歌】下同
2、辛凉解表银翘散。
银翘散中君是谁, 芥穗豆豉当首魁。
竹叶桔梗苇根配, 薄荷牛蒡草为媒。
二、和解法;
1、寒热往来小柴胡。
小柴胡汤和法凭,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显奇能。
三、清热法;
1、大热大汗大渴白虎汤。
白虎汤为阳明用, 此方石膏量要重
甘草知母好梗米, 大汗烦渴热邪盛
2、清温败毒治温病。
厚朴温中除胀满, 中焦寒湿痞痛显。
苓草寇仁干生姜, 陈皮木香将气转。
3、小便热淋导赤散,
导赤生地将热功, 草稍竹叶与木通。
口糜淋痛小肠火, 引热同归小便中。
4、肝火炽盛清肝汤。
清肝汤用归 穹, 急燥易怒厥阴经,
柴胡栀子粉丹皮, 养血柔肝将火清。
5、三焦热盛黄连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 黄芩黄柏栀子备,
栀子金花加大黄, 泄热还能调肠胃。
6、虚劳骨蒸清骨散。
清骨炙草与青蒿, 骨皮胡连虚火消。
滋阴鳖甲肥知母, 银柴秦艽不得挑
四、泻下法、
1、腹满便秘承气汤。
小承气汤生大黄, 厚朴枳实痞满尝,
若有燥实腹急胀, 大承加硝力倍强。
2、润肠通便五仁丸。
五仁桃杏广橘红, 郁李需炒配柏松。
陈燥松腻桃过凶, 蒌子胡麻汤剂轻。
五、温里法、
1、寒积干呕吴芙萸。
吴茱萸汤姜枣参, 胃寒欲呕将酸吞。
肝经头痛涌涎沫, 烦躁吐利病少阴。
2 、脾胃虚寒理中丸
理中参术草干姜, 或加附子总回阳。
桂附理中加桂附, 枳实理中茯苓尝。。
理中化痰增苓夏 , 连理黄连酸水亡。
加桂桂枝人参立, 治中食滞青陈良。
3、亡阳肢冷四逆汤。
四逆汤能把命追, 三阴厥逆病垂危,
附子干姜与灸草, 误汗亡阳莫伤悲。
六、理气法、
1、肝气郁结逍遥散。
逍遥归芍草苓术, 生姜薄荷北柴胡。
丹皮山栀曰加味, 地黄补血名自如。
2、半夏厚朴汤治痰, 咽中有物如灸卵,
茯苓生姜紫苏叶, 七情气郁将身缠。
七、理血法、
1、调经补血四物汤。
四物之法夺天工, 地黄白芍酒归芎。
虚甚参芪圣愈补, 火实硝黄玉烛功。
2、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归地桃, 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 血化下行不作劳。
3、 少腹逐瘀汤;
血府逐瘀芎炮姜, 元胡灵芝说茴香,
蒲黄肉桂当没药, 调经止痛是良方。
八、补益法、。
1、气虚神疲四君子。
四君参苓术草同, 饱闷陈皮异功行。
半夏虚痰六君子, 呕吐香砂胃脘疼。
治疟乌梅与草果, 六君加味四兽迎。
七味葛根木霍香, 扁豆黄芪六神成
兼和四物名八诊, 芪桂十全补法雄。
局方建中加附子, 麦冬半夏肉苁蓉
人参养荣加五味, 远志陈皮减川穷。
2、预防感冒玉屏风。
玉屏风散表虚尝, 白术止汗真奇良。
芪得防风功益大, 能引真气周身翔。
3、补中益气补脾胃。
补中益气芪术陈, 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 亦治阳虚外感因。
4、脾虚泻参苓白术
参苓白术健胃脾,扁豆山药解病罹。
莲肉砂仁甘苡米, 桔梗载药为舟楫。
5、五更肾泻四神丸。
四神丸可温肾脾, 破故纸与吴茱萸。
五味子和肉豆蔻, 五更泻泄用之奇。
6、滋补肾阴六味丸。
六味地黄补法先, 三阴亏损病相兼
地黄八两萸药四, 苓泽丹皮三数添。
阴虚知母与黄栢, 麦冬五味名八仙。
明目菊花和枸杞, 若加五味都气翻。
仲祖原方有桂附, 济生车前牛膝捐
十补五味好鹿茸, 都气磁菖左慈观。
此为肾气丸大要, 临证加减法无边。
九、消导法、
消食建胃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 陈皮莱菔云苓加,
连翘半夏炒麦芽,若加白术大安夸。

还有;除风去湿方剂、化痰软坚方剂、固涩方剂、安神镇静方剂、醒脑开窍方剂等等。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自选增添,还可以自己编排歌诀。在你没有记熟时可以记到小本本上,便于随时查看随时背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0-23 20:43 2楼
老师也出本书吧。
2013-10-23 21:03 3楼
学习了!老师当入讲师之列!
2013-10-23 21:40 4楼
非常不錯,收藏下來。要是再加上針灸常用配穴就更妙了。很多時候針藥同用的效果更好。
2013-10-23 23:56 5楼
谢谢分享!
2013-10-24 07:36 6楼
改成《家传医概》了,好!望继续……
2013-10-27 21:49 7楼
学习了,老师总结的好
2013-10-28 05:15 8楼
写得真好,喜欢。谢谢老师。
⬅ 【家传医概】 药性与方剂治则 老茶馆 人体之气是如何运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