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

2013-12-18 21:20 楼主
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2013年12月17日03:30 成都商报

2号墓出土了4部织机模型,3号墓也“不甘示弱”。920余支竹简,为世人还原出10部医书(含一部兽医书),部分医书可能属于失传的扁鹊学派。出土的医简基本没有提到巫术,证明西汉早中期“医”与“巫”已经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0部医书

《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此次发现的医简,或是“重新找回了中医扁鹊学派的经典”

成都商报记者 王圣 实习记者 徐剑萧 摄影记者 鲍泰良

3号墓出土的920余支竹简,为世人还原出10部医书(含一部兽医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老官山汉墓”此次出土的大量西汉时期简牍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从出土的医简内容来看,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玖部医书

《敝昔医论》

或属失传的扁鹊派

据本次考古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谢涛介绍,考古人员进行发掘的时候,920余支竹简分两处存放。其中一处共有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之外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

负责此次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简牍研究所研究员武家璧指出,上述9本医书中的《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也认为,“敝昔”通“扁鹊”没有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线索。

扁鹊是医方祖师,以诊脉闻名,创立了切脉诊断法。此次发现的医简,或是“重新找回了中医扁鹊学派的经典”。

壹部兽医书

重点医马 是我国出土最早的兽医书

另一处单独存放的184支竹简,也是医书,但重点是医马,被专家们暂命名为《医马书》。据了解,《医马书》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对马脉的描述此前还从未有过。

武家璧指出,这是迄今我国出土的第一部兽医书,改写了兽医史。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有“马舞”(即“马操”)的记载,他认为这可能与相马术有关。

壹具人体医学模型

经络穴位清晰 五脏六腑明确

同样是在3号墓中,除大批医简外,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这具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位清晰可见。人像背部,刻有“心”“肺”“肝”“胃”“肾”等字样。在一些穴位处,还刻有小字,如在肩部,即刻有“盆”字。

据了解,此前,我省曾在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过人体经络髹漆人像。与之相比,此次出土的人像更为精致、完整。谢谢涛介绍,这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专家

证明当时医巫已分家

或改写中医史

在日前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基本没有巫术,这也证明西汉早中期“医”与“巫”已经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医简以前也有发现,但如此完整和系统化还是第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是否汉武帝前期是巫医不分,汉武帝后期告别巫术而医术独立发展,也许此次的发现会是个转折点,“如果弄清这个问题,对医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和中浚指出,此次考古发现与医学关系密切,经脉、药方、症候等医简远远超过马王堆与张家山,所以非常重要。他认为,《黄帝内经》是完善的传世文献,马王堆是比较早期的医书,而此次出土的医简介于二者之间,同时还具有四川的地方特色。

“文献记载医家有三个流派,现传世文献只有一派了。上古的扁鹊应该是一个流派。”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主任李继明表示,现在还有很多关于中医源流的问题,这次出土的资料或促进中医史合理的改写。

独家解读

10部医书讲些啥?

治妇科治外风治肠胃

还谈治马

目前,文保专家正在对此次出土的汉简进行保护修复,整个工作预计需要两年时间。由于年代久远,竹简上的文字通过肉眼难以识别,考古人员通过红外扫描,已破解了其中部分内容。

《敝昔医论》讲五色脉。如:“敝昔曰:人有九徼五臧十二节,皆鼂於气”“敝昔曰:所胃五色者,脉之主”,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

《脉死候》讲脉象与疾病及死亡的关系:“脉绝如□□,不过二日而死,烦心与腹伥□则死”;“[一曰]刑死,二曰气死,三曰心死,四曰志死,五曰神[死]”。

《六十病方》有药方60条。包括“题名简”“药方简”。如:“治穨山十六治鲜卅一 治消渴卌六”,所列病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疾病。“八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

《尺简》共20支,因表面脱落严重无法识读,长度约为汉制的一尺,故暂命名之。

《病源》涉及病理学。

《诸病症候》有268支,包括经脉和病症部分。此次出土竹简医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药方和医病理论数量都很大。如:“女子红痭,赤白半”“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与妇科病和肠胃病有关。

《经脉书》简文举例:“手阳明脉,□□次指与大指之上,出辟上廉,入肘中,乘腝,出肩前廉,循颈穿颊,入口中。其病□□痛,口辟□□”。

《脉数》简文举例:“逆气两辟肘阳明各五及□”、“□病□卧两胻阳明少阳各五”、“转筋足巨阳□各五”。

《五色脉诊》简文举例:“凡五色,以观生死…”“心气者赤,肺气者白,肝气者青,胃气者黄,肾气者黑,故以五臧之气”。

《医马书》有184支,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如:“尽入马鼻…以药灌鼻中”,涉及丰富医马内容。此外还有“马舞”(即“马操”)的记载,可能与相马术有关。

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中浚教授鉴别,《五色脉诊》中的理念与中医五脏五行思想吻合,《六十病方》中大部分可识别药材具有去风、祛寒、去湿的作用,很可能是治外风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

(原标题: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


成都天回镇汉代墓群公布发掘成果,创下多个国内首次

华西都市报: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发现。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石破天惊

2012 年 7 月至 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



光回溯到西汉,在3米高的大型纺织机前,一位长发及腰的织女技术娴熟,手起手落之间织出精美的蜀锦。昨天,成都老官山汉代墓群公布发掘成果,让穿越2000年的想象成为可能。2012年7月中旬,为配合成都地铁3号线施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牛区天回镇建设工地(俗称老官山)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汉代蜀锦织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而出土的九部医书中的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另外,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络髹漆人像的出土等一系列的发掘成果都创下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考古现场

一根丝线牵回2000年前

4座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其中漆器240余件,器形有耳杯、奁、几、盘、盒、俑、马等,有些漆器上有精美的云、龙、鸟等纹饰和文字符号,木俑形态多样,服饰有深衣和裋褐两类,部分俑身上有彩绘和文字;陶器130余件,器形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木器140余件,器形有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房、织机模型等;铜器(含钱币)100件,器形有弩机、带钩、扣饰、半两和五铢钱币等。

“出土的竹简质地脆弱状态已经如豆腐渣,但是相对整体上是完整的。”文保专家肖磷说,因为古物在饱水状态下容易长时间保存。“你看,织机上甚至可以看到类似丝线的细致物。”

考古发现亮点一 墓葬现巫术求子木牍

在4座古墓中,一号墓为双棺合葬墓,分一大一小。“这应该是夫妻合葬墓,亮点在于漆器上的铭文。”考古现场负责人谢谢涛说,出土物品中有耳杯、盘等,虽跨越2000年,记者看到这些古物上的彩色漆依然光鲜如新。在漆器的底部,“景”字扯人眼球。根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的名门望族,属于当时的三大家族。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

而在二号墓葬内,还有大量的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官府文书涉及内容应与汉高祖时缴纳赋税的法令和汉武帝时“算缗钱”有关,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巫术类涉及内容应与妇女求子术和禳灾术有关。”谢谢涛说,还要经过后面的研究才能确定墓室主人的身份。

亮点二 4部织机模型再现汉代纺织盛景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因此一向有“寸锦寸金”的说法。美誉度极高的蜀锦,在汉代逐渐发展到第一个高峰。

因为某种特殊的葬俗,二号墓葬的木椁上铺了一层棕垫。墓主人是位50岁左右的女性,而在她的棺木底部陪葬着4部高约50厘米,结构复杂木质织机模型。“汉时成都蜀锦织造业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有了锦官城这一称谓。当时,人们在江边洗濯蜀锦,环绕成都的江也因此被称为锦江。你们仔细看,这些织机模型上还缠着丝线。”谢谢涛推测,这些应该是参照原织机制作的缩小模型。

4部织机中较大的一部高约50、长约70、宽约20厘米,其它三部略小,大小相近,高约 45、长约 60、宽约 15 厘米。“如果按照真实比例,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至于墓室主人身份,很可能是官宦贵族,家里有自己的手工作坊。记者注意到,在织机模型周围还有15件彩绘木俑,从它们的姿态上能想象出汉代蜀锦纺织工厂的盛景。

有意思的是,在每个木俑的左胸上,写有不同的铭文来区别织工的不同司职,“这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工作牌,能够分清楚各自的工作范围。”

亮点三 920支医学竹简为墓主陪葬

说来巧合,老官山汉代墓群处正好位于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的东侧。而出土的三号墓葬内,920支医学竹简成为此次考古发现的最大亮点之一。

谢谢涛说,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他8部医书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从出土九部医书内容分析,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如《敝昔医论》。在这些竹简中,有184支竹简的内容为如何医疗马匹疾病的《医马书》。“竹简书籍很昂贵,不是平常人都随便购买收藏的。所以这些竹简医书很有可能是当时官方出品的中医古籍,而且还是四川版的。”谢谢涛说,可以大胆猜测可能是个医官。

另外,3号古墓内还有两件人体经穴漆俑,五官,肢体刻划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

考古价值

最早



人体经脉木俑为我国发现最早的医学模型

出土的930支竹简,作为西汉时期简牍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在3号墓中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完整



仿真蜀锦织机为我国唯一完整的织机模型

2号墓内出土的带有丝线的仿真织机应该是蜀锦提花机模型,“应该是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谢谢涛说,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所有的出土文物都正在进行脱水处理,之后申请专项研究。”文保专家肖磷说,整个研究项目将持续两年。而对于墓室主人真实身份以及文物的详细信息,谢谢涛告诉记者,还要等后面的研究工作全部结束后才能确定。专家分析



墓穴或遭家贼盗墓

由于古墓历时已久,均出现了被盗的痕迹。“这些古墓都属于早期被盗,特别是2号墓,很明显入土没多久就被盗了。”考古现场负责人谢谢涛说,盗贼或许是墓主熟悉的人,知道贵重物品位于墓穴的明确位置。“从墓穴的南北部分看,一部分几乎没有扰乱的痕迹,相反而另一部分值钱的铜等金属物品几乎都不见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许冬琳程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2-18 23:01 2楼
好消息,不过论坛有几位朋友都转过了
⬅ 薏仁的临床效用 老茶馆 时间与脏腑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