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医案赏析

2013-12-28 11:09 楼主
本帖最后由 三先生 于 2013-12-28 11:12 编辑

查应希,七月内感风,至八月身热不退、泄泻、喘促、脉大而豁,此肺虚而内有伏水。用五苓散加人参二钱、干姜一钱,一服而痰泻退,仍有余热,再用四君加半夏、柴胡、姜、枣,煎服愈


豁,则中空。身热、脉大而豁,为阳浮于外,更见阴弱于内者用桂枝汤,若内见饮邪不化者,用五苓散。

泄泻、喘促,中阳不足,痰饮内生。参、姜扶助中阳,中土健运,痰泻退此为理中汤之半。

仍有余热,用四君护住中焦,更加小柴胡化裁.


所谓得仲景之髓者,或谓此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3-12-28 13:02 2楼
明代周慎斋医术高明,对于后世医家颇有启发。三先生整理周慎斋医案,值得学习。若是能配上相应的解读,那就太好不过了。
2013-12-28 13:13 3楼
fubabazyg 说:
明代周慎斋医术高明,对于后世医家颇有启发。三先生整理周慎斋医案,值得学习。若是能配上相应的解读,那就



隅见浅识,大家斧正
2013-12-28 14:47 4楼
三先生 说:
隅见浅识,大家斧正

后世医家得岐黄之真传,仲景之骨脉者的确不多啊。
金元后门派林立,虽是百家争鸣,但却万变不离其宗,离开岐黄与仲景,则难以长存。慎斋一脉,算是杏林室内弟子,其学术值得传承。
2013-12-28 15:28 5楼
—女人在六月中,昏睡,不言不动,两手脉上盛下沉,此是中热,身凉不欲近衣,凉在皮肤,热在内也。用益元散,冷水调饮四五碗,仍以凉物置胸前,后发战汗而愈。


《伤寒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六月伤暑,热极似寒。《伤寒》谓之中暍,禁汗、禁下、禁温针。

益元散,不在利小便而在通阳,故战汗而愈
2013-12-28 23:26 6楼
fubabazyg 说:
明代周慎斋医术高明,对于后世医家颇有启发。三先生整理周慎斋医案,值得学习。若是能配上相应的解读,那就

赞成。我从周慎斋书中。学到补肾不如脾之说得到更多启发
2013-12-29 12:48 7楼
一人七月间,清晨昏晕,一日不醒,人皆谓阴症,用附子理中汤、胡椒汤俱不愈。脉沉细带伏,小便二日不解,原有房事,热从虚入,阴气加绝,宜以水救之。用新汲水连饮三碗,不言,至五碗,少睡,又饮五七碗,大汗如雨,方知饥,食粥后,以补中益气汤加葛根、泽泻,而愈。


阳证似阴,最易误治。

小便二日不解,化源不足?此终归是推断,用‘新汲水连饮三碗,不言’是实验性治疗,不言即知无所苦,继续用,小睡,正气渐旺,再饮得汗病解。
2013-12-29 14:02 8楼
请教楼主,文中一钱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2013-12-29 14:28 9楼
红拂手 说:
请教楼主,文中一钱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3g
2013-12-29 18:09 10楼
慎斋医案值得学习。辛苦三先生了。
2013-12-29 18:10 11楼
2296 说:
赞成。我从周慎斋书中。学到补肾不如脾之说得到更多启发

慎斋遗书中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 本人《三维立体的中医》关于无形”真水潜藏“的讲解 老茶馆 牙师麻烦给看一下,慢性荨麻疹可以吃紫油桂膏和三七泽泻膏吗? ➡