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李荣伟老师的大作《“迎春阁”医述》有感

2013-12-17 10:24 楼主
李荣伟老师的大作《“迎春阁”医述》,我整篇都下载了,我的整理是共344页。拜读完了,真乃一部不可多得的好著作,简值是中医的百科全书。它包含了中医的基础、诊断、内科学、临床学、方剂学及中药学;更重要的还有就是治未病的养生及医德,人生的感悟和为人之道等等,可见李老师在其中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在此,首先感慨的是李老师的侮人不健的精神,华夏论坛中我乃一无名小卒(等级:初涉华夏),李老师都喜欢与我交流,让我学到不少的知识及道理。我们这里也有一个医术还可以的中医,三十来岁,大学毕业后开始在药店干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开诊所。可惜的是,利欲熏心,人太“小气”,不大方,太有点小家了。连开给病号的处方都藏着掖着,不让看。也从不与人交流,独来独往,更谈不上去教别人,这样的人有何更大发展呢?
相比之下,李老师就不同,他给我回复中这样写:“咱常说:一个人不属于他自己,他属于周围需要他的人,一个人死后伤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周围需要他的人,不要轻易伤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身体)。”“咱不作鞠躬尽瘁者,咱也不会舍生忘死,累死自己咱不干。一切泰然处之,随心所欲。呵呵,不成名,不为利,傻子,就是咱。嘿嘿。 ”当然他是这样说,如果现实中的老师也是这样的言行一致的为人,那么太令人肃然起敬了,不折不扣的大医。当然, 老师将还未出版的书无私的奉献出来,本身就是大仁大义。
我常这样认为,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一方面孟子有云:“善政者得人才,善教者得人心。”教给别人,也是自己将自己的所学深化及复习的最佳机会,教别人教得越多自己反而学得越快越好。另一面老子的《道德经》也有云:“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即是说,天地之所以能天长地久,是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生存的。一个人在这世上太渺小,团队的力量才是战无不胜,得有点团队精神。更何况孔子也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嘛。良莠不齐是中医的现状,“半桶水”的庸医太多了,他们只是追求一时的利益,不惜以病人的身体当“白老鼠”。如果多几个象李老师样的好中医来对后辈作师传,那我们的中医才会后继有人。
当然,我只略懂得一点点的中医知识,水平有限,不敢对李老师的大作作学术上的更深评价。只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不何之处,还望指正:
1. 整书的医理及病分析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无论对错,大胆提出来,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2. 下篇似乎比上中篇写得都好,特别是临床的个案写得不错。但我觉得如果把这些病案渗入到上中篇的各种医理分析中并作分类会更好、更有说服力。要知道象我们这类人(或者是更多的读者),无论是初出茅庐的科班出身者也好,业余自学中医的也好,乡村的郎中也好,缺乏的是临床个案及经验。这样,整体上书就有更大的可读性。
3. 老师太注重“益智仁”(全书一共有295处提到)这味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何不用桂枝或肉桂?好想知道其药性发挥得如何?
4. 老师的经方使用有点偏少,经方用药少,效果大。为何不多用呢?
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望见谅。其余的待我的中医学识再深一层,再作感悟。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2-17 10:47 2楼
楼主好学,相信必能从中获益。
2013-12-17 11:03 3楼
菩提医灯 说:
楼主好学,相信必能从中获益。

谢谢,大家共同学习。
2013-12-17 11:17 4楼
中华大客 说:
谢谢,大家共同学习。

好的。欢迎多多交流
2013-12-17 12:33 5楼
呵呵,有人总结咱,使咱受宠若惊,但咱真的不希望看到这类的文章,要知道树大招风呀,咱只想做个无闻而对别人有用的人。《“迎春阁”医述》,不敢称大作,开始只是好奇,刚买上电脑,练习打字而已,此作的出现,都是论坛管理王家祥老师的“唆使”所致。
“我整篇都下载了,我的整理是共344页”,你辛苦了。
拜读完了,但愿不会对你导致什么不良误导。“真乃一部不可多得的好著作,简值是中医的百科全书。它包含了中医的基础、诊断、内科学、临床学、方剂学及中药学;更重要的还有就是治未病的养生及医德,人生的感悟和为人之道等等,可见李老师在其中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谬赞了。诊余闲聊,谈不上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更是谬赞。
诲人不倦的精神,咱没有,一己私心还是有点儿的。咱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教什么人,咱深知自己水平有限,误人子弟的事儿,咱不愿干。你读了,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好是坏是你自己的事,呵呵,咱概不负责哦。
“一个人不属于他自己,他属于周围需要他的人,一个人死后伤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周围需要他的人,不要轻易伤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身体)。”“咱不作鞠躬尽瘁者,咱也不会舍生忘死,累死自己咱不干。一切泰然处之,随心所欲”。“不成名,不为利,傻子,就是咱。嘿嘿。 ”呵呵,这些话不是对你说的,这是咱的口头禅。呵呵。
言行一致,以诚待人是咱的终身信条。不折不扣的大医只是咱的终身追求。还未出版的书,不是咱无私的奉献,写,只为总结提高自己而已,大仁大义就更谈不上了。
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这话以前咱也许不相信,可是通过这两年的网上交流学习,对这话咱深信不疑。说真的,文章中的许多话如果不是在和网友聊天交流时有所感悟,是真的写不出来的。和网友的交流真的对自己提高不少。”教给别人,也是自己将自己的所学深化及复习的最佳机会,教别人教得越多自己反而学得越快越好“,真是这样,教的人更是学生,自己不学无术,拿什么来教别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整书的医理及病分析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无论对错,大胆提出来,这点是非常难得的“,呵呵,咱在文章中好像也说了,只写自己认为和别人不同的东西,认识相同的,别人都比咱高明,比咱说的详细,自己再写,或者只能说是照抄,文字搬家。
病案渗入到上中篇的各种医理分析中并作分类会更好、更有说服力。咱也这样想过,不过那样的话,每个论述过程似乎都须要一个病案,病案的采集需要时间呀,可咱的临床过程中由于患者较多,似乎时间常不允许,或者说咱懒惰吧。不管咱说,谢谢你的宝贵意见。
”老师太注重“益智仁”(全书一共有295处提到)这味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老师还是不敢当的。应用益智仁也是现行的火神派,咱跟风所致。起初,咱也想用干姜、附子、肉桂什么的,可总有些担心附子中毒什么的,当读了胡慎柔的《慎柔五书》后,发现了益智仁这味药,温阳健脾养胃,既温脾阳也温肾阳,多无中毒之弊,也很少有上火之虞,呵呵,就习以多用了。
再次感谢你的谬赞。
2013-12-17 13:31 6楼
LZ真是用心良苦,连益智仁全书一共有295处提到都能数清,这不是好学,而是有点好事了吧
2013-12-17 14:03 7楼
”老师的经方使用有点偏少,经方用药少,效果大。为何不多用呢“?
呵呵,经方咱不是不用,哦,也可以说不用。从古至今用经方、论经方的人太多了,咱的水平也不比别人高,再写再论没意思吧?
2013-12-17 14:51 8楼
有机会了拜读你的大作。
2013-12-17 16:14 9楼
kabasky 说:
LZ真是用心良苦,连益智仁全书一共有295处提到都能数清,这不是好学,而是有点好事了吧

呵,这个不用数的,我用的是office word查找一下便知。
2013-12-17 16:21 10楼
李荣伟 说:
”老师的经方使用有点偏少,经方用药少,效果大。为何不多用呢“?
呵呵,经方咱不是不用,

经方在使用上,来点加减,也是创新。老实说,我喜欢用经方,因为它是前人为我们而准备的。
2013-12-17 16:29 11楼
晨风百草堂 说:
有机会了拜读你的大作。

呵,我乃一小无名之辈,初涉杏林,一点水平都谈不上,那有什么大作呢?恐怕令您失望了。谢谢您的回复。
⬅ 中医本来就不是医 中西医的本质区别 老茶馆 单方治顽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