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本,疗效是关键

2013-11-21 13:10 楼主
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本,疗效是关键

本报记者 高新军 魏敏

一位高烧患者被家人送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入院时呼吸衰竭、口唇紫绀,经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呼吸衰竭。情况危急,该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主任颜芳迅速查看了患者舌苔脉象,与同事商议后决定给患者服用中医经典方剂小青龙汤。

不输液,不打抗生素,能行吗?个别医生心存狐疑,患者家属也忐忑不安。用药后,患者病情趋于好转,次日早上,不仅烧退,而且脱离了呼吸机。这让所有人振奋,颜芳对处方做了调整嘱其继续服汤药,次日患者已能自行洗漱。用纯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效果这么好而且迅速,就连颜芳都有些意外。

这只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的一个病例,类似的“奇迹”经常上演。不仅仅是中医经典科,该院的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把中医药特色优势放在首位,充分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给患者最佳诊疗方案,以尽快解除患者痛苦。

年门诊量680万人次,连续17年全国第一,坐拥5家分院,年住院病人数8万人次,手术量达3万台次,病床总数过3000张……发展成如今的阵势,走过80年历程的“南粤杏林第一家”靠的正是中医药特色。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院立院之本!”院长陈达灿说。

通过学习,加快成才,提高中医药自信

很多人到广东省中医院,都会对长达50米的中药房柜台而惊叹。柜台里面调剂员们前后左右齐开工,一袋袋小包装饮片从药斗来到案前,按配方分装后递进抓好的药袋送至柜台,忙而不乱。装好的药包在柜台前一字排开,宛如长城,蔚为壮观。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数字——日均开出12吨中药饮片!

12吨中药背后是患者对中医药的信任,是医生对中医药的自信。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省中医院如同全国其他中医院一样,中医药特色不突出,有的医生甚至觉得中医药可有可无。

当时刚刚上任院长的吕玉波十分忧虑,“患者来中医院看的就是中医,没有中医药特色,还能叫中医院吗?”他发现,临床大夫对中医药缺乏信心,感觉中医药不如现代医学效果明显。

刚开始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大家使用中医药,吕玉波发现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医生的中医药水平不够,疗效不佳。那么要让大家对中医药建立信心,就必须提高医术。而中医药的传统学习方式——拜师,则是快速提高医术的不二法门。

2001年,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率先拜师全国名中医,启动“名医工程”,聘请邓铁涛、颜德馨、周仲瑛等30位全国名老中医进院带徒,挑选中青年骨干拜名老中医为师。一批徒弟出师后,马上接着带第二批徒弟,在“集体带、带集体”模式下,已有100多名医生跟随院外大师学习。

杨志敏副院长正是医院第一批跟师受益者,她相继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本院名师带徒”、“全国拜师”、“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等项目。

“原来我们在给病人辨证看病时,只注重病人当下所患的病状,而对于病状所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存在的因素,例如病人原来的体质、生活方式、地域气候特征等等都考虑得很少,可是跟师颜德馨后,发现老师对前因后果有着非常缜密的分析,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放过。”

“中医治病离不开药,跟诊时我都先学习老师的用药处方规律,讨教用药思路;回来后看他的著作,自己一定要试用这些方子,再通过数据分析找到规律。”随着与邓铁涛、张学文、樊正伦、李可等大师的学习,杨志敏学会了更准确地认识不同疾病的特征特点,以多维的角度去辨证、辨识疾病。她发现,很多原先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老师那儿都能解决,给了她很大信心。

如今,杨志敏已经是享誉岭南的名医,作为医院学术带头人,在业内也是知名专家。

此外,医院陆续启动了“育人工程”和“名医工程”。建立起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和总住院制;借助“朝阳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等个性化培养方式,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环境,让年轻医师尽快成长,有了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全院医生中医临床水平大幅提升,临床应用也更得心应手,所有人都对中医坚定了信心。而医院也相应通过调整奖金分配制度等政策,鼓励大家多用中医药。

八方寻宝,综合应用,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几十道工序精心熬制滋补圣品、家传神奇刺熨疗法治疗肩颈痛、放出身体的坏血治疗失眠抑郁……这是广东省中医院第三届“杏林寻宝”活动现场的情景。该活动举办3年来,医院收到100多份中医特色疗法的资料“献宝”,共有36个特色疗法在台上亮相,其中有不少都位列国家“非遗”保护名录,不少中医“绝活”经过医院多次临床试验后,已在院内广泛使用。

谈起初衷,吕玉波说,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提高疗效除跟师学习外,还得博采众长,尤其很多民间的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单验方等,简单易用,而且疗效很好。“我们就对其进行搜集、筛选、验证,在临床推广使用。”像平衡针、小针刀等中医疗法已在医院应用了多年,不仅疗效肯定,而且费用低廉。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整体观,在治疗方法上同样应该从全局考虑,多法并用,提高疗效。

“很多中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特色中医疗法手段不够多,有的只会用针或只会用药,我们医院则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熟悉10种中医技能,并在临床掌握应用1~2项适宜技术。”医院党委副书记胡延滨介绍。

该院副院长张忠德认为,治疗手段单一,疗效必然大打折扣。只有熟练准确掌握多种特色中医疗法,内外并用,针药并用,才能保证疗效,保持自信。“像平衡针、火针、雷火灸、砭石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在我们医院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医生不仅要会针会药,还得会健康操、健康预防等知识。”

骨科在广东省中医院资历深厚,解放初期中医骨科十大名医之一的何竹林就在这里工作。如今的骨伤科不仅做手法,还综合了腹针、平衡针、灸法等多种治疗手段,内外兼治。

一位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现代医学诊断为韧带松弛、椎间盘老化引起的腰腿神经疼,需要开刀。住院期间运用手法、灸法、中药内服、泡脚熏蒸、练习针对性的保健操等中医特色综合疗法后,出院复查时患者腰椎滑脱已从0.74cm变成了0.3cm。

“特色牵引+中药+手法基本上就能使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解除,如果病情严重,再附以针灸、消炎等中医综合疗法,疏通经络,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方法,可最大限度避免减少手术这种创伤性治疗开刀,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大骨科主任林定坤颇为自信。

有了众多方法可用,临床怎样才能让患者得到最优的诊疗服务呢?

为了找到中医药应对疾病的最佳切入点,形成最优诊疗方案。2000年医院率先开始了临床路径的探索,首先在科室内开展起中医治疗疾病的文献调研,回顾分析过去5年的所有病例,整理总结了院内老专家的经验与技术,邀请全国的高水平专家、院士、国医大师等来院对每个诊疗方案(汤药)进行现场论证,明确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的全程优势或环节优势,逐一形成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临床路径的实施,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更明显。

“10年来,医院现已形成200多个临床路径。”医教处处长杨荣源介绍,由于临床路径规定了中医药的切入点、切入标准和采用手段,杜绝了过去人为因素导致不用中医药或使用中医药不当的问题。

每位临床医师的诊疗思维、诊疗认知都得到一次较为彻底的“优化”,年轻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临床效率和效果大幅提高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降低。例如,慢性心衰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按照临床路径给患者应用化痰补气中药,轻者可不用抗生素;慢性心衰合并血压偏低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应用温阳补气药,能够不用或少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等。目前该院中医参与率100%,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扬中医优势,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融汇中西追求完美医学

1997年,时任中山大学二附院大内科副主任的张敏州被请到广东省中医院会诊。“当时医院的设备也就一家县级人民医院的水平,尽管设备简陋,但还是顺利完成了省中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例心脏手术。”张敏州至今都记忆犹新。

通过这次手术,吕玉波深深感到作为一家现代中医院,不仅中医药特色优势要突出,西医水平也必须跟上。于是他向张敏州发出诚挚邀请,并为此花巨资购进一台最先进的心脏介入设备。张敏州于是跳槽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并建立了该院第一个也是全国中医医院的第一个重症监护室(ICU),开展心脏介入、心脏外科手术和脑血管介入治疗。

进了中医院的门,不能只会西医。在吕玉波的引荐下,张敏州拜邓铁涛为师,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而正是有中医药的配合,张敏州在2008年给一位104岁的急性心梗老人成功植入心脏支架,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年龄最大的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老人目前109岁,健康状况良好。“有些西医大夫认为中医不够科学,其实是他们还没有深入到中医实际中去,了解不全面而已。”

“中医、西医都为治病救人。如果能够把中西医优势汇聚,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岂不更好。”吕玉波说。

从开始引进现代技术,广东省中医院每一次都严格论证,既不能失掉中医药原有的特色优势,还要吸取现代医学科技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围手术期的研究与运用可谓中西医相互融合的例证。

“传统中医外科的确不够用,因为它们主要集中在体表疾病的治疗,仅限于切开引流、烧灼等简单外治方法,无法从个体治疗转变成医院综合性治疗模式。”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院长陈志强认为,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就需要引入手术。“这并不意味着西化,而是中西医并用,把手术与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充分结合。”

为了患者在整个手术期快速康复,手术效果更好。手术前,医生充分运用中西医手段,让病人有最好的身体条件应对手术,改善症状;手术中采用针麻、贴耳穴、中药四子散等手段确保患者身体温暖;手术后,借助中医药针对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失眠、咳嗽等术后反应进行调理。

“我们采用围手术期‘外治疗法’对1029位病例进行临床检验,结果表明,这些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术后的快速康复。随着各地区围手术委员会的成立,大家逐渐认识到,传统中医与手术的结合使用非常有必要。” 陈志强说。

在血液透析中配上中药减少副作用,还能相应地减少病人的透析次数;通过乳腺导管镜冲洗乳腺增生部位,有利于阻断高危人群的癌前病变……这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让人们相信打造完美医学中西医缺一不可。

正是看到了中西医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直接产生的临床疗效。为此,医院要求中医生在钻研经典的同时学习现代医学知识;西医要学中医,五十岁以下来院工作的西医生,要完成双学位的中医课程;所有住院医师,晋升主治医师前都要有跟师名中医半年以上,晋升副主任医师前都要通过中医经典考核、院外专家考核和半年以上住院总的训练。

“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广东省中医院这一办院宗旨不仅已融入医院每个人的心,而且也被全行业所推崇。这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根本。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1-21 14:12 2楼
中医效为先,疗效是中医安身立命的根本
2013-11-21 18:18 3楼
吴生雄 说:
中医效为先,疗效是中医安身立命的根本

2013-11-22 12:28 4楼

⬅ 深化医改:大家都要齐步走 老茶馆 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在民间”全国公益项目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