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疮疡临证指南(四)-----肿疡的治法

2013-12-11 09:59 楼主
本帖最后由 七色冷香 于 2013-12-11 10:03 编辑

第四节:肿疡的治法
肿疡系疮疡初起未化脓阶段。气滞血瘀、郁阻经络是一切疮疡发病的病理基础。郁久化热,故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
一、阳证肿疡的外治疗法
肿疡之阳证约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炎症初期阶段。其临床征象为起病急、病期短、病位浅、肿形高突局限、肿处略硬、皮色红、皮温热、疼痛剧烈而拒按。
其治法以“消”为贵,以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内治通用方剂以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为代表。外治常用方剂为:膏药可选用加味太乙膏、洞天膏等;糊膏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青敷药、消肿散、洪宝丹、解毒散、消炎芙蓉膏、千锤膏等。
1、金黄散(《外科正宗》)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克,天南星、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各10克,天花粉50克。
功用:清热除湿,化痰消肿,用于疮疡阳证。
用法:共为细末,与绿茶水同蜂蜜调敷,也可用醋、菊花露、银花露或丝瓜叶汁调敷。金黄膏即是用金黄散7~8成,凡士林2~3成调制而成,功同金黄散。
姜黄性温,行气活血,郁金性寒,凉血祛瘀,古人所用姜黄,可能即是今之郁金,临床宜用郁金替换姜黄。
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方中虽有温热药,但所占比例不及寒性药多,因此它只适用于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而不适用于“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的阴证。《外科正宗》说“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症,俱用葱酒煎热调敷”不符合临床实际,切勿盲从迷信。
金黄散同清凉膏调成膏滋,可敷一切阳证疮疡,极有疗效。清凉膏出自《医宗金鉴》,清凉解毒,用于早期烫伤,制法如下:陈石灰(风化石灰)500克,与清水1000克搅浑,待澄清后,吹去水面浮衣,取中间清水,每水一份加麻油一份,调匀即可。
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经常将金黄散与臭牡丹叶(又名矮桐子)粉各半配合,蜜水调敷,疗效更著。
2、玉露散
芙蓉叶研细末,绿茶水同蜂蜜调敷或凡士林调敷。也可加赤小豆粉少许同用,疗效更速。
功用:清热消肿,用于阳证肿疡、溃疡。
金黄散药味多,清热解毒中有化瘀燥湿之功能;玉露散药虽单味,但药简效著,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尤其对乳腺炎、腮腺炎、丹毒等病,疗效较金黄散好。
3、青敷药(《实用中医外科学》)
金黄散减去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加白芨、赤芍、青黛,主治阳证肿疡。与金黄散相比,本方燥湿之功减弱,但清热化瘀之力增强,治疗疖、痈等阳证肿疡,疗效更速。
大黄、姜黄、黄柏各24克,白芨18克,白芷、赤芍、天花粉、青黛、甘草各12克。共为末,绿茶水同蜂蜜调敷。
4、洪宝丹
天花粉90克,白芷、赤芍各60克,郁金30克,共研细末,绿茶水同蜂蜜调敷,主治痈疽疖肿阳证,也治腕、肘、膝、踝、掌指、跖趾关节及其软组织损伤急性期(72小时内)瘀肿疼痛。
5、消肿散(《医林荟萃》)
芙蓉叶、天花粉各15克,白芷、赤芍各10克,郁金5克,共为末,绿茶水同蜂蜜调敷,主治痈疽疖肿阳证。本方实为“洪宝丹”加芙蓉叶而成,疗效增强。
6、消炎芙蓉膏
芙蓉叶、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泽兰叶各50克,冰片6克,共研末,绿茶水同蜂蜜调敷,主治阳证肿疡。
7、芙蓉五黄膏
芙蓉叶、五倍子、大黄、藤黄各等份,为末醋调敷,主治痈疽疖肿疔疮。
8、解毒散
大黄、天花粉各50克,黄芩、黄柏、蚤休、苍术、桃仁各40克,栀子、甘草、防风、白芷、樟脑、生南星、陈皮、厚朴,赤芍、丹皮、姜黄各30克,乳香、没药、薄荷各20克。共为末。浓茶汁(不痒)或醋(痒)调敷,主治疖、痈,证见红肿热痛,脓未成或已成未溃者。
9、乌龙膏
陈小粉(陈年面粉,越陈越好)炒成黄黑色,陈醋调糊熬煮成膏,摊于纱布上敷贴。适用于一切痈疽发背,肿毒之初发,红肿热痛未破者,疗效显著,也可加五倍子同用。本膏也治跌打损伤,并可加当归尾同用。
10、加减金黄散(《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
土大黄、大黄、黄连、白芷、姜黄、黄柏各90克,天花粉200克,天南星、苍术、陈皮各30克,甘草、厚朴个40克,皂角刺50克,皂角、枯矾、雄黄、羌活各20克,栀子100克,共为末。
应用范围:主治各种疮疔痈肿,臁疮、脉管炎、缠腰火丹、丹毒、烧烫伤、毒蛇咬伤、各种癣等症。
临床应用法:(1)、诸疮红肿热痛未成脓者,用上药粉加陈小份等量,醋调敷,大于疮面,每日一换,一般3~4天愈。成脓者,先用双氧水冲洗,然后蜜葱调敷,每日1次,一般4~5天愈。诸疮漫肿无头、微痛、不红不热者用葱酒调敷,每天1次,一般3~4天愈。(2)、臁疮:用上药粉加炉甘石20克,双氧水清洗疮面后植物油调敷,每天1次,3~4天好转,5~7天愈。(3)、脉管炎:用上药粉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红花10克,醋调敷,一般5~6天愈。(4)、缠腰火丹、丹毒:用上药粉加青黛15克,凡士林调敷,每天1次,3~4天愈。(5)、烧烫伤:用上药粉加车前子20克,植物油调敷,狗油调敷最好。(6)、毒蛇咬伤:用上药粉加七叶一枝花(蚤休)10克、半边莲10克,鸡蛋清调敷。中期加急解索15克,晚期加蛇含草15克、蛇不遇15克,配合西药抗毒血清用。(7)、各种癣:用上药粉加硫磺10克、生半夏10克,醋调敷,2~3天愈。
11、洞天膏
白芷120克,木鳖子肉、蓖麻子仁、独活各90克,大黄90克,乳香、没药各60克,老葱1000克(洗去泥,风干后用),麻油1500毫升,浸泡(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熬枯滤油。一般每净油500毫升,加炒黄丹180克(欲使膏嫩,可只用90克)收膏。主治:阳证痈疽疮疖,焮红肿痛。
12、加味太乙膏(《外科正宗》)
玄参、白芷、当归、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各60克,阿魏9克,轻粉12克,柳槐枝各100段(100克),血余30克,乳香15克,没药9克,麻油2500克毫升。熬至药枯,滤渣存油,再加入铅丹收膏。一般每净油500毫升下丹195克。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适用于一切阳证疮疡已溃或未溃者。
肿疡初起以及疮形已成时宜掺“消散药”,如“阳毒内消散”,但该药内含麝香、穿山甲,不易配制,可掺“冰硝散”:冰片1克、芒硝10克,共研末,可治疖、痈、牙龈肿痛、阑尾脓肿。脓成不溃掺“咬头膏”。溃后掺“拔毒药”,如“三味散”。本膏也治跌打损伤肿痛、肠痈,如治男子遗精、妇人白带,贴脐下。
没有配伍中药而熬制的薄贴太乙膏,可随症加掺药敷贴,广泛用于肿疡、脓疡、溃疡,以及风湿痹痛等。太乙膏制法:麻油30克、东丹10克,先将麻油煎滚,再逐渐加入东丹搅匀成膏,冬季麻油须多加5~10克,可使膏药嫩些,夏天则减少5克左右,可使膏药老些。
13、千锤膏
(1)、顾氏千锤膏(顾筱岩氏改良方):蓖麻子肉150克、嫩松香粉300(在冬令制后研末)、轻粉30克、东丹60克、银朱60克、茶油48克(冬天改用75克)。本膏须在大伏天配制,先将蓖麻子肉入石臼中捣烂,再缓入松香末,俟打匀后,再缓入轻粉、东丹、银朱,最后加入茶油,捣数千锤成膏。
本法制作麻烦,简易制法如下:蓖麻子油90克,嫩松香粉360克,放入瓷缸中炖烊,离火搅匀,约5分钟,稍冷,再缓入银朱60克、东丹60克,搅匀,最后缓入轻粉36克,搅匀成膏。文火保温摊于纸上备用。银朱、东丹、轻粉,遇热甚可变质,故配制时必须离火稍冷。
本膏有消肿止痛、提脓祛腐、咬头之功用,治一切阳证,如痈、有头疽、疖、疔等。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
本膏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将膏烊化敷贴,一种是用手将膏旋转捏薄后敷贴。
关于松香,《本草汇言》:“松脂入疡科敷贴料中,可去脓拔毒,腐秽初作成脓初溃者可用,如久溃脓血已尽,气虚血寒,肉泛而不敛者,用此不惟不能生新肌,反增溃烂,延流及肉,损人筋脉,不可胜言,用者当细审之。”
(2)、夏氏千锤膏(夏少农经验方,又名红云膏、绿云膏):嫩松香120克、蓖麻子肉21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土木鳖(去壳)7.5克、杏仁(去皮)6克,如要膏红,加银朱3克;如要膏绿,加铜绿3克。
功用:消肿拔毒,咬头提脓。治疗指疔、瘰疬、臁疮等。
用法:先将嫩松香等药加入麻油100克在臼中杵千余锤成膏,然后再加入红升丹、黄丹各3克,用手捏匀,冷藏备用。或炖烊敷贴。
本方验之临床,治疖肿,点之即消。治有头疽(搭背)溃烂,贴之痛剧。治脓性指头炎能拔毒去腐。治痈肿已成,欲溃未溃,盖顶敷痛剧。
(3)、少林千锤膏(《少林武艺精华-擒拿绝技》):杏仁40粒、桃仁40粒、生巴豆7个、铜绿6克、冰片6克,麻油150克,捣千余锤成膏。主治:无名肿毒、乳痈初起、红肿疼痛。
验之临床,一般一次即愈,妙如神。本方膏太嫩,麻油用量可酌减。
(4)、神效千锤膏(《医宗金鉴》):土木鳖(即木鳖子)仁5个、嫩松香128克、铜绿3克、乳香6克、没药6克、蓖麻子仁22克、巴豆肉5粒、杏仁(去皮)3克,捣成膏。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疮疖、疔毒初起、瘰疬、臁疮等。此膏用于疔毒疮疖,点之即消;治瘰疬能连根拔出。
(5)、红膏药:银朱90克,轻粉、雄黄、黄丹各15克,嫩松香150克,蓖麻子适量。除蓖麻子外,其它药共研为细末,然后与蓖麻子同捣为膏。也可用蓖麻子油制膏。主治疔毒未溃,或排脓不畅,有提脓拔毒之功,能促使疔、疖、痈等拔出脓水。外贴疮顶,1~2日换一次。
(6)、青云膏:嫩松香500克、蓖麻子仁300粒、杏仁300粒(温水泡后去皮晒干)、铜绿95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轻粉6克,麻油适量,捣膏。主治及功效:痈肿未成即消,已成(欲溃未溃)即溃。
14、阳毒内消散(《药敛启秘》):麝香、冰片各6克,白芨、天南星、姜黄、炒甲片(穿山甲)、樟冰(樟脑)各12克,轻粉、胆矾各9克,铜绿12克,青黛6克,研极细末,掺膏药内敷贴或调制成软膏敷贴。有活血、消肿、化痰、解毒之功。适用于以红肿热痛为主症的一切阳毒内泛之症,如痈疽、疔疮疖肿、发背、流注、丹毒、蜂窝组织炎、乳痈、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二、阴证肿疡的外治疗法
肿疡之阴证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慢性炎症。其临床征象为起病缓,病期长,肿形平塌、散漫、肿硬如石或软如绵,皮色紫暗或不变,皮温不热或微热,患处不痛或隐痛。
其治法仍以“消”为贵,治法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痰为主。内治方剂以阳和汤、小金丹为代表。常用外治方剂有回阳玉龙散、阳和解凝膏,掺药可用丁桂散、桂麝散、阴毒内消散、黑退消等。
1、回阳玉龙散(《外科正宗》):草乌(炒)、干姜(煨)各90克,赤芍(炒)、白芷、南星(煨)各30克,肉桂15克。研成细末,热酒调敷,也可掺于膏药内贴之。本方温经散寒化痰,治一切阴证。
2、阳和解凝膏(《外科正宗》):鲜牛蒡子根叶梗1500克,鲜白凤仙梗120克,川芎120克,川附、桂枝、大黄、当归、川乌、官桂、肉桂、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敛、白芨、乳香、没药、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菜油5公斤。
白凤仙熬枯去渣,次日除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外,余药俱入锅煎枯去渣滤净,秤准斤两,每油500克加黄丹(烘透)210克,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撤下锅来,将乳、没、麝、苏合油入膏搅和,半月后可用。用时摊贴患处。本膏有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治一切疮疡阴证、乳癖等。
3、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分,共研细末,掺于膏药内敷贴。功用:温通血脉,香透经络。
4、桂麝散(《药敛启秘》):麻黄、细辛各15克,丁香、肉桂各30克,牙皂9克,生半夏、生南星各24克,麝香1.8克,冰片1.2克。研末掺膏药内敷贴,用于疮疡阴证未溃、乳癖等。
5、阴毒内消散(《药敛启秘》):麝香3克、轻粉9克、丁香6克、樟脑12克、腰黄9克、良姜6克、肉桂3克、川乌9克、炒甲片9克、胡椒3克、制乳香没药各6克、阿魏(瓦上炒去油)9克、牙皂6克,研极细末,掺膏药内敷贴。本方温经散寒、消坚化痰,用于一切阴证肿疡。
6、黑退消: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磁石、公丁香、肉桂、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制松香、硇砂各9克,冰片、麝香各6克。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各药研细末后和匀,再将冰片、麝香研细后加入和匀,瓶装勿漏气。用时取药粉掺膏药或油膏内敷贴。本方行气活血、祛风逐寒、消肿破坚、舒筋活络,用于疮疡阴证未溃者。
7、九香散:制乳香、制没药、细辛、木香、桂枝各30克,川乌、草乌、山奈、甘松各150克,官桂15克,桂心24克,研末,或加麝香、冰片少许,掺膏药内敷贴,有温经通络、散瘀消痰、祛风寒湿之功用。
8、十香散:沉香、木香、白芷各3克,丁香、乳香、降香各6克,肉桂、白胶香各9克,迎春花12克,麝香0.9克,冰片1.5克。研末掺膏药内敷贴。
9、四虎散: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天仙子各等份,前四味为末备用,取药末适量用开水调天仙子(比例3:1)成厚糊状敷贴。
10、五虎散: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白芥子各15克,白芷9克,生姜汁调糊敷贴。
三、半阴半阳证肿疡的治疗
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之亚急性炎症,其临床征象介于阳证与阴证之间。但也有例外的,如乳痈初起,不红不热,局部肿硬,也属半阴半阳证。其治法宜散瘀消肿,行气活血。常用外治方剂为冲和膏(《外科正宗》):
紫荆皮(炒)150克、独活90克、赤芍60克、白芷30克、石菖蒲45克,研细末,葱汁、白酒调敷。用凡士林80%,上药细末20%,调匀成膏,即为冲和膏。疏风、消肿、活血散寒,治疮疡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冬喘咳小单方 老茶馆 催奶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